分享

财产分光落孤单

 TAIZIWUANG 2012-03-07
财产分光晚景凄凉
文章作者:高国彬             发表时间:2011.9.14

财产分光晚景凄凉
高国彬

  家中老人健在,几个子女却把父母的财产分光,之后又不尽赡养义务,这件事真是闻所未闻。要了解全部实情,还要从头说起。
  鲍大爷退休前,从事茶叶的经营与管理,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经验。退休后自己开了个小茶庄,平时吸引众多朋友到此处品茶聊天,同时也扩大了经营,当然经济效益较好。由于鲍大爷已年近古稀,考虑到身体状况,于两年前将茶庄转于他人经营,从此回家颐养天年了。
  美满家庭生变故。
  鲍大爷有个美满的家庭,膝下有两儿两女,都已成家且分居另过,平时只有老伴两人。每逢周日儿孙都来家中相聚,欢声笑语,倒也其乐融融。
  鲍大爷是个闲不住的人,经常出去旅游。在一次出游中,住在山区的“农家乐”旅店,夜间突然心脏病暴发,由于抢救不及时,而离开人世。这一变故,鲍大爷家中如同塌了天。无不为鲍大爷去世而惋惜,鲍大娘整天精神恍惚。一个美满的家庭,顿时失去了欢声笑语,陷入无限悲痛之中。
  觊觎财产起纷争。
  鲍大爷刚过世,尸骨未寒,鲍大娘尚未从悲痛之中解脱出来,子女对鲍大爷的存款急于了解。鲍大爷生前掌握经济,真正有多少钱,就连鲍大娘也不清楚。子女的询问倒也提醒鲍大娘,有必要进行清点,方知有存款80万元,鲍大娘留个心眼,这一数字并没用向子女泄露。
  急不可耐的是二女儿,这些天来对鲍大娘格外殷勤。先说要搬过来居住照顾母亲,后又说帮助母亲管理存款,这些要求都被鲍大娘拒绝,因为鲍大娘对二女婿的为人信不过。
  最后,二女儿按捺不住,就直接挑明了自己的看法,要平分父亲留下的财产。此话一出,遭到了鲍大娘的反对,大哥、大姐也认为此举为时过早,平分财产之事就暂时搁置了。
  二女儿为什么这样平分父亲的财产,主要原因是怕鲍大娘把钱财给弟弟,因为平时鲍大娘对小儿子比较器重。
  设下计谋钱分光
  有一天,鲍大娘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进门自报姓名,口称是鲍大爷做茶叶生意的客户。之后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张借据,声言是鲍大爷两年前从他手中借30万元,借据中有鲍大爷的签字盖章。鲍大娘听后不知此事,一时陷入十里雾中。这位客人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如不还钱,就要诉诸法律。
  鲍大娘不知所措,便把子女找来商议,如何处理此事。这时二女儿心中暗暗自喜,佯装镇静,抢先发表意见:“父亲借钱的证据掌握在人家手中,如果打官司,必输无疑。凡是父亲的存款账户,都会被法院封存冻结。不如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分了为好,到那时法院也无法判了。”鲍大娘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听了二女儿的一席话,更没有了主意,于是就同意了平分财产的意见。不仅分存钱,就连鲍大娘的两居室房屋也分了。其分法是:房屋按市场价的60%作价为30万元,原因是等鲍大娘百年之后方可腾房。存款给鲍大娘留10万,其余存款和房价四个子女平分。大女儿比较厚道,自己掏出5万元,把房屋留下了,怕分与别人母亲无处居住。从此,鲍大爷的存款即全部分完。
  最后得知,讨债的商人,是二女婿设下的圈套,先由二女儿从家中偷出来的图章,伪造的欠款借据,之后找来的狐朋狗友冒充商人。
  凄凉的晚年岁月
  鲍大娘身体健在,财产即被子女分光。虽然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生活上还算过得去,但是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对几个子女的行为感到不解,当时又无法进行制止,从此心中总是闷闷不乐。由于在分财产的过程中,子女发生过纷争,伤了兄妹间的感情。往日里的阖家欢乐,子孙的甜蜜笑语,早已不见了踪影。现在一个人在家中孤独的生活,整日只好与电视为伴,即便是假日,子女也无人光顾。
  有一日,鲍大娘不甚摔倒,找不到子女,还是邻居将娘送到医院治疗。鲍大娘的晚年,还不知如何生活下去,更不知遇到什么困难,到那时将如何解决?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老年人的财产,受国家法律的保障,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有明确规定:“第十九条、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二女儿与丈夫涉嫌做假证,雇佣他人进行敲诈,已经违反法律,构成犯罪。但是鲍大娘又不愿意拿起法律的武器,更不愿意与子女对簿公堂。这可能是做母亲的难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