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分蘖期田技术意见 -2011年《作物栽培》第10期—

 LM0318 2012-03-08
2011年《作物栽培》第10期——水稻分蘖期田技术意见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年6月20日 作者:作栽站   来源:姜堰农业信息网

    今年水稻生产机插面积扩大、田等秧现象明显,播种进度快,高产基础较好。据气象部门信息,6月15日我市开始入梅,是暴雨、台风频发季节。当前要根据不同稻作方式,抢抓以肥水和防虫治病为中心的田管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一、移栽稻(机插、抛秧、手栽)

   1、管水。分蘖期是水稻对水较敏感的时期,深水常沤易形成僵苗不发,影响分蘖。针对已经入梅雨水较多的特殊情况,此期水浆管理的要求是:①适时露田:活棵后及时脱水露田,通气促发根,做到先促根再促蘖。里下河地区以及秸秆还田田块尤其必要;②浅水勤灌:采用浅水层灌溉,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浅水,做到浅水次次清,一旦遇大雨要迅速排水;③挖好丰产沟:结合第一次露田及时开好田间一套沟,确保灌排自如,便于实施露田、搁田。

   2、施肥。一是确定前期施氮量。按精确定量栽培要求,亩产600公斤田块亩施氮总量20公斤左右,前后期用肥比例(基蘖肥:穗肥):手栽稻5:5,抛秧稻、机插稻6:4。二是及早施肥。手栽稻6月底前,抛秧、机插秧于7月5日前肥料施用结束,确保在水稻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够苗。手栽稻活棵后亩用尿素10公斤,7天后亩用尿素7.5公斤;抛栽、机插稻分2次施用,抛(插)后5-7天,结合除草,亩用尿素5-7.5公斤,再过5-7天亩用尿素5-7.5公斤。三是适时补肥。对发苗不足的田块(塘),要补施一次平衡肥,一般亩用尿素不超过4公斤。

   3、防病。根据植保情报,抓好病虫草的防治,特别是灰飞虱防治。

    二、直播稻

   1、及时建立浅水层。当秧苗达2叶期,须建立水层。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浅水,做到浅水次次清,一旦遇大雨要迅速排水;对播种较迟尚未出苗的田块,要保证田间一定的湿度,确保全苗齐苗,杜绝田间积水。

   2、及时清沟。直播稻田要充分发挥麦田一套沟的作用,如发现淤塞,要及时清沟理墒,确保灌排自如,方便管理。

   3、及时施好分蘖肥。按照“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亩总用氮量18公斤左右,前后用肥比例7:3。一般2叶1心期施用断奶肥,亩施尿素7.5公斤左右,3叶1心施用分蘖肥,亩施尿素5-7.5公斤,5叶1心看苗补施1次肥料,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分蘖肥要求6叶前施用结束。

   4、及时病虫草防治。根据市植保情报及时化除,同时抓好杂稻的拔除和灰飞虱防治工作。 

   三、麦套稻

   1、逐步建立水层。秧龄在1叶1心以上时,要迅速灌一次跑马水,让其湿润2-3天,然后随秧龄的增长,逐步建立水层。

   2、及时施肥。结合灌水立即施肥,一般亩施25-30公斤普通复合肥或15公斤高浓度复合肥,前期已施过复合肥的可以追施7.5-10公斤尿素,促其早发苗。

   3、病虫草防治。结合田间湿润立即治虫,主防稻飞虱,用药速效和长效相结合,待秧龄达三叶时,立即组织化除。具体用药按市植保情报要求。

   4、田间整理。因收割机碾压而地头不平的稍稍整平,秸秆铺得不匀的,将其厚的部分以及田头地角堆积秸秆全部埋入墒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