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论评析

 Shmily1221 2012-03-09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被卷入现代化的大潮中,世界经济加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迅速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障碍增多。

特别是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休学、退学、触犯法律甚至自杀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点,许多大学生将心理咨询引入到学校的思想教育中去,掀起了咨询热。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心理咨询发展中颇具中国特色的问题,也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课题,因而导致了许多学者产生了种种观点:

“等同论”。该观点认为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质是一样的,心理咨询只是思想工作的洋名。这种观点把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是错误的。两者虽然都是做针对人的工作,但是两门性质不同的人文科学,具有一定的差异和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1)起源不同。“心理咨询是有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一种社会活动服务,从历史上看,它是由职业指导、心理测试、心理治疗三支源流汇合而成的。”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理论基础与内容不同。心理咨询是属于心理学范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重点应用领域,他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内容上侧重人的心理层面,包括心理障碍咨询、心理适应咨询心理发展咨询,服务于社会的活动。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他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内容上侧重人的思想层面,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具有很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3)工作的目的与方法不同。心理咨询工作的着眼点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人们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和潜能的开发。心理咨询的咨询员处于辅助地位,注重倾听与沟通,并具有遵循自愿与保密的原则,作为一种社会服务,心理咨询是要收取酬劳的。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是人的政治思想面貌,“强调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使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认识,动员人们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陈庆壬,1986)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公开性、群众性和主动性。工作者处于主动地位,常采用的方法有“正面引导法、比较鉴别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上海市教育局,1994);(4)工作的队伍不同。对于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是有严格的专业要求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咨询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受过必需的专业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知识,还必须通晓经济、管理、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还具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5)工作成效的评价标准不同。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价,是根据来访者的心理状况来评价,是否消极情绪得到缓解,适应能力是否增强,能否克服内心的心理障碍等困难。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评价,是根据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的实际,确立指标体系,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等先进方法,对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看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人们的思想理论水平是否提高,社会思想道德是否发展。

另一种是“无关论”。认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强调和夸大两者的差异性,认为两者是独立存在的,互不相关。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在很多方面有不同之处,但两者的共同出发点和共同归宿都是人,在本质上都是做人的工作,都是关于人的科学,都是研究人都精神范畴的科学。所以彼此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是统一的。都是服务社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两者的内容也相互交叉以及工作也互相渗透。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涉及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人生目标选择等具体问题。一个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往往以健全的心理为基础。健康的心理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同样,心理障碍可以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加以排除。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如何。” 目前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咨询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就占了三分之二以上。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挂靠在思想政治机构内,并从挂靠单位获得必要的经费、设备等。双方任何一方都离不开对方,咨询中产生思想问题,思想问题贯穿于心理咨询的始末。

综上所述,心理咨询与政治工作是两门不同性质的学科,它们有各自的起源、理论基础、内容、队伍和方法,这是科学性之所在。那些把两者等同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而同时也要看到两门学科的联系,它们有共同的根本目标、哲学理论基础、内容的交叉、工作方面的渗透等,可以看出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那些把两者对立和孤立起来的观点也是片面的、错误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可以增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两者就像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既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也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学术界还有两种观点:一时“冲击论”,认为心理咨询是西方发展过来的,是资产阶级的产物,会冲击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对立的。这种观点把两者彻底地孤立起来,甚至敌对起来,因此也是不正确的。二是“取代论”认为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过时,提出心理咨询室“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这种观点夸大了心理咨询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可以取代思想政治工作。从两者的关系看,心理咨询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效应,但两者在方法、队伍等方面上的不同表明彼此分工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彼此有优劣之分,也就说明不能相互代替。所以我们不能说早有了思想政治工作便排斥了心理咨询,更不能认为开展了心理咨询,便可以取代了思想政治工作。两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辅相成。我们认为,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对立、等同、孤立开来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无论是“冲击论”、“等同论”还是“无关论”、“取代论”,对于心理咨询和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加强都是不利的,为了促进心理咨询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效能,应该正确的看待两者的辩证关系。

大多数学者持有“互补论”的观点,认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交叉关系,两者既有差异性又有统一性,两者既有独立的一面又有重叠的一面,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心理问题的解决常常有助于思想问题的澄清;而思想问题的解决,也减少了咨询对象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强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培养正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显著变化之一。在1994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造学校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把“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作为新形势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之一”,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到学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更多的结合点。

首先从思想观念上接受两者的结合。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根本目的上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为目的的。对于据具有思想、知识、独立人格的大学生来说,教育者以不仅仅是严格的教导者、权威的塑造者身份,还要成为学生们的朋友,成为他们的倾诉者、帮助者。使学生感到亲切、平等、尊重。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取长补短,吸取和借鉴对方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只看到学生的思想方面,而没有注意或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注重学说服、灌输、宣讲、报告等甚至夹杂训斥,这些方法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客体,都不能使学生接受,甚至排斥,产生逆反心理。随着心理咨询在中国的推广,思想政治工作于心理咨询融为一体,思想政治工作应借鉴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如倾听、宣泄、疏导、沟通等方法,来补充自己的缺乏的,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强科学性和艺术性,更具有说服力,使学生接受并信赖他。另一方面,学校的心理咨询也应该有被动走向主动,主动的向需要某一方面帮助和指导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学生在成长中更自觉地遵循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大学生活质量。

最后在队伍建设上,人员专兼职结合,是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一起。目前,学校心理咨询建设刚刚起步,比较薄弱。心理咨询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承担。在咨询队伍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占了三分之二以上,有的甚至占了80%左右。他们既是讲授思想品德的教师,又是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心理咨询机构也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挂钩。因此,就要加强对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开设心理学专业课程的学习班,对政工人员进行心理再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学方面的素质。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自觉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自己适应各种关系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