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常月经什么样?

 松柏林光139 2012-03-09

现代医学认为女人月经是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有规律的剥脱,自阴道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受严格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严格调控。古代的医学没有现代的那么精细和深入,古代医家还没有认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微观原理,但是先贤们用整体观的思维,从宏观方面阐述了女子月经的机理。由于女子的这种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具有月节律,人们形象名其为“月水”“月事”等诸多形象的名称,后来魏晋时期

 

现代医学认为女人月经是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有规律的剥脱,自阴道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受严格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严格调控。

 

古代的医学没有现代的那么精细和深入,古代医家还没有认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微观原理,但是先贤们用整体观的思维,从宏观方面阐述了女子月经的机理。

 

由于女子的这种子宫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具有月节律,人们形象名其为“月水”“月事”等诸多形象的名称,后来魏晋时期的卫生部长王叔和在《脉经》中称其为“月经”,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本草纲目》中说女子“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潮汐,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说的是女人月经就像天地日月的盈亏,大海的潮起潮落,经血在女人体内同样有着类似的阴阴晴晴、起起落落变化。

 

《血证论》中也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月有盈亏,潮有潮汐,女子之血,除旧生新,是满则溢,盈必亏之道也。女子每月则行经一度,盖所以泄血之余。”强调了女人月节律的子宫出血是推陈出新,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是生理的必须。

 

花茶花茶


正常的月经可以从期量色质四方面及伴随症状的轻重缓急。

月经周期

有些人并不知道月经周期从那一天开始,申明一下,女人的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算起,到下一次月经来潮,这一圈算一个月经周期。

一般月经周期在21-35天这个区间之内,也有人周期为40天甚至40多天,只要有规律,每次都差不多这么多天,也没有其他不舒服,认为是正常的。中医很早就有三月一行,一年一行等等记载。

因个体、环境等诸多因素,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律性周期,对同一人而言,周期的波动可以在7天之内,也就是说推迟或者延后不超过七天者尚属正常范围之内。

经期

行经持续时间,正常在3-7天之内浮动,小于三天或者大于7天都得注意一下,最好到医院看看去,开点中药调一调。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有病早治”,“即病防变”,将轻微的月经失调的状态扼杀在摇篮中,以免其发展成严重的情况。

经量

每次行经量,即出血量,30-80ml之间,过多过少都是问题。一般情况下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比较多的时候,每天要注意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另外最好不要用带特殊气味的卫生巾,第一天和最后那几天较少的,个人建议这时候可以用几张优质的卫生纸代替护垫。

女人每月月经都会流失血液,但是正常月经所丢失的血只是身体全部血液的冰山一角,一般不会因此贫血,但是,毕竟有血液的流失,可以适当补补血,吃点红枣,喝点红糖水等等,增加点优质蛋白和铁的摄入。但是经量过多就得多注意一点,一个是经后多补补血,更重要的将经量纠正回正常范围。月经过少也是有源可溯的,多是血虚血寒,也必须纠正过来。

 

经色经质

出血的颜色以鲜红为主,可以稍微偏暗红,但颜色不会太深,开始和收尾颜色偏淡一点,经质不稀不稠,不凝固,一般没有血块,没有特殊腥臭气味。如果有大血块,血块较多提示血行不畅,很可能会有痛经的发生,血块排除后小腹痛有所缓解。

伴随症状

女子经前后,体内气血血流变化急骤,冲任气血壅盛,难免会有一些伴随不适,比如经前脾气暴躁,这一点很多人深有感触,除此之外还会有经行头痛,经行泄泻等等,各种表现各种不安,症状轻微可以喝点玫瑰,疏肝郁,头晕目眩可以用点菊花,清肝火,多休息,不熬夜,等到经行之后,自然会恢复到宁静的状态,正常月经之后会有神清气爽的感觉,思维很清晰明朗,学习工作效率好。严重的情况得及早用药调理。

经期前后,多数人会有下腹部和腰骶部下坠感,但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尚属正常,不用太顾虑,注意多休息,这段时间不要熬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