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后,再登陆的时候,还好,密码我还记得。想必乔大先生,以及当时的斑竹已经早已不再这里。
说来也巧,08年离开这里之后,这里还是有很多师弟师妹不断的加我,或问一些法学问题,或问一些关于考研的问题。他们纠结着一如当时的我。
如今研三,眼看就要毕业,对于法硕这个词早已显得有些即熟悉,又陌生了。熟悉的是自己以这个身份在西政读了已经两年,陌生的是当你投入到法学事业中来之后,法硕和法学之分也就没再那么泾渭分明。既然来到这里就给大家解答几个不停有人再问的问题,算是给学弟学妹们的一点意见吧:
1.法硕与法学的实质区别
在法学研究生看来,法硕是不值一提的,甚至还不如法学本科生。这里面是有道理的,我曾经与学校的教学老师和一些社会上从事法律工作的如法官、检察官等聊起过这个问题。他们对法硕的看法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理论功底差,经过三年的教育之后,完全还是和门外汉一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价,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法硕的培养模式很不科学,举西政为例,各科老师在给法硕上课的时候,理论高度参差不齐。有的老师完全是按照法学本科生的教育方法来教育法硕。第二,为数不少的法硕生是奔着混个硕士生的文凭来读的法硕。导致就业的,这部分人给法硕留下了极其糟糕的负面影响。第三,三年的教育无法培养出一个具备法律思维逻辑的法律人。举个很小的例子,我从研一下开始就交替的旁听了民商法学研究生一个学期的课,我发现在课堂上的回答来看,果然法硕在讨论问题是完全是一个外行的思维模式,完全的不是法言法语。并且差距非常的大。
2.法硕的就业问题
这是很多学弟学妹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也是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我给他们的回答都是一句话“这取决于你就什么业”。可以说现在的一线城市,上海,北京,沿海城市等包括重庆在内,连区级的公检法都已经不要法硕了,连给你报考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很多律师事务所也不太愿意要法硕,据我现在所在的律所为例。他们对于法硕的评价是眼高手低。那么如果说你期望法硕能给你带来一个好的就业,这是万万不可能的。也有学妹告诉我说“那总比我本科学历史好吧”,其实也不然,从西政往上三届就业的形势看,以及我的同学的就业打算看。法硕人的就业就公检法这条路来说,并不乐观,而且相当的拥挤。
3.如何让自己的法硕读得有价值
对于考研的准备工作之类,法硕的备考之类,时间久了,我的经验已经不再适合大家,而且有的东西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我还是可以和大家谈谈法硕的价值。特别是那些毕业之后准备从事法律工作的学弟学妹门。研一进来的时候,和大家一样,啃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刑法、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就觉得自己已经是懂法之人了,时不时还喜欢拿出一个案例来大家争议一番。其实通过了法硕的入学考试,大家离懂法还差得很远很远。即便是通过了司法考试,也最多是一个法学本科生的水平。在认真的听完了一个学期法学研究生课程内容之后,我发现,对于法硕最缺的不是懂不懂法条,而是不具备一个法律人的思维逻辑。而这种思维逻辑不能靠简单的读几本书,或者听几个讲座能得来的。它的培养既需要长时间的思维磨练也需要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所以三年的时间对大部分法硕生来说是不够的。如何让自己的法硕读得更有价值,首先要在研一、研二的时候扎实的完善理论功底,通过司法考试,完全不要去考虑什么实习之类的事情。其次,就算是到了研三想要去实习,律所也相对比法院更有价值(两个部门我都去过)。最后,如果大家要想在法学理论上做深做透,要在研二上左右的时间自己给自己区分研究方向。
如今,我已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半年有余,开庭数次,手上碰到过许多案子,标的高的9000多万的,各类劳动纠纷,合同纠纷不胜枚举。但是我时常觉得自己的功底还很差。仍在不断的储备和学习。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够正确的认清形势,不要对法硕盲目乐观,报以过高的期望值,也不要对法硕暗自菲薄,至少,我和我身边的很多法硕人都可以站出来说,我们比很多法学研究生都要强很多。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3282519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