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冲病灶

 求道之路 2012-03-10

练功中出现的痛、麻、酸、胀、痒、犯困(打瞌睡)甚至恶心、呕吐、出汗、出疹、打嗝、放屁、哭泣、头晕、头痛、咳嗽、嗳气、吐浓痰、流鼻涕、拉很臭的屎和很骚的尿,都是气冲病灶的反应。即人的阳气被激活后与阴气搏斗时在人体出现的生理反应。阴气平时以各种病体的状态潜藏于体内,一旦遇到阳气马上动荡不安,与阳气展开博弈。

《内经》上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血通则疾病自愈。”根据祖国医学观点,人体产生各种疾病,是由于外邪使气血受阻,而炼习气功,则可以培养人体内的正气,疏通经络,散排浊(病)气,使“气血流注,循环正常,排浊返清,正胜邪却,病则散之”。炼习气功一段时间以后,只要方法得当,体内便会产生正气,这种正气,会对体内的各处病灶发起冲击,以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疾病痊愈。在正气疏通经络欲通未通之时,会出现各种反应,有时会给炼功者以疾病发生的感觉,但气、冲病灶与疾病发生还是有区别的,疾病发生是病理因素对身体的伤害,而气冲病灶是排除致病因素,使身体走向健康。它们的表现是有区别的,明确这些区别,会减少恐慌、担忧和动摇,增强炼功的信心和兴趣。对初学者来说,这是应该十分重视的。气冲病灶,一般是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首先,正气会对皮肤过去生过疮疖、刀砍斧伤的部位发起冲击,这些部位会发痛、发痒、发红,发红部位以后逐渐转黑,黑色以后逐渐减淡,直到变成正常肤色。它与疮疖复生或伤口重新发作的根本区别是不发炎,不化脓。气冲头部病灶,头部会发痛,会出现打喷嚏、发高烧的现象,很有点像感冒或其他头痛病。但气冲头部病灶时,鼻孔不堵塞,不流鼻涕,打喷嚏时感到浊气沿后脑勺通过鼻孔喷出,这是它与感冒的区别。气冲头部病灶时,有从四周向中间的收缩感,疼痛的部位会出现轮换,或者前后轮换,或者左右轮换,这是它与一般头痛病的区别。正气冲到眼部病灶,眼白会显得红赤,极像红眼病。但它不生眼屎,无痛感,即使与人共用洗脸毛巾也不会发生传染。咽喉部位受到正气冲击时,会发痒、发痛,但不发肿,无哽阻感。肺部受到正气的冲击,会咳嗽、吐痰,吐痰很易出,痰形珠圆。胃部病灶受到正气冲击,有灼痛感,食欲减退,但同时会连续暖气,无酸水。正气冲到腹部病灶,小便会变得黄浊,但便量正常,无不适感,而阴虚火旺造成的小便黄浊同时伴有便量少,有灼痛等症状。正气冲到腹部病灶还会出现大便烂,但与一般腹泻不一样,它的便状成糊状,不像腹泻的便状通常如稀水,最重要的是前后无任何不适。气冲病灶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它在身体某一部位的出现和消失都较缓慢,有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有时在某部位会产生强烈的痛苦,初学者不了解这些现象会产生畏惧、怀疑、动摇,其实在气冲病灶现象产生以后,炼功者应坚定不移地、不失时机地抓紧炼功,才能使炼功早日取得彻底成功。当然,严重的反应或经久不退的反应则应该到医院请医生诊断,以免确系疾病发生而贻误了治疗时机。由于长期坚持炼功,体内气血不断平衡,原来反应消失的地方过了一段时间有可能重新出现反应,这是身体素质由低梯度上升到高梯度的迹象,如果细心分辨,这些重新出现的反应与疾病复发也是有区别之处的,是更好的现象,炼功者应从中获得更大的炼功信心、兴趣和劲头。


气冲病灶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找病、翻病和退病的过程。
1、找病
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的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气机的运行便会自动改变运行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气滞点)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2、翻病
第一阶段的找病过程使绝大部分经络变的更为畅通,修炼者的能量在不断的练功中得到加强,便会直接冲向已经找到的病灶,并以更大的力度加以冲击,使各种病灶的症状更加突出,各种疾病都被翻了出来,这就是翻病的过程。
翻病过程是修炼者修复体内疾病的相持阶段,也是经历痛苦磨难的阶段,这个时期,不但修炼者自身会感到身体的明显不适,病情“明显加重”。
如果此时到医院检查,各项指针往往也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而变的不正常。因此,道家气功将这一阶段称为“小死大活”阶段。不少患者由于对气功治病的机理不了解,往往在这个阶段败下阵来,放弃继续修炼而导致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3、退病
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修炼者不断练功,体内的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病灶(大的气滞血淤区)在真气的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失,患者自身感觉的各种疾病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这就是退病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