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督脉

 壹贰叁qaz 2012-03-10

 

()督脉     

    1.循行

    [原文]

1)《灵枢·营气》:足厥阴……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

2)《灵枢·本输》: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3)《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一一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间,绕纂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络,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纂,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4)《难经·  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致风府,入属于脑。

[注释 ]

1.     畜门:鼻后孔。

2.     廷孔:指尿道口。

3.     纂:指肛门。

4.     下极之俞:指长强穴。

     [语译]

    1)足厥阴肝经……上行沿着喉咙进入喉头鼻咽部,到达鼻后孔;另一支上向额部(神庭),沿头顶正中(百会),下向后项中(凤府),沿着脊柱(大椎)进入骶部(长强),这就是督脉。

    2)颈中央的脉是督脉,其穴名风府。

    3)督脉起源于小腹部,下向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

阴部的“廷孔”——当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络脉,分布于阴部,会合于肛门之间(会阴),绕向肛门之后,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长强),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会阳)。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长强),而连属肾脏。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毗(睛明),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百会),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风门),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肾俞)。在男子,则沿阴茎下至肛门,与女子相仿。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同任脉),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承泣)。

    4)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并行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参考]《奇经八脉考》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囱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按:三十一穴,督脉本经实只二十八穴。屏翳是会阴别名,是交会穴。会阳后来属足太阳,是双穴;另应补入交会穴风门,属双穴。)  

    据以上有关记载,督脉的路线,以行于脑脊正中者为主干,旁行者为分支。脉气起于小腹内(肾下、胞中),与冲脉、任脉同源,出于会阴部。督脉从尾骶沿脊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联络脑,其外从头顶正中经前额到鼻柱下端,至龈交穴止。这一主干,在营气运行时从上而下,即由足厥阴肝经分支上头顶接通督脉,沿脑脊下行,后接任脉。

    督脉旁支,上部与足太阳膀眯经同行,从目内毗上行,交巅顶,络脑,下项,挟脊,于腰中络肾;下部与足少阴肾经同行,以肛门后尾骶部贯脊属肾。

    督脉在阴部散络阴器或阴茎,下合于肛门,在肛门后尾骶部与足太阳、足少阴会合。

    前行者与任脉相同,从少腹直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

其络脉,从长强挟脊上项,散布头上,背部分支走向足太阳。——可知督脉与足太阳关系最为密切,即一在正中,一在两旁,同联系肾与脑。其次为与足少阴和任脉相联系,一主后,一主前,同与阴部、胞宫、肾、心相关联。

    从督脉的循行分布部位认识其功能,首先是“总督诸阳”,或称为“阳脉之海”和“阳脉之都纲”。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在督脉上有受各阳经所会的穴,又有会于足太阳经的穴,均说明这种关系。其次是沟通阴阳、总摄诸经,或称“督领经脉之海”。督脉旁通足太阳、足少阴,与冲、任同起于胞中,并前通任脉,即说明这种关系。对此,滑伯仁曾说:“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督脉作为“阳脉之海”和“督领经脉之海”以见其功能之大,从“四海”的划分又归属于“脑为髓海”。

1.     病候

[原文]

    1)《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2)《灵枢·经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络脉病)。

    3)《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作“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4)《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头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5)《脉经》: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疾,小人风痫疾。

据以上记载,督脉的病候,主要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见症,如头风、头痛、项强、头重、脑转、耳鸣、眩晕、眼花、嗜睡、癫狂、痫疾、腰脊强痛、俯仰不利、肢体痠软,后人所载还有手足拘挛、震颤、抽蓄、麻木及中风不语等。

()督之大络

    [循行《灵枢·经脉》篇原文]

    《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见督脉络脉图)

    [语译]

    督脉别络,名长强,挟脊旁上项,散布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分别走向足太阳经,深入贯膂。实证,见脊强反折;虚证,见头重,震掉。取用其络穴。

()督脉腧穴  

本经首穴为长强,末穴为龈交,一名一穴,共28穴。

本经腧穴主治情志病、热病、腰骶、背项、头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急救常用水沟、素髎、百会;治疗癫痫、癫狂常用长强、神道、哑门、风府、百会、神廷;热病常用大椎、陶道、身柱;痔疾、便血常用长强、腰腧;脱肛常用百会、长强;腰脊、尾骶疼痛常用长强、腰腧、腰阳关、命门等;头痛常用风府、百会、前顶、上星等。

腰骶部:长强、腰腧、腰阳关、命门、悬枢,共同治疗腰骶部及经脉循行所过之处的疾患。

1.     长强  changqiang  du 1

 [出处]《灵枢·经脉》。

 [释名]为督脉之络,夹脊,上顶,散头上,其分布“长”而作用“强”,故名。

 [类属](1)少阴所结(《甲乙》);(2)督脉络穴(《灵枢·经脉》)。

 [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跪伏或胸膝位,按取尾骨下端与肛门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泄泻,痢疾,便秘,呕血。

     2.泌尿系统病症:癃淋,小便难,阴部湿痒。

     3.生殖系统病症:遗精,阳瘘,妇女外阴瘙痒。

     4.神志病症:癫狂痫,惊风,,脊强反折。

     5.其他病症:腰脊、尾骶部疼痛,小肠疝气,痔,脱肛。

 [解释]

     1.肛门为消化道下口,因此,长强有治疗消化道病症的作用,据报道,本穴为治疗泄泻、痢疾的主穴。在此处施针,对便秘、脱肛疗效肯定,所治脱肛以久泄、久痢所致者为宜。

     2.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上述神志诸疾,皆为阳气亢盛所致,故为治疗癫痫等证的主穴之一。

     3.本穴为足少阴交会穴。肾主水,膀胱为州都之官,故本穴是治疗泌尿系统病症的常用穴。

 [操作]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2寸,可灸。

 [成方]

     1.大便难:长强、小肠俞(《千金》)。

     2.小儿惊痫:长强、身柱(《资生》)。

     3.赤白痢:长强、命门(《神灸经纶》)。

     4.脱肛:长强、承山、环门;小儿遗尿症:长强、三阴交(《辑要》)。

     5. 痔疮:长强、承山(《玉龙赋》)。

     6.肠风新下血:长强、承山(《百症赋》)。

     7.小肠气痛:长强、大敦(《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8.热秘、气秘:长强、大敦、阳陵泉(《杂病穴法歌》)。

[参考]对隐性骶椎裂引起排便困难者,取长强、会阴有一定疗效。

2.腰俞   yaoshudu 2

 [出处]《素问·缪刺论》。

 [释名]《素问·缪刺论》:“腰尻之解……是腰俞。”腰尻指骶部,解指骶管裂孔处,穴位均可称“俞”,故名。

 [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穴]俯卧或侧卧,先取尾骨上方左右的骶角,与两骶角平齐的后正中线上取穴。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腹泻,便秘,便血。

     2.泌尿系统病症:淋浊,尿赤,遗尿。

     3.生殖系统病症:月经不调,白带,遗精。

     4.神志病症:癫痫。

     5.其他病症:疟疾,发热无汗,痔,脱肛,腰脊强痛,下肢瘘痹,麻木不仁。

 [解释]

     1.督脉主一身之阳,主“脊强反折”。故本穴能治疗癫痫,腰脊强痛等证。

2.     本穴接近消化道的下口,属督脉,督脉属阳,故本穴通过腧穴的邻近作用调和阳气而达


 

 

16.风府

 [释名]“风”指风邪;“府”指聚会之处。意指穴处为风邪侵袭的部位。主治一切风证,故名。

 [类属]交会穴之一,督脉、阳维之会(《甲乙》)。

 [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l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取穴]正坐,头微前倾,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当枕外粗隆直下凹陷处。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鼻塞,鼻衄,咽喉肿痛,颈项强急。

     2.神志病症:癫狂,痫证,癔病,中风,舌缓不语,舌急难言,悲恐惊悸。

     3.其他病症:下肢痿痹,双足麻木不仁,黄疸,感冒,发热。

 [解释]风府之名,即言此处为风邪易侵之地,又为针刺散风之所。风邪为患,变证多端。上述所列各证,无不与风邪相关。因此,风府穴为治疗上述诸病症的主穴之一。穴属督脉,又为足太阳、阳维脉交会穴。决定了本穴具有解表疏风散邪的功能。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禁灸。

 [成方]

     1.是痫:灸风府、水沟、承浆;狂症:风府、昆仑、束骨;咽喉痛:风府,天窗,劳宫(《千金》)。

     2.瘖不能言:风府、承浆(《资生》)。

     3.狂走:风府、阳谷;鼽衄:风府、二间、迎香(《大成》)。

[参考]实验证明风府有调整胃分泌作用,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对垂体性高血压,风府穴有降压作用。

17.脑户     naohudu 17

 [出处]《素问·刺禁论》。

 [释名]脑之门户指枕骨大孔处,该穴位于枕骨大孔之上方,故名。

 [类属]交会穴之一,督脉、足太阳之会(《甲乙》)。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取穴]正坐或俯卧,于后正中线上,当枕外粗隆上缘之凹陷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重,头晕,头痛,面赤,目黄,目痛不能远视,面痛,面肿,颈项强急,舌本出血。

      2.神志病症:癫狂,痫证,,喑不能言,中风。

      3.其他病症:瘿瘤,黄疸。

  [解释]本穴具有清头目,利关窍的作用。督脉又通于脑,故为治疗头面及神志病症的常用穴之一。

  [操作]平刺0.50.8寸,可艾卷灸,禁直接灸。

  [成方]

      1.瘿病:脑户、通天、消泺、天突(《千金》)。

      2.头重痛:脑户、通天、脑空;目黄:脑户、胆俞、意舍、阳纲(《资生》)。

  [参考]针刺脑户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脑户也可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下降。也有报道针刺脑户可使80%例次淋巴细胞增加。

18.强间     qiangjian  du i8

  [出处]《甲乙》。

  [释名]“强”指强急;“间”指间隙或处所。此穴主头顶强痛,故名。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取穴]正坐或俯卧,于后正中线,当枕外粗隆上缘之凹陷处上1.5寸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左右不得回顾。

      2.神志病症:癫狂,痫证,**瘛从。

      3.其他病症:呕吐,烦心。

  [解释]本穴具有清头目,安神志的功能,是治疗神志病,眩晕,呕吐的常用穴。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成方]头痛:强间、丰隆(《百症赋》)。

19.后顶     houdingdu 19

  [出处]《甲乙》。

  [释名]穴在头“顶”部,以百会为中,在其后方,故名。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

  [取穴]正坐或俯伏,于后正中线,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顶痛,偏头痛,眩晕,目视不明,项强痛。

      2.神志病症:癫狂痫,烦心,失眠,。

      3.其他病症:外感热病。

  [解释]

      1。督脉腧穴大多具有治疗神志病的功能。

      2.本穴位于头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成方]

     1.风眩:后顶、玉枕、颔厌;颈项痛恶风寒:后顶、外丘(《资生》)。

     2.枕神经痛:后顶、曲鬓、脑空、通天、天柱、风池、百会、完骨、脉、天牖、窍阴、曲垣、大抒         、手三里(《新针灸学》)。

20.百会    baihuidu 20)

 [出处]《甲乙》。

 [释名]“百”形容多;“会”指聚会。意指百脉聚会,头为诸阳之会,穴居巅顶正中,为三阳五会之所,故名。

 [类属]交会穴之一、督脉,足太阳之会(《甲乙》)。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取穴]

     1.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

     2.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耳呜,耳聋,耳塞,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目暴赤瘾涩难开,鼻衄,鼻塞。

     2.消化系统病症:饮食无味,脱肛,久泄久痢,胃下垂。

     3.生殖泌尿系统病症:肾下垂,遗尿,阴挺,阳痿。

     4.神志病症:惊悸,健忘,尸厥,休克,中风不语,口噤不开,半身不遂,痫证,癔病,。

     5.其他病症:高血压。

 [解释]

     1.百会位置最高,为阳气所聚。针灸本穴即可调阳气,治疗各种脏器下垂症。久泄久痢、遗尿、阳痿、休克、尸厥都与阳气不能上达于脑相关,针灸本穴可升阳固脱,苏厥开窍,常为临床首选之穴。

     2.本穴为手足三阳、足厥阴交会穴。这些经脉和头面五官有着非常广泛的联系。因此耳、目、鼻诸疾,本穴都常为首选。

     3.根据现代临床经验,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病,针刺本穴可调上亢之阳气而降血压和改善脑血流。对于休克病人则可升血压。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成方]

     1.脚气:百会、风府、五脏六腑俞募;头风:百会、脑空、天柱(《资生》)。

     2.红疸:百会、曲池、合谷、三里、委中;脱肛:百会、尾闾(七壮)、脐中(随年壮);赤游风:百会、委中;小儿脱肛:百会、长强、大肠俞;浑身发红丹:百会、曲池、三里、委中(《大成》)。

     3.疟疾:百会、经渠、前谷(《神应经》)。

     4.昏厥:百会、水沟、十宣、足三里。进针后,每隔35分钟运针一次,两三次不显著,再加内关、涌泉;癔病发作:百会、内关透外关(《针灸学》)。

     5.阳痿:百会、隔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关元、中极。每日艾条熏灸(《中国针灸学》)。      

     6.脱肛:百会、足三里、长强、承山(《辑要》)。

     7.小儿脱肛:先灸百会,次鸠尾;急喉风:百会、太冲、照海、阴交(《席弘赋》)。

  [参考]针刺百会可使大部分癫痫大发作的脑电图趋于规则化。也可使正常人肌电升高,从针后15分钟开始,延缓到35分钟,若改用电针,应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也可使肌电幅度升高,一般电针后5分钟即可表现出来。针刺百会对新生儿窒息有较好疗效。用电针救治呼吸衰竭患者也有一定疗效。艾条熏灸百会也有矫正胎位的效应。

21.前顶     qiandingdu  21

  [出处]《甲乙》。

  [释名]穴居顶部,百会之前,故名。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取穴]正坐或仰靠,于前、后发际连线的前1/4折点向后0.5寸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晕,目眩,鼻塞流涕,鼻渊,鼻衄,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面赤肿。

      2.神志病症:癫狂,,小儿急、慢惊风,中风。

      3.其他病症:高血压,水肿。

  [解释]

      1.本穴具有清头目,安神志的功能。对于鼻疾和目疾疗效突出。与百会相比,本穴一般不治耳病。

      2.治疗神志病症是督脉所共有的。因其经脉通脑,又总督诸阳。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成方]

      1.风眩偏头痛:前顶、后顶、颔厌(《千金》)。

      2.头风目眩戴上:前顶、五处(《资生》)。

      3.小儿急惊风:灸前顶一穴三壮…若不愈须灸两眉头及鼻下人中一穴,炷如小麦大(《圣惠》)。

      4.目暴赤肿:三棱针刺前顶、百会(《儒门事亲》)。

22.囟会      xinhuidu 22

  [出处]《灵枢·热病》。

  [释名]穴当囟门所在,故名。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

  [取穴]正坐或仰靠,于前后发际连线的前1/6折点;或于上星穴后1寸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目眩,面赤暴肿,鼻渊,鼻衄,鼻痔,鼻痈,脑虚冷痛,头风生白屑。

     2.神志病症:癫痫,小儿惊风,中风,不眠或嗜睡。

     3.其他病症:高血压。

 [解释]参见百会穴。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成方]

     1.多睡:囟会、百会;小儿惊痫:囟会、前顶、本神、天柱;头风:囟会、百会、前顶(《资生》)。

     2.卒暴中风:囟会、百会(《玉龙赋》)。

23.上星     shangxing  du  23

 [出处]《甲乙》。

 [释名]穴处头上,犹如星辰,故名。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取穴]正坐或仰靠,于前发际中点直上1寸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头面虚肿,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不远视,鼻衄,鼻渊,鼻痔,

        鼻不闻香臭,鼻痈。。

     2.神志病症:癫狂痫,小儿惊风,中风。

     3.其他病症:疟疾,热病,汗不出,呕吐。

 [解释]参见百会穴。本穴目前用于鼻疾、热病较突出。

 [操作]平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成方]

     1.面赤肿:上星,囟会,前顶、脑户、风池(《千金》)。内眦赤痛痒:上星、肝俞;鼻塞不闻香臭:上星、百会、囟会、承光;头风面虚肿:上星、天牖(《资生》)。

     2.疟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鼻衄:上星(灸二七壮)、绝骨、囟会;脑寒泻臭:上星、曲差、合谷;五痫等症:上星、鸠尾、涌泉、心俞、百会(《大成》)。

     3.肺结核(头痛头晕):主穴为上星、头维、百会(灸)、太阳、天柱;配穴为合谷、列缺(《辑要》)。

     4.头风:上星、神庭(《玉龙赋》)。

     5.衄血:上星、禾髎(《杂病穴法歌》)。

24.神庭    shenting  du  24

 [出处]《甲乙》。

 [释名]脑为元神之府,穴当前发际正中,犹如门庭,故名。

 [类属]交会穴之一,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甲乙》)。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取穴]

      1.正坐仰靠,于前发际中点直上0.5寸取穴。

      2.若无发际时,先取百会后,向前量取4.5寸处是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翳,雀盲,鼻渊,鼻流清涕,鼻塞,鼻衄。

      2.神志病症:癫狂,痫证,卒中风,小儿惊风,角弓反张,神经性呕吐。

      3.其他病症:吐舌,喘渴烦满。

  [解释]参见百会穴。

  [操作]平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成方]

      1.疟:神庭、百会(《甲乙》)。

      2.鼻病(鼻衄、清涕出):神庭、攒竹、迎香、风门、合谷、至阴、通谷(《干金》)。

      3.风痫目戴上不识人:神庭、丝竹空;风头眩:神庭、上星、囟会(《资生》)。

      4.风痛:神庭、百会、前顶、涌泉、丝竹空、神阙(一壮)、鸠尾(三壮)(《大成》)。

25.素髎     suliao du  25

  [出处]《甲乙》。

  [释名]白色称“素”肺应白色,开窍于鼻,“素”又有原始之意,古代将鼻看成一身之始;“髎”泛指孔穴,穴当鼻尖,故名。

  [定位]在面部,当鼻尖正中央。

  [取穴]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鼻塞,鼻衄,鼻流清涕,鼻渊,鼻痔,鼻痈,酒()鼻,麦粒肿,暴发火眼。

      2.消化系统病症:霍乱,呕吐。

      3.神志病症:惊厥,昏迷,休克,小儿惊风,,新生儿窒息,心中烦乱。

  [解释]

      1.本穴治疗鼻疾,其机制为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据现代临床研究,本穴具有升血压和调整呼吸衰竭的作用。本穴治疗休克,新生儿窒息,可能与此作用有关。

      3.本穴具有开窍醒神,苏厥定志的作用。例如惊厥,昏迷,小儿惊风,等,虽然血压并不低,但本穴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这也体现了腧穴的双重调整作用。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成方]休克:主穴为素髎、内关;配穴为少冲、少泽、中冲、会宗、人迎、水沟、涌泉、中都。操作:用中、强刺激,留针并持续或间断捻转至血压稳定(《缉要》)。

  [参考]针刺素髎对新生儿窒息有较好作用。电针对呼吸衰竭也有较好疗效,对呼吸频率、节律、各种异常呼吸者有改善。有报道针刺素髎引起呼吸变化的阳性率92%,而非穴位点则无此变化。

26.水沟      shuigou  (du  26)

  [出处]《甲乙》。

  [释名]是穴位于人中沟中,状如“水沟”故名。

  [类属]交会穴之一,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甲乙》)。

  [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取穴]正坐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中线的上、中1/3交点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涡僻,齿痛,鼻塞,鼻衄,风水面肿,牙关紧闭。

      2.神志病症:昏迷,晕厥,癫狂,痫证,急慢惊风,中暑,角弓反张,癔病。

      3.其他病症:黄疸,消渴,瘟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痛,落枕。

  [解释]

      1.本穴具有醒脑开窍,升阳通气,舒筋利脊的作用。它是常用的急救穴之一。

      2.本穴位于口鼻之间,督脉从巅络脑,故主通窍而清神志。

      3.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故主升阳通气而回阳救逆。

      4.督脉与其旁的足太阳、手太阳脉气相通,人中又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故可主口歪、齿痛、落枕、闪腰等。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掐灸亦可。

  [成方]

      1.癫疾:水沟、龈交(《甲乙》)。

      2.鼻不收涕、不知香臭:水沟、天牖(《千金方》)。

      3.脊膂强痛:水沟、委中(《玉龙歌》)。

      4.中风,不省人事:人中、中冲(《大成》)。

      5.面肿虚浮:水沟、前顶(《百症赋》)。

      6.痿伛:人中、曲池(《玉龙赋》)。

  [参考]据动物实验,针刺人中能暂时地使呼吸增强,当动物呼吸暂停时,常可使呼吸恢复。针刺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刺人中组在失血时血压的降落比对照组缓慢,进入休克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失血量。也有人报道,针刺人中对血压正常的动物也有明显的加压效应。从而认为,反复刺激人中之所以能急救昏迷,不仅由于它的加压效应能使大脑血流得以改善,还可能由於“人中”的传入兴奋能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动系统,从而使大脑活动得到加强。

27.兑端     duiduan  du  27

 [出处]《甲乙》。

 [释名]“兑”指锐,古有“兑为口”之说,穴在口唇尖端,故名。

 [定位]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取穴]正坐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下端之红唇与皮肤移行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口渴,唇动,口疮臭秽,牙痛,齿龈痛,口噤,唇吻强急,目翳,鼻塞,鼻衄。

     2.消化系统病症:舌干,嗜饮,黄疸,小便黄。

     3.神志病症:昏迷,晕厥,癫狂,癔病。

     4.其他病症:尾骨尖痛。

 [解释]治疗口齿鼻病症基于腧穴的局部和邻近治疗作用。治疗尾骨尖痛基于腧穴的对应治疗作用。因为口腔为消化道的上口,肛门为消化道下口,兑端,尾骨尖分别在口和肛门的旁边。

 [操作]斜刺0.20.3寸,禁灸。

 [成方]

     1.癫:兑端、龈交、承浆、大迎、丝竹空、囟会、天柱、商丘;口齿痛:兑端、目窗、正营、耳门(《千金》)。

     2.癫疾吐沫:兑端、本神;上齿龋:兑端、耳门(《资生》)。

     3.小便赤涩:兑端、小海(《百症赋》)。

28.龈交     yinjiao (du 28)

 [出处]《甲乙》。

 [释名]在上齿龈与上唇相交处,故名。

 [类属]交会穴之一,任脉,督脉二经之会(《素问·气府论》王注)。

 [定位]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取穴]正坐仰靠,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行处取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病症:齿龈肿痛、口涡、口噤、口臭、齿衄、鼻渊、面赤颊肿、唇吻强急、面部疮癣、两腮生疮。

     2.神志病症:癫狂。

     3.其他病症:项强。

 [解释]本穴为督脉任脉二经之会,故可主神志病症。

        本穴正值头面中央,故可主治头面诸证候,属穴位的近治作用。

 [操作]向上斜刺0.20.3寸;不灸。

 [成方]

     1.口禁不开:龈交、上关、大迎、翳风(《千金方》)。

     2.项强急、不得顾:龈交、风府(《资生经》)。

     3.口臭:龈交、承浆(《大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