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详细含义之手少阳三焦经(待更新……)

 江户川之 2016-09-23
1、关冲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出入之处为“关”,少阳为三阳之枢纽,经气出于此,且在少冲、中冲之间,故名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井穴、五行属金(《灵枢·本输》)
位置: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取穴法:俯掌,沿无名指尺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平线,相交处取穴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指端麻木,四肢不举;头面五官病症:头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目赤痛,目生翳膜,舌强,舌卷,舌裂,舌本强,口干,唇干裂,喉痹,痄腮,颔肿;消化系统病症:霍乱吐泻,食欲减退,小儿消化不良;神志病症:中风,中暑,昏迷,昏厥;其他病症:热病,疟疾
穴义:本穴为急救穴之一,可用放血的方法治疗热病、中风、中暑、昏迷、昏厥,又是治疗指端麻木的常用穴。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六穴,左右合称十二井穴,具有开窍苏厥,通经活络和泄热的作用,均可治疗昏迷、昏厥、指端麻木、热病等,但各具特点。少商:清宣肺气,清利咽喉,疏风解表;商阳:清宣阳明郁热、利咽、解表、退热;中冲:清心安神、清心包郁热、开窍醒神作用优于其他穴;关冲:清上焦火及少阳郁热,治耳、目疾见长;少冲:清心安神、清心火、散郁热、通心气;少泽:清心除烦,通调乳汁
文献选摘:喉痹:关冲、窍阴、少泽(《千金方》);霍乱吐泻:关冲、支沟、尺泽、三里、太白,先取太溪,后取太仓(《针灸大成》)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皮下组织内有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的分支,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支的动、静脉网
2、液门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液”指水之精,是处为三焦荥穴,荥指小水,脉气由此始发,故曰液门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荥穴(《灵枢·本输》)、五行属水(《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取穴法:微握拳,掌心向下,于第4、5指间缝纹端,当赤白肉际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手臂疼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面赤,泪出,目赤肿痛,角膜白斑,耳聋,耳鸣,牙痛,齿龈肿痛,口腔溃烂,咽肿,喉痹;神志病症:善惊妄言;其
他病症:热病,疟疾
穴义:本穴以治疗头面五官疾患突出,因其经脉布于耳、目、喉咙;其经筋“入系舌本”。其他见外关
文献选摘:喉咽病:液门、四渎主呼吸短气,咽中如息肉状;热病:液门、中渚、通里主热病先不头痛,面热无汗(《千金方》);喉痛:液门、鱼际(《百症赋》)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4与第5指近节指骨基底部之间、第4骨间背侧肌和第4蚓状肌;浅层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等结构
3、中渚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水中沙洲曰“港”,从液门上行两骨之间若“江中之有渚而居其中”,故名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输穴(《灵枢·本输》)、五行属木(《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手背部,当无名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取穴法:俯掌,液门穴直上1寸,当第4、5掌指关节后方凹陷中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脊膂痛,肩背肘臂疼痛,手指不能屈伸,落枕;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目眩,面赤,目赤,目痛,视物不清,耳聋,耳鸣,咽肿喉痹;其他病症:热病,疟疾,瘰疬,疣
穴义:本穴为治疗脊膂肩背疼痛的常用穴,能通经活络、散风止痛。其中脊膂疼痛是以胸椎为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原则,本穴又为治疗头面五官病症的常用穴。三焦经腧穴所治的头痛,从部位上以偏头痛为主,从疾病性质上以气滞为主。因为三焦经循行过侧头,又“主气所生病”。扁平疣,寻常疣,中医称“枯筋箭”,取本穴治疗生于少阳经循行处的手背部和面部者配合患部的阿是穴,用三棱针点刺到疣的基部,挤出少量的血液,收效良好
文献选摘:大便难:中渚、太白(《甲乙经》);嗌痛:中渚、支沟、内庭(《千金方》);不省人事:中渚、三里、大敦;久疟:中渚、商阳、丘墟;咽肿:中渚、太溪;手臂红肿及疽:中渚、液门、曲池,合谷(《针灸大成》);手臂红肿:中渚,液门(《玉龙歌》)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4掌骨肌背侧肌;浅层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的尺侧部;深层有第4掌背动脉等结构
现代研究:中渚穴对眼科针麻手术镇痛效果较好,有报道以中渚、列缺为主穴,对眼科手术的镇痛效果,较眼附近穴位为优;针刺中渚也可引起肠鸣音亢进
4、阳池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腕背凹陷似“池”;穴属“阳”经,因名阳池
类属:原穴(《灵枢·本输》)
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取穴法:俯掌,在第3、4指掌骨间直上与腕横纹交点处的凹陷中取穴;或于尺腕关节部,指总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腕痛无力或红肿不可屈伸,手腕折伤,前臂及肘部疼痛,肩痛,颈痛;头面五官病症:耳聋,目红肿,喉痹;
消化系统病症: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疳积,消渴,口干,便秘;泌尿系统病症:遗尿;其他病症:热病,疟疾,感冒
穴义:本穴为三焦经的原穴,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本穴与原气的关系尤为密切,是通调原气的重要穴位。多用于治疗消渴、口干、遗尿及小儿病症,其他参考外关穴
文献选摘:手臂拘挛,两手筋紧不开:阳池、合谷、尺泽、曲池、中渚(《针灸大成》)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腕背侧韧带→指伸肌腱(桡侧)与小指伸肌腱之间→桡腕关节。浅层布有尺神经手背支,腕背静脉网,前臂后神经的末支;深层有尺动脉腕背支的分支
现代研究:直刺阳池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
5、外关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与内关相对,故名
类属:1.本经络穴(《灵枢·本输》);2.八脉交经(会)穴之一(《针经指南》)、交阳维脉(《玉龙经》)
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取穴法:伸臂俯掌,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肘臂屈伸不利,上肢筋骨疼痛,手颤,五指痛,不能握物,半身不遂,胁肋疼痛,落枕;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衄,牙痛;消化系统病症:腹痛,便秘,霍乱,肠痈,纳呆,不思饮食;神志病症:急惊风,急躁易怒;其他病症:热病,感冒,疣
穴义: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阳维脉,维系一身之阳,故本穴为解表退热之常用穴。感冒,热病,疟疾皆以本穴为主穴之一。本穴又为治疗头痛,目疾,耳疾的常用穴,少阳之脉布于侧头、目、耳,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本穴行气开郁作用甚著。凡属肺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胁肋疼痛,胃肠功能失调,郁闷不舒、急躁易怒者,皆为本穴的适应证
文献选摘:耳聋:外关、会宗主耳浑浑淳淳,聋无所闻;口病:外关、内庭、三里、大泉、商丘主僻噤(《千金方》)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和指伸肌→拇长伸肌和食指伸肌。浅层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和骨间后神经
现代研究:针刺外关和光明穴对治疗青少年近视眼有效,针感可达眼部的占有38.2%,并可提高视力,改善屈光度
6、支沟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支”通肢,狭窄为“沟”。穴位于上肢背面两骨两筋之间,故名支沟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经穴(《灵枢。本输》)、五行属火(《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取穴法:伸臂俯掌,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桡两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腰背酸痛,胁胁胀满疼痛,项不得回顾;头面五官病症:耳聋,耳鸣,暴喑,目赤,目痛,咽肿;消化系统病症:便秘,呕吐,泄泻;妇科病症:经闭,产后血晕,痛经;
神志病症:急躁易怒;其他病症:热病
穴义:本穴为行气要穴,对于气滞不通引起的胸胁胀满疼痛、急躁易怒、胃肠病症、妇科病症等,均为常用穴之一。本穴为治疗习惯性便秘的首选穴之一。与外关穴相比较,本穴专司行气,而外关穴则是行气开郁与解表退热并重,两穴皆通过行气开郁治疗胃肠病。
文献选摘:瘰疬:支沟、章门主马刀侠瘿;肩背痛:支沟、关冲主肩臂酸重;心病:支沟、太溪、然谷(《千金方》);霍乱吐泻:支沟、天枢(《资生经》);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胸胁疼痛:支沟、章门、外关(《针灸大成》);习惯性便秘:支沟、足三里(《针灸辑要》);大便虚秘:补支沟,泻足三里(《杂病穴法歌》)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伸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和骨间后神经
现代研究: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留针30分钟,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对胸腔手术有镇痛作用
7、会宗
出处:《甲乙经》
释名:该穴主治耳聋,耳为宗脉所会聚,故名
类属:手少阳之郄穴
位置: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取穴法:伸臂俯掌,手腕上3寸,支沟穴尺侧,当尺骨的桡侧缘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上肢疼痛;头面五官病症:耳鸣,耳聋;神志病症:癫痫症
穴义:参见外关、支沟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伸肌→食指伸肌→前臂骨间膜。浅层有前臂后皮神经,贵要静脉的属支等结构;深层有前臂骨间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前臂骨间后神经的分支
8、三阳络
出处:《甲乙经》
释名:意指手三阳经在此相络,故名
位置: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取穴法:伸臂俯掌,手腕背横纹中点直上4寸,尺、桡两骨之间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挫闪腰痛,手臂疼痛;头面五官病症:暴喑,耳聋,龋齿,目疾;其他病症:恶寒发热,无汗,嗜卧
穴义:参见外关、支沟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伸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前臂骨间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前臂骨间后神经的分支
现代研究:三阳络对胸部手术有良好镇痛作用。如对二尖瓣扩张术,应用三阳络透郄门,取得良好针麻效果,镇痛作用的强弱与针刺的刺激量强弱有关,以电脉冲输出强度较大者效果好。在肺切除术中,以三阳络透郄门,对133例的针麻效应统计Ⅰ、Ⅱ级率为85.7%;对21例正常人针刺镇痛实验中表明:手捻三阳络对胸部确有显著的镇痛作用;针刺三阳络,血中内啡肽增高,其含量与镇痛效果有平行关系;针刺三阳络并可抑制痛刺激引起的血中组胺升高
9、四渎
出处:《甲乙经》
释名:沟渠为“渎”,穴在两骨之间凹陷有如水渎,昔以江、淮、河、汉四水为“四渎”,故以为名
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取穴法: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上7寸,尺、桡两骨之间处取穴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前臂疼痛;头面五官病症:暴喑,暴聋,齿痛,咽中如梗
穴义:参见外关,支沟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与尺侧腕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伸肌。浅层布有前臂后皮神经,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骨间后动、静脉和骨间后神经
10、天井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穴当肘上1寸,上部为“天”,凹陷如“井”,故名
类属:五输穴之一,本经合穴(《灵枢·本输》)、五行属土(《难经·六十四难》)
位置: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取穴法:以手叉腰,于肘尖(尺骨鹰嘴)后上方1寸之凹陷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疼痛麻木,肘痛,胁痛;头面五官病症:侧头痛,耳聋,耳鸣,目痛,咽喉肿痛,颊肿;呼吸系统病症:咳唾脓血;心血管系统病症:心痛,胸痛;神志病症:癫痫症,惊悸,瘈疭,中风;其他病症:瘰疬,瘿气,疣,疮肿,瘾疹
穴义:本穴具有泻火安神,通络散结的功能。故治疗三焦火郁所致的咳唾脓血、咽喉肿痛、颊肿、疮肿、心痛、暴聋等症
文献选摘:臂痿:天井、外关、曲池主臂痿不仁(《千金方》);风痹:天井、尺泽、少海、委中、阳辅;心恍惚:天井、巨阙、心俞(《针灸大成》)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浅层布有臂后皮神经等结构;深层有肘关节动、静脉网,桡神经肌支
11、清冷渊
出处:《甲乙经》
释名:“清冷”意为寒凉;“渊”指凹陷。因本穴主治头痛振寒,肩臂不举等寒证,故名
位置:在臂外侧,屈肘,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取穴法:以手叉腰,手肘尖(尺骨鹰嘴)后上方2寸,与天井穴相直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痛;头面五官病症:目痛,头痛;其他病症:发热恶寒
穴义:古人认为本穴治疗头痛振寒,肩痛等属寒证者,故而得名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浅层布有臂后皮神经;深层有中副动、静脉、桡神经肌支等
12、消泺
出处:《甲乙经》
释名:“消”为水退;“泺”指水泊。因其处有浅凹陷,故名
位置: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处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垂肩,先取三角肌后下缘与肱骨交点处的臑会穴,当臑会与清冷渊之间的中点处是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颈项强痛,臂痛;头面五官病症:头痛
穴义:本穴主要治疗臂痛。此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在之意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长头、肱三头肌内侧头。浅层有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布有中副动、静脉和桡神经的肌支
13、臑会
出处:《甲乙经》
释名:上臂为“臑”,该穴为手少阳与阳维之“会”,故名
类属:1.《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作手阳明、少阳二络气之会、《针灸聚英》作手少阳、阳维之会;2.手阳明之络(《甲乙经》)
位置: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垂肩,于肩头后侧肩髎穴直下3寸,下与天井穴相直处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胛疼痛,上肢疼痛麻木;头面五官病症:目疾;其他病症:瘰疬,瘿气
穴义:本穴是治疗上肢、肩胛疼痛的常用穴之一,可通经活络,理气止痛。其他参见外关等穴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长头及外侧头→桡神经→肱三头肌内侧头。浅层有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及肱深动、静脉
14、肩髎
出处:《甲乙经》
释名:骨节空隙处为“髎”;穴在“肩”部骨隙处,故名
位置:在肩部,肩峰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取穴法: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陷,后面一个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臂痛,肩重不能举
穴义:本穴为治疗肩痛不可举的常用穴之一,常与肩髃相配。为了疏通肩部气血,又常在肩髃和肩髎之间再加刺一针,三穴合用,称为“肩三针”,疗效更卓
文献选摘:臂痛:肩髎、天宗、阳谷(《千金方》)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头肌→小圆肌→大圆肌→背阔肌腱。浅层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深层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
15、天髎
出处:《甲乙经》
释名:高处为“天”;骨隙称“髎”,故名天髎
类属:交会穴之一,手少阳、阳维之会(《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足少阳、阳维之会(《外台秘要》)
位置: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垂肩,于肩胛骨的内上角端取穴
主治: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痛、颈项痛;其他病症:胸中烦满,热病无汗,发热恶寒
穴义:穴下为肺之分野,肩项为腧穴位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上肌。浅层布有锁骨上神经和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有肩胛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肩胛上动静脉的分支和属支以及肩胛上神经等结构
16、天牖
出处:《灵枢·本输》
释名:上部为“天”,“牖”指窗口,此指头窍。因穴在上部,主治头窍诸疾,故名
位置: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与下颌角平齐,胸锁乳突肌后缘处取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眩晕,头风,面肿,目痛,目昏,暴聋,耳鸣,鼻衄,喉咽肿痛;其他病症:颈项强痛
穴义: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过客主人,入耳中,至目锐眦;经筋系舌本,主治病候中有喉痹(咽喉肿痛),故本穴可治多种五官科病症。治疗项强不得回顾,应视其原因,若在此穴有明显压痛者,可选本穴,若由他处掣及而痛,应选痛处腧穴或阿是穴
文献选摘:肩臂痛:天牖、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巨骨;暴聋:天牖、四渎;风眩头痛:天牖、风门、昆仑、关元、关冲(《千金方》);腰背掣痛难转:天牖、风池、合谷、昆仑(《针灸大成》)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浅层布有颈外静脉属支,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深层有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颈深动、静脉升支
17、翳风
出处:《甲乙经》
释名:“翳”原指羽扇,与耳形相似,耳垂又似屏障可以遮掩;“风”指风邪,故名翳风
类属:手足少阳之会(《甲乙经》)
位置: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耳垂微向内折,于乳突前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口眼歪斜,耳聋,耳鸣,耳中痛,耳中湿痒,目不明,目翳,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神志病症:痉病,狂症,口吃
穴义:本穴为治疗上述头面五官病症的要穴之一,具有散风、清热、通络的作用。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可治疗不同的疾病。恰当掌握这个特点,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向下关穴方向刺入,其针感走向耳部或舌前部,用于治疗耳、舌、下颌疾患;向大迎穴方向刺入,其针感走向颊、齿部,用于治疗颊、下齿疾患;向鼻尖方向刺入,其针感走向咽喉部,并因局部发痒而咳嗽,用于治疗腮、喉疾患。针刺本穴,出针不闭穴孔,令其出血豆许,对于邪热壅闭性耳鸣,耳聋,腮腺炎等疗效更为突出。
文献选摘:聋:翳风、会宗、下关(《甲乙经》);暴喑不能言:翳风、通里(《资生经》)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浅层布有耳大神经和颈外静脉的属支;深层有颈外动脉的分支耳后动脉,面神经等
18、瘈脉
出处:《甲乙经》
释名:“瘈”指瘈疭,抽搐;“脉”指血络。穴当耳后青筋络脉处,主治小儿惊痫,故名
位置: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于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耳鸣,耳聋,目视不明;消化系统病症:呕吐,泄痢;神志病症:小儿惊痫
穴义:主要运用腧穴的局部作用治疗耳疾。治疗小儿惊痫,呕吐,泻痢,主要用放血的方法,即在穴处或穴的周围小络脉处,以三棱针点刺放血
文献选摘:小儿惊痫:瘈脉、长强(《甲乙经》)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布有耳大神经和面神经的耳后支及耳后动、静脉
现代研究:在腹部手术中,以腹部穴和头部腧穴相配合,能提高腹部手术针麻成功率。加以鸠尾、右章门或胃俞,右章门与瘈脉(双)相配,对上、下腹部的针麻效果都有显著提高
19、颅息
出处:《甲乙经》
释名:一名“颅顖”,顖即囟字,“息”字当是传写错误。小儿之颅囟门至关重要,且此穴主治小儿惊痫等证,故名
位置: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头痛,耳鸣,耳聋,耳肿痛流脓;神志病症:小儿惊痫;其他病症:喘息,胁胁痛不得转侧,呕吐涎沫,身热
穴义:参见瘈脉,操作方法亦同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面神经耳后支,耳后动、静脉的耳支分布
20、角孙
出处:《灵枢·寒热病》
释名:“角”指耳上角;“孙”指孙络。意指耳上角处之络
类属: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甲乙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作手太阳,手、足少阳三脉之会
位置: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直之发际处;若以手按耳尖发际部使口开合,其处牵动者是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口腔溃烂,咀嚼困难,痄腮,项强,头痛
穴义:本穴所治上述诸疾,均属内热壅盛所致,本穴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的功效。临床常用放血法,火柴灸法,或毫针泻法,每收显效
文献选摘:龈痛:角孙、小海(《针灸大成》)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浅层及颞肌。布有耳颞神经的分支,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
21、耳门
出处:《甲乙经》
释名:穴当耳前,如门户,故名
位置:在耳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微张口,当听宫穴直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耳鸣,耳聋,聤耳流脓,耳生疮,耳中痛,齿痛,咀嚼困难,颈颔肿痛,口眼歪斜
穴义: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文献选摘:聤耳、耳生疮、有脓汁:耳门、翳风、合谷;重听无所闻:耳门、风池、侠溪、翳风、听宫、听会(《针灸大成》)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耳前支,面神经颞支等结构
22、耳和髎
出处:《甲乙经》
释名:“和”有和谐,调和之意;本穴能调和听觉,故名
类属: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甲乙经》);手、足少阳之会(《外台秘要》)
位置: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刺灸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在耳门前上方,平耳廓根前,鬓发后缘之动脉搏动处取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头重痛,牙关拘急,颔肿,鼻肿痛,流涕,口眼歪斜;神志病症:瘈疭
穴义:本穴清热散风,上述病症以实证为宜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前肌→颞筋膜浅层及颞肌。浅层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颞支,颞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颞深前、后神经,均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
23、丝竹空
出处:《甲乙经》
释名:“丝竹”指眉毛;“空”指孔窍。穴于眉端细梢外之凹陷处,故名
位置: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刺灸法:平刺0.5~1寸,不宜灸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头痛,目眩,目赤痛,羞明流泪,眼睑瞤动,齿痛;神志病症:癫症,狂症
穴义:本穴位于眼部,以治头和目疾为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治疗偏头痛用丝竹空透率谷,治疗前头痛用丝竹空透攒竹
文献选摘:目疾:丝竹空、前顶(《千金方》);吐涎:丝竹空、百会(《针灸大成》);目内红肿:丝竹空、攒竹(《胜玉歌》)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布有眶上神经,颧面神经,面神经颞支和颧支,颞浅动、静脉的额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