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拔罐疗法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 一、风寒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1)。 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见图2-l-1)。 (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 (1)选穴 大椎、肺俞、合谷、列缺。 (2)定位 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 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 图2-1-1 大椎、背部膀胱经穴 图2-1-2 大椎、肺俞 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 图2-1-3 合谷 图2-1-4 列缺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 (2)定位 大椎:见前。 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见图2-1-5)。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见图2-1-6)。 合谷:见前。 图2-1-5 曲池 图2-1-6 尺泽 (3)拔罐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 (1)选穴 太阳、印堂、曲池、合谷。 (2)定位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见图2-l-7)。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见图2-1-8)。 曲池:见前。 合谷:见前。 图2-1-7 太阳 图2-1-8 印堂 (3)拔罐方法 采用针罐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 三、暑湿感冒 (一)症状 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 (2)定位 肺俞:见前。 至阳: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9)。 阴陵泉: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0]。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1横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1)。 图2-1-9 肺俞、至阳 图2-1-10 阴陵泉 图2-1-11 足三里 曲泽: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见图2-l-12)。 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见图2-1-13)。 图2-1-12 曲泽 图2-1-13 委中 (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 (1)选穴 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 (2)定位 肺俞:见前。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4]。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14)。 天寒: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2-1-16)。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见图2-1一15)。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见图2-1-15)。 图2-1-14 肺俞、心俞 图2-1-15 膻中、神阙 图2-1-16 天突 (3)拔罐方法 采用单纯拔罐法(17岁以下儿童只拔肺俞、神阙 2穴),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四、对症治疗 感冒常伴有项痛、腹胀便溏、咳嗽喉痛、头痛鼻塞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一)项痛 (1)配穴 背部膀胱经穴。 (2)定位 背部膀胱经穴:见前。 (3)拔罐方法 采用走罐法。 (二)腹胀便溏 (1)配穴 天枢。 (2)定位 天枢:平脐中,距前正中线2寸(见图2-1-17)。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57476995(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