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予成长的故事

 行为准德为先 2012-03-11

小予成长的故事

小予今年五岁多了。这个孩子从小脾气特别大,才几个月时,有一次她哭了大人没有及时过去,结果她气得脸都紫了,哭声也越来越大。从那以后,我们不敢再「怠慢」她了。一岁以前,如果别人拿着一个东西逗她来拿,她会脸色骤变,「啪」一巴掌就搧过来,动作之快让你躲都来不及。有时她扶着桌子,生气了会一挥手把桌子上的东西一扫而光。一岁多时,我带她去郭老师家串门,郭老师说:「这个孩子脾气太大了,你得管管她,要不长大可不得了。」当时小予正拿着一块面包,一下子就把面包抛出了很远,眼睛还愤愤地瞪着郭老师——原来她听懂了。两岁多时,有一次她和一个同龄的孩子玩,不知怎么玩恼了,她的小巴掌「啪啪啪」一连串地落到了那个孩子身上,那个孩子当时被她打愣了,过后才反应过来放声大哭,而小予自己气得比人家哭声还大呢。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你看好教育吗?但是学了《弟子规》以后,却让她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我从两年前开始教她背《弟子规》,今年她又有幸参加了仉老师主讲的《弟子规》学习班,圣贤的智慧如阳光雨露,让这棵小苗苗长得健康茁壮,而且还不时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下面我就把它们采撷出来,献给大家,愿它能给您带来几缕清香。

一、怜猫恋子

有一次,我们去小予的大姨家,她家的母猫不久前生了一窝小猫,小猫陆续被人要走了,只剩下最后一只,不时依偎在母猫的怀里撒娇、吃奶,样子非常可爱。小予本来就很喜欢小动物,对这只小猫更是爱不释手。大姨说:「那你走时就把它带回家养着吧。」我本以为她会高兴得大喊一声呢,没想到她低头沉吟了一下说:「我不想把小猫抱走,因为我怕它妈妈会想它,它也会想它妈妈。」我听了非常感动,孩子的心是多么善良啊。她自己的孝心之门打开了,竟能够将心比心,体谅到动物的感受,难怪说「孝心开,百善皆开」。看来,教孩子德行先从「孝」开始确实非常正确。

二、爱惜物命

我们家的地板上经常有小蚂蚁爬动,我对小予说:「蚂蚁这些小动物和我们一样,也有爸爸妈妈,如果你打死了蚂蚁孩子,它的爸爸妈妈多伤心啊!如果你打死了蚂蚁爸爸或妈妈,那蚂蚁孩子多可怜啊!」于是,小予从来不杀蚂蚁等小虫子。夏天,家里的大盆里常晒满了水,时常有一些小飞虫掉进里面,只要看到有小虫掉进盆里,小予就赶快用手把它小心翼翼地捞出来,还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又救了一只小虫子!」难怪孟夫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个深爱自己亲人的人,自然会将爱心扩展,怜爱万物。

三、反省改过

有一次,小予看到爸爸脖子上挂着玉佛,就向爸爸要,因为怕她弄丢,爸爸不给她,她就撒娇去抢了过来。我劝她:「《弟子规》上说『亲所好,力为具』,爸爸那么喜欢玉佛,你应不应该从爸爸那里要过来?」她马上明白了,不好意思地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我不和你抢了,你要吧。」还把玉佛给爸爸戴到脖子上。

还有一次,她出于好奇,把爸爸治脚气用的药水瓶打开了,结果洒了一些药水在包装袋里。她爸爸当时有点不顺心,就大声地斥责了她一番。尽管当时丈夫做得有点过火,但当着孩子的面,我只能和他「步调一致」,所以我就比较温和地说:「你看你乱动大人东西,还浪费了这么多药水,这是爸爸治脚气用的,他能不生气吗?赶快跟爸爸道个歉吧。」孩子对爸爸的训斥有点无所适从,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到睡觉的时候,我照常要给她讲一个睡前故事,我就给她讲了韩伯俞孝母的故事。讲完,我发现她眼里含着泪,就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刚才惹爸爸生气了,我怕他一生气会变老。」(因为我告诉过她,人一生气就会老得快。)我说:「那你赶快去跟爸爸道个歉,他就不生气了。」孩子穿着睡衣来到外屋,带着哭声说:「爸爸,对不起……」没等她说完,爸爸就把她抱到怀里,笑着说:「没什么对不起的。」大概他也觉得刚才有点「小题大做」了,父女俩随之嘻嘻哈哈起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孩子有了这种反省改过的态度,会使她的人格越来越完美。而她这种放下面子,虚心改过的勇气不也很值得我们成年人学习吗?

四、伤身自责

孩子明白了《弟子规》上「身有伤,贻亲忧」的道理以后,对身体更知道爱惜了。我常对小予说:「你的身体是爸爸妈妈给你的,如果你不爱惜身体,让我们担忧心疼,这也是不孝啊。」有一次,她的脚上被蚊子叮起了一个大包,她歉疚地对我说:「妈妈对不起,我没有保护好自己,让蚊子给咬了。」我赶紧安慰她说这不算「伤」,没事儿,她才释怀。

还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手划破了一个小口,流血了,她一边擦一边流泪,还哭着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很心疼我?」她接着又说:「妈妈,我把手划破了,让你很心疼,真对不起你,我想打自己一下。」我赶快说:「不要紧,破一点皮没关系,以后小心点就是了。你能这样孝顺妈妈,我已经很高兴了。」其实当时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多懂事的孩子,她时时处处想到的是妈妈的感受而不是自己,又有多少成年人能做到呢?

五、害母蒙羞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她,看见张宇的妈妈正在怒气冲冲地说着什么,而教室里只剩下小予和张宇了,小予噘着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张宇的妈妈见我过来了,马上说:「你看,小予打了张宇一下,正让我看见,还把张宇的脸都抓破了一点。我正说呢,你看你妈妈还是老师呢,怎么教育的孩子这样!」我忙笑着说:「太对不起了,确实怪我没教育好孩子,以后我要对她加强教育,我先向您道歉。」然后我拉过张宇,摸着她的小脸蛋说:「对不起,孩子,阿姨也向你道歉。现在脸还疼吗?」这时,小予的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哭声也越来越大,我知道她肯定想到了《弟子规》上的一句话「德有伤,贻亲羞」,我说:「小予,赶快向阿姨道歉,向张宇道歉。」她哭得抽抽噎噎的,却马上向张宇的妈妈鞠躬道歉:「对不起,阿姨,我错了。」又向张宇道了歉,张宇的妈妈怒气全消了。在回家的路上,我说:「小予,你今天做的事情就是『德有伤,贻亲羞』,妈妈真觉得丢脸啊!」小予惭愧地说:「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不这样了。」

还有一次,小予和小萱一起玩沙子,小予要往里面「种树」,小萱不让种,小予的老毛病又犯了,抓起一把沙子就撒到了小萱脸上,小萱哭着来找我告状,我正和她妈妈说话呢,我跑过去让小予向小萱道歉,小予却倔强地一声不吭,我就对小萱道歉:「别哭了孩子,我替小予向你道歉。」,小予一看我这样,倔强的表情不见了,马上也向小萱道了歉,两人又手拉手一块玩去了。

看来只有当孩子明白了「德有伤,贻亲羞」的道理以后,父母对孩子的说服和教育才能收到效果。

六、善巧劝谏

小予虽小,但有时表现出的智慧却令我感叹。有一天晚上睡前,我和丈夫商量去外地学习的事,丈夫不同意,还有点生气,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不你自己去就是了,咱俩分开,互不干扰,孩子跟着我。」我见他不同意也不与他争执,就开始睡觉。小予说:「妈妈好,爸爸不好!」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爸爸要和妈妈分开。」接着她又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有一个孩子,她的爸爸要和她妈妈分开,她特别难过,因为她很爱她的妈妈,如果她跟着爸爸就不能和妈妈在一起了。」我忍住笑说:「那就让她跟着妈妈吧。」她说:「那也不行啊,她也很爱她的爸爸呀,她找不到爸爸也会很伤心的,她多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分开呀!」我伸手捅了捅丈夫,他正在被窝里偷笑呢!刚才那一点儿气早被女儿的「故事」给驱得烟消云散了。我想有这样一个善于「劝谏」的女儿,我们的小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七、相互监督

俗话说:「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所以我也和孩子一起学《弟子规》,做《弟子规》,而且还「协商」要相互监督。孩子做不好时我提醒她,反过来孩子对我也一样。

有一天早上,我一看上班时间快到了,就急忙脱下拖鞋往地上一扔,去换皮鞋。小予马上说:「妈妈,放东西应该轻轻的,不能乱扔。」因为她学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忙解释说:「对不起,是因为妈妈太着急了。」她接过说:「着急也不对呀,事勿忙,忙多错呀!」我真是无话可说了,只好「俯首认错」了。有时,我如果关门声音大了点,杯子放得靠边了点,还有其它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她都会立刻对我「亲有过,谏使更」,有这样一个好「监督员」,我感觉很欣慰。

八、明辨是非

孩子的思想很单纯,只要我们教育好她,她就能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学习《弟子规》让孩子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有一次,我带她到医院去看望一个病人,同病房的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不知因什么事和妈妈争执起来,小予就对这个男孩说:「哥哥,你怎么能和妈妈顶嘴呢?这就是不孝顺妈妈!」那个男孩果然不好意思了。

还有一次,小予看到亲戚一个孩子不听妈妈的吩咐,就趴到我的耳边小声说:「妈妈,他没有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我就引导她:「『见人恶,即内省』,不能光看见人家的不好,还得对照对照自己哦!」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狗,我们一叫它的名字,它就摇着尾巴跑过来。小予摸着它的头夸奖说:「小狗,你做到『父母呼,应勿缓』了。」我赶紧纠正:「应该是『主人呼,应勿缓』。」你看,她还真能学以致用呢!

九、感念亲恩

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是小予的生日。在此之前,仉老师已给她们讲了过生日应该怎样做,比如不要礼物,让父母开心,向父母说「三句话」等。在孩子过生日这天,我先问她:「你过生日应该怎样做?」她就把老师讲的话说了出来。我说:「很好,因为孩子的生日是妈妈的受难日,所以这一天你要多干一些活,来感谢妈妈。」果然,这一天她特别勤快,擦桌子、洗碗、扫地,还不时说一句:「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应该多干活。」我给她买了一个小生日蛋糕,在切蛋糕的时候,她对我们说了「三句话」:「感谢爸爸妈妈把我带到这个美丽、幸福的世界上;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祝爸爸妈妈健康长寿。」每说一句话都深深地鞠上一躬。孩子的心非常真诚,我的心里也热乎乎的。睡觉前,小予还为我很仔细地洗了脚,洗了袜子。今年这个生日,小予过得有意义,我也很难忘,因为孩子知道感恩了。

十、小予立志

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小予突然对我说:「妈妈,我长大了想当老师。」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当老师可以教学生很多东西,我愿意教学生。」我说:「很好,要想当一位好老师,自己什么都不会行不行?所以,你如果真想当老师,必须现在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才有能力教好学生啊。」从那时起,只要看到她学习懈怠或行为不妥时,我就用她的「志向」提醒她。现在小予的志向更加明确:要当像蔡老师那样的老师,到世界各地去教「学生」。有时还提醒我:「妈妈,你多看蔡老师的讲课吧,这样才能教育好我。」我们全家就是这样沉浸在教学相长的喜悦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