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脉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向 提出后危机时代发展对策

 平常心快乐心 2012-03-12

发布时间: 2009-12-7 13:39:11 来源: 中国千灯党教信息网
   12月5日,我市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调研汇报会,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新动向,深入分析昆山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加快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建议和举措。市委书记张国华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管爱国提出具体要求。沈黎明、许庆龙等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汇报会。

  在听取10个课题调研组负责人的汇报后,张国华对课题调研组扎实的工作作风、较高的调研报告质量给予充分肯定。

  针对国内外经济走势可能给经济发展质量带来的影响,张国华作了初步研判。他说,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强劲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因为欧美有毒资产尚未完全核销,全球金融机构放贷意愿不强;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能接替美国的消费群体,全球需求仍将受到不利影响;美国经济虽然向好,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欧洲、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从国内来看,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仍会有一个重组和调整过程;物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通胀需引起高度重视;外贸出口存在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投资增长存在不确定性,投资商仍抱观望心理;过剩产能将阻碍经济持续回升。

  张国华要求,充分认识国内宏观政策基调,在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有可能从宽松走向适度,因此,要抓住明年国内经济从低位走向复苏带来的机遇,及时完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区域竞争给产业分工带来的新变化,要抓住发达国家经济将总体进入调整期,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机遇;抓住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给昆台经贸合作带来的机遇,要深入研究昆台经贸合作的领域;抓住上海“两个国际中心”和“大浦东”、“大虹桥”开发建设带来的机遇,通过低成本、服务优的比较优势参与上海分工,融入上海。充分认识我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经济基础回升需巩固,外贸增长不稳定;工业投资有所回落,投资产出效益需继续提高;整体功能和人才结构还不能完全支撑现代产业和大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型经济还没有完全成为经济增长极;房地产市场要继续加强调控,坚决采取措施防止房价过高;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发展空间需拓展;在全面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不断提高。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使命,提高干部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各级干部要有危机感,各部门要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四项职能,开拓创新,下放管理权限,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功能。

  管爱国也对10个调研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要求,当前昆山要继续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从理念、人才、政策、和谐四个方面支撑产业升级,从抓招商引资、重点载体建设、大企业发展、服务业、节能减排等5个方面促转型。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占领制高点,要强化创新的理念,确立创新主体,把握创新重点,丰富创新内容,营造创新氛围,完善创新机制。突出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加强新兴产业战略的研究,集中力量、资源和政策做大龙头企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全力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将资金、资源等要素向特色产业基地集中。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抓好重点领域的突破,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合理布局三次产业,推进强村富民工作,加强政策制度改革创新,提升城乡生态建设水平,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突出城市品质提升,全力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的大城市。狠抓队伍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10个课题调研组负责人汇报了调研报告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