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较罕见姓氏搜集

 昵称2687579 2012-03-13

 
[阿姓](ē,ā)
1,留意到这个姓氏来自于四川省珙县的僰人悬棺,僰人是生活在今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阿姓是这个民族的一个大姓,因为明朝准备把这个民族剿灭的原因,据说后来残留的僰人就改姓了“何”。当地民谣说:“游倮倮,范苗子,后山何家挂岩子。”挂岩子是当地人对僰人的称呼,他们的棺材全部挂在悬崖上面。这支阿姓后来就消失了。
2,北魏鲜卑族有阿伏干氏,入中原后随汉俗改为阿氏。据《魏书·官氏志》载:“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这是孝文帝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后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诏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于(或称阿伏干)这一少数民族姓氏就自行简化作阿了。这种简化便成了后来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据。今日河南的宝丰和宜阳三个村较集中,估计是这一支。
3,在青海大通县清平乡阿家村和朔北藏族乡阿家堡村的阿姓村民,于1985年经县政府调查认定,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发出的(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精神,同意对上述两个行政村填写汉族成份的阿姓村民更改为蒙古族成份.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数据,大通共有3586名蒙古族,基本都属于阿姓蒙古族。
4,在中国回族中,以“阿”音起头的经名很多,这是形成阿姓的主要来源。如在元代的官员中就有阿刺浅、阿刺瓦而思、阿里罕、阿思兰、阿葩实、阿都赤、阿都刺、阿里、阿合马等几十人。在明代,还有回回天文学家阿答兀丁、阿都刺等。
5,有说阿姓出自商代伊尹之后,以官名为氏。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其支孙有的以祖上官职为荣,遂以阿字为姓,称为阿氏。这支当为汉族。

[哀姓](āi)
哀姓,风俗通曰:“哀姓,鲁哀公之后,因谥以为姓。” 汉朝有种梨能手哀仲,所种之梨实大而味美,人称“哀家梨”。王莽时有哀章,为其幸臣。宋朝有进士哀长吉。唐朝礼部尚书哀愉因避讳皇上赐姓"衷",现在衷氏族谱视衷(哀)愉为衷姓始祖。明朝江西举人哀世用上书嘉靖皇帝"哀"氏姓哀还是姓衷?嘉靖下旨"哀"姓改"衷".自此"哀"氏后人多改姓"衷".现江西万安县潞田镇衷氏宗祠牌匾"衷"字"哀"体笔划为黑色唯中间一竖笔划为红色,以示对先人的尊重和缅怀。江西省万安县潞田镇衷姓家族于九十年代初重修族谱。但是至今仍有哀姓,且分布较广,如:哀还平,山西省高平县委秘书科科长 。
〔历史名人〕

  哀 仲:汉朝秣陵(即今天的南京)人,种梨能手,所种之梨实大如升,入口消释,时人称“哀家梨”。 
  哀骀它:春秋时卫人,貌恶,鲁哀公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授以国政,朞月而政教大行。
  哀 宏:汉骑都尉。
  哀 愉:唐代进仕。后改衷。
  哀长吉:宋代嘉定进仕。 改衷氏。
  哀道训:居南康县,宋代绍兴进仕。
  哀 赞:元代罗店土官。
  哀 英:邵武人,成化中任太平府训导。
  哀 育:崇安人,宣德贡士。
  哀 贤:万安人,弘治中任弋阳县丞。
  哀 正:蒙城人正德中任信丰县丞。
  哀世用:嘉靖举人,后改衷。
  哀 凯:字舜举,华亭人,天顺间云南按察使。
  哀贞吉:嘉靖进士,改衷氏。  


——哀梨蒸食(成语): 
哀梨,哀家种的梨。蒸食,蒸熟后食用。把非常美味的哀家梨蒸熟后来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据《汉语成语词典》)
[爱姓](ài)
1,百家姓载:“年爱阳佟”,宋时出过一位官拜刺史的爱申。
爱姓来自唐代时的回鹘国。《姓氏考略》记载:“唐时,回鹘国相有爱邪勿,赐姓爱,名弘顺。”唐武帝时,一些回纥首领来唐,国相邪勿也随行而来。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宠爱,唐武帝赐于他们汉族姓名。国相邪勿得姓爱,名弘顺。爱弘顺后来为唐朝驻守太原,子孙尽居于中原,他们就仍沿用赐姓为姓氏,称为爱氏。史书上记载,这些爱氏居于西河郡(相当于今山西省西北部汾阳市一带)。故爱邪勿就是爱姓的得姓始祖。
2,满族姓氏所改。
[昂姓](ǎng)
1,汉族姓氏。《姓考》曰:“周大夫昂叔之后。”《姓氏词典》据《稀姓录》以为此源于姬姓。如此,则昂当为周邑,以邑为氏。汉代有昂疏、昂祗。 今河北获鹿有分布。
2,彝族姓氏。
[奥姓](ào)
主要为古代少数民族的奥屯氏、奥敦氏、奥鲁氏、奥里氏所改。当代陜西西安、渭南一帶以及山西吕梁北部有奥姓。

[把姓](bǎ)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兰州市有把氏人口4800余人,其中以永登县为多。关于永登县把氏之起源,近二百年来不断有族人进行过考察并曾记载过一件有趣的故事。公元1828年,陕西举行乡试,考官对来自庄浪卫(永登)的考生把先玮之姓颇为诧异,再三询问考察,终在《广韵》(姓书)中查到该姓古渊源:把姓本杞东楼公后,杞康避董卓乱,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东楼公系后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后裔。考官这才认为把氏“渊源有自,并非贸贸(蒙昧不明)为也”。为此,有位文人赠先玮对联云:“西序文明从此始,东楼世泽至今存”。由此可见,永登把氏恭认夏禹为祖,如同恭认黄帝为始祖一样,没有错。但是,永登把氏多不自信系东汉把康或把肃之后,有的家谱序言直言:“非敢借贵胄以为荣”,不敢贸然认定自己系东楼公之后,同样也不敢肯定东汉把康、把肃或西魏把秀为祖,认为无据可考。
[八姓](bā)
罕见姓氏。《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有西域人八滑,明朝时有礼部主事八通。现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均有此姓。
[霸姓](bà)
1,为黄帝第九代孙籛谬之后代裔孙,是正宗的姬姓后代,源出钱镠出使中原进贡之途的霸州(今河北霸州)。由于霸州地处古益津,北依燕京、东牵渤海,西揽太行,“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望燕山”,当时以“晴波遥映、菡萏飘香”的水乡风情享誉遐迩,钱镠在霸州设置了由王族亲信负责的贡品中转运输站,世袭罔替,其后人渐以地名为姓氏,称霸氏。
2,源于古羌族,出自党项族西夏王朝同盟部落史委部的后代,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百里姓](Bǎi lǐ )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秦国大夫百里奚的后代,以祖名为氏。周初,周武王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春秋时,虞仲有个后人叫奚,因住在百里乡,又称百里奚,他在虞国任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国君,一直在收罗人才,他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按照当时奴隶的身价,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奴赎回来秦穆公同百里奚交谈后,对他大加赞赏,封他为大夫。百里奚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百里氏。
[百姓](Bǎi )
“百”姓出自上古,为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裔。黄帝的后人有个叫百倏(《左传》作伯倏),他的后代子孙以“百”为姓,遂成百姓。历史上出现过战国著名道家列御寇弟子百丰、清代高官百龄等名人。
[摆姓](Bǎi )
早期见于唐天宝元年(742年)进入中国,在长安(西安)县子午巷(化觉巷)任掌教的西域回部人摆都而的。及至元代,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任定远大将军、贵赤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的明安,其子便姓摆,名言太。摆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母姓](mǔ)
这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
胡公妫满既是陈国的始君,是天下陈、田、胡、母、孙、袁等姓的一世先祖。淮阳今存胡公墓,在城湖东南,每年祭拜者不绝。田齐第五代国君齐宣王田辟疆封其弟弟于母仰(地名,或曰毋,古代“毋”和“母”为同一字),他"远本胡公,近取母邑",赐姓“胡母”,故以胡母为氏。“胡母”氏的后人分为3个姓,即胡母、胡仰和母。《姓氏词典》称“母”姓源于田姓, 是从复姓"胡母"而来,谓之“系出田氏”。晋代以后,“胡母”氏之部份逐渐改为单姓“胡”。
母姓的名人,唐有母照,宋有咸淳进士母梦牛,明有母德纯。在《辞海》中录入的母氏名人有母乙。当代中国诗人兼散文作家母国政也是母氏家族的名人。在稀有的姓氏中除了胡母、胡仰和母三姓之外,还有母邱和母将,以及姆。
“母”姓的的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地区在山东泰安、邹城、河南永城、新乡、四川剑阁、射洪、阆中、苍溪、仪陇、蓬安、自贡、重庆、河北乐亭、邢台、枣强、石家庄、贵州遵义、云南昭通、宣威、山西大同、辽宁昌图、葫芦岛、湖北十堰、江苏徐州、宿迁、黑龙江肇东、伊春等地。

“宁”、“甯”不同源:
宁 姓 源 流

宁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历史悠久。西汉《急就章》一书上,已列为汉代常见的姓氏之一,宋代编的《百家姓》中列为第241姓,《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宁姓名人28例。那么,宁姓何时起源?他的始祖是谁?源于何地?宁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这些都是宁姓族人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根据历史资料,逐题作一解说,供宁氏宗放族后裔阅读,也请专家学者评审,多给我提宝贵意见。
一、 寻根问祖。
首先谈宁氏起源,宁氏起源有三。
一是源于姬姓,周文王(姓姬)。周灭商朝之后,即春秋时期,分封姬姓诸侯,文王封他的儿子康叔于卫(今河南濮阳一带)建立卫国。其后裔有卫成公,成公子季亹,又封于卫地宁邑(在今河南获嘉县一带),其后裔以祖上食邑(封地)为氏,遂有宁姓。《姓氏急就篇·注》对此历史资料有记载。姬姓宁氏是黄帝后裔,周文王是其远祖,宁氏先祖为康叔,始祖应是季亹。
二是源于赢姓,这支宁姓是以谥号为氏。秦国君襄公姓赢,秦襄公的曾孙对秦国有功,因而去世后谥号为"宁"。后世称他为"宁公",其后裔支庶以祖上的谥号为氏,由赢姓改为宁姓。《元和姓纂》一书有此记载。赢姓宁氏始祖为宁公。
三是改姓。少数民族中有改为宁姓者。清满州八旗有宁古塔氏、宁佳氏等,后有人改为宁姓,是以地名为姓氏,如宁古塔多尼喀,是清镶白旗人。蒙古族中也有改为宁氏者。
另外,大陆各省原有宁、甯两姓,因文字简化,均简为"宁"当今已宁、甯不分。
二、宁氏祖根地考证
宁氏祖根地在哪里,姓氏书上有二说,一说宁氏祖根在河南获嘉县,一说在河南修武。根据有关资料查证,获嘉、修武两说实为一地。
宁氏祖地源于古宁邑,关于古宁邑地名的沿革史籍有如下记载。
《韩诗外传》载:周武王伐纣,走不到邢邱,盾折断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惊惧,召太公询问:"出现这种情况是否说明不应该伐纣呢?"太公对曰:"不然!盾折断为三,说明军应分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是想淋洒兵士"。而后,周武王就勒兵修武,住于宁邑,还把邢邱更名为怀,改宁邑名修武。《方舆记要图记》载:"获嘉是周武王伐纣修武之地。"《一统志》载:"今获嘉治(即获嘉县城,县的政治中心)即古修武之地。"《水经注》载:"修武固宁也,亦名南阳。"《汉书武帝记》载:"元鼎六年,东将到缑氏,至左邑桐乡,得知南越攻破的喜讯,就命名该地为闻喜县。春,到汲新中乡,又得到吕嘉的首级,就命名该地为获嘉县。"《获嘉县志》记载:"南阳故城即宁邑故城,在县西二里,今名南阳屯,获嘉古宁邑,亦曰南阳。"注:南阳故城遗址,在今获嘉县城西一公里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城遗址西边有南阳屯村。《获嘉县志》又载:"修武故城在县城西北崇兴寺东,世传是旧县治,故址犹存(崇宁寺在今县城外西北隅)。"
以上历史资料和当地文物遗址证明,获嘉县这片热土从上古到夏、商奴隶制社会时期均为宁邑。商末周武王伐纣时改为修武,汉武帝时改为获嘉,因在此得吕嘉首级,至隋开皇四年至今均称获嘉。但在周初分封姬姓诸侯时,封周文王儿子康叔建卫国,康叔之后有卫武公,春秋时期武公封其子季亹于卫地宁邑,后裔以祖上食邑(封地)- -宁为氏,而有宁姓。至今宁姓已有3000年的历史,宁姓祖根地在获嘉县是有根有据的。持修武说者,其地亦是今获嘉县,(古宁邑可能比今获嘉县的土地面积宽广,包括今修武县境)因获嘉县曾命名过修武这一地名,对宁氏祖根地说成修武亦有历史根据。总之,宁氏寻根谒祖,应组织大寻根,多走一些地方为好,濮阳、获嘉、修武等地均为寻根谒祖旅游的好地方。
三、宁氏名人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宁氏家族中出了不少名人,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春秋时有宁戚,是周代卫国人,幼年家贫,为人挽车。曾走到齐国,在车下喂牛时,扣着牛角唱歌,唱道:"生不逢尧与舜禅"。齐桓公得知他的歌词,很惊喜其才华。就将他拜为上卿,后升迁为国相。有楹联诗赞他?quot;扣角兴歌,得为霸佐"。春秋还有宁越,是越国人,一说是秦国人。宁越是和徐尚、苏秦、杜赫同样有才干、有计谋的人。一生苦读,成为齐威王的老师。亦有楹联诗赞他:"读书发愤,卒为王师"。周代还有宁俞,曾辅佐卫成公,成公被晋国扣压,宁俞遂辅佐国君复兴国家。世人称赞他忠心保国之志。有楹联诗赞曰:"辅君复国表其忠。"
西汉时有宁成,穰人,官至中尉,受皇室宗亲排挤,他遂辞官回家,发誓道:"任不至二千石,贾不至千万,安可比人乎?"后来他果然置田千余顷,役民千万家,资产数千万,成为巨富。唐代还有宁原悌,曾修国史,秉笔直书,巢刺王妃之事,唐玄宗想要他修改,他违旨不改,任丢官不屈笔,亦有楹联诗赞曰?quot;修史直书全其节" 。宁姓名人还有宋代宁涛,是华阴人,画家。元代有宁玉,臂力过人,官至师职,礼贤下士,人称有古良将之风度。明代还有宁坚,邵武人,是凤阳府同知。当代宁氏人心系祖地,在全国各地及海外各地和地区,艰辛勤奋,奋发学习,与时俱进,在各行各业作出了贡献。
四、宁氏郡望及人口分布
宁氏族人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上,迁徙繁衍,名人辈出,形成了宁氏郡望,即当地的名门望族,如齐郡(今济南)即是宁氏的郡望。宁姓人口,因原有宁、甯两姓,汉字简化后,统合为宁,今宁姓人口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5%。尤其是北方各省,如吉林、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南省和辽宁省多宁姓。以上七省的宁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的63%。宁姓人口也有迁往南方各省和海外各国及地区者,总之,宁氏族人在各地落户,都为当地的发展和兴旺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急切盼望回祖地获嘉寻根谒祖,回老家看看。
以上对宁姓有关问题研究尚感资料不足,希望宁氏族人和读者,特别是姓氏文化的专家学者提出批评指正。 (此文发表于2003年《历史研究》第二期)
(杨静琦,系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河南省地方志协会一、二、三届会长、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地方志编委总编室原副主任。)


[甯姓](nìng)
甯氏为康叔(姬封)的后裔,《左传全译》道:"甯氏出自卫武公,至甯喜为九世,并做卫卿,故言九世之卿族"。食采于甯邑,其后裔以邑为氏,
“甯”与“宁”虽均是以邑为氏,却有所不同,因为宁姓还有另外一支组成。所以学者们主张严格区分这两个姓氏,不宜混为一谈。甯氏的另一支源于蒙古,元代蒙古将领忙哥铁木尔拥兵南征,因家湖南常德卫,数代皆显宦。元末明初,常德甯氏迁居宁乡、长沙及湖北孝昌等地。
聚集地 :河北、河南、广西等地。
堂号:齐郡堂
历史名人
甯全真:俗名立本,字道立,法名全真。是南宋初东华派创始人。
甯戚:春秋莱棠邑人,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拜姓](bài)
回族古老姓氏之一。据《姓氏词典》称;“(拜姓)是回族姓。亦见《万姓统谱》。宋有拜瑚。”拜姓大多取自祖名首音。如元英宗(1321-1323年)时,拜中书左丞相,常直内庭,知无不言,振立纲纪,修举废坠,加惠兵民,轻摇薄敛,宏远端亮有祖风的拜住(拜住曾祖木华黎、祖安童均为元朝开国元勋)“之后裔姓拜”。(《回教民族说》)陕西大荔县“《拜氏家谱世由篇》说,拜氏是元代初年木华黎的后人。至元大德、至治间的拜住始姓拜……至明,拜住之子(拜)笃麟降明,奉命由涿州经山西迁居大荔沙苑。”(《同治年间陕西农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拜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办姓](bàn)
无考。办庆国,高级经济师。男,1953年5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
[板姓](bǎn)
这一姓氏主要集中在甘肃省庆阳县(现改名庆城县),人数不超过一千,主要分布在板家堡(约40户,不到200人),板家庄(约60户,不到350人),板家山(三四户人家,不到20人)和庆阳市(八九户,约30人)。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第一位用此姓的人据说其父是位老板或为老板打工的,人们都叫他“老板”,此人得一贵子不久遇到了“跑贼”(土匪打劫),他将刚满两个月的儿子寄养在一农户家,后来人们不知道他的去向,也许客死外乡。此农户不知道这位“老板”的真名,于是当孩子长大后其继父母便以“板”作为他的姓氏。由此推知“板”姓的历史不会太久远。
[邦姓](bāng)
相传是孔子弟子邦选的后代,是由他的名字而来的姓氏。在汉代因犯高祖刘邦的名讳,不少人因此改为他姓。邦姓历史上以代郡为郡望,并以宋代人邦彪、明代顺德府通判邦严等为代表人物。邦新立 男,1945年2月生,河南唐河人,研究生,研究员,现任国家发展计划和员会副 秘书记。
[保姓](bǎo)
1,汉族姓氏。(1)路史: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保氏。 (2)姓谱:周礼有保章氏,因官以为氏。(3)千家姓:山阳族。
2,蒙古族姓氏。《内蒙古新闻网》扩廓帖木儿(?-1375),元末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本名王保保。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甥、养子。至正二十二年 (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后,代领其军,破益都城,杀田丰、王士诚,复与元将孛罗帖木儿争夺晋冀。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他拥皇太子讨伐孛罗帖木儿,入京为左丞相,封河南王,总统天下兵马。随后进兵关中,与军阀李思齐交兵。后明军北伐,二十八年(1368年)元都陷落,他败走甘肃,成为明朝西北边患。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沈儿峪被明将徐达击败,逃往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逾年,大败徐达,斩明军数万。后病死于哈剌那海。《南通历史札记》扩廓死,妻毛氏从亡,另一妾携幼子泛海居崇川(南通古称)。后裔取保姓。
3,昭通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即“回族十三姓之一”。但昭通《保氏族谱》称:“吾族原于蒙古,初以特穆尔为氏,元之右族也。自库库台特穆尔尊号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于是改姓保氏。”(《滇南丛话》)对于此话,白寿彝先生指出:“予于《族谱》所记第十三世以后,颇为相信。十三世之前,予乃不能无疑。其真实之程度如何,固不难据史籍以断。” (《滇南丛话》)对于昭通保氏“原于蒙古”究竟是指“蒙古国”还是“蒙古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4,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缅甸境内的英国人想把云南班老乡境内一座资源丰富的矿山据为已有,十几个佤族部落王共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当时的保家先人(原姓李)也是部落王之一。政府为了表彰保家兄弟三人在这场斗争的显赫战功,就赐姓为“保”,老大叫保卫国,老二叫保卫厂,老三叫保卫民。现在立在班洪乡政府附近的抗英纪念碑就是那场斗争的明证。老大保卫国的传人叫保洪忠。保洪忠先后担任过云南省人大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保洪忠的大儿子保明良现在仍住在上班老村,如今他身兼两职,于公,他是副乡长,于私,他又是佤族部落的“王子”。
5,辽宁省沈阳、新疆等地《保氏效和堂族谱》谓:“来自阿拉伯”。
6,满族。距沈阳市区东南约20公里的东陵区李相镇尾巴沟(原名苇芭沟)村,居住着9户极为稀少的“保氏”人家。经过查看“保氏家谱”,史学家佟悦认定,“保氏”为“随名姓”,其家族应为满族的“蓝旗”。
保姓分布
1.今江苏有。江苏南通,江苏苏州均有保姓。江苏苏州保姓位于张家港,多户约80人,属江苏南通保姓于1900年后迁入。
2.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现云贵保姓信此说。由云南而迁贵州者,沿曲靖、罗平而下,至贵州兴仁定居,而后又有迁普安青山者,为回民。
3.今在河北沧州市沧县李天木乡保庄子村亦有保姓一枝。有200余户,900多人。相传于明初迁自山西洪桐。
4.贵州普安青山在保姓人约500人。此地保开源(元)为黄浦十五期(南宁分校)陆军军官军校学员。
5.越南瑶族保留至今的一部史诗《过山榜》中提到12宗姓,其中保姓忌食卷心菜。
6.  陕西富平县有个保(bao)村,不知与保(yi)姓是否有关.
7.   四川广元市有回族保姓一支,现有近200余人。据其家谱记载,为陕西临潼府人;其族中兄弟两人,于清时应广元回族之邀从陕西至广元任阿訇,一人因病滞留陕西阳平关地区,在当地留回族保姓一支,另一人至广元任阿訇,在任期间深得广坊老乡拥戴,与当地回族陈氏家族开亲,留广元回族保氏一支至今。
保氏名人
保育均: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主席。男,蒙古族。
保彬:男,蒙古族。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
保铮: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雷达系统和信号处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保永康:1934年6月生,云南富源人,1990年8月任云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93年5月至今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暴姓](bào)
1,汉族姓氏。出自姬姓。东周时,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今河南省郑州北),建立了暴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公爵,所以称暴辛公。春秋时暴国并入郑国,其国民以原国名为姓,称暴姓。
暴胜之:西汉御史大夫。
暴显:北齐时候的大将军,后来又封为定阳王。
暴昭:明朝初年名臣,潞州(今山西省长治)人,洪武年间由国卫生授大理司务,曾任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耿介有峻节,以清俭知名。”建文初年充任北平采访使,得知燕王朱棣欲起兵谋反的消息,密报建文帝,请预先做好准备。燕王反,他掌管平燕布政司,驻守真定。筹谋燕之计,后终篡位成功的燕王诛杀。
暴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东。现在辽宁省宽甸、河北省沧州、河北省邯郸、邢台、秦皇岛;河南省濮阳、陕西省咸阳、西安、山西省长治、山东省莱芜、贵阳、大连、等地有暴姓后人。
2,凌源市刀尔登镇暴姓家族系蒙古族土默特部后裔。

 

 

[宝姓] (bǎo)
1,蒙古族人的姓是和部落名, 部落首长名, 地域名等有密切关系,在宗室家族发展演变过程中姓也有所变化,有的按等级或类别又划分出不同的姓氏。如: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部落博尔吉锦氏姓宝,清朝时大部分均有官职,无官职的也奉台吉待遇,元重臣扎勒玛所属的乌利扬罕部姓乌,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塔布囊待遇。相当于宝姓的台吉待遇。宝,乌二姓是蒙古族最高贵的姓,历来如此。因而因各种原因,如犯罪,破落,或受排挤等不再相配的人被视为非正统的人则不能再用宝姓和乌姓,但这些人为纪念自己的姓,往往在改称它姓时用其同音字,如把宝改成鲍,包等。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况。还有赐姓的作法,对多年在一起的外姓人或奴隶表现好的可以赐姓。多数情况是和部落名,首长名,地域名第一个音有关。
2,回族中的宝姓,出自经名首音。如在元代,就有三位名同人不同的“宝合丁”。此外还有 “宝合丁刺只”、“宝童”、“宝哥”等人。清代,在云南农民起义军中,有一位将领名叫宝文明。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云南。汉族宝姓,源于元朝洪武年间,一于姓礼部侍郎到腾冲征粮,恰逢兵变,粮薄丢失,遂易姓为宝隐居大理,后人主要分布龙陵、腾冲、芒市、缅甸等地.谱载在世族人约3000,设有家会统管祭祀.
3,东汉时期就有汉人宝姓,如宝忠,再寻前面的源头就不知了。
职姓 一、来源:
根据《职氏族谱》(为职姓中年长都主持编纂)序言中所述,职姓始见于明朝洪武年间,乃是明初著名的“大槐树迁民”时所改,此前历史,不可考。
二、聚居地:
职姓现在的主要聚居地是河南省获嘉县。河南省获嘉县冯庄镇职王村,村内约五分之三的人姓职,共约3000余人;冯庄镇职庄村,约1000人姓职;冯庄镇杨刘庄村,约500人姓职;获嘉县城约300人姓职,为职王村、职庄和杨刘庄职姓中到县城做工的。至于温县,职姓仅约100人左右,是1960年左右由职王村迁出至温县的。另外,聚居温县的职姓住在“林照”。
[闭姓](bì)
据《闭氏族谱》记载,闭氏,起源于唐玄宗时期,由山东曲阜白马街出迁广西,当时的先祖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威望也很大。也因此,遭到妒忌。后来,其先祖流往各地,其中有一个人来到了广西贵港市三里镇水仙村落户,繁衍后代,从此日益兴旺(严重存疑,如”冼“姓一样,估计就是当地姓氏。今有人提出,闭氏应源于壮族古老的鱼部落,因其“鱼”的壮语读音即为“闭”。)。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马山乡、贵港市蒙公乡、崇左市、马山县、靖西市、天等县上映乡、防城市等地,都有闭氏族人分布,已为广西壮族大姓。
云南省巍山县闭家村有许多少数民族彝族,其姓氏亦皆为闭氏,但显然与壮族鱼部落无干。不过,彝族闭氏源出何处,有待进一步考证。

蓝姓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芈姓。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任蓝县尹(在今湖北荆门东),又称蓝尹亹。蓝尹亹的后代子孙以“蓝”为姓。②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受命为蓝(即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君,他的后代遂以封邑地名为姓,称蓝姓。③出自赐姓。据《蓝氏族谱》,蓝姓得姓可追溯到更遥远的年代。族谱载,蓝姓的受姓始祖是昌奇公。“昌奇公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后子姓蕃衍,遍处雍、青、徐、荆、益、冀、幽,布甲天下,今之蓝姓皆公遗裔”,汝南堂名源此。当代不少地方,习惯上把蓝姓与兰姓混为一谈,即把蓝字作为兰字的简化字使用。事实上,古蓝姓与兰姓,在历史上完全是两个姓氏,蓝姓出自嬴姓,另有自己的血统源流。兰姓出自姬姓,是春秋时郑国公族的后代。
  始祖:子向。
  附:兰姓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姬姓,乃周文王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郑国穆公名兰,支庶以王父名为氏。②春秋时,楚有大夫食采于兰(故城在今山东枣庄东五十里),其后以邑为氏。③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据《后汉书》所载,三国时,南匈奴贵族四大姓(即呼延、须卜、乔、兰)中有兰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代北鲜卑乌落兰氏,在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单姓兰;元代蒙古族姓喀喇氏,祖名阿尔斯兰,子孙遂以兰为姓;裕固族兰恰克氏,汉姓为兰;今彝、土家、满、回、壮、俄罗斯、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始祖:姬兰,即郑穆公。
迁徙:
  蓝姓起源于今陕西蓝田,历秦汉而降,主要繁衍于中山郡、东莞郡与汝南郡。中山在今河北定州一带,东莞在今山东莒县一带,汝南在今河南平舆一带,三地为蓝姓郡望,即为蓝姓最早发祥地,后世繁衍于各地之蓝姓多由此三处分衍而出。汉魏之后,蓝姓以上述三地为中心,逐渐播迁于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南徙于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者。蓝姓大举南迁于隋唐间,其中汝南郡一支蓝姓迁居今福建上杭蓝尾驿,后周广顺二年(952)其裔蓝有善迁居会同里蓝家庄,有善后裔分迁清流、顺昌、石城。蓝姓入居广东亦在唐末五代间,宋初广东南海人蓝继宗便为此支裔孙。据广东五华《蓝氏族谱》载:“十七世万一郎,由建宁崇善坊迁居宁化石壁乡。十九世和二郎,于宋时宁化迁居漳州。廿一世廿六郎,徙居广东梅县,为梅县蓝氏始祖,其后分衍兴宁、长乐、宝安、惠州以及浙江杭州。”今福建南部,宋时是蓝姓的繁盛地之一。宋元两代,蓝姓除繁盛于福建外,在广东,蓝姓也繁衍得非常兴旺,并且在宋末元初乱世时大批迁居广西,当然亦有北迁入湖南、四川之地者。明初,山西蓝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天津、北京、江苏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沿海之蓝姓有渡海赴台者,此间亦有广西之蓝姓播迁云南、贵州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历有清一代,蓝姓分布愈广,今东北三省亦有蓝姓入居。如今,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广东等省为多,目前蓝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六十位。(自古蓝> 兰,但今日大陆众多蓝姓简化为毫无关系的兰以后造成的。)
  附兰姓迁徙: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属河南)。公元前375年郑为韩所灭。兰姓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姓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两汉时,见诸史册之兰姓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先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姓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唐有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兰冲虚。所有这些史实证明,今重庆、江苏等南方亦有了兰姓人活动的身影。唐代及其以前兰姓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宋元之际,兰姓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元末,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山西兰姓繁衍得较为兴盛。明初,山西兰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使川地百姓人口锐减。清初,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姓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姓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如今,兰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福建、江西等省为多。目前兰姓人口列全国第一百零三位。 (呵呵,兰姓人士可没错,谁叫你改认祖宗呢?)


堂号:
  戒君堂 春秋楚昭王时,伍子胥为报楚平王杀父之仇,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郢都。楚昭王仓皇出逃到成臼河边。这时有一条船离开岸边,昭王认得船上是蓝尹亹及其妻儿,就大声喊:“快让我上船!”没想到蓝尹亹毫不理睬。昭王又大叫了好几次,蓝尹亹才回答说:“自楚立国以来,从没一个国君丢弃过国都,现在楚国灭亡都是你的错,你还过河干什么呢?”昭王没有办法,只好从陆路逃到随国。后来昭王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复位,这时蓝尹亹又来求见。昭王一听说他来了,顿时大怒,要把他抓起来。令尹子西在旁劝阻说:“他敢来总有道理,先听听他怎么说吧。”昭王于是派人去问,蓝尹亹回答说:“上一任令尹子常就是因为积怨太多,引起国人不和,所以败给吴军。现在大王还想走他的老路吗?我在成臼河不救大王,是为了惩诫大王,希望大王有所改变。我现在来就是看看大王改了没有,大王若仍不愿改,楚国就完了,既然如此,我这条命又有什么值得顾惜的呢?”昭王为了警诫自己,于是重新任用了蓝尹亹。
  种玉堂 种玉堂得名于郡望汝南。相传蓝氏得姓始祖昌奇受封汝南郡,又称蓝田,以产美玉出名,故有“蓝田种玉”之称。蓝氏族谱对祖先有几种说法,一是以炎帝神农为受姓远祖,共传108世,到唐朝武周时,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之父、扬州节度使蓝明德成了江南始祖;二是以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的蓝吉甫为入闽始祖(受姓122世,江南15世)。之后万一郎(江南17世)迁宁化石壁,和二郎(江南19世)徙长汀“牛栏祖地”。按此推算,漳浦种玉堂始祖念七郎蓝炯为受姓128世,江南21世。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中山、东莞、汝南。②自立堂号:蓝田、戒君、锡庆等。
  兰姓堂号:?
名人:
  蓝采和,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卷上。说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于城中行歌乞讨。应对机捷谐谑,似狂非狂。常乘醉振靴而唱踏歌,歌词皆为仙意。周游天下,历数十年而颜貌如故。据说后于濠梁酒楼闻笙箫之声,遂升空而去。后世将其列名为八仙之一。元杂剧言其即许坚,不可信从。《全唐诗》收诗一首。
  蓝震(1213-1280),南宋学者。字东发,庆元慈溪(浙江慈溪)人。时学者称于越先生。宝祐进士。官至史馆检阅,宗正主簿。与修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宋亡,隐居宝幢山,不仕,后饿死。门人私谥曰文洁先生。自认为宗程、朱正学。著有《东发日钞》等。
  蓝玉(?-1393),明将领。定远(今属安徽)人。初隶开平王常遇春帐下,临战勇敢,所向多捷,由管军镇抚积功升至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 (1371),从征虏前将军傅友德参加明军灭夏之战,克绵州(今四川绵阳)。次年,从征虏大将军徐达北征,败北元兵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等地。七年,率师克兴和(今河北张北),俘北元国公帖里密赤等59人。十一年,与西平侯沐英征西番(今甘肃、青海藏族居住区)获胜。次年还师,封永昌侯。十四年,以征南左副将军从傅友德取云南,功著。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北元太尉纳哈出,乘大雪率轻骑袭破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杀元平章果来,会主力进至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接受纳哈出降,后代冯胜为大将军。二十一年,率师15万,于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获北元主次子地保奴以下百余人,追获吴王朵儿只等以下3000人。奏捷京师,被太祖朱元璋比为名将卫青、李靖。后因功高骄纵,强占民田,受责。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斩。
  蓝仁,元末明初诗人。字静之,崇安(今属福建)人。与弟智俱从师杜本,学任士林诗法。后任武夷山书院山长。因事徙濠梁,放归,卒。弟智,起家广西佥事,有廉声。
  蓝廷瑞(?-1511),明中叶四川农民起义领袖。四川保宁(治今阆中)人。又名五。正德四年(1509)冬与鄢本恕、廖惠率众起义,称顺天王,拥众十万,置四十八总管,转入湖广郧阳。次年,明刑部尚书洪钟督四川、陕西、湖广兵进攻,他率众由陕西汉中入大巴山,游击于蓬、剑之间。六年,兵败,与鄢本恕等以假降寻求缓机,在四川东乡附近遇伏被杀。
  蓝瑛(1585-约1666),明画家。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又自号东郭老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以画为生。擅山水,初师黄公望,后又师法郭熙、李唐、马远、夏圭、沈周以及米芾等,功力深厚。曾游历大江南北。其画或作浅绛,笔墨爽劲疏宕,气势博大,画风苍秀;或为青绿,作没骨法,以石色写山石树木,而不勾勒,色彩浓丽夺目。亦能画花卉,兼工带写,颇富生趣。蓝瑛在明末影响很大,师承者甚众,为武林派之创始人,亦有人称其为浙派殿军。有《秋山红树图》、《江皋话古图》、《白云红树图》等传世。子蓝孟、蓝深亦善画。
  蓝理(1648-1719),清将领。字义山,福建漳浦人。“三藩之乱”起,从康亲王杰书军讨叛。以功迁参将。从施琅平台湾,奋勇进击,重伤不退,救施琅于海中。历官宣化镇总兵加镇朔将军,福建提督。捕治盗贼,打击豪富。以积怨被罢官。康熙末年卒。
  蓝廷珍(1664-1729),清将领。福建漳浦人,字荆璞。少习骑射,自定海营把总累迁温州镇标左营游击。巡外洋,屡获海盗,为闽浙总督觉罗满保所器重,晋福州澎湖副将、南澳总兵。参与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事平,授台湾总兵,雍正元年(1723)擢福建水师提督。卒于官。
  其他蓝姓名人有宋宦官蓝继宗,学者蓝奎;元末明初诗人蓝智;明大臣蓝章,学者蓝瑞;清官吏蓝桂,学者蓝涟,画家蓝深、蓝涛等。近当代蓝姓名人有民主革命者蓝天蔚,爱国民主人士蓝公武,作家蓝芒,文学评论家蓝翎等。

(估计这些人在大陆的后代很多改了“兰”姓)

附:兰姓名人

  兰钦,南朝梁将。字休明,中昌魏(湖北房县)人。幼而果决,敏捷过人。《南史·兰钦传》称其“有谋略,勇决善战”。“善抚驭,得人死力。”以军功封公,官至散骑常侍。为州官时有惠政,吏人为其立碑颂德。后为权行州事的南安侯恬毒死于广州刺史任上。
  兰茂,明学者。云南杨林(今嵩明南)人,字廷秀,号止庵,别号和光道人。不乐仕进,精音韵,善诗文。正统七年(1442)著《韵略易通》,其声韵系统与《中原音韵》大同小异,为近古时期北音系统韵书之一。另有《声律发蒙》、《滇南本草》、《续西游记》、《通玄记》。
  兰第锡,清水利学家。山西吉州(今吉县)人。乾隆举人。历官直隶永定河道、河东河道总督兼兵部侍郎、江南河道总督,奏请严行河工维修、守护制度,以堤为家。加培黄河堤防,勘察毛城铺滚水坝、新挑引河,督筑黄河丰北汛决口。嘉庆二年卒。
  其他兰姓名人有十六国时前秦将领兰殊;南朝梁将领兰夏礼;唐地理学家兰宗周,道士兰冲虚;明官吏兰以权、兰国征;清进士兰芝堂等。近当代兰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兰庭辉,政治工作者兰敏等。

别姓
姓氏源流
别(Bié)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按《辞海》解释:别子,古代指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曾巩《公侯议》: “天子之嫡子继世以为天子,其别子皆为诸侯,诸侯之嫡子继世以为诸侯,其别子各为其国卿大夫。”据《姓氏寻源》上指出,别姓是别成子之后。古代封建宗法制度中,次子以下为小宗,小宗的又次子称之为别子,与嫡长子一系的宗子相区别。古时别子不得以祖上姓氏为姓,而另为一族,故称“别子为祖”,以祖父字、官、封邑、爵、谥号为姓,其中有的以自己在宗法制度中嫡庶方面的地位为姓,遂有别姓。
得姓始祖
别成子。据《姓氏寻源》上指出,别姓是别成子之后。按照别义,古诸侯卿大夫长子世为宗子,宗子之次子世为小宗,小宗之次子为别子,不敢姓祖父之姓,而别为一族之宜,以祖父之官爵字谥别为姓氏。《姓氏寻源》所说别成子之后,或即别子之误。由此可见,这个家族当初也是发源于我国西北地区。望族居京兆郡(今陕西省长安东)。故别成子就是别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别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根据古书姓氏考略上记载,古时候有个人叫别成子,这是关于别姓的最早记述。别成子的后代,就以别为姓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别姓。湖北别姓当是别姓迁徙出京兆最早的一支。应在南宋前。湖北别姓入鄂的始祖,据沔阳《别氏宗谱》载“原始祖为之杰公,原籍郢洲大宗,嘉定二年赐进士出身,出仕河南参知政事,卒赠少师”。此文确定沔阳别姓原始祖系别之杰。然宋代名人还有别仝,别仝乃别之杰之父。故别之杰是否为入鄂别姓始祖待考。湖北别姓应不少于两支:一支为郢州本源,即别之杰宗族。此支别姓应分布在今荆门、钟祥、宜城、宜昌、沙市、枣阳等地,本支别姓起源与发展分布情况待查。另一支为别之杰后裔别妙祖明初迁徙至沔阳所发,属郢州别姓分支。这一支另成体系--另修宗谱,另排辈份,另立祠堂,为沔阳别姓。主要集中于仙桃(前沔阳)、天门、潜江、洪湖、汉川、武汉等地,其中仙桃市别姓最多,1992年修谱统计约3500多人。仙桃市原为沔阳,因沔水(今称汉水、襄河)流经而得名,历代建制为州、府治所。元末,沔阳人红巾军领袖陈友谅称帝号大汉,与朱元璋于鄱阳湖交战被射杀,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沔阳并大举移民。沔阳别氏始祖妙祖公于此时(洪武二年)迁徙沔阳,定居于沔阳西陲沔水支流通顺河南侧之毛嘴珠玑寺(即古竟陵南乡流泗河),至今已逾六百年。
光绪十四年阖族同订六十四派为统一字派:
妙兴仲季,思良述志,崇应嘉芝,字正心遂,材可行道,业必传世,体用以立,明新克治;
化育至理,成全大义,华国文章,匡时经济,守泽承先,达孝善继,光生上代,允遵宗志。(余略)
历史名人
别惨:唐代陕西省朝邑人。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尚衡举义兵讨贼,署别惨为牙将。
别之杰:宋朝郢州(今湖北省钟祥)人,嘉定年间进士,兵部尚书。
别的因:元朝人,,进昭勇大将军、台州路达鲁花赤。
别廷芳:字香斋(1883-1940),原河南省内乡县丹水镇张堂村(今西峡县阳城乡)人。宛西自治首领,抗日英雄。
别廷峰:全国大专古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
别刻检:渭南市戏剧家协会主席。
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苑》上记载:“别氏,京兆人,望出天水、京兆”。
京兆郡:即国都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京兆,相当于今
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阴县一带。
天水郡:西汉置。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长安郡:唐代置郡。治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2、堂号
别姓的主要堂号有:“京兆堂”等。
====================================================================
【别姓宗祠通用对联】
〖别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别子;
望出长安。
——佚名撰别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别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义除叛逆;
大树声威。
——佚名撰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别惨(Cān 音餐),陕西省朝邑人。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造反时,尚衡举义兵讨贼,署别惨为牙将。下联典指宋朝别之杰,郢州(今湖北省钟祥)人,嘉定年间进士,先后知澧州及德安、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官至端明殿学士,加兵部尚书,淳祐年间,擢参知政事。为人忠厚,居官清廉,不畏权贵。
-----------------------------------------------------------------
〖别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唐代讨贼牙将;
宋时护国尚书。
——佚名撰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朝邑人别惨,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时,尚衡举义兵讨贼,署别惨为牙将。下联典指南宋郢州人别之杰,字宗才,嘉定年间进士,仕宁宗、理宗两朝,历官德安,江陵、建康知府,沿江制置使,兵部尚书兼淮西制置使等,淳年间任参知政事(宰相)。为人忠厚,居官清廉,不畏权贵。
-----------------------------------------------------------------
〖别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署牙将可锄叛逆;
任参政能树声威。
——佚名撰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朝邑人别惨事典。下联典指南宋郢州人别之杰事典(见上联联释)。
宗开京兆传名远;
秀毓郢州播惠长。
——佚名撰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别姓的望族居京兆郡。下联典指宋代别之杰,郢州(今湖北省钟祥)人。
灵钟秀毓川之北;
源远根深陕以西。
——佚名撰别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四川省巴中别宗祠联。全联典指此支别姓现居住在山川秀丽的四川省北部,但须记住来源于陕西省西边。此乃一副寻根联,表明此支别姓现在住地方甚好,告诫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发源地。
-----------------------------------------------------------------
〖别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惩虺蛇而威闻参政;
除虎害而绩美兴歌。
——佚名撰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别之杰事典。下联典指元别的因,袭父职为副万户,多力,善刀舞,尤精骑射。
别氏属地
天水郡,今甘肃通渭西南;
《百家姓》注居京兆郡,今陕西长安东。   
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有两个相邻的村,一个叫山腰村,一个叫竹山村,这两个村分别住着刘傅和刘姓两个家族。 
  据刘傅族谱记载,明朝后期,刘傅姓的祖先傅鸾和结拜兄弟刘荣两家一同从福建南迁,途中傅鸾不幸病故。刘荣一家帮助傅鸾遗孀杜氏和幼子傅丽川处理好后事,又带着孤儿寡母继续南行,来到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竹山村安顿下来。 
  在刘荣一家帮助下,傅丽川长大成人,并在邻近的山腰村成家立业。杜氏和傅丽川为感谢刘荣一家再生之德,就将刘姓冠在傅姓之前,傅家后代此后都以刘傅为姓。 
  刘傅家族和刘氏家族在石角镇这块土地上共同生活了500多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两家共御外辱;在和平建设年代,两家互敬互助、礼尚往来。在石角镇及周边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如今,刘傅和刘氏两家建在一起的宗祠已成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海内外的两姓后代也时常回来寻根问祖,互访乡邻,两个家族世代友好的传统仍在代代延续。

"刘傅"后来随着"傅"简化为"付"
"刘傅"亦改为"刘付"

又:

开基祖傅鸾,号:鸣凤,带了妻子杜氏,背了婴儿,与胞弟傅业鸟(业、鸟合为一字),于明孝宗弘元年戊申岁(1488),从福建上杭县城关珠玑巷,迁往广东廉江市、化州市和广西陆川县交界处的“山底”(地名)开基。由于旅途遥远,还邀了同巷居住的盟兄刘荣作伴,千里跋涉,风风雨雨,当他们才走到广东韶州府境内,不幸傅鸾病逝,遗下寡妇孤儿。胞弟傅业鸟与盟兄刘荣陪着杜氏带了遗孤——丽川,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广东廉江市的山底(今廉江市石角镇山腰管理区)。不久杜氏由于身心交瘁一病不起。盟兄刘荣便担起“托孤”的责任。l因刘荣夫妇没有生育儿女,傅丽川长大成人后,为了涌泉回报养父的抚育之恩,便一身承二姓宗祧。丽川公认为“生身不大,养身大”将复姓定为“刘傅”,把“刘”放前“傅”放后,感谢刘荣公的养育之恩。因此百家姓新增了刘傅这个复姓。中国第一次汉字简化后,“刘傅复姓”的新一代习惯把“傅”简写作“付”(我本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开始读书时姓氏就是写“刘付”,但父辈的人现在还是写“刘傅”),目前,在公众场合,一般都以“刘付”代替了“刘傅”,但两种写法都有,都是同一姓氏。至1987年5月刘付复姓修了四次族谱,已传23代,现有裔孙约十万余人,主要在广东的廉江市、化州市和广西的的陆川、浦北、防城、宁明、上思等县繁衍,有的还远播台湾、海南岛和海外。刘傅宗祠曾是粤桂边区游击队的活动据点,该祠已于1987年12月被廉江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家姓有“娄”无“楼”,有两位猫友提到楼姓,这个姓是浙江江西大姓。史料所载楼姓与现在的浙江江西楼姓似乎并无直接联系,存疑。现代浙江江西楼姓可能均发源于这个人:


楼玺(502-557)字肇基,讳玺(492—551),字肇基,赠南昌郡王。原其所自夏禹王之后,有曰少康,康之后曰杞,至周武王之有天下,大封宗姓,子孙及故国亲属乃封杞为东楼,因授姓为楼,而其子孙世居长安,阅季旷远而失其历之详。公之曾大父讳海,字公浩,为宣靖将军。大父讳锦,字元彩。为骑都尉。父讳道,字存礼,任散骑郎。齐武帝永明十年壬申四月初一日生公于嘉惠里。自幼天资拔萃,聪敏绝人,八岁能通《左氏春秋》。至二十有一,天监壬辰(512年) 登罗源远榜进士第,初授翰林院实录编修事,升授端明殿大学士兼太子少师。其佐乎主上有长策,务以崇儒重道为本,放注辞而辟邪说,故朝宇群寮皆自以为不及。复赠南昌郡王。大宝庚午(550年)春,忽患疯疾,辞朝弗许,枕卧京邸迨久,尝赐问者数,至秋弗愈辞之。主乃以金帛赐归於嘉惠里之玉笥山,明季(551 年)八月廿二日卒於正寝。讣闻,上为淩悯,奉赐命葬郡城之南万岗山之原,去家一舍俭。


===================


史料所载楼姓:
(1) 楼、娄同源于姒姓,黄帝历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赐姓姒,受舜禅让而称帝.子启建夏朝.禹14世孙桀无道,夏为商所灭。其子仲和仲礼避祸于会稽,改姓娄.周灭商后,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36世孙云衢公,曰:无木不成楼,犹无水不成源也!举为谏议齐侯,封于杞(河南杞县)。以主夏祀,号东楼公。子孙遂以楼为姓。
(2)古代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白马羌豪有楼氏。
(3)南北朝时,北魏有盖楼氏、贺楼氏,入中原后一并改为楼氏,居山西代郡.东魏有都督贺娄乌兰,隋有巨鹿公贺娄子干.唐有凤州刺史贺娄行本,太子舍人贺娄积. 裨将贺娄余闰,知此族魏末又复旧姓。

楼姓人口约占全国的0.01 现在在浙江杭州(临安,富阳),宁波(鄞县,奉化,慈溪,余姚),金华(浦江,义乌,东阳,永康),丽水、萧山楼塔镇。诸暨。分布较多。台州、三门等地也有。


郡望
东阳郡(今浙江金华、义乌一带)。广德湖田,辟成千顷君卿唇舌,见重五侯上联说北宋奉化人楼异,字试可,元丰年间进士,徽宗时任本州知州,开垦广德湖为水田七百二十顷,每年可收三万六千石谷。后历官徽猷阁直学士、平江知府。下联说西汉齐人楼护,字君卿,目为父亲行医,所以小时候读了不少医书,后学经、传,任京兆吏。与谷永(字子云)同为成帝的舅父王氏五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的上客,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是说他为人守信用。后举方正,历官谏大夫、天水太守,封息乡侯。
[宾姓](bīn)


据《路史》记载:“周桓王之后有宾氏。”推断宾氏最早在历史上出现的时候,大约就是东周春秋周桓王时期,约公元前719~前697年。而最早出现确定人物名姓与事迹的,应就是宾须无,为东周春秋齐国齐桓公大夫,周桓公时贤臣,时约公元前685~前641 年,此后,直到广东增城宾公,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或绵竹松坡公及封川茂德公,宋末元初(公元1271年),囿于宋朝以前谱牒不兴,方志少存,以致中间相隔之二千年历史,于我们宾姓宗亲而言,真可谓是无从查考,至为遗憾。

宾氏广西玉林博白系:

据广西博白民国二十六年《宾氏族谱》十卷所述:裔孙祖夔撰《宾氏族谱序》所述:“至南宋时,宾氏宗族乃敷衍于粤峤湖湘间,我太的公(即茂德公,谱名裕周)以宋季郡庠生,由广东封川(现为广东肇庆市封开县),迁广西博白,卜居于水鸣宾村。创业诒谋,为博属吾族开基之祖,迄今传世二十余代,子孙三千余多。”

另,裔孙兢克谨识《序》说明:“焕云公(谱名季华)为避宋乱,遂于广东老居,偕父(太的公)与胞弟(飞云公谱名季府)乔迁于今之博白,时值元初。雈苻靖,伏莽堪虞,其中以石狸寨寇为最披猖,公即偕弟飞云往征,悉能一鼓剿除,荣膺兵部郎中之职,飞云公即授封正律都统大元帅,昆季名噪一时。”

故而广西博白系宾氏宗亲,可溯源自宋末元初广东封川,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源自于历史久远的客家语族。

博白宾姓宗亲,积功累仁承先启后,历代人文荟萃,其十一世祖钦所公,学名惟懋,明末崇祯年间由岁贡历授南宁横州、浔州、养利州学正,后提升翰林院待诏。

博白系宗亲,瓜瓞绵绵藩衍各地,如现今浦北县官垌镇平石铺两杈塘村,就有宾姓宗亲一千多人。近日,博白老家召集浦北、横州、南宁各地族人,于农历5月11在博白水鸣召开族务会议,决定续修族谱,农历6月底再开第二次族务会议。

宾氏广东肇庆德庆封川系:

明永乐年间德庆州学贡生宾礼,任永州推官(一般史志误为宾礼庆,山东德州人);明永乐十八年庚子科举人,封川人宾友任昆阳州学正;明永乐年间封川县学贡生宾兴,任交址寺廉主簿,贡生宾盛,任交址洪州吏目;清朝顺治年间,封川县学亦分别有贡生宾大式与顺治十五年贡生宾于王,以及乾隆五年贡生宾章。另明永乐十八年庚子科举人,宾继木为惠州府儒士。又,宾公广东增城金牛都香埔塘人(现为增城市正果镇),只知俗姓,父兴俊母叶氏,北宋天圣五年岁丁卯二月七日子时生。

故而广东宾姓宗亲应是人丁茂盛,能人辈出。宾礼为官公平宽大,史而有征,宾公生而异禀,得成正果,均可准备撰文介绍。期待广东宾姓族人,共同加入寻根行列。

宾氏广西浔州平南系:

目前尚未有宾氏宗亲联系,无法寻得相关世系祖考。广东肇庆府封川县,唐代一度隶属广西苍梧郡,而浔州平南、苍梧梧州、肇庆封川分处浔江上下游(浔江行经广东称西江),地缘接近,原先以为广西平南系极可能是出自广东封川。但是南宁祖焕族兄积极奔走,亲往广西宾阳查找宾姓宗亲下落之时,取得一九九五年新修平南系《宾氏始祖宥聚公族谱》,其中《根源记》说明:“入乡太祖宥聚公,原居广东省南雄府珠玑巷归德村石子社,避明朝交替之战乱,兄弟三人分逃各处,我祖宥聚定居广西省浔州府平南县六陈宾村开基创业,宥文公定居湖南,宥武公定居全州,而宥良公原定居南乡宾垌村,因来探访兄弟而故于平南宾村,葬于燕冲马贵岭也,是记。”又,其中《牛尾岭祖碑文》说明:“祖讳宥聚乃南、容、桂、博等县我宾姓入乡之鼻祖也,朱□谱□奠。考兄弟三人,元初自□徙荆。一宥文,卜居湖广。一宥武,隶籍全州。吾祖创村于平南竹瓦山之南宾村名焉。”

宋朝因蒙古人从北方入侵,许多人往南逃难,都来到广东地区。明代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到广东省的东部和北部,他们被称为“客家人“。珠玑巷位于广东省南雄县城北九公里处,自唐朝丞相张九龄(即张昌)开凿梅关之后,成为梅关古驿道上一个南北交通的重要街镇。它是古代中原人民到南方经商或迁徙的中转站,现分布于珠江三角洲的绝大多数粤语方言群和小部分客家人均为其后裔。

另据其中:“石碑排列”以及“始祖一至九世演变图”,再配合查考广西通志,其三世祖:宾伯才,明朝洪武二十六年癸酉科举人,任知州;宾天秀,洪武二十九年丙子科举人,奉天府推官,以及宾质,同科举人,惠州府学正;宾天秀二子,长宾继学,正统三年戊午科举人解元,浔州府平南人,任吏部文选司主事;次宾继本,明朝正统十年间,任广东(庆远县)盐课提举司提举。另宾福寿平南人,清道光咸丰年间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幼天王昭封为天朝九门御林殿前工部正冬官,后又封为愉王。

考其“始祖一至九世演变图”,此份族谱似以其三世祖宾质公系为主,其后八世祖之一朝明公,迁博白罗定。而衡山系所称之“衡山训导平南宾贤”,亦是该系八世祖之一,但其世系演变尚无法与衡山系联结,恐需进一步访查平南系宥聚公通谱,或查考该系旧谱,才得厘清。

浔州平南宾姓宗亲繁荣,成就不少。宾继学廉介不阿铨法一清;宾福寿以木匠专业领导太平天国总营造,造诣非凡,都是平南宾姓族人的骄傲。

宾氏湖南衡山系:

据北京京明族兄提供《大梁堂宾氏用廷公八修房谱》所附,原载衡山系六修通谱之《世系考》称:“古大梁郡,吾宾氏之发祥地也……乘汉唐而后,陆续散居各地,而粤西为最多。元末寇攘烽起,我德诚公由平南避兵远出,流离转徙,艰苦经年。迄明初,奠居衡山河东大山冲,是为衡山有宾氏之始。”又原载六修通谱,衡山训导平南宾贤,正德六年撰《道鉴公夫妇寿序》说明:“兄高祖德诚公名贵久,为予高祖贵长公同怀弟,皆出自昌嗣公,昌嗣父质,质父思安,实春秋齐大夫胥无公之后……因思胥无公自山东致仕,归籍河南后渐式微,由河南而粤西,迁凡几地,由粤西而楚南,则吾兄独推迁衡之硕果焉。”

“大梁郡”者,始见于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魏国自安邑迁都于大梁。秦始皇二十三年命王贲攻魏,引浚仪渠水灌大梁,城遂毁。汉时置陈留郡浚仪县、祥符县,大梁故城在浚仪县西,祥符县西北。祥符县后改称开封县,旧浚仪县省入。隋、唐以后,又通称开封为汴梁、汴京或大梁,现为河南开封市。

据衡山系族人所述,显然宾姓远祖上追春秋齐大夫胥无公,而湖南衡山系宾姓族人始迁祖,源起于元末明初,由广西平南迁来之德诚公,迨无疑义。其十五代祖起字辈诗歌为:“律本懋修、仕显鸿猷、光昭志典、阀阅延庥”,今“宾氏宗亲台湾联谊会”亦以衡山系子孙为众,字辈排行悉依族谱。

衡山系族人才华辈出,清乾隆时期名书法家宾鸿,上谕为绝笔,清末解元宾玉缵(楷南),为湖南法政专门学校校长,清末优贡宾凤阳(煦东),长沙岳麓书院斋长、山长王先谦高足,历任四川、浙江各县知县。

宾氏四川中江重庆大足系:

据四川攀枝花宾贤荣自写简谱所述:“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宾媚人,司礼宾之职。后一支族人南迁,定居于两湖间,今湖南省耒阳县及其附近有众多宾姓者即其后裔。清初,一支族人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来四川,大部分落足于中江县、大足县一带。我高祖宾正福于清末,由大足龙水镇迁居于云南省绥江县。其后人有一房于民国初年迁居于四川省屏山县新市镇。”其排行字辈为:“一朝宏国正,世代有贤良,理(礼)义通权道,登明达上邦”。

另据友刚族兄提供:其老家在永川双石镇太平乡,离龙水镇非常近,所以与中江大足系可能是同属一支。该地有三个宾姓大院,几百人,属同一宗族,能排上字号。其宾氏字辈也是二十字:“己祖人齐昌,宗文大有光,孝忠多富贵,道德振家邦。”

由北京京明族兄提供《大梁堂宾氏用廷公八修房谱》所附,民国九年宾凤阳所撰之湖南衡山系《六修通谱》序,所述内容:“及权榷三台(今四川三台),闻其地有宾家冲,访之,颇丰于财,稽其家世,亦以湘籍应之,他无所知也。惟中江大磉(今四川中江大磉墩),宾姓聚族而居者,以数千计。予宰彭县(今四川彭县)时,有数人执谱来谒,并言新建宗祠颇宏,求敝题联额为门阀光,予勉应其请。考其谱系则来自湖南东安,东安同族甚伙,与予族均出粤西。予少时只知粤西为祖籍望族,庸讵知由湘迁蜀者正不复少也。”

由此大约还是可以确认,四川中江重庆大足一系,应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移过去,但由于尚未找到相关家谱、志书左证,无有进一步详细资料。

宾氏广西全州湖南东安系:

根据东安琳平族兄转述,所见东安族人抄录于记事簿中之记载:“宾姓子孙昌盛,却少典籍记载。广西全州宾氏始迁祖松坡公,于宋朝自四川绵竹请兵却寇,移居广西清平乡四都洞,有据可考。”而且,广西全州宾姓自始迁祖松字辈以下,排行班辈为“松竹继学惟启应,甲汝丙辛仲?以世朝廷时付宏,国正民安永孝忠,自(绵俊业怀恩)泽,雍睦敦伦景福长,毓秀森芳昭旺发,名垂寰宇颂辉光。”沿用至今。

始祖松坡公后裔宋朝自宾州播迁多次,后定居全州子孙繁衍,至元、明之间,支脉分为十甲散居全州、东安、兴安、恭城等处。其中,一甲迁居东安鸭头村,嗣后甲午郎公寄居距东安县城(即现紫溪镇)六十里的山口铺(乡),即东安山口铺先祖。所以东安山口铺一支宾姓始迁祖为“一甲甲午郎公”,堂号郡望:“大梁郡”,图齿录记的是“甲午郎公系宾聪公房朝棋公支”,而至第十二派付翎公生三子,长子住兴隆桥;次子迁住岭凹仔;三子(即宏礼公)迁往大树脚,所以山口铺大树脚宾姓家谱注明:自始迁祖甲午郎公以下“十三派宏礼公递衍系”。

四川绵竹县,唐宋二代初属蒙州后属汉州,清代又改绵州,现为四川德阳绵竹市,市政府驻地剑南镇,经查绵竹县志,尚未见宾姓族人踪迹。广西宾州新桥镇清平乡四都洞,目前则是广西省宾阳县新桥镇清平村。据查宾阳县新桥镇已无宾姓宗亲,离宾阳县城五公里处另有新宾镇。另据南宁祖焕族兄听说,宾阳县的甘棠镇有宾姓族人,正着手联系当中。

全州东安系宾姓宗亲定期收族家谱屡修,民国十五年时,曾大规模召集十甲各房编订通谱,刊出共二十五册,惟目前东安族人所存不全,将待联系全州老家宗亲,确认本系源起与迁徙历程。

全州东安系族人,明清民国代出贤能,宾兴民初为广西省议会议员,任全县县长,川军破城,身殉以保居民。宾步程清末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同盟会欧洲三大发起人之一,湖南大学前身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历任湖南省府委员,省议会驻会议员等,近湖南省志人物志有传。

资料有待补充。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大梁郡:大梁郡有两处:①始见于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的大梁郡,魏国自安邑迁都于大梁。秦始皇二十三年命王贲攻魏,引浚仪渠水灌大梁,城遂毁。汉朝时期置陈留郡浚仪县、祥符县,大梁故城在浚仪县西,祥符县西北。祥符县后改称开封县,旧浚仪县省入。隋、唐诸朝以后,又通称开封为汴梁、汴京或大梁,现为河南省开封市。②称广梁郡的大梁郡。大宝元年(公元550年),置大梁郡于今安徽广德县境内的石封县。承圣元年,一说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割故鄣、广德县置广梁郡,取广德县、大梁郡各一字合成吉利语,治石封,领一个县。《隋书·地理志》避炀帝讳写成“大梁郡”。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八月丙寅,改为陈留郡。

[并姓](bìng)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汉族姓氏。
陕西省灵台县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在达溪河中上游的狭长川道,以密都百里为辐射区的庞大西周遗址群,其中有新集西周墓群中的并伯,据专家考证,系殷纣时比干族属,这是并姓的直系祖先。今日并姓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有两位朋友提到广东[禤](xuān)姓,广东古南越国,是许多中国现存较罕见姓氏的集中分布地。如招、揭、冼、香、邝、麦、区、司徒、禤,以下是[禤](xuān)姓。



[禤](xuān)

禤姓探秘


据禤姓的祖宗相傳,歸結起來有:禤姓系封建帝王所賜的一個姓氏,禤姓始祖純旺公系東漢愛國名將馬授的裨將。在漢光武帝時,建武十七春(公元41年)隨馬授南征交趾(今越南)。純旺公,黃萬定(均系山東青州人),授命為馬部前鋒,因戢功卓著,于次年得胜還軍馬授將公等人之戰功一一申報皇上,皇上召見純旺公當面封賞。皇問曰,你功不小,你想當什麼官呢?因公一時想不出官階名稱,便說:“請皇上封個大大官我當”。當時不知是由于方言所造成的發音不同,抑或皇上听走了耳,結果把大大听成代代。皇上當即說:好!你要當個代代官嗎!現就封你為平夷大夫欽州世襲時羅都總守。皇上還說:你與一般類似此官階的人不同,你可以有事隨時入朝面君陳奏。現賜你朝服一套(包括帽盔一頂(穿起出入朝門通行無阻。公受封準,想到自己有名無姓(一說公原姓牛)能得到皇上開金口賜個姓也是极其榮幸的,因此,便又奏請賜姓。公數次開口奏請,皇上因與其他朝臣正在商討國事,無暇顧及,但又見公還在想什麼似的,便用手接連地指指公手捧的御賜朝服(朝服裝在一本合內)。公未領其意,欲再奏請,後旁有一大臣說,圣上己奏准了。公說:為何未听見賜我姓什麼氏。大臣說,圣上接連指合已經是賜你了,你不要耽誤皇上外斷天下大事的寶貴時間,無事可以退朝了。公不得已便退朝,返回後,與一些有文墨的部、同僚詳談面君受封,以及賜姓等情。公說:皇上連連指合,是賜我姓合嗎?眾說紛紜,有些人說姓合不太雅听,有些則說,管它雅不雅听,反正是圣上賜的姓就是無上光榮,有些則又說,先把合打幵看看有否賜姓字。把合打開沒有賜姓字,只有武將穿和帽。一些好奇的人便把賜姓和賜衣帽起來做文章,并很快將所賜衣帽拼成一個“禤”字。因禤字左邊是衣,故取不衣邊,石邊是帽。古代帽稱冠冕,所以“禤”是取冠冕字之上頭剖分四;又因武將的頭盔大多插有羽毛,雉雞尾。所謂雉尾高挑。故曰加上羽毛,便是“禤”字的右邊。又因原來的 “禤”字易之人們錯讀成“榻”字的發音,而把姓禤的叫成榻姓,听起來很瘌耳,的確很不雅听。為了有個區別,不致被人們辯別錯,大概姓禤的人,很多年前就把 “禤”字右邊上頭部分“曰”改為“四”,即得到現在的“禤”字。

[邴](Bǐng)
姓源出有三:
    1、始于春秋,以封地名为姓,是晋大夫邴豫的后代。据《通志》载,邴是春秋时的一个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县东。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他的后代遂用祖先的封地“邴”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也有的省文去掉邑字旁,以“丙”为姓,称丙氏。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故邴也作丙,邴、丙姓同源。
    2、出自春秋时期,以封地为姓,是齐大夫邴鸀的后代。据《通志》载,邴,又名祊,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费县东。齐大夫邴鸀的封地就在那里。他的子孙后代,就以邴为姓,称邴氏。在古代,邴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鲁国(后改鲁郡,亦称鲁国郡)。
    3、出自赐姓,汉代名将都御李陵之后。南北朝时,李广的后代归顺魏国,魏帝在邴殿接见了他们,赐姓丙氏,因而姓丙。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所以李广的后代也称邴氏。
     得姓始祖:邴豫。邴姓出自春秋时代的齐国,发祥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是一个以地为姓的姓氏。最初的“邴”是齐国的一个地名。根据《谷梁传》上记载: “郑伯使苑来归邴。”根据考证,当初的邴地,就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南地带,至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另外,根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邴”亦作 “丙”,晋国大夫邴豫食采于邴这个,子孙以地为姓,称为邴姓。齐国亦有邴邑,而有邴氏。望族居于鲁国郡,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滋县西。故邴姓后人尊邴豫为邴姓的得姓始祖。
[博姓](bó)
无考。
博立仁 笔名博涛,男,蒙古族作家。
博文伟 浙江肖山人。旅游学院教授。
博戊寅 河南新安人。眼科医生。

[伯姓](bó)
伯姓起源有三:
一、系出嬴姓,起源于夏朝初年,始祖为伯益。伯益本是黄帝后裔。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曾佐禹治水,立有大功。各得位后,曾想让位给伯益。伯益推辞不受,躲避到箕山之阳。后来,禹的儿子启得天下,建立夏朝,杀死了伯益。伯益起初在舜的属下作官,以调驯鸟兽出名,受赐姓“嬴”。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其后代中有嬴政,即秦始皇。伯字本意有管理一方的长官之意。益为东夷首领,故称伯益。《风俗通》载:伯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后”。
二、系出姜姓夷。起源于西周初年。武王伐纣时,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曾经扣马拒谏,请求停止武力伐纣。武王不听,一举攻灭殷商,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食野菜树果,终被饿死。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
三、系出荀姓,起源于春秋时期。始祖为荀林父。荀林父字伯,世称荀伯。其孙荀阁,以其祖父功高,遂用其祖父之字“伯”为姓,称伯阁,世代子孙乃成伯姓。


[番姓](bō)
番姓寻源
番,音鄱。起源于青海西倾山,为黄帝部落联盟东支,是一个很古老的部落,源远流长。一支顺甘肃嶓冢、陕西磻溪、河南潘水迁至河北番吾、潘县一带。因被商人所迫,分向东北、向西、向南三支迁移。南支迁山东蒲台、薄姑、博山、蕃县一带。一部再南迁藩篱、番县、鄱阳、番禺等地,分别融入吴、扬越、南越,为百越一支。最后大多成为汉族,为番姓。
[布](bù)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赵国大夫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大夫布子,为西北羌族人,他极善相马。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子卿姑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记》记载,赵简子(赵鞅,公元前?~前458年,春秋末年晋国正卿)为晋国把政时期,手下有个名人叫姑布的子卿,善相。姑布的后裔以祖上之字“姑布”为姓氏,称姑布氏,后省文简化为布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西汉动平的姑布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籍《汉书》中记载,汉朝时期有姑布子,望出东平。
第四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据山西清徐县孟封镇布常伟老人讲述,布氏源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现有布氏数百人,原为希氏,后改为布氏。以布常伟家族为主系不出五服有三十五人,据族谱记载可追至上清末三代,其族谱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秦朝末期的时候,中国北方战乱频频,很多家族人等为避兵灾逃难到岭南地区,其中很多人迁徙到今广东省佛山地区。这些先人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遂以“鸡”、“田”、“老”、“布”为姓,寓意为丰衣足食、生活无忧。这样,形成了广东地区的布氏一族。
第五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的西域龟兹国王名叫布失毕,其后有布氏。土族中的索卜人,土语称“苏胡”,后取其尾音的汉字谐音“布”或“卜”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①满族布达喇氏,世居松花江,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②虎尔哈女真族布尔察氏,满语为“规避”,属以地为氏,世居阿里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俄罗斯)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③满族布尔尼氏,世居尼马察,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④满族布吉尔根氏,世居额尔敏(今吉林浑江)、乌鲁特,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⑤满族布尼氏、布尔尼氏,世居佛讷赫村(今吉林敦化)、尼马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⑥满族布赛氏,世居叶赫、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嫩江)、辉发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⑦满族布希氏,满语“去毛的狍皮、鹿皮”,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旧姓“蒲鲜”,以姓为氏,属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后裔,世居叶赫,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①蒙古族布鲁特氏,世居科尔沁,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②蒙古族布尔哈齐氏,世居乌鲁特,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③蒙古族功格喇布氏,世居克什克腾,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布尔哈齐特氏,世居察哈尔,后改汉字单姓为布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布库尔氏,满语“帽沿”,世居待考,后有人改汉字单姓为布氏。


资料有待补充。

[步](bù)

步姓载《百家姓》,但现代属于较罕见汉族姓氏,晋、冀、鲁、辽、津、陕等地有分布。
    来源有二,除极少一部分由鲜卑族步鹿根氏改为步姓,主要是源于姬姓。具体情况是:
     由封邑名命姓。《通志?二七?以邑为氏》、《元和姓纂?十一暮》、《左传》等姓氏古籍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步氏,姬姓。晋公族郄氏之后。步扬侯食采于步,遂以为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隙豹,字叔虎,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隙义生扬,扬被封于步邑(今山西省临汾市南),人称步扬,其支庶子孙遂以祖上封邑命姓,乃成步姓。显然是黄帝后裔,因为晋国是姬姓诸侯国。
    步姓名人有:孔子弟子步叔乘;三国时蜀汉有步騭;唐代有步非姻;明代有肇庆同知步从信、嘉靖进士步元迁,等。
    步姓郡望:平阳郡(今山西省汾县西南)。
[才](cái)
一个分布较广但人口不多的新姓氏,来源不详。以下为一说。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的第四子朱棣,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成为明朝史上第三位皇帝。他的侄儿建文帝有三个儿子,在战乱中逃出皇宫,为了避免叔父追杀隐姓埋名,朱家走失三位皇子,因此将“朱”字去掉三笔,上面一撇、一横、右边一捺,得到姓氏“才”。此后三兄弟分别向中国的三个方向逃去,分别是北方、东南和中原地区。今天才姓分布以东北、河南、台湾、福建居多,这样的分布大概遵循以上的规律,大概是唯一的证据了。这种说法认为“朱”去三笔改成“才”,比朱棣莫名其妙因为其人有才华而赐“方”姓为“才”感觉合理的多。


[菜](cài)
中国姓氏有很多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姓的,如:桃、杏、松、柳、菊、荷、树、竹、柏、麦、芋、桑、藕、果、楝、桂、豆、菜、栗、梨等。
此姓源流无考。
菜谦益 教授,山东掖县人。天津市政府作物专业顾问团顾问及天津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彩姓](cǎi)
彩 ①唐韵:姓。 ②中国姓氏集:河南省沈丘县彩庄,民权县程庄有此姓。 根据中华姓氏大词典记载山西绛县,安徽淮南,河南民权,浙江等均有彩姓活动记载。
虽有人认为彩姓可能源于采姓,但现尚无史料可查证。 
[仓](Cāng)

 

一、姓氏源流
    仓(Cāng 仓)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仓舒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称“八恺”,其中长子名仓舒(亦作苍舒),他的后代也以祖字为姓,称为仓(苍)氏,形成仓(苍)姓一支。故仓、苍氏同源,源出一宗。另外,古代“仓”与“苍”通,所以传说中上古造字的仓颉,也作苍颉。
    2、出自周代仓库官之后,以官职名为氏。周代时,有仓人、仓吏,其后代以祖上身居仓官职为荣,遂以仓字为姓,称为仓氏。又,汉文帝时有库大夫,其后人分别以仓、库为氏。
     得姓始祖:仓舒。仓氏起源湖南,据《风俗通》记载,高阳才子仓舒,仓姓本于此。《通志氏族略》记载,八恺仓之以后,汉有江夏太守仓英,望出武陵。由此可知,仓氏是传自三千多年前颛顼帝的后代著名才子仓舒。“八恺”仓舒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寿祚很长,一直到禹舜君临天下,还曾祯举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后世子孙即以仓为姓,称为仓氏。故仓姓的得姓祖就是仓舒。
二、迁徙分布
      仓氏起源湖南,祖宗仓舒。据《风俗通》记载,高阳才子仓舒,仓姓本于此。《通志氏族略》记载,八恺仓之以后。汉有江夏太守仓英,望出武陵。由此可知,仓氏是传自三千多年前颛顼帝的后代著名才子仓舒。 “八恺”,仓舒为八人之中的老大,所享的寿祚很长,一直到禹舜君临天下,还曾祯举之使主后土,以撰百事,他的后世子孙即以仓为姓,亦称仓氏,形成了仓姓的主要来源。仓姓族人历经沧桑,事过境迁,特别是更朝换代,天灾战乱,相传子孙,难以聚居,便散神州各地。一支到江南苏州阊门吴村里,衍传数世,明代以前无史稽查,值元、明交革之际,兵灾流离,盐阜境内人烟稀少,满目凄凉,到处田荒灶废,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诏示,从江南苏州等人烟密集的地方迁往苏北盐阜地区来创标开荒屯垦。仓氏祖辈居苏州一支太祖仓宏程,为维护社会势力,束甲从戎,屡战获胜,官居前部首将。洪武三年(1370年)冬,于姑苏混乱巷战中以身捐躯,时年半甲,其遗女孀——太祖母吴氏,妊娠在腹,迫于迁民潮流,翌年杏月丢弃家屋,随邻一道过江北上,至盐城落户,不久生一子,太祖母能文会诗,为子命名道明,其意:一、期望后人前途光明。二、寓颂当朝有道。仓明道列播迁盐为开宗始祖,年交弱冠时,太祖母斟酌在盐经商缺资,下乡屯田无本,开场制盐劳力不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春,子随母意,移居龙冈,创立基业(余略)。仓姓望居武陵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省常德市西)。
三、历史名人
    仓  舒:相传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称“八恺”,其中长子名仓舒(亦作苍舒),其后人以仓为氏,舜举荐他掌管后土,是为仓氏的始祖。“八恺”,谓八个温顺的人、才德之士。分别是仓舒先生、颓敳先生、梼戭先生、大临先生、龙降先生、庭坚先生、仲容先生、叔达先生。都是黄帝王朝第三任君王姬颛顼先生的子孙。
    仓  颉:仓颉又叫苍颉,是个传奇人物,传说他是黄帝时的史官。所以他的家乡叫史官乡,他的名字和造字功劳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在许多书籍中,仓颉大概是个对整理古代文字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或者说他是许许多多文字创造者的化身。传说仓颉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人,他的品德高过大圣贤,长着四只眼睛、神光四射,仓颉生而能书,也有传说他见了鸟兽在地上留下的爪蹄痕迹,心有所悟,而创造出中国的象形文字。我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画文字,殷商时代的甲古文遗存至今的尚有三千五百多字,甲古文记载了当时人们的种种社会活动。文字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的门槛,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自然要感谢颂扬文字的创造者,于是出现了造字神话和造字神仓颉这个传说人物,仓颉被神话为天神下凡。他有超过凡人的一对眼睛,这样就是他具有远远超过常人的特异功能,能看得更多、更清,因而才能创造非凡的业绩。
    仓  振:三国时官魏国敦煌太守,曾帮助瑶族百姓学习文化,并在驿道两旁种植松树、榕树,为后世人所称颂。
    仓   慈:三国时期淮南人,字孝仁,初为郡吏、长安令,后官敦煌太守。为官清俭,抑强扶弱,吏、民对他又畏又爱。出任敦煌太守时,百姓对他是清官还是贪官议论纷纷。一日,贫民王老汉状告当地一霸张财主,强买他的土地,强纳他女儿小兰为妾,小兰不堪受辱而跳河,至今下落不明。张财主在堂上百般抵赖,退堂后还指使同僚对仓慈行贿。仓慈为查明真相,微服私访,得知当地财主一贯欺压百姓,歧视胡人,强买、强卖,小兰原先已与胡人二虎相爱,张财主横刀夺爱,逼得小兰无奈投河的事实。第二次升堂,仓慈巧妙地惩治了张财主,把他行贿的钱用于二虎和被二虎所救的小兰的婚礼上,并且颁布了均田赋、保护工商的新法令,大快人心,使敦煌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置武陵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治所先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南),后移临沅(今常德西)。以后郡境渐次缩小。隋改临沅县为武陵县(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后武陵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国改常德县。
    2、堂号
    创文堂:出自上古时黄帝史官仓颉,据说仓颉出生时很奇特神圣,有四目能观鸟兽之迹,遂按鸟兽之形态而创造象形文字,以取代能结绳记事的旧法。“仓颉造字”一说久而流传,仓姓人家遂以创文为堂号,一直沿用至今。

有几位猫友谈到苟姓与敬姓,现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奇怪风气,就是苟姓人改敬姓。刚才去了下苟姓人的网站,一位苟姓朋友对此义愤填膺。苟姓是中国一个很古老的汉族姓氏,与敬姓没有必然联系。所谓因避石敬塘讳而改敬为苟姓者极少。中国人姓氏谐音或者直接为猪、牛、羊、马的多了去了,为什么要改自己祖宗流传下来的姓氏?


=====================


[苟姓](Gǒu)
一、姓氏源流
    苟(Gǒu)姓源出有六:
    1、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均有苟氏。据《国语》云:“本自黄帝之子。汉有苟参。古厚切。”又《元和姓纂·苟姓》亦云:“《国语》黄帝之后。” 按拘、苟并从句得声。传说黄帝有后人居于河内(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以北的地区的),因其地多生长苟杞,因以之为姓,称为苟氏。
    2、出自芈姓,以封邑名为氏。楚国有苟邑(今址不详),有公族大夫食采于苟邑,其后人以邑名苟为姓,称为苟氏。
    3、出自姬姓,为晋国公族荀氏所改。春秋时,晋国有公族大夫荀氏,因避难改姓称为苟氏。
    4、出自敬姓,后晋时为避帝讳所简改。后晋时,敬姓为了避讳后晋高祖石敬瑭,将敬姓一拆为二,成了苟姓和文姓,所以此支苟姓、文姓和敬姓是一个祖先。
    5、出自勾姓,为避帝讳所改。据《路史》载,南宋时,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氏,有的加草头为苟姓,遂又形成了另一支苟氏。
    6、出自北魏时他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若干氏,后改为苟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若干氏,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苟氏。
二、迁徙分布
    据《广韵·厚韵》里载:苟姓,出河内(楚汉之际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西河(三国曹魏时期置郡,在今山西省汾阳地区)三望。
三、郡望
    据《广韵·厚韵》里载:“苟姓,出河内、河南、西河三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废府,改河内县为沁阳。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自治区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河南省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取秦今陕西省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汉有西河郡,有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魏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有晋西,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唐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苟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干城之将;
良吏之文。
——李文郑撰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卫国人苟变,为吏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卫君不再任用他,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当时在卫国,对卫君说:“苟变的才能可以率领五百乘战车。圣人对于官吏,应取他的长处、舍他的短处。您现在处于战国时代,正该选拔人才,却因两个鸡蛋舍弃了干城之将。这事千万不可让邻国听说。”卫君采纳了子思的建议。下联典指北宋开封人苟日新,以文学知名。当时,安岳县迁移新县城,他任主簿,辛苦经营,有开拓之功,为一时良吏。
-----------------------------------------------------------------
〖苟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干城之将不可弃;
楯鼻其上得为文。
——佚名撰苟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苟变,为吏时尝食人二鸡蛋,卫君弃之不用,子思进谏:“不可以二卵弃干城将。”下联典指北魏·苟济尝云:“当于鼻上磨墨作檄。”
============================================================
附录:【苟姓典故、趣事】
〖一问三不知的由来〗
    出处: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苟文子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主张不可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衷(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
    典故: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郑国的向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常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 “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严肃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苟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计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据《青溪暇笔》里解释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由此可见,所谓“三不知”,即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了解。至于“一问三不知”,是人们长期依此演变来的。 


[苍](Cāng)
苍仓同源,见207楼。

[操](Cāo)
一、寻根溯祖
       1、鄱阳郡操姓:操姓人相传为曹操后裔。(存疑)据操氏族谱谱序记载,曹魏末年,魏帝曹奂年幼,朝政为司马氏把持。司马昭兄弟为篡夺曹魏皇权,肆无忌惮地迫害曹操子孙。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政权后,更加疯狂地杀害曹魏皇族。曹操谪孙曹休举家逃往鄱阳郡新义(今江西省波阳县),为避免被司马氏政权斩尽杀绝,遂以曹操之名为姓,改曹姓操,延续至今。在整部《谯国操氏族谱》中,绝对不见操女嫁曹氏,也不见操郎娶曹女者,盖因曹、操原本为一家的缘故。 操氏的《谯国操氏族谱》在唐代初年编撰,沿下历代均有重修。谯国,为曹操出生地,故址在今安徽亳州附近。
      2、重庆长寿操姓:明朝正德年传下来的族谱记载,操公讳节祖籍山西牟道县,先人明永乐年迁燕,节公膺五经魁,在朝为官,后因戍边有功,正德九年,柱奉谕赐祭不留停候、继授车骑将军、终任两湖总兵官。其子洁清亦同朝为官,封晋赠太傅、太师、太保,形部侍郎,父子当朝,班班可考。因奸宦陷害,节公弃官入蜀定居“小歌山”(长寿境内)数百余载。相传节公临终遗嘱曰:我操姓始祖乃周武王姬发之后代、昭考公第十三子之第二十七代子孙,因先祖在当时社会地位崇高,孔子出的《漪兰操》一书,他独解奇妙,世人恭称其为琴操家,他的后人始以操为姓。
二、历代名人
     1、隋朝操天成。据二十四史中的隋史记载,操天成又名操师乞,江西波阳人。隋末,公元616年,揭竿起义,攻陷豫章郡,自号元兴王,建元始兴。 他的名字已被收录于《中国历代帝王辞典》,彪炳青史,为操氏赢得永远的荣誉。
     2、操姓曾是望族。据操氏家谱初卷记载,北宋的苏轼,明朝的刘基、宗正等历史名人,均为其族谱作过谱序。
     3、近代操氏著名人物:安徽怀宁人操震球,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我国实践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先驱。陶行知先生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作朋友,对稻寂麦黍稷下工夫”就是送给他的。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教育系,晚年曾在张劲夫力劝下出任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4、当代较为知名的操姓后人:操学诚,现任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毕业于安徽桐城高中;操婧,>杂志编辑主任,2001年任《时尚中国时装》编辑部主任,国内最优秀的时装编辑之一;操凤琴,著名记者(参考消息报社);操声国,青年山水画家。
三、迁徙分布
     操姓现在分布很广。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江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地区等均有操姓后人。非准确统计全国约有操姓10万余人。操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有:安徽潜山、怀宁,河南鹿邑县玄武镇操庄行政村(约2000余人),浙江嵊州市长乐镇(约有2000余人)、金华、开化县,湖北武汉新洲(约有1000多人)、鄂州、应城、蕲春、随州,江西进贤县文峰览溪,陕西汉中西乡县三花石,重庆长寿(约有4~5千人)。

[草](Cǎo)
中国姓氏有很多以植物和农作物为姓的,如:桃、杏、松、柳、菊、荷、树、竹、柏、麦、芋、桑、藕、果、楝、桂、豆、菜、栗、梨等。
此姓源流无考。
草茂昌  四川射洪县人,单位:县中医院。

[槽](Cáo)
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平凉地区。


[漕](Cáo)
①姓考: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漕,后以邑为氏。
②通志氏族略;汉有侠士漕仲叔,西河人。
③千家姓:西河族。
江西省萍乡漕源洞还流传着一个悲惨的故事:传说在商朝黄飞虎造反时,这里战事不断,有一年山下的漕姓上百号百姓躲藏在洞内,由于被人抽掉洞内梯子,洞内的人出不去而被活活饿死。后人为纪念这些亡灵,将该洞取名为漕源洞。


[岑姓](cén)

     1,北方岑姓,是出现于周代初期的一个姓氏,算起来已经有了3000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姓姓源,是见诸秦相吕不韦所著的那一部自称“有能增减一字者即以千金赏之”的《吕氏春秋》:“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指出:“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 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这一点差别,目前虽然无从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认为无关宏旨,不必在这上面多加推敲。 3000年前,周朝的开国天子把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子渠封为岑,子孙以国为氏,就产生了“岑”这个古老的姓氏。当时的岑邑,根据考证,是在今陕西省的韩城县境内,可见得后世北方姓岑的汉人,最初都是发源于这个地方。
      2,南方岑姓,根据《姓氏考略》所记载的:“两越娌人多岑姓”,则南方,是有很多姓岑的外族(百越)的。现在,广西省苍梧县的西南有一县名为岑溪,贵州有一个叫做岑巩的地方,可能跟当地的众多岑姓,不无关系。
  在历史上,北方岑姓曾经是一个光彩而神气的姓氏,尤其是汉、唐两代,棘阳的岑家人材辈出,出将入相,显赫万分,他们的子弟备受朝廷的重视,岑家也俨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汉代的棘里,就是现在河南省新野县的东北。棘阳岑家的崭露头角,是开始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之时,而头一个把这个家族引领上青云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将岑彭。自岑彭之后,岑氏就扶摇直上,历经南北朝和唐朝,前后差不多1000年间,所享声誉始终不衰。
      前清时代起,最南方的广西省岑姓崛起,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营法”大战法军的“开花炮”,把来势汹汹的法军大败于临洮,其他各省闻风纷纷起而响应的抗法名将岑毓英。中法之役后,他曾高官厚禄,当到清廷的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

[茶姓](读chá,也有读作tǘ的)
现今云南大姓。
【来源】有七。
①炎帝葬于茶陵(今湖南茶陵东50里),因氏,见《姓源》;
②茶氏系殷时旧姓,出自子姓,茶即屠阝,即郃阳屠阝城(今陕西合阳),居者以地方名为姓氏;
③齐太公之后有茶氏;
④唐时竟陵人陆羽,嗜茶,著《茶经》三篇,被奉为茶神,其后代有姓茶者;
⑤宋时三佛齐国有茶氏;
⑥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有姓茶者,系彝族,因此现今彝族有此姓;一说为,原云南大姓蒙氏避难,子孙改姓茶、字、左等姓;
⑦白、羌、哈尼、僳僳等民族也有茶姓。

[察姓](chá)
1,汉族姓氏。察守秋  湖南省东安县人。现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2,满族姓氏。


[镡姓](chán,tán)
单一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巴国镡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具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性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则来取宿,旦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乎君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后汉书》记载的这段与巴人起源有关的历史传说,实际上出自战国时期成书的史书《世本》。而在《世本》中记载的先秦时期各地贵族的谱系,则又有更早的历史文献和口碑渊源。
据此,镡氏一族起源于古巴国镡地(镡封县,今云南文山州,一说今重庆嘉陵江镡家坝)。镡氏分有两支:一支读音为chán,为古巴人原读音;另一支读音为tán,为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定读音;其实都是一族人,均分布在今云南、四川、重庆一带。
据说,古巴国镡地原为巴国人制剑之处所,还盛产井盐。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皆以制作、磨砺青铜剑扬名。汉朝以后,青铜剑逐渐被钢铁剑所替代,并趋于定型,即剑身中有脊,两侧有刃,前有剑尖,中有剑首,首有浅棱脊,脊末有颈,颈端设环处称“镡”,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饰物。“镡”即剑格,亦称护手,后泛指剑身与剑柄之间作为护手的挡锋部件。而刀的挡锋部件即护手则称为“锷”,今许多字典解释“锷”为刀、剑的“刃”,谬误。


[畅姓](chàng)
畅姓出自姜姓。据《风俗通义》、《陈留风俗传》所载,畅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齐之公族一支为别他族,改称畅姓,并尊吕望为其始祖。

[苌姓](cháng)
(1)以人名为氏,周敬王时大夫苌弘的后人,以苌为氏。
(2)蜀地夷侯有苌氏。
今安徽泗县,河南省荥阳市、内黄、封丘,四川等地有分布。


[朝姓](cháo)
得姓始祖:王子朝。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在中国古代,晁、鼌(鼂)、朝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经常被通用。依照典籍《风俗通》上的记载,晁氏是卫国大夫史晁之后。而在史籍《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说:“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史籍《通志?氏族略》一书则指出,这个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儿子王子朝,或是卫国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据典籍《鼠璞》上的记载,晁氏是由朝氏而改的。这样推算起来,朝氏、晁氏的得姓至少已经有两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追本求源,他们都是周文王姬姓后裔。故朝氏后人奉王子朝为得姓始祖。


[抄姓>(chāo)
抄姓始于元朝,出于蒙古族。元太祖时有部将抄思,征战有功,受封万户,卒于大名,其后代裔孙遂以抄字为姓氏。抄姓是个稀有姓氏,今河北邯郸市及河南焦作市皆有抄姓,桐城县有抄家庄。


[超姓](chāo)
源流待考。
超克松  上海市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原校长。
超世铸   四川绵竹人。现好职于全总文工团。
超霞  辽宁建昌人,蒙古族。内蒙古凉城县人。


[钞姓](chāo)
古代女真族姓。据金史载:金代有钞兀,为猛安(千户长)。 另,万姓统谱载:明朝举人钞秀、钞奇、钞介,俱为彰德人(今河南安阳)。
今河南省滑县周庄;河南省长垣县后吴庄;河南省新野县上港岗;河南省邓州市钞坡;郾城县五沟营;安徽省怀远县寨头乡;安徽省怀远县徐圩乡;陕西佳县大会坪村;陕西渭南钞坡村;吉林长春九台市;黑龙江密山等地有此姓。

[郴姓](chén)
《通志》以为郴姓出自楚怀王,或者楚怀王虽无后,但仍由汉王朝当局指定了奉其血食之人。
郴国琛  上海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郴剑   山东人。青年幼芽派流行歌手。


[承](chéng)
在全国姓氏中排列在五百位之后,属较为罕见的姓氏。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卫国大夫成叔承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西周初年周公平定了管叔、蔡叔之乱后,封周文王第八子康叔封(姬封)于卫邑 (都于朝歌),世人称卫侯,他后来建立了卫国。春秋時期,卫国有大夫名成,字叔承(一说承成),其后代以祖父之字为氏,遂有承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千乘族,出自朝鲜族端宗时期大将军承介。今韩国有承氏族人。承介是高丽端宗时期的大将军,其后裔分为延日、光山两个支系,但均以千乘(今山东高青)承氏为本源。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避祸改姓为氏。在中国清朝以前,经常会有一人犯罪而株连全家,甚至株连九族的做法。清朝皇室为了避免其家庭中有某人犯罪而株连其家人,因而产生了随名做姓的做法。这样,父与子、兄与弟因姓氏不同,可防止被株连。但新改的姓必须是《百家姓》一书上所没有的姓。另一些承氏由此而生。

 

[迟姓](chí)
为当今中国分布较广泛之北方姓氏。
来源有三。
1、据《姓氏考略》、《姓源》所载,殷贤人迟任之后,以祖父名为氏。
2、出自樊姓。据《姓谱》所载,孔子弟子樊须,字子迟,故亦作樊迟,其后有迟姓。
3、出自他族或他放改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时改尉迟氏为迟姓;后魏鲜卑安迟氏入中原后改为单姓安与迟;清满洲八旗姓迟佳氏后改为迟姓;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迟任。传说中远古时人,殷之贤者。商代盘庚迁都于殷,臣民不愿搬迁,多发怨言,盘庚乃作书告谕其子民,并引用迟任之言:“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臣民闻后,皆心悦诚服,迁都之事遂顺利进行。迟任之后以祖父名为氏,称迟姓,并尊迟任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起源于殷商时代的迟姓,其最早的发祥地应在盘庚迁后之新都——殷,即今河南商丘一带。历商周之时光飞逝,政权更迭,迟姓渐离开祖居之地,播迁他乡。《汉书 ·王莽传》中载有:“平原女子迟昭平,……”,表明在两汉之交已有迟姓落籍平原郡,平原之故城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说明后世曾长期昌盛于山东的迟姓进入该省甚早。由于迟姓长期以来表现得较为沉寂,故很难让人把握其准确的播迁脉落。北魏时,汉化改革,有尉迟氏更为迟姓,孝文帝迁都洛阳,他们则更多的盘桓于北都太原及其附近,并与原先繁衍于此地之迟姓汉人相融合,经繁衍发展,后来迟姓昌盛为该郡之大族,是故后世迟姓有以太原为其郡望堂号的。   

 

[叱干姓](chì  gān)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叱干氏,后改为叱氏。”叱干氏源出鲜卑叱干部。但今日除叱姓外如陕西西安、咸阳、彬县、礼泉县叱干镇以及全国各地仍有少量叱干复姓。
叱干大平 陕西咸阳人。就职于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
叱干元龙 辽宁沈阳人。北京华贝尔机电研究所 。
叱干彬强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叱干元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匙姓](chí)
源流无考。
一网友发的求助帖子:
我姓匙,祖籍在河北省安国市。“匙”字,型似一人手持匕首,是什么原因让祖先选了这么一个杀气十足的字做自己的姓呢?我百思不解。祖上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来说明,也没有家谱,老一辈人也说不上来三四代以上的事儿,没有祖坟。
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人匙永春说当地有两个乡镇、三个村有姓匙的。

 

[丑姓](chǒu)
此姓虽少,却分布广泛。因属于天干地支类姓氏,祖先是占卜的?未知。


[瘳姓](chǒu)
此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估计是百越之后。

 

[出姓](chù)
此奇姓分布在福建泉州地区。
明朝初期,福建泉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蒙古族出氏,其家庙大门楹联写“燕南无二族,惠北自一家”,点明了在百家姓中找不到“出”氏源流。泉州出氏,乃蒙古族贵族后裔,其先祖是助元太祖统一天下的宿将、成吉思汗的义弟、官拜太师、开府仪同三司、爵封鲁国公、权倾朝野的重臣木华黎。
出氏始祖为纳哈出,为元顺帝时期的内阁太尉。元末明初,恰值元朝灭亡,纳哈出被迫降明。明太祖以名臣之后待之厚,知其不忘元,资谴北归。结果,纳哈出又聚兵金山,屡犯辽东,明太祖谴使招抚,终不服,为叶旺所败,冯胜等大军掩至,乃再降,封海西侯。后跟从傅友德征伐云南,于公元1388年病逝于途中(今湖北武昌)。
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大肆杀戮功臣宿将,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纳哈出的长子察罕寺沈阳侯,也因坐“蓝玉党叛逆案”而被冤诛。
“蓝玉案”后,纳哈出的次子佛家奴(亦称福家奴,系纳哈出之妾那氏所生)当时在福州中卫街十三甲屯田役边御倭,闻知兄长被杀,怕被诛连夷灭,旋去职归田,隐居在泉州九都象狮(今福建泉州泉港区后龙上西村),后来又由象狮迁居涂岭新厝乡,再从新厝迁居惠安县十都樟市铺(今福建惠安涂岭小坝洪厝坑),从此,出氏在此默默地生息繁衍。
佛家奴后来去蒙古“纳哈出”姓氏中的“纳哈”,以最末一字的谐音汉字“出”为姓氏,以“燕山”为郡号,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蒙古族;并尊纳哈出为“不归公”,意即“出家人”(卒于途中),不归是也,又不忘本族宗祖纳哈出。同样为不忘先祖,他们把惠安境内的烟道山改称为“燕山”。
清朝时期,出氏第十二世孙出了一个进士、翰林院检讨出科联。据传,在出科联随乾隆大帝下江南时,清世祖皇帝对这位随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询问。出科联趁机奏明出氏得姓的来龙去脉,遂使隐姓埋名数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于天下。此后,如“解元”、“忠节”、“文魁”者,亦代有人出。
现在,出氏族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惠安涂岭乡小坝村及仙游县枫亭乡所属的小坝、洪厝坑、涂岭新村、横溪、上衍、九社、甘蔗园、前欧、后头、西坑、东周、南型等方圆十二公里多的十三个自然村里,有八十来户,两千七百余人。
除聚居洪厝坑及周围的自然村外,还有部分散居在仙游、泉州、厦门及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
近七百年来,出氏宗族历代一直不愿对外公开自己的蒙古血缘,这是有较为复杂的历史缘由。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方才以真实身份公开与外界交往。燕山出氏为福建省所少见的具有全国性、影响及于海外的一姓氏宗族发源地。其在惠北山区的繁衍发展,也是蒙汉两族的融合发展的历史演绎,因而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
长期以来,出氏族人与当地汉族和睦相处,并能崇尚文明,重视教化,取得了诸多的荣誉,历代培养了一批人才,为国家、为社会所识用。


[初姓](chū)
1,汉族初姓来源于祁姓,改为初姓就是因为皇帝的口误。北宋1010年左右,皇上喊负责管理钱粮的度支员外郎祁暐,将祁卿家错喊为初卿家,因没人敢指出皇上的口误,于是从祁暐和他的爷爷初慧安开始,改为初姓。(湖北洪湖的初振华说,他的家谱记载)。因此,初姓始祖是初慧安。二世兄弟5人,三世兄弟22人.。注:度支:宋朝中管理全国财政预算部门,相当于财政部,属于户部的一个司;员外郎:官名,副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司长。
2,出自满族老姓:绰克秦氏。绰克秦氏(COKI HALA)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以地为氏,世居绰克秦,后改汉姓初。


[揣姓>(chuǎi)
据揣姓人士查看相关资料,源起于北魏时代的库莫奚,原是部落的名称。现在河北唐山、秦皇岛、东北、河南等地有分布。


[闯姓](chuǎng)
开始于顺治年间,先祖叫“闯有功”,满洲镶蓝旗人,祖籍“小云南”。据说与镇压吴山桂叛乱有关。


[春姓](chūn)
关于北京春姓的由来。一春姓后裔的记录:
春姓,老姓为富察氏。先祖随皇太极入关,从始至终立下显赫战功,为清王朝的统一南征北战,开疆土、定版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按满族的族规;长房掌管家谱。二房掌管祖先影像。三房掌管祖宗杆子、妈妈口袋。我太爷吉凯,镶红旗,领兵驻守阜城门,1900年(光绪十四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吉凯战死阜城门。太奶王氏怕八国联军入城后受辱,先令女儿、女婿自缢后将油灯放入柜橱内引火自焚,整个宅院一片火海,家谱也随之被焚。后太奶王氏被封一品浩命夫人。吉凯留有二子,长子春祥,次子春寿(字小山),春小山1901年官派日本早稻田大学警务班学习,与蔡锷同班,1905年回国(非常可惜的是春小山当时在日本与孙中山、与秋瑾、蔡锷等历史照片文革初期被北京三十三中红卫兵抄走)官居三品。由于家谱被焚,春祥、春小山的后代均以春为姓。据我所知有春锺凤、春锺祯、春锺槿、春锺惠、春锺棣、春锺棠(男)、春锺杲。孙代(春锺棠之子)三个为春华、春琪、春彦。曾孙代三个为春伯涛、春伯涵、春孟澍。锺字辈人除春锺杲在太原外均己做古,春锺槿原在六部口附近居住因没来往现不详。
家谱被焚后,由春小山与二房协商将祖先画像请回,供于北京西城察院胡同甲18号(新门牌为察院胡同35号,2003年3月拆迁盖起了凯晨广场)前院北房东间(后移至后院南房东间)。祖先画像为两幅,第一幅为先祖官服坐像,第二幅为祖先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入关时写真。图为丘陵地代,几个兵士相随。二幅画像平时放于金丝楠木影匣之中,每逢大年三十展开,摆上供品,后代磕头祭拜。但是这么珍贵的祖先影像在文革中第一次抄家时即被北京三十三中的红卫兵抄走,至此北京富察氏的家谱(1900年被焚)祖先影像(1966年被三十三中抄家抄走)全都失去。尽管后人多次上书北京市政府,落实政策办公室、政协及民委,被抄的影像终石沉大海。


[淳于](chún yú)
《百家姓》有此姓,今日已属罕见姓氏。
淳于姓氏的来源是古时的淳于国,这个小国灭亡后,以前的国人便以国为姓,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为了避讳(因为当时有个皇帝叫李淳)所以改姓于了,唐朝过后又有一部分人恢复了淳于姓。
山东的龙口淳于村有将近3/1的人姓这个姓。据淳于吧资料,山东龙口市、黄县、湖北钟祥有聚居。全国其他地方少量分布。另,淳姓由淳于姓改。

 

[啜姓](chuò或chuǎi)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古羌族,出自宋朝时期党项族直荡部族首领啜佶,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当出折维昌所部,啜讹之后。”直荡部族多人以酋首啜佶的名字为姓氏,后取其首音汉字谐音“啜”为氏,称啜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朱氏,出自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按:第二个渊源纯系民间口头传说,难以取信。)
全国四个地方聚居:
天津市宁河县东棘坨乡马连村全村300多口人和由此迁出1700余人都姓啜。
河北省枣强县啜姓“相传前明(永乐年间)自遵化蓟州搬迁而来。
河西走廊有啜姓起源于古羌族。
山西太原市清徐县东余镇东于村啜姓。


[答姓](dǎ)
答姓,回族姓氏。据始修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答氏宗谱》记载,现居于湖北等地的回族,其始祖“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已(1293年),讳刺辛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售,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及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答氏四世祖答失蛮(授驾前指挥,后追封为武略将军)迁居钟祥县后,始为答氏定居湖北之先祖。其后,答氏二十五代子孙以湖北郢城答家湖为中心,分布于荆、襄、汉、沔、宜城等地。省外则落籍于江苏六合、四川城都、甘肃平凉、湖南长沙、河南南阳等地。现今,答性回族主要分布在湖北荆州、河南南阳。


[达姓](dá)
一、姓氏源流
    达(Dá 逹)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颛顼帝之后,以祖名为氏。古代部族首领颛顼帝的后代高阳氏有子弟八人,都是治国安邦的贤人,称为高阳氏“八恺”,依次分别是:仓舒、颓恺、梼戭、大临、厖降、庭坚、仲容、叔达。其中老八叔达,他的后代有的以其名达字作为姓氏者,称为达氏,形成了一支达姓。
    2、出自回族中有达姓:
    ① 回族达姓主要源自皇帝赐姓。据《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载,元初,成吉思汗西征时,波斯人母把拉沙随父塔不台入华居台州(今浙江临海),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文,于延佑七年(1320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次年廷试赐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建奎章阁,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帝赐蒙古姓名达不华,后裔遂以‘达”为姓。”今江苏六合达姓为其后裔。
    ② 据《回族人物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西北名将达云,“出身于凉州卫(今甘肃武威)武将世家。其先为西域回回贡使,留河西不归,渐为凉州大族。”这应是达姓回族的又一支。达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宁夏等地。
二、迁徙分布
     回族中达姓的祖先是从西域而来,名叫毋把勒沙,元朝大德年间(1279年)任“塔不台”,居于浙江省台州。达氏的后裔在我国分布很广,其中一支已在第六代就脱离了家族。达姓望居代郡(战国赵武灵王始置。秦汉代郡治代县,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北魏置代郡,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


[笪](dá)
     《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一种竹器;姓。作为姓氏不可考。但史书中,却有关于“笪”字起源的记载,相传一,古时,契丹族人称日食为“笪”,有契丹人有在笪时出生的人,力大无穷,且常立功于契丹。后契丹人奉其为神明下世,正如笪时一样遮天闭日般的神奇。因此,若有后人因崇敬他而以笪为姓也不足为奇。相传二,古有以编笪(一种竹制品)为业者,其后以技艺为氏。      有古书说,除建州多笪氏外,江苏省句容县也有笪氏人。
      姓考:建州(今福建建瓯),江苏句容白兔镇多此姓。宋有笪深,清有笪重光。
      现在笪姓人主要分布在江苏,广西 ,安徽,甘肃会宁等地。

[但姓](dàn)
但姓族谱云始祖乃轩辕氏称公孙,即轩辕帝生二十五子,赐姓者十有四人。次子含宏,生而奇,右手阳有“旦”字文,左手阴有“人”字文;身长九尺,仁而威,惠而信,勇贯诸曹,征伐蚩尤有功,群臣奏请赐姓。帝曰:“吾儿手有奇文,合来成’但’,是天赐也!”即以此为姓,不入百家之流。
分布:河南光洲,湖北武汉、钟祥、兴陆、蒲圻、黄石、京山,福建长乐,四川青神,重庆,江西兴国、通山、建昌、瑞昌、安徽全椒等地。


[淡姓](dàn)
起源无考。古代不载此姓,疑为复姓“澹台”之“澹”姓简化误读。
淡曙珍 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科技处工程师。
淡思银 湖北当阳种子站。
淡彦鸿 四川广元上西派出所教导员。


[旦姓](dàn)
现行较罕见姓氏。沪、晋、鄂、湘、黔、云、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土家、傈僳等民族有此姓。《姓氏考略》注其源:“周公旦之后。”周公,姓姬,名旦,文王子、武王弟。此当系出姬姓,为周公姬旦的后裔,也是黄帝后裔。又云:“齐桓公之后桓氏,避仇改为亘氏、旦氏。”故当系出姜姓。《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宋绍兴三年,因国讳改桓为旦。”

[荡姓](dàng)
为罕见姓氏,荡姓以渔盐为业,因而盐户称“灶荡”,渔户称“渔荡“。
河南、河北、陕西、福建散落分布。


[刀姓](dāo)
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设军民总管府,由傣族首领贡理、贡銮、贡禄管理所属地区,元赐贡禄姓刀,刀氏得姓自此始。
今日傣族大姓。


[登姓](dēng)
①姓考:汤御门尹登恒后有登氏,望出始平.南阳。
②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后汉有冯翊登道,又将作大匠登豹,蜀有关中流人始平登定。
③姓源:邓侯之后去邑为登氏。


[第五姓](Dì wǔ)
出自田姓,源自汉代迁徙齐国公族所改。据《姓氏考略》载:“齐田氏后,汉时齐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为姓,有第一至第八。”又《后汉书·第五伦传》载:“后或改姓。”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增强关中的经济实力,削弱各地豪强的残余势力,曾经把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王的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都迁徙到关中房陵(今湖北省房县)一带定居。在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族大人众,以门第顺序被分为第一至第八氏,例如大族田广的弟弟田英为第八氏,其孙田登为第二氏,元孙田癸为第三氏,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也就产生了第五姓氏。唯有“第五”氏这一支后来出了不少名人,得以较普遍流传,所以作为显姓收到《百家姓》中。
现金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底姓](Dǐ)
底氏属全国分布姓氏,散见各种地方志和史迹。
《中国姓氏大全》:西汉鲁侯奚涓母为底氏;唐宁州有底氏;明有甘肃巡抚底蕴。
金吉堂之《中国回教史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底”是回教徒独有之姓,实属对汉字姓氏误解。中国姓氏书籍多矣。《中国姓氏大全》再版为《中国姓氏辞典》删去大全二字,可谓明事之举。有多少汉姓产生并被记录-记录被保留-今人发掘到这些古籍-全部阅读。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漏掉。中国古文献破毁最严重为五代与宋末至明初。如《元和姓纂》《熙宁姓纂》均毁,前本为清人重辑未知原貌。


[邸姓](Dǐ)
据《姓氏考略》所载,出自汉时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得姓始祖邸就郤。汉时大月氏国王侯。月氏,也作月支,祖居甘肃敦煌和青海祁连之间,后迁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汉时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都密等五部翎(一作)侯,贵霜翎侯治护澡城,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邸就郤之后入居内陆,以王父名为氏,称邸姓,并尊邸就郤为其得姓始祖。
邸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尤以河北、山西、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邸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氐姓](Dǐ)
现存于山西省五寨、河北井陉有此姓,系出自田姓。

 

[典姓](diǎn)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员猛将典韦。典韦,陈留人,任领军都尉。当时屯于宛城的张绣投降了曹操后,曹操却看上了张绣的叔嫂邹氏。张绣于是起兵反叛,他准备夜里偷袭曹操,但是忌惮典韦,于是派人事先灌醉典韦并偷走他的双戟。半夜,张绣偷袭曹操时,典韦惊醒,找不到自己的兵器便随手抓了两把单刀出帐迎战。曹操从后门夺路而逃,典韦则率兵挡住叛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曹操为了表彰典韦护卫有功,便在今天的平顶山叶县厚葬了典韦,并把典韦的家人从陈留迁到叶县为典韦守墓。典韦的后人在叶县繁衍生息便形成了今日河南叶县典庄。


[定姓](dìng)
回族中的定姓,是“以伊斯兰教徒的谱系为基础而改写的汉字单姓”。(《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据续修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定氏宗谱》载:“一世祖定公于元末自高昌入中原居山西大同府(今大同),为元顺帝效力,官居西台御史,二世祖定宝禄,因有武功于明朝,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护藩分封至楚,授武昌卫所指挥,落籍武昌长虹桥,为山西定氏移居湖北之始祖。”其后裔在数百年间,虽纷纷由经商、出仕、随军调遣、游学、逃荒或过继承嗣等原因迁至全国十多个省市地区,但仍以湖北居多。


[东姓](Dōng )
姓源出有三:
    1、出自舜有七友东不訾之后为东氏。据《集韵》载,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七友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一作东不识)、秦不虚、灵甫。《尸子》云:“舜士友有东不识,《广韵》作东不訾。”东不訾的后代,有的就用“东”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东姓。
    2、出自风姓,太昊伏羲之后有改姓东氏。据《路史》载,伏羲氏之后东蒙氏之后人有居于东方者,以居地为氏,后改东氏。
    3、汉复姓十三氏中有东宫、东郭、东门、东野、东田、东陵、东蒙、东莱、东邱、东乡、东里、东关、东闾等复姓,后有改东氏者。
     东姓始祖:东不訾。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东氏是舜七友东不訾的后代,望出平原。而《姓氏考略》上说东氏是伏羲之后,望出平原。另《尸子》上记载:“伏羲之后,舜七友有东不訾。”由此看来,东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推算起来,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望族居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南)。东氏后人奉东不訾为东姓的始祖。


[东野姓](dōng yě)
现行复姓。今山东有分布。汉族姓氏。其源为鲁季平子邑东野,以为氏。季平子,即春秋时鲁大夫季孙间如。东野氏皆源于姬姓。
历史人物有:
东野毕弋,春秋时鲁国人。
东野获,战国时隐士。
东野质,秦朝人,本鲁国公族。
东野宜,宋代山东曲阜人。东野子仪,明朝人。 


[东方姓](Dōng fāng )
现行复姓。汉朝东方朔的后人。东方朔之父名张夷,在他出生前便去世了。母亲田氏在他出生三天后也死了。东方朔由其兄嫂抚养成人。因为他出生时东方天刚亮,所以取名叫东方朔。东方朔官拜太中大夫,他生性诙谐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谏。他的后代亦以东方为氏。

 

[东门姓](Dōng mén )
现行复姓。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公子遂之后,以祖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鲁庄公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


[东郭姓](Dōng guō )
现行复姓。出自姜姓,是齐国公族之后。古代外城城郭。春秋时,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命姓,称东郭氏。

[冻姓>(Dòng )
①通志氏族略:元时有冻阿术,曾任广东省叙州监。明时有冻泰,曾任山东省利津知县。
②千家姓:平阳族。
冻姓发源于河南省舞阳姜店乡冻庄村。

 

[斗姓](dòu)
1,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夏禹后裔楚国公族斗伯比,属于以国名或封邑名称为氏。著名的清朝史学家陈厚曜在《春秋世族谱》中论述,芈姓楚国除了王室熊氏以外,其士族的宗子世系有十三氏,为西周初期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大族,其中就有斗氏。楚国公族的其他十二氏分别为泊氏、成氏、屈氏、劳(蘧)氏熊氏(非王族庶支)、阳氏、申叔氏、申氏,伍氏、潘氏、沈氏,观氏。周平王七年(公元前764年),熊仪逝世,被尊为“若敖”。楚国君主自此始有谥号,并有若敖氏一族。若敖氏的一支后来在楚平王时期曾造反试图夺权,结果被楚平王镇压下去。熊仪曾娶妻于鄠,生子取名伯比,伯比被封于斗邑(今湖北郧西),以邑取姓,史称斗伯比,从此楚国开始有斗氏一族。
2,哈尼族原哈斗氏,后有取汉字谐音“斗”为姓氏者,称斗氏。

 

[豆姓](dòu)
1,南方豆姓出自熊姓,春秋时楚国公族后裔,至汉朝有豆如意,其子孙遂为豆氏 。
2,北方豆姓出自鲜卑复姓豆卢所改。


[度姓](dù)
万姓统谱:湖北省随县等地多此姓。姓氏考略云:蜀中多庹姓,宜为度姓所改。按,度氏之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见度尚碑。姓纂云:古掌度之官,因以命氏。


[毒姓](dǚ)
河海大学的夏静庐老师对“毒”姓的来由作了解释。唐代有个宰相窦怀正,想夺取政权推翻李姓皇上,结果被发现,叛乱没有成功 。后来,气愤难平的皇上为了表示对窦丞相的惩罚,就给他的后代赐姓为“毒”。

 

[堵姓](D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是 执政大臣之一,与叔詹、师叔被称为“三良”。因他被封于堵邑(今河南省方城一带),所以又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堵”为姓,称堵姓。

 

[独孤姓](Dú gū )
出自刘姓,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以独孤为氏。刘秀之子刘辅的裔孙刘进伯官度辽将军,在攻打匈奴时失败被俘,囚禁于独山(今辽宁省海城境内)之下,他的后代有尸利单于,为谷蠡王,号独孤部,传至六世孙罗辰时,随北魏孝文帝迁居洛阳,遂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称为独孤氏。


[都姓](Dū)
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时的郑国,以祖字为氏。据《姓苑》载,春秋初年,郑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公子阕,字子都。他是当时闻名全国的美男子,而且他性格勇猛,力量很大,所以很得郑庄公的欣赏。他死以后,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称为都姓。


[督姓](Dū)
出自春秋时华督之后代,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宋戴公的孙子名督,字华父,又称华督。华督的子孙中有一支取祖名督字为姓,称督氏;另一支取祖字为姓,称华氏,都是纪念华督这个春秋时的显赫人物的,其后代子孙取其祖上名字为姓,形成督姓、华姓,世代相传。

 

[端木姓](duān mù)
1、出自春秋时卫国人端木赐之后,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在孔子门下求学而道艺精通的72人中,有个叫端木赐,字子贡。他原是卫国人,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最富裕的。他又善于辩论,做事很能干,当过鲁国的宰相。但他“富贵而能谦恭守礼”,故他的家族很昌盛。于是他的后代,一部分以父名为姓,相传姓端木;一部分以父字为姓,相传姓贡。
2、出自回族中有端木姓。端木氏为回族复姓之一,端木原为中国古老的姓氏,后也融入了回民族之中。端木,早期见于回民族的有清代的书法家端木埰、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这一回族复姓,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东南沿海地区。
据端木吧资料此姓在全国分布极为广泛。


[顿姓](dùn )
《风俗通义》:顿,姬姓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据《中国姓氏文化大全》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甘肃之酒泉,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南之卢氏,河南之民权、湖北之武昌,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顿姓分布。

[敦姓](dūn )
1、传说黄帝二十五子,得十二姓,就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其中姞姓子有孙封于敦丘(今河南温县东),其后人以其封地为氏,是为敦氏。
2、春秋时,秦文公有大夫名叫史敦,史敦的后人以其字为氏,是为敦氏。
3、南北朝时,北魏南迁,代北少数民族敦邱氏,后改为敦氏。

 

[多姓](dūo)
①姓苑:商时有多父鼎,多姓始此。
②寰宇记:汉时有多军之后。唐时坦丘郡六姓,一曰多姓。
③姓氏考略:云南省夷姓亦有多姓,系剁姓所改。
④千家姓:丹阳族。
《多氏家乘》 (清)多景祺等编,清道光九年(1829)多氏自厚堂家刊本,共四册。现存于中央民族学院 。注:谱初修於清顺治间,为七世祖多嘉桢等修,《多氏家乘》为五修。
多姓集中分布于河北阜城县建桥镇建东、建北、建阳及东多、西多、东高庄、赵门、祁楼乡多城头等村,在河北霸州、河南清丰、淅川等县亦有大量多姓人氏。

 

[朵姓](dǔo)
1,西夏宰相后裔。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李范文便听人提及云南昆明市有西夏国相斡道冲的后裔和家谱。今年10月,李范文教授赴昆明参加第34届国际汉藏语学会时,与斡道冲的第十九世后裔、原云南省保密局副局长、离休干部朵舜年取得联系。28日李范文来到朵家,查阅了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咸丰乙卯年(1855年)撰修的两种翰氏族谱。据朵舜年介绍,斡道冲生于西夏“国史世家”,精通西夏和汉两种文字,曾将汉文《论语法》译为西夏文,著有《论语小议》20卷和《周易卜筮断》等书,被任命为“番汉教授,”朝庭文臣均尊其为师“。斡氏家谱记载斡道冲为相10年,为政清廉,弘扬中原文化,倡导儒学,去时”家无私蓄,仅有书籍数床而已“。仁宗仁孝令国人将其遗像画于郡县学宫,尊为楷模,世代与孔子从祀。后元朝赐斡氏家族为朵姓。斡道冲曾孙朵儿赤曾宦游于川、滇、噪鄂等地,晚年定居昆明。斡氏后裔据朵舜年所知有数千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的昆明、禄劝、武定、大理、丽江、昭通、东川、云溪、个旧及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民族成分在元朝之后多改为汉族、有的改为蒙古族。昨天李范文教授兴奋地对记者说,寻访到斡道冲后裔及翰氏家谱,对研究一代西夏名相斡道冲的生平政绩,研究西夏遗民如何与其他民族融合大有裨益,说明了中国历史虽战争不断,但民族的大融合、文化大的融合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脉。
2,回族姓氏。分布于西北地区。

 


[鄂姓](è)
鄂姓《百家姓》有记录,今日已较罕见。
1、以国名为姓。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今河南南阳市北),夏商时为诸侯国。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三公。商纣看中了九侯的女儿,娶为妃子。但九侯的女儿性情端庄,不愿陪伴纣王作那些荒淫无耻的勾当,纣王一怒之下,杀死了九侯父女,还把九侯做成肉酱。鄂侯见九侯死得冤枉,便同纣王拒理力争,结果也被杀死。后来鄂侯的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鄂姓。
2、出自姬姓。春秋时期,晋袁侯光曾封于鄂(今山西省乡宁县),其支庶子孙又的以其原封地为姓,称为鄂姓。  
3、亦出自姬姓。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顷父之子嘉父叛晋,奔至鄂,称鄂侯,其后遂以 鄂 为姓,称为鄂氏。
4、出自芈姓。周夷王时,楚君熊渠自称楚王,并封三个儿子为王,其中二儿子熊挚红被封于鄂(今湖北鄂城),称鄂王。他的后代子孙遂以 鄂 为姓,称鄂姓。
5、出自岳姓,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岳飞,被封为岳鄂王,他遇害以后,其子岳霆、岳震逃难江南,不敢以岳为姓,子孙散居各地,在黄梅的一支便以岳飞封号为姓,称为鄂姓。  
6、巴郡蛮族七姓中有鄂氏。
7、在一个满族网站上看到说“鄂姓”是满洲姓氏“董鄂”所改。


[尔姓](ěr)
1,来源于一个北魏时古老的复姓“尔朱”。古代少数民族契胡部落酋帅,以地名尔朱川(今山西省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之朱家川)为氏。几代以来,尔朱氏一直是部落酋长。
后来出了一个著名的首领尔朱荣,因凭借镇压人民起义,获封为直阁将军、平北将军;瓜肆的刘阿如作乱,敕勒的北列步若作乱,都被尔朱荣讨平,以功封安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魏国鼎沸之时,他又破斛律洛阳于深井,驱逐费也头至河西,武功赫赫,升为北道都督。不久,魏王朝觉得这样能打仗的人不多,又封他为武卫将军,不久又加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恒朔讨虏诸军,进封博陵郡公,增邑五百户,迅速壮大了其军事力量。公元528年,他扶植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并随后发动了河阴之变,从而完全掌控朝政。公元530年,孝庄帝用计诛杀了尔朱荣。
今日尔姓分布在河北、天津地区。在天津宝坻县尔王庄,那里百分之50的人都姓“尔”,西青区杨柳青一带、河北省藁城也有“尔氏”。
2,回族中的尔姓,主要源自明清时的伊斯兰教法官“尔最”的首音。个别尔姓也有出自信仰伊斯兰教的藏族同胞。回族中的尔姓,主要分布在陕西、新疆、青海等地区。
3,“尔”姓在旧上海算是个著名的姓氏,后来,尔冬强家族留在了上海,尔冬升家族去了香港。


[耳姓](ěr)
耳姓,來源春秋时楚国老聃,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其后以名为氏。分布在浙江杭州、温州,今河南巩县、北京均有此姓。



[法姓](Fǎ)
《百家姓》记载此姓。
1、出自妫姓,为战国时期齐襄王(田氏)后裔所改,以祖名为氏。据《后汉书·法雄传》载,齐襄王法章之后,本姓田,齐灭于秦,子孙不敢称田姓,故以法为氏。战国时期,齐国强盛之时,过于炫耀武功,且因杀了燕昭王之父而种下祸根。后燕国以乐毅为帅,联合另外秦楚等五国军队一齐攻打齐国,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仅剩下宫、即墨两城尚在坚守中。齐王逃到宫城,被假意来相助的楚国人杀死了。齐太子田法章只好化装成平民逃到太史□家当仆人,改姓为法,以避敌军。不久,齐国的田单打败燕,收复了齐国。法章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被拥为齐襄王。齐襄王的庶子后来便以他曾用过的法姓做为姓氏,称为法氏。
2、出自回族中有法姓。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法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 法姓家谱目录 法 4901【江苏常州】法氏宗谱□□卷 锦晖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4) 注:卷四记事止清光绪二十四年。
3、出自蒙古族伍尧氏所改。清朝时候,蒙古族人中的伍尧姓一族,也来到中原,为适应汉族习惯,取“法”字 为姓,得法氏。如清朝乾隆时,有位文学家名法式善,他的祖先就是由蒙古来到中原的伍尧氏。


[凡姓][fán]
《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记载的更为详细:“凡氏: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后,为周畿内诸侯。皇甫谧谓:“凡氏避秦乱,添水为泛”。
分布很广:今天津武清,河北围场,山东鱼台、东平,辽宁清原,内蒙古乌海,湖南芷江,湖北利川,广东高要,广西田林,四川合江等地均有。汉、回、土家、锡伯等多个民族有此姓。


[芳姓](fāng  )feng  fu
①姓氏考略:出于方叔,望出新丰。 ②路史:局有芳氏,芳姓出方氏。


[风姓](fēng)
《帝王世纪》云:“伏羲氏,风姓也。”据说中国最古老的姓氏。

[封姓](fēng)
出自姜姓,远古时候,炎帝有儿子叫作神农氏,神农氏有个儿子叫作“钜”,做过黄帝的老师。后来夏朝时候,为了表示对钜的尊重,将他的后代分封到封父(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封父亭),建立了封国,封国王族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氏,称为封氏。炎帝和黄帝是炎黄子孙的远古祖先,是两个不同氏族的著名首领。炎帝的氏族崇拜牛图腾和凤图腾,黄帝的氏族崇拜龙图腾。所以封姓是炎帝的后代,凤的传人。
封氏家族在河南省内乡县和西峡县分布甚广,全国散居分布。

[丰姓](fēng)
周代鲁国有丰丘,他们的后代子孙都称丰氏。 得姓始祖:公子丰。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平度、龙口、昌乐、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川等地均有此姓。


[酆姓](fēng)
上古时,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他的弟弟封于酆邑,他的后代以地名为姓,酆姓就是由此产生的。酆邑就在现今的陕西户县一带,古时那里农作物和桑叶都盛产,是个好地方。1
958年3月4日,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丰都,见人民丰衣足食,周总理建议将“酆京”的“酆”改为“丰收”的“丰”。同年9月22日报经国务院批准,将“酆都县”更名为“丰都县”至今。酆氏受此影响及文字改革,酆氏以“丰氏”行市 。
但是,1955年国务院颁布第一批汉字简化方案,将“四川省酆都县改为丰都县”,并指出“姓酆的酆不简化作丰阝”。方案中没有对酆姓的酆进行简化,也就是说作为姓氏的酆字仍然没有改变。在盛行简化字的年代,许多酆姓人家也把酆字简化为丰。原因很简单:一是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二是图便捷,随简化字大流。从 1955年至今的50年时间里,虽然许多酆姓人家在姓氏的书写上把酆简化为丰。但是从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中,并没有使我们遗忘自己真正的姓氏。在历史上,酆姓得姓的时间早于丰姓得姓的时间、酆姓人家的迁徙也多于丰姓人家的迁徙。应该说,当前姓酆的人口应多于姓丰的人口。但是50年来许多酆姓人家一直借用郑穆公后代丰的姓氏,已造成一部分酆姓子孙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姓氏就是丰姓。可以从“酆氏家族”和“丰氏家族”的网页上看出,酆姓的人名和丰姓的人名含糊不清,几乎在两个网页上都在认祖,甚至有的留言还认为酆和丰是双姓,认为两个姓氏都是一家人。如按这样的观点,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回到炎黄时代的姬姓,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分支了。因此,年轻的一代酆姓子孙如果不能正确了解自己姓氏的历史,再过几代人后,酆姓的姓氏就会被丰姓的姓氏融合在历史的长河里,到那时恐怕就是酆姓人家的遗憾和历史的悲哀了。 


[奉姓](fèng)
据奉姓家谱文献 五.家乘谱牒: 湖南新化永靖奉氏族谱,首修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木刻活字印本,1998年十二修。 云:奉姓的鼻祖是秦献公的二儿子赢季昌,因反对他的兄长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遭迫害而改姓奉,潜隐于奉家山附近。
但根据专家考证此说系伪托,奉姓应为古代湖南少数民族武陵蛮直系后裔。
现在奉姓是湖南大姓。


[凤姓](fèng)
1,凤凰来仪,在我国上古是一种极为祥瑞的象征,所以那时就把司历之官称为凤鸟氏,表示四时都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中华五百姓氏源流》云:“凤姓源于高辛氏。高辛氏,就是颛顼的儿子帝喾。”显然是黄帝后裔,因为颛顼、帝喾都是黄帝后裔。
2,至唐朝时,南诏国的王族阁罗凤氏的后人以凤为姓,称为凤氏。
3,出自回族中有凤姓。据《中国回族大辞典》载:“凤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


[俸姓](fèng)
《姓氏寻源》也是这么解释的“奉姓,后加人。”但经过这些年的实地调查,也有其他方面的来源,如云南的俸姓就有如此说法。目前主要居住在广西桂北地区、云南西南区域、成都地区、湖南西南区域。其他的地区如重庆、湖北、贵州、江西、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山西、新疆等也有,但较少数,很多也是后来迁移过去的。成都地区的基本是清朝年间迁移过去的,云南的则是明末过去的,也有清初迁移过去的,还有当地的改姓为俸。广西的据说源于江西、湖南,再前朔也是从北方迁移江浙再展转江西、湖南。由于目前史料中所载很少,考证起来困难很多。至于民间的各种传说,可以参考,但不能完全做为依据定论。


[扶姓](Fú)
据说出自上古时候,大禹建立了夏朝。大禹的手下有个叫作扶登氏的大臣,扶登氏的后代以扶为姓氏,是扶姓的最早起源。在古代,扶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南。如今在四川、河南、安徽等地有少量分布。


[浮姓](Fú)
路史:春秋时有姜姓国、莱国,莱共工浮柔出奔棠国,其后有浮莱氏,简为浮氏。现在分布于河南省获嘉县的徐营镇。

[富姓](Fù)
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富父终甥、富父槐,其后有富父氏,简为富氏。现分布在山东省定陶县、临淄县、河南省开封地区。

[福姓](Fǔ)
1,据史籍《唐书·突厥传》载,那是唐朝时朝鲜半岛上有一个百济国,他们与新罗国有纠纷,新罗国就请唐朝帮忙,把百济国并了。而百济国的王族后代有一支来到中原定居,并起了个适应中原文化的福氏。百济国灭亡后,有不少姓福的人辗转来到中国,仍以福为姓。
2,满族姓氏。

[府姓](Fǔ)
《周礼》有“内府”专管图书帐籍档案,“外府”专管钱财府库。以后就以官为姓。
苏州光福府巷、无锡北门外黄巷有府姓分布。

[甫姓](Fǔ)
《万姓统谱》云:“宋戴公之子曰皇父,至秦改为皇甫,遂以甫为氏。”此当出子姓,因为宋国公族之子姓出自黄帝后裔,故此支甫姓是黄帝后裔。望出新蔡。

 


补:["兹"(音词)姓]
兹同茲。兹姓很少见。北京、天津武清,辽宁沈阳,山西运城等地有分布。来源不一:

  一、《通志?二八?四?以名为氏》记载:“兹,姬姓。鲁桓公之孙公孙兹之后。其孙毋还,以王父字为氏。”望出会稽。”此以名为氏,系出姬姓,为周公姬旦的后裔,也是黄帝后裔。

  二、《姓氏考略》云:“周武王封少昊子重之后兹于期于莒,其后为兹氏。”以祖辈名号为氏,系出己姓,源于黄帝,因为少昊是黄帝的后裔。

  兹姓名人:汉朝有兹力支;宋朝有兹成,熙宁进士。

 

[尕[姓](gǎ)
回族中的尕姓,主要源自明清时的伊斯兰教法官“尕最”的首音。再有,自中亚而来,精通《古兰经》诵读的学者及在清真寺里担任初级经文教学的阿訇,人称“尕阿訇”,也是少数尕姓之源。在新疆地区有一尕姓家族,上祖为明代望族。

[干姓](gǎn)
《中国姓氏大全》曰:“本作‘邗’,周武王子邗叔之后。”古代的邗国,即现在江苏省江都县濒临长江北岸一个叫做古邗城的地方。这个邗国,根据《左传》的记载,是周武王姬发之子邗叔所建,后来被紧临的吴国所灭,变成了吴国的一个邑,邗叔的子孙后代,以地为姓,本作邗,后简化为干,成为干姓。
今上海,河北围场,山东昌乐、平邑,山西大同、长治,甘肃舟曲,湖北武昌,安徽贵池,江西宜丰,四川合江等地有分布。

[淦姓](gàn}
源于地名,出自江西赣江支流淦水,属于以居邑名称名为氏。据史籍《姓考》记载:淦氏,“吉州人,因水为姓。”史籍《千家姓》中记载:淦氏为“清水族。”其生息繁衍之地被世人称为“新淦”,后被人简化作“新干”,最后发展成为江西境内的大城埠(今江西吉安新干)。淦水,源出江西省清江县东南部的离山,北流经紫淦山入赣江。新干淦氏传至清乾隆年间的后期,有个叫淦农族人率家小入川,定居于江北县(今重庆江北区)。

[刚姓](gāng)
1,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刚邑(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刚氏,乃以邑为氏。
2,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①蒙古族哈丹氏,蒙语意为“刚毅”,后有取义为汉化姓氏者,为刚氏。②满族一支原世居辽阳地区者,取汉字“刚”为姓氏,称刚氏。

[冈姓](gāng)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满族冈氏,取自原朝鲜族姓氏,世居易州、望京一带地区。实际上,此支冈氏,源出原百济国冈氏,后融入女真族,成为满族先民中的一支。


[冮姓](gāng)
此姓待考。以下是网络资料:
冮姓为东北地区一个较常见的姓,冮 是满族改称的汉姓,主要居住在辽东北地区,读“肛” 。据说以前曾属于满洲镶红旗,而且从其氏族主要聚居区来看,历史上没有能随满清王朝入关,当官的也不多。应该属于满洲氏族中地位比较低下的一支。可能是由于早期满清建立时,征服的其它小的部落,或是汉人的边民。归降以后被赐的姓氏。一般满清王朝将这样的民众划归定居在关内满族的发源地一带居住。南方的应该是近代少量迁居过去的。感觉前几位说的不对。明”字辈,是沈阳人。祖上是明朝五位大臣,结义反清复明,于是取“江山”的“江”去一点作为家族姓氏。后来被编入满洲镶红旗。
现今集中分布在辽宁本溪,新民,凤城等地.沈阳新民县蛇山子乡小塔村,马蹄子村有此姓族人。另:四川巴中有此姓。

[皋姓](Gāo)
出自春秋时越国大夫皋如的后人,以祖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吴郡有皋姓,系春秋时越大夫皋如之后。”春秋时越国有大夫皋如,他的后代以祖名皋为姓,称为皋氏。
现今分布在江浙地区。

[郜姓](gào)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一个儿子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世本》和《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一个儿子(一说第十五子)受封于郜(今山东成武),称郜侯,他建立了郜国。春秋时期,郜国被宋国所灭,郜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为姓,称郜氏。郜氏又写作告氏。
如今,郜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二省之郜姓约占全国汉族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八。


[杲姓](gǎo)
据说:唐朝“安史之乱”,颜杲卿/颜真卿兄弟两人奋力抗击反叛,招致家族受到劫难,其中就有颜杲卿之子被杀,族人为保颜杲卿之脉,隐去颜姓以杲姓称。据考古学(《中国考古学》)载,杲氏聚居地下邳,因黄河决口,沉于明朝,徐州一带已发现明代沉陷古城遗址。杲氏在明朝之前有从明朝之前迁出,下邳沉陷时杲氏在此所剩甚少,幸存者北上,有后来的杲堂村。因之,山东杲家坡、杲家村等地应是明朝以后迁至。后来河北、河南、吉林等地也出现了杲姓。 


[哥舒姓](gē shū)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复姓。唐突骑施有哥舒部,世居安西,亦以部落名为姓氏。唐有名将哥舒翰。参阅《旧唐书》本传、《通志.氏族五》。
原来以为此姓消失了,在复姓吧里发现还有,估计人数很少了。


[庚姓] (gēng )
1,《姓考》云庚姓:“商祖庚之后。”
2,土家族姓氏。


[工姓](gōng )
共工氏族人,有一部分避难迁徙到同为姜姓的少昊氏族部落中者,取共工氏姓氏中的“工”为姓氏,称工氏。山东有此姓。

 

[共姓](gòng )
晋献公有个太子叫申生,母亲齐姜死得早,后来晋献公宠幸骊姬,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太子,就在申生送来的祭肉中放毒,诬陷申生要害死献公,逼得申生自杀。由于申生恭敬孝顺,他弟弟晋惠公即位后给他上谥号“共君”(古代共与恭同音同用)。申生的后代以谥号为姓,也称共氏。


[弓姓](Gōng)
春秋时,鲁国有个公族叫婴齐,字叔弓,是鲁国的大夫。他的后代有用他的字“弓”作为姓氏的,称为弓氏,世代相传。故弓氏后人奉叔弓为弓姓的得姓始祖。
山西、河北多此姓。


[贡姓](gòng )
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其后以字为氏。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县、乐亭、阜平、景县、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甘肃之徽县等地分布较多。


[巩姓](gǒng )
是一个由封地名称而来的姓氏,其血统渊源与春秋时期周敬王之大臣简公有关。据史书记载,简公招徕其他宗族的人为官而不信任本族子弟,遭到本族子弟的强烈不满。相传简公在敬王时受封于巩(今河南巩义),为伯爵,又称巩简伯,简公族人后来在当地留居,生息繁衍,并最终以封地的名称为姓,姓巩。巩氏得姓后,首先在受姓地发展,后来又迁徙到其他一些地方,并在山阳等地形成望族,史称巩氏山阳望。
当代,巩姓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

 

[淡姓](dàn)
起源无考。古代不载此姓,疑为复姓“澹台”之“澹”姓简化误读。

---------------

 

    [官姓](guān )
"上官" 与 "官" ,这两个姓氏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个迷......
各地的文化论坛都有针对这件事的主题,以官为姓氏的学者一直为自己的姓氏做出研究,到底 "官" 是不是 "上官" 的简姓呢?
1,据《姓氏考略》载:“据《左传》,官有世功,邑亦如之,古人以官命族,故有官氏。”《通志·氏族略》载:“宋时有官熙者,为平度州巨族。” 这一支北方官姓当为本姓。
2,南方官姓可能为上官姓所改或上官姓简写为官姓。
A)福建官世峰资料:
(一)百家姓之中,并没有记载任何有关"官"的由来,也没有任何有关姓氏起源的书籍提及"官"。
(二)我,父亲,祖父,曾祖父,近几代都以原姓"上官"为事实,继传给下一代。
(三)我在福建省老家的郡望,是"天水",而不是"东阳"或"金华"。本地官氏的郡望,依然是"天水"。
B)官超资料:我家的族谱上就说明了,官姓就是上官的简化,先祖上官洪鸠于明后期在汉阳供职,其因得罪奸吏,遭朝廷追捕。为躲祸患,取宝剑断三截,遂命其三子:上官琦、上官....各带一截剑身分逃四川、云南、贵州,并改“上官”姓氏为“官”姓,隐姓埋名...生息繁衍....
3,明初,山西官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山陕豫等地之官姓渐有西入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者。而广东、四川、湖南等地之官姓渐有徙居广西、云南之地者。明末清初之湖广填四川,则有两湖之官姓入居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平度一带之官姓则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历民国而今,官姓在全国散布之地愈广。如今,官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官姓约占全国汉族官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



[贯姓](guàn )
商代有贯国。《左传》记载:“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之鼎。”其后或以国为氏。
今山西太原、阳泉,陕西韩城均有分布。



[光姓](guāng )
《兴地图》记载:“古有光国,即今光州。”黄帝庶子姞姓之后被封于光地(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子孙后代后代以封地名为姓,乃成光姓。
今河北获鹿,山西阳泉,陕西韩城,新疆塔城,江苏南京,河南卢氏、义马,湖北武昌、仙桃,安徽贵池,云南泸水,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


[广姓](Guǎng )
据《风俗通》记载,广姓是广成子之后,望出丹阳。(根据考证,与广氏家族有关的丹阳,有的认为是现在的江苏省丹阳县。)
今分布内蒙古乌海,陕西韩城,甘肃酒泉,河南卢氏,湖北武昌,广东澄海,广西田林,云南陇川、马关,四川合江等地。


[归姓](guī)
归氏来源于春秋时代的胡子国(今安徽阜阳),据《通志·氏族略》载:“左传,胡子国,姓归,为楚所灭,后以为氏。”
今归姓主要分布在江苏苏州、无锡、昆山、常熟地区。


[贵姓](guì)
1,楚国公族有以“贵”为姓者。
2,元朝末顺帝赐杂尔定班之子拜柱姓"贵",世称贵状元,其后人遂以贵为氏。
当代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河南、北京、四川等地。



[桂姓](guì)
据《桂氏家乘序》以及《宋文宪集》记载,周王后裔姬季桢曾任秦国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季桢被杀。季桢弟季眭,为避株连之祸,便按自己的名字的读音将季桢的四儿子更改姓名。老大叫桂弈,居幽州守坟墓;老二叫昋(注:音桂)突,迁济南朱虚;老三叫炅(注:音桂)奖,徙齐国历山;老四叫炔(注:音桂)奘,移河南城阳,真是用心良苦,遂有桂、昋、炅、炔四姓,桂姓就是老大桂弈的后代。上述四姓,字虽异而音同,为同宗同源。五代时,四姓为逼乱,南渡到广信、上饶等郡。后来,这四姓中只有桂姓存在,其他三姓逐渐改为大房的桂姓,所以那三个姓都不见了。由于当年四兄弟们为了避祸而分道扬镳,各奔前途,造成了桂姓遍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



[妫姓](guī)
妫姓来源于上古时期,是上古的八大姓之一,也是当今中国众多姓氏的源流之一。始祖是尧。当尧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部落首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居住于妫水之边。妫水在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南部。舜的后代便以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的名称作为他们的姓氏。
汉唐之间妫姓在江浙一带一度繁衍为望族,以吴兴郡(今江苏吴县)为郡望。唐宋以后,鲜见妫姓踪迹。


[过姓](guō)
《风俗通》:“过国,夏诸侯,后因以为氏,望出高平”。意为:夏朝有一个小诸候国叫过国,在今山东省莱州,因故国被灭,后人以国为姓。郡出宁夏高平。《锡山过氏世谱》记载:“宋高宗南渡,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 过氏家族在江南地区以锡山八士桥为中心,向周边苏锡常地区辐射。今日过姓主要分布在江南苏锡常地区和浙江嵊州、海盐,特别是无锡、苏州。


[国姓](Guó )
据《广韵》、《姓氏考略》和《姓苑》载,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国氏,本是齐侯公族大夫,由周天子亲自任命为辅国正卿,齐国国君便赐以国姓,意为国家尊贵至上的姓氏,其后遂称国氏。国姓后裔分布山东、河北、河南、东北等地。 山东省嘉祥县孟姑集乡国家庙村据说是所有国姓人的老家。


[果姓](Guǒ)
1,《元和姓纂》说:“果氏,出古巴子国。《逸周书·史记篇》:昔有果氏,好以新易故,故者疾怨,新故不和,内外不附而亡。”《路史·国名记》中亦有果氏,后为果州,地约当今南充。
2,汉元后之族属,以避新都之乱,有易姓为果氏者。
3,史料载,黑龙江齐齐哈尔果姓祖籍山东蓬莱,明崇祯十年,其先人率族人驱军船航海,抵辽东民稚满山寨,投奔满清。努尔哈赤赐军队为天佑军。康熙二十二年,果家天佑军率水军随萨布素北征罗刹,同沙俄激战,收复亚克萨。亚克萨之战胜利后,萨布素被封为黑龙江将军。果家从征人员随萨布素移驻齐齐哈尔,康熙皇帝亲赐大夫第。


[呙姓](Guō)
在汉代左右西域地区有一小国,名为呙国,现在的莴苣原名为“千金菜”,即是汉朝花了大量白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的。宋代陶觳在其《清异绿》云:“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由于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品种时曾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晋代葛洪《肘后方》已经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菜谱。由此可知,莴苣是在晋代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虽然呙国具体建国何地,存亡时间现在仍待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为呙姓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据考证,商代初年,中国大地上有国三千余,周初一千余,到春秋就只有一百多个国家了,到战国更只剩下屈指可数的战国七雄了。因此呙国可能是漫长先秦时期的一个小国。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民间传说诡异模糊,呙姓起源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目前呙姓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湖南的邵阳、华容、安乡、临澧,江苏南京,山东高密等地。
呙姓后裔主要分布在湖北和湖南等地区,在四川、重庆、江苏、山东等地区均有分布。


[虢姓](guó)
以国为姓。出自姬姓,周成王叔父虢叔,封于西虢,虢仲封于东虢,子孙以国为氏。按,虢,周时的国名;分东虢、西虢、北虢,在今日的河南、陕西、山西境内。
现在湖南长沙尚存虢氏之裔一大支。其迁徙情况是,五代时自山西太原迁江西,明成化年间自赣迁湘之长沙新康都六甲(今属望城县靖港镇大泊湖村),至今已历五百多年,丁口繁衍达万。山东莒县,虢氏在此有十几个村零星居住,近2000人。另,山西、甘肃、江西、河南、北京、安徽、四川、湖北、广东、台湾等地均有虢姓分布。



[哈姓](Hǎ)
1、哈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哈姓起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宣慰使都元帅的哈散,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便分别是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和孙子。
2、出自蒙古族中有哈氏。蒙古族中哈姓并不少见,因此存在可能哈氏是在汉族氏与他们族人通婚氏引入汉族的。明时,海西有女真四部之一,他们多生活在辽宁省开原南哈达河边,因此子孙们就以河名为姓氏,多为“哈”氏。
3、汉族。据《正字通》载:“杨慎《希姓录》,今湖北有此姓。”
哈姓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湖北和西北、东北等地。


[海姓](Hǎi)
1,出自春秋时卫国大臣春,指海为氏。据《万姓统谱》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春秋时代,卫国君主卫灵公有大臣名春,他居住在海边,指海给自己起名,称作海春,他的后人因之而为海姓,称海氏。
2,回族中的海姓,主要源自经名首音。如元代的“海鲁丁后裔姓海”。据《回教民族说》载,在中国,回族海姓大族当数海南海氏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海南,落籍琼山(今属海南省海口)左所。


[寒姓](hán)
寒国所在地,为寒亭,今山东潍县县城。寒被夏灭,一部南迁徐州、临淮、江西余干,与越人融合为干越、干吴、扬越,后融入汉族。


[汉姓](hàn)
《万家姓》说汉姓出于刘姓(待考)。今甘肃榆县、江苏东海、山东日照、辽宁盖县有此姓分布。


[撖姓](hàn)
《姓苑》云:今河内有之(来历待考)。今山西绛县、临汾,甘肃兰州、永登,内蒙古杭锦旗均有此姓分布。



[杭姓]( háng )
《插图?百家姓》云:“夏禹治水时,其支族负责管理船只,受封在余航,其后代去‘舟’加‘木’,成杭氏。杭姓主要分布于江浙地区。


[浩姓](hào)
出自六国时浩生不害之后。上海之松江、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湖南之芷江、云南之陇川、浙江之义乌、台湾之彰化、北京等地均有分布。


[蒿姓](hāo)
蒿姓源自春秋时齐地,后以地为氏。山西大同、山东鱼台、安徽太和有此姓。




[赫连姓](hè lían)
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氏。据《晋书》所载:“刘元海之族也,僭称天王,书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改姓姚,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齐,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父王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为天子,是为徽赫,实在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铁伐。”(刘元海之族,篡位自称天王,有诏书曰:我的先祖,从北方迁至幽朔后,改姓姚,与中原的姓氏不同音,故又随母亲姓齐。子孙随母姓是不合礼仪的。古代人姓氏不定,有随母姓的,有随父姓的,我现在要根据礼法改变这种习惯。帝王是上天之子,是显赫的徽记,天地相连的枢纽。故现在改姓称赫连氏,顺应天意,永享天下。天子位尊,不能与支庶同姓,其他非正统的子孙,皆以铁伐为氏。愿我的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能征善战。)由此可以看出,自刘元海起,其后代遂以赫连为姓,称为赫连氏。
今河南禹州、河南开封、河南商丘宁陵、河南郑州、山东菏泽郓城、山东济宁、山西垣曲、内蒙古凉城、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蓝田孟村乡赫家村、河北唐山遵化、吉林怀德、辽宁丹东均有此姓分布。


[赫姓](hè )
赫连姓的简写。见[赫连姓](hè lían)条。



[和姓](hé )
1,北方和姓。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素和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和”,五代有和凝。和姓后来在代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代郡望。随着战争迁徙和移民,和氏也逐渐遍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西为多。
2,纳西族和姓的来历,实际上也演绎了东巴文字的产生过程:纳西族有两大姓,木和和,木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纳西族土司头人贵族的姓,而当时的平民百姓则没有姓。百姓姓什么?土司确也化了一番脑筋:平民是土司的子民,他们的姓自然要以木为本,但他们又不能姓木。纳西族的平民都是劳动者,上披头巾,身背竹筐,于是采用象形的手法,在“木”字上面加一撇(象征头巾),旁边加一口(象征竹筐),从此产生了平民的姓氏“和”。



[合姓](hě)
据《合氏宗谱》记载:“吾族为元代咸阳王赛(赡)思丁裔……公殁,葬于省垣南城外斡耳朵……哈政(举)公、王去孙,落籍河西县之下回村,为明正统甲子(1444年)科举人,建坊村前,为该县鼎甲之始,授四川绥定府达县正堂,上以忠臣无二心,应无二口之意,以御笔涂去口旁,由此遵姓合。”又据《续云南通志考》载:“哈散,赡思丁次子。流于河西,其曾孙政举,始易哈为合。”合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河姓](hé )
朝鲜族姓氏。分布在东北地区。


[禾姓](hé )
云南纳西族和姓又写作”禾“姓。


[黑姓](héi )
1,来源于巴人。今湖北、湖南有黑姓。
2,据金吉堂《伊斯兰教民族说》称:“也黑迭儿(修建元大都的领监宫殿)之后裔姓黑。”黑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西北地区。
3,彝族有黑姓。


[横姓](hěng)
《战国策》楚知横门君之后裔。湖北有此姓。



[衡姓](hěng)
1,出自姬姓,是周公姬旦的后裔。《风俗通》记载:“衡,鲁公子字,后乃氏焉。”《姓纂》的考证结论是:“鲁公子衡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周公姬旦长子伯禽建立鲁国,其后代有公子衡。公子衡之裔孙以王父字为氏。
2,出自三国初期的风云人物袁绍之后。据《万姓统谱》记载:“袁绍败后,支孙避于衡山,改为衡氏。”
衡姓后裔分布于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南等地。 

 [后姓](Hòu )
后姓的渊源在于远古部落首领共工,共工的儿子叫句龙,官职为后土管理土地耕作。句龙的子孙取后土官的后字作为姓。
今四川省仪陇县,甘肃省固原县,湖南省宁乡县,安徽省宣城县等地,均有后氏人家。


[後姓](Hòu )
《姓氏考略》的记载:“太嗥孙後照之后,今开封有此姓,望出东海也。”後与后在古代是两个不同的姓氏,在今天大陆地区都简写成后姓,不分彼此。


[扈姓](Hù )
源于姒姓,以国名命姓,大禹后代。据《风俗通》、《左传》、《汉书》所载,大禹死后,子启继位,建立夏朝。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大禹后人受封于扈 (今陕西扈县一带)所建诸侯国扈国首领有扈氏,便起兵讨伐启。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双方军队在甘相遇,尽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有扈氏。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扈氏后又分为户、鄠二姓,其实扈、户、鄠三字音同字异,实为一姓。户姓由扈字去邑而成姓,鄠姓因秦改扈为鄠而成姓。
扈姓早期活动在河南一带,汉唐时向西发展,在京兆郡(今陕西西安)形成扈氏名门。今河南鹤壁、重庆开县、湖北荆门、四川达州、北京大兴、河北枣强、江西九江均有扈姓分布。



[户姓](Hù )
1,见[扈姓](Hù )
2,另一说。据《说文解字》对"房"和“户”字的解释: 室在旁为房。半门(繁体字的门字)为户。而"房"姓图腾是一个象形文字: 左为门户之户,右为.......根据古代取姓和分姓的原则, 户姓的一大部分应由其它字形字音相近的姓氏,因为避祸或避战乱而转来,其中有一部分应是从房姓改成。一个重要的例证是江苏省连云港云台区花果山乡小村有房姓1000多人, 另有户姓2000多人,相互自认有亲缘关系。
今江苏、陕西、山东有此姓。



[鄠姓](Hù )
见[扈姓](Hù )


[呼延姓](Hū yán )
据史籍《姓氏考略》、《汉书》的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匈奴四族有呼延氏。”呼衍,按唐颜师古注,即今天所称的鲜卑姓呼延。呼延氏原来是匈奴族人氏,在汉朝初期到中国来的,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至于谁是第一个改姓呼延氏的,则是无从考证清楚的了。呼延复姓的族人有部分改姓单字 “呼”氏。
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山东济阳、四川汉源、江苏扬州、吉林省长春、河北抚宁均有此姓。


[呼姓](Hū )
见“[呼延姓](Hū yán )”条。


[忽姓](Hū )
忽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忽姓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据《元史.氏族表》载:赡思丁三子忽辛、纳速刺丁四子忽先后裔有以忽为姓者。清代张澎在《姓氏寻源》中也指出:“陕西蒲城多忽氏,当为元忽都、忽辛之后。”今分布在河南。


[轷姓](Hū )
来历待考。河北、北京有此姓。


[斛姓](Hǔ)
斛姓为斛律、斛斯等复姓所改,而斛律、斛斯均为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姓氏。今山西吕梁和晋中,以及甘肃、湖南有此姓。


[花姓](Huā)
花姓大约起源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典籍记载不详,传说较多。清段玉载《说文解字·华注》: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且由于两者的发音是相近的,因此改为花姓。故花姓也就和华姓同出一源,后来到了唐朝时,字意稍微有了些区别,花更多地当名词用,指客体的花朵,华更多地当形容词用,形容光华。所以花姓和华姓这时也渐渐有了区别。除《述异记》载有南北朝时有女英雄花木兰外,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如唐代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唐代有大将军花敬定等。
今花姓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滑姓](Huǎ)
古代有个叫滑国的国家,是周朝的同姓国,建都于滑(今河南雎县西北),又迁都于费(今河南偃师西南),后来被晋国所灭。其后代子孙以国名命姓,称为滑姓。
今河北内丘、巨鹿、保定、邢台、宁晋,山东东平,安徽阜阳,河南偃师,四川成都,内蒙古等地有分布。



[怀姓](Huái)
1,《左传》记载:“周分唐叔怀姓九宗。”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则记载:“怀姓,源于姬姓,系出河内郡,唐叔虞初食采於怀,后封晋国,支子别姓怀氏。”
2,《汉书?高帝纪》有记载:“高祖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
怀姓今分布于山东、浙江、东北等地。


[槐姓](Huái)
槐姓出自妫姓,是大禹王之后。据《姓氏?氏族略》记载,禹之子启为夏王,传第六代夏王名槐,其后代嫡子继位为王,支庶子孙遂以祖上字为姓,乃成槐姓。
槐姓今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