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三线酒水品牌建设的误区

 WAERTER 2012-03-13

  对于二三线酒类品牌来说,继续在品牌方面有所作为或者说突围是一个具有较大难度的课题。因为,诸多的二三线品牌走过杂牌阶段之后,对品牌建设的下一步非常迷茫,甚至在迷茫中走入三个极端的误区:

  一是搞“大跃进”式的品牌突围,让自己的品牌一夜成功。企业忽略了品牌建设的过程,因为品牌建设既是积累的过程也是沉淀的结果;

  二是患上品牌“恐惧症”,认为做品牌就要拼命地打广告,做知名度。这样投入高且风险大,而且一个个“标王”前赴后继地倒下就是他们头上的警钟。事实上,从二三线品牌走向一线品牌,广告确实不可或缺,但广告不是唯一。反过来说,唯一的广告手段无法实现一线品牌的梦想。因为品牌建设和品牌的成功是企业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线品牌浮出水面需要企业产品、市场、消费沟通、大众传播等诸多的载体作支撑,否则企业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品牌极易成为一个空壳;

  三是认为扩大规模和提高销量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忽略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有了规模或者有了较高的销量就是有了品牌文章来源华夏酒报的表现。可以肯定地说,品牌确实需要规模和销量作支撑,但品牌的成功决不是规模和销量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二三线品牌成为一线品牌并不是一步之遥,二三线品牌成为一线品牌必须遵循基本的品牌原理,完成两级跳,才能让一线品牌的梦想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