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嘉兴平湖稻作文化习俗

 LM0318 2012-03-13

浙江嘉兴平湖稻作文化习俗

作者:子路    来源:GLULU清真美食文化    版权声明

余杭星桥后头山(良渚考古)2004年出土可能用于祭祀仪式的两件套组合式石犁
余杭星桥后头山(良渚考古)2004年出土可能用于祭祀仪式的两件套组合式石犁

    1959年,在浙江嘉兴南湖发现了马家浜文化遗址,这是环太湖流域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因而这种文化被称作“马家浜文化”,它的重要标志是稻作要素,目前为止,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共发现了2000多处史前遗址,不少都含有稻作要素。而1956年发现的桐乡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中,出土了稻谷156粒,经测定,距今约七千年。从而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
  2003年,良渚文化的最大墓地在平湖庄桥坟发现。庄桥坟遗址共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米以及葫芦、苡米、梨等植物果核。特别是在70号灰坑中发现一件带木质犁底的组合式分体石犁,犁通长106厘米,石犁头部分长51厘米,宽44厘米;木犁底部分长84厘米,其中镶于犁头部分长29厘米,在尾端有装置犁辕的榫口,残长15.6厘米,宽8厘米。这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带犁底的石犁。石犁无疑是稻作文化的重要象征。
  平湖作为水稻生产的重要基地,经历代治水营田,到唐、五代已基本建成棋盘式的沃壤良田,成为全国知名的粮桑产地鱼米之乡。水稻品种也多达100多个。平湖传统的稻作农艺的生产过程大致如下:浸种—催芽—耕田—耖田—播种—插秧—耘田—灌溉—收割—打稻—牵砻—舂碓—上仓。

人工插秧
人工插秧

  种植水稻,首先要选种、浸种、催芽。然后就是耕田翻土了,过去农家常使用的耕田工具是牛耕木犁,后来发展到牛耕铁犁--电动犁—拖拉机等。耕田后是耖田,通过耖田,使泥土变得细烂松散。耖田就要用到踏耙、耖等工具。等到种子发芽之后,就要开始播种,这就需要做秧田,就要用到耥等工具。等到秧苗长得齐壮之后,在“夏至”前后,就要开始插秧。插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这天,农家一般都要准备好鱼肉酒菜,祭祀谷神,以盼望丰收。插秧的最后一天,称为“关秧门”,下一天,媳妇就要回娘家,俗称“插落黄秧,望望爷娘”。人工插秧为了使秧苗插得比较整齐,在插秧之前,习惯用丈杆和种田绳先拉好直线,以规范秧距。
  插秧十七、八天后,就要进行耘田,即除草和松土等,这样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农家耘田常用的工具是耘稻马、挡头马、臂笼等,戴上它可以起到使身体少受稻叶伤害的作用。在耘稻时,这一带有流行唱“田歌”的习俗。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七分管”除了施肥、耘田外,还有灌溉。在这里农村普通使用的灌溉工具是牛力水车。牛力水车由上车、下车、车棚和地轴四大部件构成。

打稻
打稻

  插秧后,经过多次施肥、耘田、灌溉,随着水稻的逐渐成熟,到了秋天,就进入收割阶段了。这一带收割使用的传统农具是镰刀,后来发展到用收割机。割稻完毕后,就要进行打稻。以前农民打稻用的工具是稻桶和稻床,后来发展到用脚踏打稻机—电动打稻机等。打稻之后,就要进行扬谷,主要工具是扬谷风车,它的功能是去掉稻谷中的稻叶和灰尘等。扬谷之后,要进行晒谷,常用的工具是抄谷板、推谷板等。打稻、扬谷、晒谷之后,就要进行牵砻。所谓“牵砻”,就是把稻谷的外壳去掉。牵砻就要用到砻车,古代一般用石砻,宋代之后就改为用木砻。用“砻”牵出的米只不过是把稻谷的外壳去掉,如果要得到真正的白米的话,就要进行“舂米”。过去农民“舂米”常用的工具是手舂式杵和石臼,脚舂式杵和石臼。在逢年过节时,如果想做方糕、圆糰,就要把大米磨成粉,这就要用到石磨。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许多生产习俗得以形成,也产生了大量的农谚、田歌、谣曲。同时,还派生出了以稻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糕点、团子、鹅头颈、油墩子、八宝饭等等美食文化。
  如流传在平湖百姓中间数量丰富的农谚,“三百六十行,种田第一行”、“种田种田,越种越甜”、“育秧如育婴,保苗如保命”、“丰收无巧,一苗二肥三除草”、“三分种,七分管”等等,或劝诫人们勤勉劳作,或传达朴素而实用的耕作知识。在长期辛苦的水稻耕作实践中,为了放松心情,形成了不少歌谣,如《耘稻歌》:“耘稻要唱耘稻歌,两膀弯弯泥里拖;眼窥八方田中草,十指尖尖摸六棵。”还有不少民歌小调,多为农田劳作时所唱,节奏规整,似说似唱,长于叙事。

米饭
米饭

  每年春秋两季的“做社”活动,是祭社公的日子,传说社公是主持一方人畜平安的土地神。人们在供桌上总要摆放一碗盛得满尖尖的“佛饭”,同时唱社书、演社戏,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从某种意义上讲,“做社”的习俗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稻作管理技术的原始信息,现在科学种田,大多数农民不信神,不求天了,但这种“做社”的形式保留了下来。经历了不断发展的科学观念和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淘洗,原先附着于“做社”活动的封建迷信色彩大为减弱,仅保留了某些形式上的承传,而此类形式传达出的民间艺术意味(尤其是其中的民间音乐元素)反而大为增强,绝大多数社民,特别是青少年,早已把此种活动当作了一种农闲季节的休闲娱乐活动。
    在饮食上,如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制作米糖、糕团。千百年来,农民总是“鸡叫做到鬼叫”,种田的辛劳程度是难以言说的。因此,农家对来之不易的收获格外珍惜,并由衷地尽情庆贺,用米来制成各种糕团。先将米粉细磨细筛,经过蒸粉、揉匀、出条、整形、冷却等工序,作成细韧糯软、香甜肥润的成品。堪为糕团经典的是青团,它是江浙沪一带清明节令食品,是时,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时节,一丛丛俗称“麦糖杆”的草野生在河岸、沟渠、田埂边,将它们割来,洗净浸泡一段时间后,捞出捣烂,拧出青汁,用晾干的水磨纯糯粉拌匀、揉和,点浆配方,馅以果糖,揉成糕团上笼蒸熟。刚出笼的青团绿如碧玉,油亮似翡翠,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揉搓水乡糕团成形的,不仅有乡民的喜悦,还有信仰、风俗、时令、人和地域。

二月二撑腰糕
二月二撑腰糕

  糕团那样的食品其实是水乡人细品农业时代悠长岁月的点心。从春节到年末,很多时令和节日可以用糕团来标志和记载。如流传在平湖的《十二月节令》所示:“正月里,闹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里,眼亮糕;四月四,神仙糕;五月五,小脚粽子箬叶包;六月六,大红西瓜颜色俏;七月七,巧果两头翘;八月八,月饼小纸包;九月九,重阳糕;十月十,新米圆团新米糕;十一月,白糖圆子桂花浇;十二月,糖蕈糖元宝,吃仔就滚倒。”
    另外,谷粒进仓,新米上市时,农家都喜欢用新糯米酿制米酒,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平湖农家酿酒称“做酒”,做酒有许多习俗,如做酒前蒸熟的粢饭要先敬灶神、做酒时忌小孩或经期在身的妇女在场以免“不规矩,不干净”、做酒的缸要放到人不走的地方保持安静和出酒率高等等稻作文化遗留。
  平湖的红白喜事中也常见与稻作有关的习俗。婚俗中有“喂糖饭”和“吃小夜饭”,新娘上轿前,由娘家母亲事先准备好一碗饭,上面撒点红糖,新娘面朝北坐着,由母亲或哥嫂一口口将糖饭喂下去;然后还要准备两碗饭,上面放着两根长梗咸菜、两双筷子,放进一只面盆。新婚之夜,闹新房的人们散去后,男方长辈在女方陪嫁品中端出这两碗咸菜冷饭,让新郎新娘坐在床上吃完,就叫做“吃小夜饭”。另如丧葬,举丧都要设灵堂,将遗体陈于客厅,并摆灵让亲友祭奠。遗体的头旁,盛放一碗白米饭;脚边,点上一盏油灯。据传,这是让亡人在阴曹地府吃饱了赶路,虽然荒谬,却也可见对米饭的重视。再如平湖的造屋“抛梁”风俗,垒墙立柱竣工时,便举行上梁仪典,将正梁敲进榫头,主人夫妻双双“拜梁”完毕,然后师傅们将主人家早就搬在梁上的栅糕、圆团等往下抛,俗称“抛梁”。
  稻作文化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源头,它内蕴的文化要素值得今人去发掘、继承和弘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