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汤 银翘散

 mjljaj 2012-03-13

2010-02-09的日记2010-02-09 14:13

且说桂枝汤ZT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在中医看来,不论什么病,它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所以治病不但要根据不同个体因人制宜,根据季节因时制宜,根据地方因地制宜,最关键的,是根据这个人现在这个病的发展阶段分辨病、症,然后处方治疗。既然病症是在变化中,所以感冒药每次只开一剂,而且这剂药还不一定全服——服一道病愈,那就停药,所谓“中病即止”;服一道没有效果甚至更严重,那就赶快停药换药——哪能像现在的医生,感冒药一开三天的量?不过现在的医生和病人都很忙,不可能仅为一个感冒每天忙碌,这也就难怪感冒越来越难治,花的钱越来越多了。


论桂枝汤.银翘散煎服法在治疗感冒中的意义

孙娟,孙健

(济南中医院 济南 250012 )

中图分类号: R2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7738(2006)11-0692-02

    桂枝汤由桂枝三两 ( 去皮 )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组成,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对桂枝汤的煎服法是这样论述的:“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银翘散由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组成,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银翘散如下煎服:“上杵为散,每服六儿,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桂枝汤和银翘散是治疗感冒的两大类型的代表方剂,即桂枝汤主治风寒感冒,银翘散主治风热感冒。根据两位名医的论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感冒药的煎服法正确与否,事关临床疗效。体会如下:

  煎药火候和时间。张仲景言:“微火煮”,吴鞠通提到“香气大出”,“勿过煮“均是说火候和煎煮时间而言。因为治疗感冒的中药大多具有味辛发散之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所以不宜久煎,以免香气挥散,药性损失,有效成分散失过多。所以说:“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实为解表剂煎煮火候的通则。

  煎药用水量。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将药物浸泡在容器内,以淹没药物为度,加水过多,则煎煮时间势必过长,部分成分被破坏;加水过少,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治疗感冒的中药质地多疏松,故煎药用水只要淹没药材面即可。浸泡时间一般为 30~60 分钟。

  充分利用药材。如桂枝汤是把桂枝、芍药、甘草捣碎,生姜切片,大枣掰开 , 桂枝要把桂皮去掉 . 而银翘散的剂型是煮散 . 这样都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 , 避免药材的浪费 .

  取汗方法 . 为利于感冒的治疗 , 服药后喝热稀粥以助药力和取温服取汗、加衣被取汗的方法 . 喝热粥以助药力的意义 : 一是借谷所业补充津液汗源,防发汗致营阴不足;二是借热能来鼓舞胃阳,进而振奋卫阳。此乃粥药并用即药物治疗和食疗相结合的方法。发汗要求:一是要汗出周遍:即汗出要遍身,光鼻尖,心口窝出汗不行。二是出小汗,出微汗,不可出大汗,不能遍身流漓。三是持续出一段汗:约一时许,即可盖被保温一时辰。汗出透了,才能达到出热退,脉静身凉的目的。

  根据病情轻重决定服药剂量和次数。病情重的,药量宜大,多服几次;病情轻的,药量要小,少服几次,奏效为准。不必强行规定每次多少毫升,每日几次。两位医家都提到:“病不解者作再服“,言外之意,病解即可停药。这是因为治感冒的中药多具发散之性,过多有伤耗正气之虞。

  注意固护脾胃。感冒患者本身胃纳欠佳。如桂枝汤实际上也是个食疗方:桂枝为桂树的皮,为常用佐料;生姜辛香温胃和中,常言说:“要得香,葱蒜姜”;大枣补脾益所;甘草也是一种特殊的调味品。生姜和大枣经常用在感冒药中,一则调补脾胃,一则调和营卫。

    在临床上从事中医儿科诊疗时,治疗风热感冒也开银翘散方加减,然而疗效不佳,曾请教过老师,说:“注意煎服了吗?“猛然惊醒,遂仔细研究了银翘散、桂枝汤等名方的煎服法。临床上再用银翘散时,疗效就大相径庭。所以说,中药煎服法之恰当与否,对疗效有很大影响。现在治疗小儿感冒,根据辩证治开方后,往往仔细叮嘱患儿家长浸泡时间,加水多少,煎服的火候时间,后入的药物(如薄荷,芥穗等芳香轻清之品后入且煎煮时间要短),汗出的多少,药后的调护等方面,且开方多为 1~2 剂,中病即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信息来



按中医的理论,感冒的病症发展一般是由表及里,或者说是由卫、气而营、血,治疗也按阶段进行。咱家得的是向来是风寒感冒,所以就不说风热了。风寒感冒初起宜辛温解表,方用简单的“葱豉汤”,症状较重的则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如果是感冒先兆,也就是有可能感冒、但还没有感冒症状,那就弄点生姜汤热热喝下,驱寒祛邪防感冒,民间常用;闽南的“风葱”作用也差不多。如果风寒感冒迁延不愈,由表入里,或者说由卫而气而营,那就要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了,方用“桂枝汤”。


“桂枝汤”很简单,现在用的是:


桂枝10g,芍药10g,炙甘草5g,生姜10g(约四片),大枣四枚。


“桂枝汤”是风寒感冒的圣药,但现在的中医一般不用。原因有三:一是这药不值钱,一剂才几毛钱,肯开这药的医生肯定要喝西北风的:二是这药发汗力弱,效果似乎不明显,其实它是扶正祛邪,治病而副作用不明显,不明事理的还以为是自己好了呢;三是用这药要把握好时机,感冒初起不行,其时表邪来势汹汹,“桂枝汤”抵挡不住;要在相持阶段,寒热往来,时寒时热……这时效果最佳。


用过“桂枝汤”一二剂,感冒一般就结束了。如果不放心,还可以用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调养,避免重感——不过那一定要在没有感冒症状时才能用。


总结几十年与感冒抗斗的经验教训,最主要的一条还是要重视养生,不能因感冒事小而不以为意。而风寒感冒按阶段用药为:葱、姜——“葱豉汤”——“荆防达表汤”——“桂枝汤”——“玉屏风散”。


附“桂枝汤”原方(《伤寒论》):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3枚)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复取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除,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汗!这么细致入微,现在的医生和病号哪有这耐心?难怪感冒治不好——当然现在的药材也不地道,例如桂枝,本应该用桂树的枝,色泽金黄,材质细腻,气味芬芳,现在用的是天竺桂的枝,黑灰粗糙,气味浊而不清,药效当然大打折扣——勉强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