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信用社应关注农民返贫问题 谨防信贷风险

 juluyuan 2012-03-14

农村信用社应关注农民返贫问题   谨防信贷风险

来源:长岭联社   作者:郭景山    发布时间 :2011.12.29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力度加大,农村经济向好发展,但与农村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形势背道而驰的农民返贫问题,在有些地方日渐抬头,导致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加剧,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一、农民贫困的主要表现:

现在的农民贫困,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吃不饱穿不暖的生存困难,而是有吃有穿有住处、债台高筑的经济贫困,无幸福感、无生活信心的精神贫困,无扩大再生产能力的经营性贫困等。

二、农民返贫的主要成因:

导致农民返贫的成因除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欠收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经营的盲目性。一是不懂得关注农情、不研究市场行情,看不准农产品的市场前景,种植项目无计划,增产不增收。二是求富心切,不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以抬款、贷款大量购买耕地,一旦受灾减产减收或绝收,几年都难以恢复“元气”。 三是在多种经营上盲目“跟风”,由于不懂经营、选项不准、经营不善,“破了产”却还不了债。

(二)消费的盲目性。投入加大、产值提高,实现收入时点集中,“花堆钱”现象导致花销计划粗犷、花费盲目、项目失控、消费超前、超支严重。

(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配套设备更加齐全,这在提高农民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多数地方家家户户备有农机设施。小型配套设备配备齐全需2万元左右,但每年使用不超2个月,利用率极低。随着耕作设备不断更新,对农民个体而言即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加重了自身经济负担,对社会而言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交际开支项目纷繁复杂。非生产、生活成本的社会活动交际成本即人情往份项目繁杂、频率加快、攀比之风渐长,家庭交际性开支负担较重,一般农民家庭年交际性消费都在5000元以上。

(五)意外开支的不确定性。由于业余生活单调、文化活动缺失,酗酒、赌博在农村蔚然成风。酒后闹事、酒后肇事致伤致残致死,因赌倾家荡产、因酒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大宗项目开支超过承受能力。如盖房、家庭成员生病、子女婚娶、子女读书等,只要发生一项,该家庭就有返贫的可能。

(七)子女“啃老”现象突显。子女离乡安家的房子首付、离乡创业的启动资金需父母筹集,有积蓄的家庭一次性掏空,没有积蓄的家庭落下了债务;子女留守本乡本土的,成家后,父母要给房子给地,老人由此失去了生产资料、失去了生活依靠,身强体壮的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年老体弱的沦为返贫群体,子女“啃老”现象让父母在经济上难以喘息。

三、农民返贫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影响

依靠土地耕种的农民,农业产出扣出生产生活费用,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所剩无几,有的还在寅吃卯粮。资金实力不强,是造成农民信用级次下降、信贷风险加剧的直接的非主动因素。

四对农民返贫问题及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

防止农民返贫,即要靠农民自身努力,也需要国家及全社会的关注,农村信用社也应责无旁贷,承担起解决农民返贫问题和信贷风险防范的双重责任。

(一)加强社会环境建设: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公益设施、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农村信用社要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减少信用贷款面,扩大担保贷款、联保贷款、抵押质押贷款面,降低贷款额度、压缩贷户年龄上限,实行贷款家庭成员连带责任控制。

(三)信贷人员应强化人为防范:坚持深入村、屯、户,做到了解社情、民情,适时掌握农民经济信息、行为动态及信用状况。

(三)推进农村经营模式改革进程:助推农机合作社发展步伐,建立以农业产业化方式为主,多种生产组织方式并存的农业生产格局,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既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劳动力,也利于规模化改造农田,改良土壤,提高单产和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引导富裕农村劳动力向非种植产业转移,实现二次就业。

(四)强化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市场评估能力、行为约束能力,风险规避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创业致富能力。  

(五)普及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养老保险、伤残贫困救助机制,以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和伤残老养无所依的问题,减轻贫困人口的新增负担,降低返贫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