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四岁多开始学国际象棋的。上中班后,幼儿园增设了国际象棋兴趣班,免费的,又不占用课外时间,就给他报了,儿子也很感兴趣,学得津津有味。正好有个朋友是国象教练,办辅导班,就趁热打铁,送进去学棋。没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竟成了我们和儿子共同的“心病”。
幼儿园兴趣班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把学棋当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小朋友没有心理负担。原先我们也以为,上辅导班学棋不过是再强化一下,边玩边学,开发智力,权当个益智游戏。但是在辅导班学棋和幼儿园就不一样了,那是真教实学,“真枪实弹”的练呢。在班上儿子年龄最小,程度又低,开始根本听不懂,坐在那儿迷迷瞪瞪,如坐针毡,很遭罪,一堂课听下来脑子里一盆浆糊。什么“保尔逊开局”、“西西里防御”,连我都听得一愣一愣的。老师提问回答不上来还要挨批评,常常急得哭。和小朋友下棋老是输,有时他就干脆破罐子破摔,一味和对方对子,拚光拉倒,速战速决。最后老师复盘,一看他的棋局记录,一撇嘴就走了。他呢也乐得自在,一溜烟儿窜到院子里玩去了。
就这样,在幼儿园启蒙的那点兴趣丧失殆尽。有一阵子一提学棋他就头皮发麻,视如畏途,千方百计想逃脱干系。我们一看这情况也就不逼他了,别把他逼进死胡同,有道是“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何必呢。于是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一搭没一搭的跟着拖拉,对他的学习进度、输赢胜负也不放在心上。刚开始是双休日晚上上课,后来改成双休日下午,这样一来就成问题了——每星期两个休息日都被拦腰砍断了,孩子都没法出去尽兴玩,大人孩子都不能完整的过个礼拜天,这事闹的!和老师商量,以后每星期只去学一次,老师问:每周一次能保证吗?我说:不能,该玩还得玩。
去年国庆节期间,儿子参加了国际象棋定级比赛。第一天比赛结束后,他晚上睡觉很不好,做梦都是下棋,刚睡不久就听他在梦中喊叫:“爸爸!这个车这样走可不可以?”过了一会儿,他又烦躁不安的蹬被子,还一边着嚷着:“哎呀!他刚才那一步怎么走的来着?……”这孩子,都魔怔了。到了后半夜,忽然听到他在被窝里哭,很伤心的抽泣,都泣不成声了,估计又梦到了白天输棋的事,心里有阴影。多大的心理压力啊!我给儿子擦去眼泪,他连醒都没醒翻身又睡了,两口子相顾无言。
虽然儿子侥幸晋级了,但我也没觉得特别高兴,回想起他比赛那天晚上的情形,心情总是有些沉重。我深切意识到,学棋的压力的确不小,对一般孩子来说,过早学棋可能弊大于利。有研究发现,棋手们在比赛中消耗的体能并不亚于一个拳击手,棋类竞赛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的负担。孩子还小,他们的体内的能量仅够成长之用,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
定级比赛以后,一个冬天也没学棋。转过年来,已经是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了,看看幼儿园的一些小朋友,都在忙活着“幼小衔接”,各种课外班连轴转,为了上学后抢个头彩下多大功夫啊!我们呢,棋还学不学?经过三思,最后决定:不学了,等到上学以后再说。为什么?还是让俺儿子来回答吧——
一个同班小女孩拉碌碡一起上课外学习班,碌碡坚决反对。那女孩说:“今年就上学了,你还不赶紧学点东西?”碌碡反戈一击:“快上学了,你还不赶紧玩?”
是啊,“春宵一刻值千金”,现在的时光就是他们人生的“春宵”,此时不玩,更待何时?上学之后学什么也不晚呀,何必一窝蜂的跟着去抢跑、抢拍?你看农民种地,什么时候种什么都是按照节气来的,把季节搞乱了的,那是温室大棚。咱的孩子让他自然长自然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