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指义务教育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只有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才能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如何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是摆在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一件大事。笔者认为,首先是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性分析,考量县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进展程度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其次是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的差距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找出校际间的差异,落实实现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任务,最终实现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将以县(区)为单位进行,在监测过程中,将对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摸底和统计,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所掌握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归类,根据分析结果对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的均衡现状进行全面掌控。因此,要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组织领导是关键,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必须建立四级组织。
一是各县(区)政府要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领导组织。县(区)政府应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部署,成立由分管县(区)长任组长、教育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监测工作的协调和领导。
二是各乡(镇)政府要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领导组织。负责协调乡(镇)直所属的相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和义务教育学校,帮助扫清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是县(区)教育局要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领导组织。教育局应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作为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认真加以落实,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督导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督导室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与评估工作小组”,负责信息采集、工作梳理、标准制定等基础性工作。
四是县(区)直初中、小学和乡(镇)中心学校要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领导组织。负责提供相关信息、基础材料、学校状况等有关数据。
只有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才能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进而形成了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抓、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具体抓的工作局面。
二、做实做细,认真做好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为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县(区)政府和教育局都应制定《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由政府督导室负责具体业务工作,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保证必要的办公经费开支,派人参加各级培训和学习。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县(区)直中小学和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业务人员参加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的学习会或培训会,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文件和学习材料,并对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县(区)教育局应把监测报表的填报情况、数据采集的准确度和学校的现状等工作进行认真严肃部署,确保信息来源真实、准确、无误,一旦出现问题要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
三、措施得力,确保监测工作取得成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比较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为此,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取得良好的成果。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是要得到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教育部门应把省、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精神、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要求,以及开展这项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等向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做详细的汇报,使这项工作得到县(区)政府的理解和高度重视,并给予全力的支持;二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从政府到教育部门及学校都要建立领导组织,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组织网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就是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吃苦耐劳的监测工作人员队伍,为落实监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四是要建立工作机制。明确校长是监测工作的重要责任人,必须保证提供的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具体监测人员是监测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在保证所采集的数据真实完整的同时,必须掌握采集、填报数据的来源和时限,理清校际间不均衡因素,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五是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县(区)教育局与各被监测学校通过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及时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做到快捷、迅速、准确,进而极大地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六是要开展督导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立刻整改,不留后患。对工作中取得成效的要及时总结推广,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次督导检查后都要形成督导通报,对影响监测工作正常开展的要进行批评,对取得成绩突出的要给与大力表扬。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得不到重视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充分认识和大力支持,由于这项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太低,地方和基层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建议要运用好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认识并关注此项工作,同时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监测工作的实施。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做不到位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更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可能会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指标定位不准、检测方法不当、数据采集不符合实际等等。所以,在开展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实践中摸索、探讨和总结完善,逐步设计出较为科学、实用和更加切合实际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数据采集方式,进而完善监测工作的各项任务。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结果得不到有效运用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监测结果与当前正在实施的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促使监测结果为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服务,进而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达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