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朴德秀 (2011年11月23日) (简要点评:学校督导评估各级督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下发后,各地认真开展了实验,为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督导评估机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介绍龙井市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多年来,我市在省、州的大力支持、鼓励和指导下,以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为治教依据,结合我市教育的实际,坚持开展了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特别是在新的《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方法(试行)》、《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之后,为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督导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职能作用,推动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有益的探索。 一、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主要作法 (一)完善组织系统,建立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督导评估保障机制。为保证学校督导评估的顺利实施,我市在评估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督学为主体,由有关人员参与,相对稳定的学校督导评估组织系统。一是组建了主管局长任组长、督导室主任任副组长,以专职督学为主,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人员、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等兼职督学而组成的学校督导评估小组。二是各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政工团、教导处、总务处和教职工代表组成的学校督导评估自评领导小组,由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担任学校督导员,具体负责自评工作。评估小组制订计划方案、培训学校督导员、指导学校自评工作,按照各自检查指标体系进行“两听”(听汇报、听课)、“两看”(察看校容校貌、察看课外活动)、“两查”(查教育教学设施、查档案资料)、“两访”(访问教职工、访问学生)、“两测”(定量测评、定性测评)的评估调查和分析,编写学校督导评估综合报告。 (二)规范评估的步骤、程序,建立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督导评估调控机制。为规范学校督导评估行为,完善学校督导评估调控机制,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方法(试行)》的要求,制定了《龙井市学校督导评估实验工作计划》。对评估的时间安排、自评、组织实施、结果的处理等作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评估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性要求。 督导评估的步骤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根据前一轮学校督导评估的情况,重点评估弱项的整改情况。 督导评估工作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组织实施和结果处理等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的基本程序是:1、依据评估对象,制订周密的评估实施计划,下发评估书面通知;2、组建评估小组,落实分解任务,明确评估职责;3、组织参评人员培训;4、依据评估指标内容,设计和印制各种评估测评、统计表格;5、培训被评估学校的校长及督导员。 组织实施阶段的基本程序是:1、全体参评人员集体听取学校自评工作汇报;2、按指标体系采取“听、看、查、谈、访、测”等方式收集评估信息;3、对检查所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类、筛选、核实和认可;4、依据认可的信息资料,对评估客体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评;5、对测评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静态和动态的综合分析,统一全体评估人员意见。 结果处理阶段的基本程序是:1、实事求是地与被评估学校交换意见,提出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要求;2、及时写出学校督导评估意见书; 3、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上级教育督导部门、市教育局以及被评估学校发送学校督导评估情况的通报。 (三)注重结果处理,建立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需要的学校督导评估激励机制。我们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结果处理: 一是及时反馈督导评估结果。评估结束后,形成督导评估意见及案例分析,及时向学校反馈,对学校工作给予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必要时责令学校限期改正。同时,形成督导通报,在督导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应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对策性建议,报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相关学校。 二是评定学校等级类别。依据对学校评估结果,由市教育督导室确定学校等级类别,并报经市教育局审核备案。 三是结果处理。评估结果均为A等的,由市教育局和教育督导室授予相应称号。对学校管理评为C等的学校,当年学校整体工作不能评为先进。 通过正确处理与运用督导评估结果,强化了制约和激励机制,扩大了督导评估的效用和影响,促进了学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自我规范。
二、学校督导评估的积极效应 通过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建立评估的保障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从理论上丰富了督导评估的科学内涵,从实际上初步构建和完善了学校督导评估制度,较好地发挥了督导评估的功能,我市学校督导评估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督导评估的指标和内容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上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因此,通过评估,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才培养机制也不断趋于健全和完善。 (二)促进了办学理念的提升。在学校督导评估中,学校结合评估要求,加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的探讨,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注重确立先进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办学水平。在学校发展和创新工作中提出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既具有先进性、超前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又是学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既反映了教职工的强烈愿望和共同追求,又体现了领导班子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促进了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为了达到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改善办学条件,保障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宽阔的平台。 (四)规范了学校工作的科学管理。一方面,学校评估主要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鉴定和调控的一种手段,评估本身就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另一方面,评估指标体现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管理的要求,促使学校必须重视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由传通的经验型管理向全面系统、周密严谨、趋于规范的管理转变,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严要求的特点。 (五)强化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在督导过程中,学校都制定教师培训规划、确立目标、采取措施、建立机制、加大实施,着重从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两个方面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在全市基本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钻研业务、恪尽职守的教师队伍。 我市虽然在构建学校督导评估机制,完善学校督导评估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学校督导评估有关要求和精神,开拓创新,促进我市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