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兰栽培

 KAP1968 2012-03-14
  •  墨兰栽培

  • 墨兰又称报岁兰,是广东中南部地区种植的主要兰花种类。其中有白墨和黑墨两个类别及众多的栽培品种。顺德市传统种植的兰花如企剑自墨、柳叶白墨、玉版自墨、仙殿白墨、软剑自墨、勾咀绿、绿瑛、黄金塔、企剑黑墨、徽州、小鹦鹉、小香、金咀墨兰、银边墨兰,神州奇、银滔(拖)、瑞金、金边玉带等均属墨兰。近年来从台湾引种的大多数兰花如绿云、绿英、大屯麒麟、华光蝶、桃姬、樱姬、金玉满堂、龙凤、鹤之华、日向、太阳、桑原晃等也属墨兰的品种。

    有的墨兰1月已经开花,多数花箭也已抽齐,可搬出剪去残枝败叶,拔除杂草,整理好兰叶,摆于宽敞明亮的厅堂上,早上可晒一两个小时的太阳,切忌被西北风狂吹而折箭脱朵脱蕾,也忌滥浇水,不宜施肥。2-3月是墨兰的盛花期,兰圃厅堂清香四溢,观赏时不宜用手摸花蕾花朵花箭,以免碰损。盆土太干时,可适量浇水。每天早上可晒一两个小时太阳,以促进香气的释放,增加香味。花开至顶端一朵后过数天,即可剪下插于盆泥土,或插于花瓶上。3-4月开完花后墨兰长势最弱,过密的可分盆。此时多数墨兰处于调整期,不宜多施肥,只要适量的水利相对湿度让其调养即可。4-5月墨兰开始出芽(有的墨兰是前一年9-11月就已出芽粒,此时才迅速上抽),要妥加保护。开始可施些稀薄的肥,但切忌施在兰芽上。以后每10天左右追肥一次。5-9月,气温上升,是墨兰迅速生长的季节,要保持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防治病虫害。墨兰最忌阳光曝晒,夏秋冬均在遮阴,特别是中午和下午,不然的话灼伤叶子,样子会很难看。10月开始生长速度放慢,可考虑换盆。有的墨兰(榜墨、秋墨)10-11月开花,则不宜在此时换盆。有的墨兰10月开始有花芽冒出盆土,宜细心观察、保护。墨兰箭高朵数多,其花箭孕育期也较长。有的墨兰从秋末出花芽到冬天15。C以下休眠一段时间,再到冬末初春才迅速长箭开花,这一过程有些像春兰、冬大要防风、防霜冻,不能置放于室外。墨兰怕冷,广东以北各省区过冬最好放入温室内,或有暖气设备的房间。   



    据观察,墨兰的生长发育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2~3月(新历计、下同)新芽萌发;

    4~5月新芽出土;

    6~7月新叶伸长;

    8~9月新叶继续伸长,形成新兰株;萌发生长新根,形成独立根系;

    10~11月新兰株渐趋成熟,芦头增大,花芽分化;

    12~翌年1月 花菖伸长;

    2月开花期。

    1、新变伸长,生长最快

    据笔者在1987—1988年对墨兰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定点调查,6—9月四个月,新菖的生长高度占成年株高的比例,企剑白墨70%,企黑68%,金咀墨兰6时6,银边墨兰52%,平均65%

    2.新兰株形成独立根系

    当新变出土未展叶以前,主要靠母株提供水肥营养;七月底八月初新菖已抽齐叶片一形成新兰株时,便萌发大量新根;至八九月为新兰株形成独立根系的时期,此时根与时同步生长,既要促进新叶长高长阔增厚,也要培育健康的根系。

    3.易受暑热及病虫侵害

    六、七月份当新叶开叉口时,易受红蜘蛛为害,使心叶出现小红斑。红蜘蛛是一种螨类害虫,个体通常肉眼看不清,一年约发生10个世代,当夏季温度达30度时,5~7天可形成一个世代。去年夏季,由于高温多雨,红蜘蛛为害比较普遍,据六月份调查企黑种,新菖受害率为3~8%,严重者高达12%。

    八、九月份高温酷暑,如遮阴不够,供水不足,容易被烈日灼伤,造成叶片“烧边”或焦尖,尤以徽州、金咀等阔叶种易受其害。此为生理病,完全可以人为避免。

    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暑热虽过,但秋后翳热天气时有发生(俗称“秋老虎”),中午高温常达30℃以上,且极干燥,使人猝不及防,如过早揭去遮光同,或淋水不足,或根系不良,便诱致黑斑病大爆发,三五天之内青绿的兰叶出现点点黑斑(以嫩叶为重),大有全年功夫一朝丧之危险。此时为栽兰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段,万万不可以粗心大意。

    传统栽培墨兰多用塘心泥。冬天放干鱼塘;取塘中间淤泥晒干后剁成拇指大小块状备用。塘心泥晒干后吸水保水性好;既不易板结又不易份化,且有良好的肥效。现栽大盆墨兰还有用此料者。

     

    现代栽培小盆墨兰则多用轻型的硬材料。如陶粒、埔里兰士、日本兰石、火山石、水浮石、蕨根(蛇木)干化树皮、塘基兰土、风化后的粗沙小石、火烧土等等。也有用水苔作临时栽植,或作混合植料,或作盆面铺盖防护装饰的。大面积栽种有的用粗沙、腐殖土、水苔、木屑等混合料栽种,和降低成本。

    注: 以上植料常被作为混合植料选用。一般少用单一种植料,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凭自己的经验配制自己习惯使用的混合料。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Andr.)Willd.又有报才兰、报岁兰、催生兰、发兰、丰才兰、丰岁兰、岁兰等别名。它是兰科,兰属的观赏植物,有所准备地为中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墨兰株形俊美,花开冬春之际,故观赏价值较高。它对栽培环境的要求稍严,比较适合我国南方地区进行种植。


    【形态特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具椭圆形假鳞茎。墨兰叶线状披针形,长达60厘米以上,宽2~4厘米,直立,全缘,革质。花茎直立;总状花序;小花10~16,淡红色,具紫纹,唇瓣黄绿色,在紫红色斑点。蒴果。花期1~3月。在栽培条件下通常不见结果。


    【摆放地点】可以将墨兰摆放在东向、南向、西向阳台上进行管理,其中以东向、西向阳台的栽培效果为较好,在南向阳台上应该避开日光过强之处。由于它高矮适中,因此可以摆放在大小不同的各类阳台上。在其生长旺盛阶段,要将植株置于每天接受散射日光不少于1~2小时之处。夏季应该保持环境通风。冬季气温稍低并无妨碍。


    【繁殖方法】以分株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春季3月进行。由于种苗是直接定植的,因此繁殖基质宜选用含腐殖质的酸性壤土,所用盆器即为定植盆器。要用已经栽种了3~5年的大株作为繁殖材料。在分析前数天不要浇水,因米植株的根、叶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较脆,在缺水时发蔫变软,这样不易受到伤害,便于操作。亦可采用播种法进行育苗。


    【管理措施】宜选用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壤土做栽培基质,pH值以 5~6为宜。如果有条件,所用盆土可由腐叶、细砂、园土按体积计以1.5:0.5:1的比例配成。墨兰植株高矮适中,生长缓慢,通常选用中型花盆进行定植。墨兰喜微潮的土壤环境,不宜使其遭受干旱,所用的水最好是软水。对肥料需求不多,不施基肥植株亦能较好地生长,每年春秋二季给植株各浇灌稀薄液体肥料1次,在休眠期应停止追肥。夏季要给墨兰遮荫,应该保证让植株接受适当直射日光,否则植株生长较差,开发不良,但要保证植株在每天上午10点前接受日光照射,避免中午、下午的阳光直射,否则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墨兰性喜空气流通的环境,在相对湿度过低的情况下进行通风,最好同时喷水,这样有助于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叶片于尖。其喜温暖环境,在16℃~28℃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冬季应该保证环境温度尽量恒定,避免每天有较大的波动。在夏季接受日照过多的情况下,植株易患日灼病。其症状是叶片表面出现黄色斑点,而后逐渐变为黑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干枯死亡。其防治方法是:避免日光直射时间过长,应该做到及时遮荫。在阳台栽培中,墨兰易患根腐病,常会受到介壳虫、蚂蚁等有害动物的侵袭。


    【栽种年限】墨兰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十分缓慢,植株不易老化。它的最佳观赏时间段自种苗定植后可达5~7年,甚至更长。在不翻盆的情况下,其连续栽培不宜超过2年。

    墨兰,属兰科,墨兰种。但在中国,墨兰被我们称之为“报岁兰”;这是因为懂得讨巧的墨兰,恰逢春节前后迎来自己的盛花期。 所以墨兰在咱们传统文化里的吉祥含义,自然是不言而喻。 
      
    在中国兰花家族中,墨兰以自己独特的外形与沁人心脾的芳香,世世代代享受着万千养兰、爱兰人士的宠爱。 
      
    尤其是近几年来,许多喜爱兰花,尤其是唯独喜欢墨兰的朋友,认为种植墨兰既能致富,又能修身养性,因而跃跃欲试。今天咱们的节目中,就跟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好好地分享一下,究竟该如何科学地种植墨兰和墨兰的养殖方法。 
      
    植物学特性 
      
    我国墨兰品种,繁杂多样,但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墨兰品种有:达摩、秋榜、金凤蝶、梅仙等。虽说墨兰各个品种之间,在花形与叶形上,稍微有所差异;但它们的栽培方法,大体上较为相似。 
      
    与其他国兰品种一样,墨兰同样具备既可以观花,又可以观叶的特点。  
      
    相比于以前只能到深山老林中,去艰苦地寻找野生墨兰的踪迹;现在经过多年来的人工栽培之后,近距离观赏墨兰这种美事儿,开始变得轻而易举。 
      
    都说墨兰很独特,那与其它中国兰花相比,它到底又有哪些不一样呢?  
      
    形态特征
    墨兰呈剑形结构的叶片,通常为墨绿色,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墨兰”。而且墨兰的叶片十分宽厚;通常比其它国兰的叶片都要宽厚许多;处于花期的墨兰,花葶的高度比叶片要高;最高时可以达到80厘米以上,这在其它国兰品种里是比较少见的。  
       
    墨兰的花期在1—3月份之间,能在上午10点左右,与晚上7点左右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墨兰的花序直立,花朵较多,最多可达20朵左右,花朵大多都为暗紫色或浅紫褐色,它的萼片一般呈椭圆形或卵状形;侧萼片则呈现歪斜状结构;  
       
    墨兰的结果期出现在花期过后的一年左右,蒴果的形状为椭圆形,直径约在2厘米左右。  
       
    外表娇滴滴的墨兰,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显得有点挑剔。   
       
    墨兰的养殖环境  
       
    对半阴凉环境的追求,几乎是所有兰花的共性,墨兰也不例外;25---28摄氏度之间,是墨兰认为最舒服的生长温度。它们异常害怕3摄氏度以下的严寒天气。  
       
    在生长期时,墨兰需要75--80%之间的空气相对湿度。  
       
    在人工栽培的情况下,比如泥炭土、石子、花生壳、珍珠岩等材料,腐殖质含量丰富, pH值在5.6--6.5之间。非常适合用来为它们进行无土栽培。  
       
    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组织培养作为一门先进的育苗技术,已在兰花种植产业中得到了不断推广。经过组培育苗的兰花,抗性强,病虫害发生较少;因此组织培养也成了目前最适合用于批量生产的育苗方法。  
       
    育苗技术  
       
    墨兰的组培育苗工作,要在每年嫩芽的抽发期,也就是3—6月份之间开始最为合理。整个组培育苗过程需要11个月左右的时间。  
       
    组织培养  
       
    取芽是开始组培的第一步。   
       
    取芽    
       
    取芽时,要选择3年生以上,长势健壮,并且无病害的成年墨兰,将假鳞茎上长出的新芽,轻轻切下;新芽长度通常要在3--7厘米之间,注意在切割新芽的时候,操作力度应当均匀。   
       
    在取芽完成后,为了避免新芽的伤口感染细菌,应当尽快清洗与消毒。  
       
    接种前的准备及接种操作  
       
    这里要注意的是,所有用于组培过程中的器具,都应该装入高压自动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消毒灭菌30分钟。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  
       
    每只培养瓶中的培养基约在30毫升左右,主要成分有:  
       
    硝酸钾,硫酸镁,无水硫酸钠,硼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蔗糖,琼脂 等。   
       
    使用切刀将新芽表层带有泥渍的部分切除后,将新芽放入清水中搅动清洗10分钟左右。再将新芽外面的表皮,层层剥离开来,直到露出最内部的茎尖,也就是所谓的生长点。生长点的长度大约在0.2厘米左右,将生长点基部植入培养基的正中央,要避免植入过深, 紧接着,将培养瓶盖好后,送到培养室内进行培育。  
      
    墨兰的养殖日常管理 
      
    在刚开始的3个月里,目的是让生长点,能够顺利成活。  
      
    培育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5--30摄氏度之间;室内的光照强度要在3000---4000勒克斯之间,每天让植株的接受光照的时间为12个小时。 
      
    大约经过3个月左右,原先的单个生长点,可以扩展到10----20个之间。 
      
    这时要通过分化后,为它们更换培养基,让它们进入增殖阶段。 
    增殖阶段的培养基,主要成分有:硫酸镁,氯化钙,硝酸钾,硝酸铵, 磷酸二氢钾, 硫酸铁, 硫酸铜等。  
      
    分化操作 
      
    将培养瓶内的植株取出后;把每个生长点分割开,操作力度不可过大,以免伤害到幼嫩的植株;紧接着,将分化后的每个生长点横向贴放在培养基的表面上,避免植入过深,每支培养瓶中要均匀地植入12个生长点。 
      
    经过分化的植株,在培养基里生长非常迅速。在往后8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培养瓶内生长健康的植株,在高度上都已经达到12厘米以上,根须的长度也达到了4厘米左右;这时再通过10---15天的炼苗,墨兰就可以完全脱离培养瓶。 
      
    从炼苗阶段开始,一直到以后的培育时间里,墨兰必须生长在符合各项指标的兰棚里。 
      
    兰棚的构造 
      
    棚顶的高度至少要在5米以上,兰棚的高度如果太低,不利于内部的通风状况; 由于墨兰属于半阴性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应该严格把控,它们要生活在周围几乎全部用遮阳网构造的世界里。 
      
    所以,在棚顶设置一层75%左右的遮阳网;在高出床架2米左右的高度与兰棚的四周,也要铺设一层75%光照度的遮阳网。 
      
    如果有条件的话,兰棚里还应该设置水帘,在降温方面,水帘的作用较为显著。 
      
    除此之外,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或者遇到雨季时,还应该在棚顶再设置一层塑料薄膜,能起到冬季保温,和雨季遮雨的良好效果。 
      
    用于承载墨兰植株的铁床架,宽度在1.6米左右最为合理;但长度可以视具体的生产情况而定,并无固定要求;高度至少要高于地面40厘米;为了有利于控制病菌、害虫的寄生与蔓延,床架下面一般不提倡种植其它植物。 
      
    在床架的中央位置,每隔1米至1.5米之间设置一个自动喷水设施;喷头离床架的高度在1米左右较为合理。 
      
    除了兰棚的构造要符合各项指标以外;浇灌墨兰的用水,也有严格的要求。 
      
    墨兰种植的水质要求 
      
    日常生活里的自来水,需要经过砂石的过滤,将杂质过滤干净后;然后流入蓄水净化池中,静置4天以上的时间,将自来水中所含的净化剂成分挥发干净。 
      
    经过4天的沉淀净化后,才可以使用水泵,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兰棚里。 
      
    当炼苗期结束后,墨兰需要通过装盆,完全进入室外培育阶段。在室外大致需要7个月的幼苗阶段和7个月的中苗阶段,墨兰才可以上市销售。 
      
    室外培育阶段 
      
    装盆前,轻轻地将培养瓶中的幼苗取出,用清水将根部的残留培养基清洗干净。 
      
    装盆 
      
    依照这一时期的生长需要,第一次装盆时的塑料盆规格为:9厘米×6厘米。 
      
    栽培基质可以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草炭土;其中富含的有机质大于等于50%,腐殖酸大于等于35%,氮磷钾含量大于等于3%;对幼苗的茁壮生长,有非常大的帮助。 
      
    装盆时,只需将小苗的根部植入基质中就可以,避免植入过深,影响植株在后期的生长。 
      
    装盆后,再将它们按照每平方米大约280株左右的密度,均匀地摆放到床架上。 
      
    日常管理 
      
    棚内的温度要尽量控制在25--28摄氏度之间;当温度过高时,咱们可以通过打开兰棚的大门,或者将四周的遮阳网卷到离地面约50厘米左右的高度,以形成棚内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棚内的温度。当然,咱们还可以通过开启水帘,来降低棚内的温度。 
      
    水分管理 
      
    墨兰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夏季气温较高时,每隔3--4天为它们浇水一次;冬季气温较低时,要平均在7--10天左右,为它们喷洒一次叶面水。 
      
    那到了冬季气温较低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越冬管理 
      
    一般在有遮挡风霜的防护设施时,越冬管理相对比较简单。我们直接将兰棚的大门关闭。从而起到兰棚内增温的效果。 
      
    墨兰在整个栽培养植过程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为了方便大伙儿系统地掌握,我们将在介绍完其它管理环节之后,集中地去介绍墨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约经过7个月时,墨兰的高度可以达到20厘米左右,根须的长度可以达到10厘米以上;这时一定要通过倒盆,将它们换到规格为16厘米×12厘米塑料盆中,继续培育。这里咱们顺便提一下,往后再过7个月左右,还有再依照生长需要,将它们换到规格为18厘米×16厘米的塑料盆,由于方法相似,这里咱们就一并介绍了吧。 
      
    倒盆 
      
    关于倒盆要注意的是,在倒盆前2—3天,停止为小苗浇水,让栽培基质保持比较干燥的状态,以有利于倒盆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倒盆时,轻轻拍打塑料盆,使塑料盆与基质能够分离开来;取出小苗时,将根部旧的基质抖落干净。 
      
    除了使用草炭土栽培,咱们还可以选择由石子、花生壳、珍珠岩混合调配而成的栽培基质,三者的调配比例为 3:3:1。 
      
    这种调配而成的基质,透水性良好、拥有较为充分的腐殖质,而且酸碱度稳定,非常有利于墨兰快速生长。 
      
    为了使墨兰养好根,并且多发苗,一般都提倡 浅栽,假鳞茎要半露于盆面,从而使假鳞茎能更多地获得自然光照和新鲜空气。 
      
    在第一次倒盆后,随着墨兰日渐成长,咱们的管理工作还要再接再厉。 
      
    水分管理 
      
    这时为墨兰浇水时,就可以开启喷灌设施为墨兰喷水了。依照季节,如果在冬、春两季气温较低时,在晴天的早晨9点之前,每隔7—10天一次。当喷到花盆底部有水流出时,就表明盆内的栽培基质已经基本湿润。 
      
    如果是在夏、秋两季气温较高,并且阳光较猛烈时,由于水分的蒸发量极大,因此每隔3—4天,就要喷水一次。为了避免在阳光灼晒后,骤然用冷水浇灌,使栽培基质的温度突然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夏、秋两季的浇水时间,最好选在傍晚的5点钟以后。 
      
    当遇到雷雨天气,较为闷热时,在雨停后必须用清水将基质浇透,使余热散除,否则将会导致根部出现腐烂的现象。 
      
    可是光浇水,是不能满足墨兰的生长需求的,在倒盆后30天左右,必须要为它们追施肥料。为墨兰施肥的原则,要宁淡勿浓,以免弄巧成拙。 
      
    追肥 
      
    我们使用所含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30%的颗粒状有机肥,沿着花盆边缘施洒,尽量避免肥料粘到叶片、假鳞茎上,从而影响了植株对有机肥的吸收。每盆施洒的量只需达到2。5克就可以。 
      
    由于墨兰的叶片与假鳞茎都含有大量的磷,根部又有极强吸收磷的能力,因此墨兰的需磷量较少。但墨兰的叶片比较宽厚,需要较多的氮素和钾素营养。才可以使叶片内的木质素与纤xiān维素有效地增多,从而增强叶片的支撑力。 
      
    所以施完有机肥后的一周左右,还要施颗粒状缓效肥,其中所含氮、磷、钾的比例,分别为35:20:45,施撒的方法与施有机肥一样,每盆的用量要达到2。5克左右。在施撒有机肥与缓效肥后,就可以保证墨兰至少7个月内的营养需求。  
      
    正常生长的墨兰,经过了第一次倒盆后的7个月左右,都可以达到35厘米左右的高度,根须的长度也至少在15厘米以上;这时咱们再为它们进行最后一次倒盆。 
      
    在倒盆后一个月左右,为了继续为墨兰提供充足的养分,还要继续   
      
    使用所含氮、磷、钾比例为35:20:45的水溶性缓效肥1500倍液,为植株进行灌肥。 
      
    灌肥时,喷头要尽量靠近花盆,从侧面灌入栽培基质。一般喷灌水肥工作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就可以。 
      
    在管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大致到了1月份左右的时间,墨兰就要开始抽出花蕾了。为了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也为了到盛花期时,墨兰的花朵能开得更有品位;咱们要适当地进行疏花工作。 
      
    疏花 
      
    每个假鳞茎上会长出1—2枝花葶;疏花时,我们只为墨兰选留1个相对较为壮实的花葶。除此之外,花期并没有其它特殊的管理。 
      
    其它的花葶,对准基部位置,将它们轻轻折掉就可以。 
      
    只要咱们每一步的工作都到位,才能出现墨兰在盛花期时争奇斗艳的景象。 
      
    但如果我们的管理出现疏漏,而出现病害和虫害对墨兰的侵害。那咱们也不是没有办法。 
      
    病虫害防治 
      
    由于墨兰为半荫性植物,接受阳光直晒的机会较少,滋生病菌或者害虫的机率较大。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主要通过科学地为墨兰施肥,来增强它们本身的抗性。其次,在夏季高温时节,保持兰棚内通风状况良好,或者适当地喷洒药剂来预防,是阻止病虫害发生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大家一定要牢记,化学防治是我们摆下的最后一道防线。 
      
    墨兰主要有:软腐病、镰孢菌、炭疽病、疫病等病害,以及蛞蝓等虫害。 
      
    软腐病 
      
    软腐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由欧氏细菌感染所造成。一旦感染,基本上无药可治。气温在27---30摄氏度左右,并且多雨的条件下,病原体借助雨水和昆虫传播。软腐病病菌主要为害植株幼嫩的的新芽部位。在初期发病时,在嫩芽的基部,出现绿豆般大小的病斑,2—3天内迅速向上、下扩散,变成深褐色的水渍状斑块。到最后,将会造成整株枯黄而死。 
      
    防治方法 
      
    软腐病只能以预防为主,在高温、高湿季节,要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为全株喷洒预防一次。喷药后,3天内不可浇水,避免将药剂的作用冲淡。 
      
    但如果在兰棚内,发现已感染软腐病的植株,要及时将病株带出兰棚后烧毁,以防止其它健康植株受到感染。 
      
    镰孢菌 
      
    镰孢菌,又称镰刀菌。属于真菌性病原;植株一旦感染镰孢菌,就像软腐病一样,基本上也是无药可治。 
      
    镰孢菌主要为害墨兰的根部,假鳞茎,以及叶片;最早感染镰孢菌的部位,会造成黑色针点状的小型斑点,然后迅速扩展,受害部位出现腐烂。 
      
    防治方法 
      
    如果不想出现因为墨兰感染镰孢菌,而被迫销毁的局面。选择生物性预防,是防止镰孢菌发生的最有效方法。 
      
    在墨兰首次装盆后一个月左右,为全株喷洒纯白链霉菌素 800倍液一次,往后每一年的5—6月份之间,再重复为全株喷洒一次。 
      
    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在种植过程中出现比较普遍的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的炭疽菌感染所造成。  
      
    病源随着雨水和昆虫等媒介来相互传播。受到炭疽病为害的墨兰,叶面会出现伴有黄晕yùn的黑点。病斑数量较多时,也会引起死亡的现象。 
      
    炭疽病病斑也直接影响到了墨兰最重要的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 
      
    首先,到了高温季节时,兰棚内保持通风状况良好,能减少炭疽病发生的机率。 
      
    在日常管理中,如果不小心感染了炭疽病的话,应当及时摘除发病的叶片,集中烧毁,以杜绝病源。然后马上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为受害植株和同在一列床架的植株进行全株喷洒一次,可以起到防治效果。 
      
    除了炭疽病,在梅雨季节还有可能发生疫病。 
      
    疫病 
      
    疫病,俗称 水伤,是由疫霉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通过雨水飞溅传播,尤其是高温、高湿,并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生最为严重。疫病菌侵入叶片、假鳞茎,以及新芽等部位;受到侵染时,叶色会出现渐渐褪绿的病状;如果严重时,病斑逐渐扩大成淡褐色至黑褐色的腐败,如果不及时防治,也会导致整株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 
      
    防治疫病的第一步,要不可盲目地为墨兰浇水。 
      
    其次,在每年的梅雨季节来临前一个月,为墨兰全株喷洒一次磷酸二氢钾水溶性肥1000倍液,可以增强墨兰自身抵抗疫病的能力。 
      
    由于疫病病菌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因此当发现病株时,应当立刻使用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为发病植株以及同列床架上的植株,小面积喷洒一次,隔10天后再喷洒1次,可起到防治疫病的良好效果。 
      
    在整个栽培过程中,蛞蝓是最主要的害虫。 
      
    蛞蝓 
      
    蛞蝓看上去像是没有外壳的蜗牛,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中;喜欢取食墨兰的嫩叶和根部,从而造成深褐色的伤痕,为害严重时,直接影响到墨兰的长势。 
      
    防治方法 
      
    每年的春、秋两季,雨水较为密集时,是蛞蝓的活动盛期,使用四聚乙醛颗粒剂均匀地洒在床架下面,可起到诱杀蛞蝓的良好效果。四聚乙醛的使用量可参照具体药剂的使用说明。 
      
    经过这么集中的介绍,您对墨兰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否就可以做到了然于心了呢? 
      
    相比于病虫害防治,墨兰的包装工作就比较简单了。 
      
    由于墨兰具备观花与观叶的双重意义,因此经过第二次倒盆后,全年都可以按照市场的需要,为它们进行包装上市。 
      
    包装上市 
      
    包装时,要尽量选在阴天,或是晴天的清晨和傍晚时分。咱们连花盆带植株地装入透明塑料袋中之后,就可以整齐有序地装入货车内运走了。一般来说在2-3天内的运输时间,不会影响到墨兰的新鲜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