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太阳初照 2012-03-15

2011-11-02 09:27:00  

 

[提要]  我想,他爱这一横一竖,爱之如子;他敬这一撇一捺,敬若神灵。于是,“散拙无营务”的方干便跟随着徐凝学习作诗。接二连三的与功名失之交臂,方干的心彻底变冷了,他写道“此日早知无爵位,当时便合把渔竿”。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唐代诗人方干曾如此说道。

  一直好奇,一个人要如此敬惜文字,他的心中该是怀着怎样的信念?那一个个方块字上,凝结了怎样的心血?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是如何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诗句,如何细细品味其中每个字的味道。再反复推敲,研磨润笔,郑重的写在纸上。

  我想,他爱这一横一竖,爱之如子;他敬这一撇一捺,敬若神灵。

  于是,我们驱车前往芦茨,他的故乡。

  一.

  眼前这个小村,是唐代诗人方干出生并成长的地方。

  小村名芦茨,围绕在山水间。这水,是富春江。湍急的江水到了这里,慢慢的柔和了下来。似乎是累了,想在此休息。于是,水依着山,山傍着水,平静祥和。

  水累了可以休息,人却不能。因为人要吃穿度日,要养家糊口。于是,人的一生注定奔波在路上。芦茨,便静静的看着人的奔波,默默为他们让出一方栖身之所。

  自古以来,芦茨就因毗邻浦江,而成为了徽州商人常来常往的地方。这些勤恳的买卖人,在山中踏出了一条路。慢慢的,沿着路的两侧,逐渐出现了山货集散和商旅歇脚之处。又过了许久,不知何年何月,也不知姓甚名谁。总而言之,有一户人家定居于此。从此,婴儿的啼哭伴着虫鸣鸟啼,袅袅的炊烟在山中升起。

  人,伴随着日出日落繁衍生息。接着,又不断有人把根扎在这里。一户,十户,百户……一个小村就此诞生。

  又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到了唐宪宗元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09年。在芦茨有一方景色绝佳之所,名曰白云源。此地茂林修竹,清溪如画,芳草缤纷。就在这里,方干呱呱坠地了。

  此时,他还是那么小,那么孱弱无力。只能竭力睁开双眼,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谁能料到,这个婴儿,能在时光长河中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成就千古诗名呢?

  二.

  方干一点一点的长大,逐渐开始显露出远超同龄人的才华。《唐才子传?方干》中说他“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就是说他幼年即有清俊之才,但是为人散漫粗拙,没有什么事可做。不过他喜吟咏,徐凝一见,大为器重,授以诗律。徐凝其人,因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诗一首,被白居易瞧见,大为赞赏,元稹亦为奖掖,诗名遂振于元和间。唐元和中,举进士,官至金部侍郎。

  于是,“散拙无营务”的方干便跟随着徐凝学习作诗。他因炼字琢句毫不含糊,故所作诗清润精巧,佳句迭出。他因凝神练字,不小心失足跌倒,磕破嘴唇。使得嘴唇成三瓣,状如兔子,他也因此得了个“缺唇先生”的绰号。

  他为练字,变做“缺唇先生”。为的是写下千古绝句,为的是心中敬畏的诗歌之名。但他万万不会想到,他也因缺唇,此生与功名无缘。

  咸通年间(860--873),方干赴京参加进士考试,成绩优异。但当时频临崩溃的唐室以“干虽有才,但科名不可与缺唇人。不使四夷闻之哀中原鲜人士矣”为由,将其拒之门外。这之后,虽有浙东廉访使王龟知其有才气,且为人耿直,拟荐他去谏署任职,由韦庄拟好推荐书上呈。但后因王有疾离去,事终未成。

  接二连三的与功名失之交臂,方干的心彻底变冷了,他写道“此日早知无爵位,当时便合把渔竿”。看淡功名的他隐居于会稽鉴湖,《唐才子传》上说他,“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木幽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

  在优美的鉴湖边,他日日苦吟,夜夜琢句。他离庙堂越来越远,但他离诗中真意越来越近。“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一县繁花送香雨,五株垂柳绿牵风”、“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传世名句纷至沓来,诗人生命,逐渐走向尽头。

  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其好友孙郃作《哭玄英先生》诗道:“斗牛文星落,知足先生死。湖上闻哭声,门前见弹指。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死着弊衣裳,生谁顾朱紫。我心痛甚语,泪落不能己。独喜韦补阙,扬名荐天子。”至光化年间(898~900),经他的门生左补阙韦庄奏请,朝廷追赐方干为进士出身,宰相张文蔚奏请,又追封为左拾遗。《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

  盖只因他,敬惜文字。

  三.

  才高八斗的方干一生苦求功名,却只因相貌丑陋便屡屡被拒之门外。但方家血脉中的才气得以传承,可谓人才辈出。宋代时,仅芦茨白云源就出了十八名进士。

  方楷,仁宗天圣八年(1030)登王拱辰榜进士。方载,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杨置榜进士。方蒙,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彭汝励榜进士。方可行,哲宗元?三年(1088)登李常宁榜进士。方鼎,哲宗元?六年(1091)登马涓榜进士。方参,哲宗元?六年(1091)登马涓榜进士……功名背后,是方干因一句诗、一个字而跌破的嘴唇;是历经百年,不曾稀释的诗人血脉;是芦茨人家中素净的儒服,油灯下枯涩的双眼。

  方干的才华,亦吸引了后世的目光。范仲淹就对其甚为推崇。仁宗明道间(1032—1033年)范仲淹特意来到芦茨,寻访方干处士遗迹。恰此时方干后人方楷新登科甲,范仲淹见其举止有度,行事有礼,颇有方干风骨,即赠以诗云:“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邻里多垂钓,儿孙竞属文;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方楷得范公之诗甚是感激,特在故里临溪建“清芬阁”,以勉励后裔“高尚继先君”、“终日自清芬”。

  时至今日,高阁已化为尘土。但村中稚子口中不时吟诵出来的名句与前来悼念的文人雅士,足以证明方干之诗名流传千古!

  方干,应该能够含笑九泉了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