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盈利来源盘点

 Will先生 2012-03-15

企业盈利来源盘点

作者:王海平

企业分析的起点在哪里?

我认为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盈利来源,不知道企业的盈利来源,如何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及盈利前景做出前瞻性研判?严重的,可能会闹出笑话。比如,前段时间,我看到有一位博友把股票池公布出来,并将小商品城这个企业划分为零售企业,殊不知,小商品城的利润主要来源于租金及店铺的销售,是地道的房地产企业。

经过梳理,我将企业的盈利来源划分为以下四种:

一、差价模式:通过购销手段实现盈利。

1、供产销模式独特稀缺的生产工艺、核心技术(生产优势),否则没必要生产。

例如:贵州茅台、东阿阿胶、格力电器等。

2、经销代理模式:依托渠道优势,只做买卖,不参与生产。

例如:沃尔玛(销售渠道优势)、茅台经销商(进货渠道优势)等。

3、虚拟经营模式:参与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研发设计品牌优势),生产环节外包(外协生产,OEM代工)。

例如:美斯特邦威、戴尔、苹果等。

二、服务费模式:按时间(如年费或会员费)、人头、流量、距离、次数、重量等收费形式。以下是按用户黏着度(网络效应及高转换成本)的高低划分:

1、公用平台:自然垄断下的公用事业平台。

例如:水电气路港口机场等公用事业。

2、商业平台:以营利为目的,不受政府价格管制的竞争性商业平台。

例如:IBM、腾讯、人人网、新浪微博、京城俱乐部、M1NT、通信等。

3、非平台:普通的服务类企业。

例如:旅游、酒店等。

三、租金模式:靠租赁空间获取收益。下面按边际成本的高低进行划分:

1、高边际成本

商业地产:小商品城、海宁皮城、商铺、写字楼、部分百货商场等。

2、零边际成本

广告展位:租赁展位,如新浪网等绝大多数网站、报纸等。

网上商城:阿里巴巴、慧聪网、淘宝商城(天猫网)等。

四、佣金模式:撮合交易,获取提成。

证券期货经纪、艺人经纪、地产中介、拍卖行、搜索联盟、淘宝客等。

属性差异

盈利策略

薄利多销(争):低销售净利率、高净资产周转率

囤积居奇(无争):高销售净利率、一般净资产周转率

价格战

品牌战

人为限量

供不应求

差价模式

供产销(生产优势)

格兰仕

格力电器

贵州茅台

经销代理(渠道优势)

沃尔玛

茅台经销商

虚拟经营(研发品牌优势)

戴尔

美邦服饰(OEM

LVPrada(大部分代工)、苹果(富士康OEM

服务费模式

非平台

酒店、旅游等

商业平台

腾讯、新浪微博、人人网、京城俱乐部、M1NT等

公用平台

水电气路港口机场、通信网络公用事业等

租金模式

高边际成本

商业地产:小商品城、海宁皮城、商铺、写字楼、部分百货商场

低边际成本(趋于零边际成本)

网上商城:阿里巴巴、淘宝商城(天猫网)等

广告展位:新浪网等绝大多数网站、报纸等

佣金模式

佣金提成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艺人工作室、地产中介、拍卖行、搜索联盟、淘宝客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随着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为了有效突破成长瓶颈,企业的盈利来源将会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那就是盈利来源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出现组合计价的盈利模式,企业研究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尽管如此,对企业盈利来源的分析始终是企业分析的必经之路,丝毫来不得半点模糊。

经济特性的优与劣

 等的经济特性:

稀缺、垄断、独占、寡头、供不应求、上下通吃、独一无二、独家、保密配方、重磅炸弹、专利、不可替代、高客户粘着度、高转换成本、网络效应、上瘾、难以重置、产能瓶颈、预收账款、定价权、国粹、经久不衰、重复消费。

 劣等的经济特性:

高杠杆、重资产、强周期、变化快、过度依赖、两头受气、同质化、过度竞争、军阀混战、关门打狗(低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耐用(一锤子买卖)、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客户和供应商过度集中、低门槛、替代品(有大量替代品)、产能过剩、无诚信管理层、行政管制、行业天花板、衰退期。

 
我眼中的两类资产

作为投资人,工作重心无非就是做“资产配置”,配置什么样的资产,决定其投资生涯的兴衰,决定其人生事业的荣辱。

 在我眼中,有两类资产,一类是“全优资产”,一类是“风险资产”。

 所谓“全优资产”,我将其定义为“内在价值单向度提升型资产”(修改:在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较量之中,长期处于全面优势地位的经济实体。或者是股权,或者是古董字画等等)。站在企业(股权资产)的视角来讲,就是企业长期鹤立鸡群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之中(可参考前文,企业本质论里讲的竞合结构的十力模型),我经常提及的“国债式企业”便隶属其中。

 巴菲特是用“十年一分钟”这句话来形容“全优资产”的: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就不要持有它一分钟。我用“全仓一分钱”这句话弥补其对“全优资产”内涵方面阐述的不足:如果你没有全仓买入一只股票的冲动,就不要有向其投入一分钱的行动

 不符合“全优资产”要求的资产,都是风险资产。我认为,“全优资产”是“芒格主义”的精核,它比巴菲特做得更为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