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用什么“置顶”华夏文明?

 老刘tdrhg 2012-03-16

 

    
    唐朝用什么“置顶”华夏文明?

  

     说到华夏文明的最辉煌历史,地球人都会指向大唐。

 毋庸置疑,盛唐时期的华夏文明,登上了封建文明世界之巅。 如果论及封建文明的顶峰,那么我想没有一个国家,敢说超越中国大唐时期的华夏文明。

     然而,为什么华夏文明在唐朝“置顶”而不是其他朝代

      种种分析不一而足,而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与唐朝“二元体制”息息相关。

     盛唐体制,从政治到文化,均有别于“大一统”中国历代王朝,它不是“一元体制”,而是打破条条框框的“二元体制”。

    用日本学者谷川道雄的话来讲,这种体制是“胡、汉二元体制”,而中国学者陈寅恪则称为“胡、汉分治”。 

   “二元体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多元化”。

   唐朝突破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内敛”传统,实行“多元开放式”的政治。唐廷的最高领导人不分华夷,录用官员。甚至对外族将领特别重用。

    唐朝大肆任用胡人、沙陀人、羌人为政府官员,还有不少日朝等“外国人”参加过唐朝的进士科举考试,有人进士及第后,还留在唐朝做官。其成员国既维持胡风,又接受大唐官职位。开放的政治,使华夏文明真正进入了“众望所归”的强文明行列。

“二元体制”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促使“儒教溶了”。

    史上公认,盛唐是中国文化的成熟和繁荣期。但是什么带来了成熟和繁荣?就各有不同的理解。

    我以为,盛唐的文化繁荣与传统汉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依然有关,但这种关系不同历代,它不是“独尊”,而是“你中有他,他中有我”的交融结构。

     隋唐前的统一时代,汉才以儒家文化为内核,而且是独尊儒家,这样就扼杀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显示了“才”的狭隘性, 当你的思想与所谓的儒家文化不符时,就会以离经叛道的言论来诋毁你,来扼杀你,其他各家的文化发展陷入了停滞。  

     思想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何况是文化?如果只有一种文化,那么即使这种文化是最适合时代发展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同样流于落后局面,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  

    简而言之,“尊而不独”是盛唐对待儒家的官方态度。 盛唐对儒家“尊而不独” ,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甚至出现了三元化——唐朝佛道儒三家并举,儒学的之一其实是“三分之一”,更多时候道、佛也发挥着意识形态重要作用,从而弥补道德和法律的不足。

    唐人崇尚佛教,信仰道教,和尚道士在唐朝地位崇高,丝豪不次于儒者。这客观上造就了盛唐有别于拘谨传统的“逍遥洒脱”世风。 

     文化二元体制是——儒道并行,兼容并包。唐朝的文化政策呈“百家齐放”格局,多元造成了唐文化的繁荣。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科举,把儒家学说做为考试内容,但同时也包含诸子百家内容,考试科目多达八十几门。 

    显然,文化二元体制令唐朝抛弃了原教旨主义儒教,不奉儒家“尊王攘夷”教条,四海之内皆兄弟,唐朝人喜欢西域胡风,崇尚热情奔放的歌舞,自由颂扬爱情,唐社会气象,活泼开放,男人们歌颂沙场边疆,女人们着装大胆艳丽。人们不计较“男女授受不亲”,唐朝公主再嫁、三嫁也是很正常的,女人当政、入官府也有之——这在原教旨主义的儒家看来,是万万不行的。

    世界主体文明大国光靠软实力是不够的,不可或缺的是锋利的牙齿。

   “二元体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兵家合了 

     唐朝军队,拥有世界无与伦比的一个强项 ——“胡汉合流的军事力量”。“胡汉合流”将唐军打造成一只打破传统作战模式的“铁骑军”。前有“玄甲兵”,后有“神策军”,百战百胜,天下无敌。

     从军事人才观之,唐军既有李靖、郭子仪这样的汉人名将,也有哥舒翰等等的胡人将领。唐才促就一支以汉人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这就是不可一世的唐军。在对外作战中,几乎战无不胜。 

    盛唐的“二元体制”在李世民逝后唐玄宗时代一度达到顶峰,然而,一场内战令华夏文明盛极而衰,“二元体制”渐行渐远。随着“二元体制”消失的,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体制、兵制毫无张力,全面龟缩“一元体制”。此后中国,陷入应付外侮的恐慌中,时时刻刻为“自保”殚精竭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