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媒体观

 教技1001施晋晋 2012-03-16

      媒体,一个肩负着诸多责任的名词,它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参与到社会进程,推进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既是社会的瞭望者,也是人民的大喇叭;既承担着监督政府服务人民的责任,也担负着提醒公众保护自身利益的义务;从报纸到广播,从电视到互联网,媒体每一次的革新与进步都伴随着时代的巨大发展和生活的巨大变化。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定义媒体,中外学者又是对媒体怎样定义的呢?下面,就将对此进行梳理;

一、中外学者对媒体的定义

 1.外国学者对媒体的定义

      媒体一次最早出现在西方,来源于media一词,有些学者把其翻译成“媒介”。西方学者对媒体下了诸多定义,做了多种理解。如:“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巴勒特) “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 “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 

     当然,最著名的要数麦克卢汉在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这中提出一系列著名的论断:

1)“媒介即是讯息”

2)“媒介即人的延伸”

3)对媒介“冷”“热”的划分

     麦克卢汉的老师,著名传播学家英尼斯在他的论著《传播的偏倚》一书中提出媒介偏倚理论,他指出每一种媒介都有倾向性,一种是偏倚时间的,一种是偏倚空间的,于是他将媒介可分为两类:1)偏倚时间的媒介,是质地较重、耐久性较强的媒介,例如:粘土、石头、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得到较长时间的保存; 

偏倚空间的媒介,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

    华盛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梅尔文·徳弗勒在他的论著《人类传播学基础》中说到,从广义上来说,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指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2.中国学者对媒体的定义

       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中认为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并概括了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语言、文字、报纸、电视等);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

      而邵培仁教授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龚炜指出,“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个学科的进步与融合,媒介定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各种媒介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也为新的媒介定义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二、说说我的媒体观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没有了媒体你会感觉到慌乱不知所措,没有了媒体你会感觉生活中少了某些东西。你可以一天不看书,但你绝对不可能一天不看电话,不打电话,不上网。媒体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了我们的生活,它约束着我们的行动,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牵绊着我们的决策。

    媒体的无所不在,给我们提供了新鲜的新闻,感动的故事,世界变化尽收眼底,各种信息从四面八方袭来,让你大饱眼福的同时,还有点不知所措。尤其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实实在在的出现在眼前。你肯定每天会上网获取信息,上网购买商品,上天涯,刷微博也许就是你每天的“必需品”;你肯定在网上看电视看电影,点击鼠标打开网页是你每天的习惯动作;你肯定每天玩手机聊QQ,移动拇指让你更快乐。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严重的“媒介依存症”,这种“病”不痛不痒不要命,但是发作起来可是会让你茫然失措心发慌。

    媒体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管在什么制度的社会,媒体都承担着社会责任,不是仅仅是赚钱的组织和机构。媒体要肩负起自己“看门狗的”责任,要监督政府,监督腐败,监督权力,要继续勇敢地秉承“掏粪”的精神,揭露社会黑暗面;要满足公众的“四权”,公平正义地维护公民的个人权力;

    媒体要处理好社会、政府、公众之间的关系,要明确立场,掌握方向,要灵活运用媒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媒体要报道有质量的新闻,不要捕风捉影,不要在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的路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丧失了道德底线,失去自己的良知;要不断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设置正确的议程,不要为了博取眼球而去报道虚假新闻。

    传统媒体要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取长补短,利用新兴媒体,保持传统优势,继续发展自己;新兴媒体要利用自身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两者相互融合发展。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由单向的直线模式转为了双向的交叉模式,由一人“高高在上”变成“众生皆平等”;由只能被动的接受到自由的参与,随时发言,公开表达,人人皆是传播者,人人皆是记者,人人都是参与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