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想的国度——尼泊尔22天徒步和文化之旅(D14)

 mhml 2012-03-17


D14 11/18 周五:博卡拉(Pokhara)-班普迪尔(Bandipur)- 廓尔喀(Gorkha)
游览班普迪尔游览古代阅兵场(Tundikhel)、宾得巴希尼神庙(Bindebasini Mandir)、玛哈拉希米神庙(Mahalaxmi Mandir)、哈德嘎德维神庙(Khadga Devi Mandir),住廓尔喀小旅馆。


P834:博卡拉至班迪普尔和廓尔喀线路图

今天将开始我们的第二段行程——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在这段旅程中,我们除了将会把加德满都谷地所有七个世界文化遗产(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斯瓦扬布纳特寺、伯舒伯蒂纳特神庙、博德纳、帕坦、巴克塔普尔、昌古纳拉扬)去到之外,还会去堪称尼泊尔国宝的班迪普尔,沙阿王朝的发祥地廓尔喀,能遥看20多座喜马拉雅雪山的纳嘉科特。

早上8点不到,预定的面包车就已经停在了酒店门外了。在与酒店经理结账的时候,他还悄悄地把马文他们两间房的10%税加上,被我一眼看穿,对他说不是说好不加的么?最后他只好乖乖地去掉。因为我们没有订他的车,所以他又指着那车说这个是黑车。我当然知道他心里不爽,所以没有理睬。

车子上一共来了三个年轻人,看他们意思似乎是说要两个司机加一个押车的,我们没同意,两个司机可以理解,一个押车的没必要了吧。跟他们交涉后他们也同意了。把行李都装上车后,我们不放心,还是先开到路口对面的那家旅行社,再次把旅行社经理叫出来和司机当面说清楚,大家把行程、费用都说个明明白白,另外也再询问了经理是否车子有合格的证件,经理保证这是合法经营的车。

幸亏租的是15座的,放好行李后坐着还是很舒服的。沿着往加都的普里特维公路(Prithvi Highway)往东行进,沿途经过检查站的时候,只见司机的副手拿了张纸下去敲章,此举让我们认定果然是有资质的营运车辆。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杜摩镇(Dumre)的丁字路口右转,就是往班迪普尔的盘山路,这段7公里的路大约又开了20来分钟,最后在镇口的一个十字路口停下了,前面属于步行街了,车子不能进。此时天空飘着一点毛毛雨,大家下车反正都穿着冲锋衣,也不用打伞。这里不收门票,司机陪着我们一起进镇,让副手去找地方停车。


P835:班迪普尔地图,本人加了标注(扫描自Lonely Planet)

关于班迪普尔的介绍:

班迪普尔Bandipur(LP上翻译成本迪布尔)堪称尼泊尔国宝,坐落在杜摩上方的山脊上,一个安静、闲适、古朴的小镇,是活生生的尼瓦尔(LP上翻译成纽瓦丽)文化博物馆,却像藏在纱巾后面的新娘一样不为人知这里的居民似乎数百年来与世隔绝,70%的建筑都是传统纽瓦丽房屋——有雕花木窗,房檐外展有石顶。如果您还没有去造访过班迪普尔,那您还不算太了解尼泊尔。是的,班迪普尔的建筑风格有一些象巴德岗,但是班迪普尔却少了一些商业味道,而多了一些纽瓦丽人历史的陈设。班迪普尔,更能让游客体味到原汁原味的尼泊尔独特的人文风貌。

班迪普尔位于加德满都和博卡拉之间,相对于更靠近博卡拉。从博卡拉出发向东行驶,在距离杜摩小镇两公里的公路岔口右转上山,行车约7公里即可抵达班迪普尔。班迪普尔有一条不长的主街道,街道两旁都是尼瓦尔人的小院和用当地民居改建成的客栈,基本没有巴德岗那样的铺天盖地的旅游纪念品小店,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专门为那些理解尼泊尔生活方式的外来者而特设的地方。

班迪普尔原是Tanahun的玛迦人王国的一部分,该国治所在帕尔帕(即丹森),但在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征服山谷之后,大批纽瓦丽商人涌入了这里。整个城镇成了印度和中国西藏之间贸易通道上的主要站点,商人们花钱修寺庙、铺路、用砖石盖商店。但是,50年前,一切土崩瓦解。新修的博卡拉至加德满都公路在该城下方很远的地方通过。商人们另起炉灶,都搬到纳拉扬嘉去了。即使到了今天,虽然有些房屋变成了餐馆和客栈,但还有许多是空着的。

班迪普尔也有几个不太出名的旅游景点,比如屯迪克尔(Tundikhel)古代阅兵场、Bindebasini Mandir神庙、天主教圣母学校、Siddha Gufa山洞等等。但是,到班迪普尔并不是来观光的,你完全可以不去理会那些所谓的景点,你只需要融合进班迪普尔慵懒的生活就足够了。早晨,你可以踱步到古代阅兵场,眺望朝阳普照的山峦和远方的喜马拉雅雪山,看着云海在阳光的强势威逼下渐渐消褪,绿色的丛林和梯田展露出油亮的眩光;中午,你可以躺在无花果树下小憩片刻,任微风为您送来阵阵野花和浆草的气息;傍晚,班迪普尔的落日拖着长长的影子照亮街道两旁的三角梅和紫罗,又把它们藏进自己的黑袍中。神庙的钟声唤醒沉睡的众神,班迪普尔的夜晚在众神的庇护下显得如此的宁静,不管您曾经有过多少烦心事,在班迪普尔的这一刻,在夜空里闪烁的繁星的注目下,您会感到心烦意乱逐渐溶化,美好的明天将与您很快相见。

以上介绍来自Lonely Planet的《尼泊尔》以及神游网www.。让我感觉很奇怪的是,走遍全球的《尼泊尔》对这里只字未提。

沿着古朴而又宁静的主街道往里走,被雨水润湿的青石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除了偶尔经过身边的一两个当地人之外,也只有三三两两的西方游客,没有了旅游团特别是中国旅游团的喧闹和嘈杂,完全能让我静下心来仔细感受这座堪称国宝的古镇。

主街道两旁基本上都是商店及客栈餐馆,雕花的木窗与砖砌的外墙无处不显现着尼瓦尔的民族气息。走到街道尽头,这里变得开阔了很多,一座长方形的两层建筑矗立在广场中央,这是镇图书馆[P835地图标注9] ,18世纪修建的楼房。在图书馆的一边,是一座象神庙[P835地图标注7]。在图书馆的正对门,便是Bindebasini Maabdir庙[P835地图标注6]这座两层高的印度教神庙里供奉着杜加女神,庙内到处是古代雕刻,每天晚上,一位老年祭司打开门,当地人向里面的神像膜拜。白天则是大门紧闭,不过就算开着门,我们也不能进去,因为非印度教徒是不能进到印度教寺庙内部的。


P836:下了车,沿着湿滑的石板路走进古镇


P837:街上的人很少


P838:传统的雕花栏杆


P839:尼瓦尔特色的雕花窗户


P840:还有精美的阳台


P841:这家客栈的上面种满了鲜花


P842: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


P843:这个小孩在练神功么?边上那位一脸钦佩的表情


P844:一排连着几家的餐厅和客栈


P845:这家OLD INN是LP上推荐的


P846:崔、麦头和瑜伽对什么这么感兴趣?


P847:象神庙[P835地图标注7]


P848:镇上最著名的两层建筑Bindebasini Mandir庙[P835地图标注6]


P849:Bindebasini Mandir庙的大门紧锁


P850:庙内供奉的神


P851


P852:大门上的浮雕


P853:18世纪建造的图书馆[P835地图标注9]

面对神庙,背后有左中右三条路,我先选择了右边这条走了进去,按照LP上的介绍这里有座圣母学校,可是我却没有找到,只有在一座小神庙边上的房子内见到三个老者在自娱自乐地弹奏着民族乐器,我也听不懂,拍了一张照片后就折回了。然后选择中间一条路往上,这里的街道更冷清,连本地人也见不到几个,唯独两边的建筑依旧保持着纽瓦丽风格。再次折返,沿着左边的台阶一路盘旋往上,最终来到了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一座神庙。这是Khadga Devi Mandir庙。根据LP的介绍,在这座庙宇里珍藏着16世纪帕尔帕(即丹森)国王Mukunda Sen的圣剑。据传该剑是湿婆赠予的礼物,但是国王散尽千金苦行修道,这把剑不知何故流落到了班迪普尔。如今想来,大概是乞讨的国王流浪到山里,用宝剑交换了食物。不过该剑仍被尊奉为沙克蒂女神(Shakti,女性神秘力量之神)的象征。一年一度的宰牲节期间,人们举着宝剑游行到大市场,然后再剑上抹上祭品绵羊的血。


P854:三个老者在自娱自乐地演奏民族乐器


P855:老者所在房子的边上。这座神庙在地图上没有标注


P856:当地卖蔬菜的摊子,这上面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应该认识吧


P857:走上中间那条路,回头拍了一张


P858:这栋房子是空着的


P859:走上左边一条道的台阶,路边有象神


P860:与象神对称的路的另一边还有一座神像


P861:
Khadga Devi Mandir[P835地图标注8]


P862:庙门一边的象神浮雕


P863:庙门另一边的神像浮雕


P864:Khadga Devi Mandir庙墙体四周的神像(三面墙共九尊)

同在院内,神庙的边上有一座平房,是一所简陋的小学校,大约有十几名学生和三位老师。在征得老师的同意下我进了两间教室拍了几张,学生们对我们都充满了好奇。在与其中一名老师的交谈中得知,来这里的中国人少之又少,我们是这位老师近两年中见到唯一的一批中国游客。在回到广场的路上,马文见到一个小学生捧着一堆作业本路过,饶有兴致地问学生要了过来参观,发现他们的数学题也还是有点难度的,不比我们的小学生差,另外就是英文作业本,字迹非常漂亮。我们在一旁打趣说吗,马文就像个检查学生功课的校长。


P865:站在教室门口的小学生


P866:在一间教室里自习的学生


P867:这些是在上课的


P868:近一些看
Khadga Devi Mandir


P869:下去途中,马文饶有兴致地检查起了学生的功课


P870:俨然像个校长


P871:田野风光


P872:小镇的背后

回到广场,我们再沿着面对神庙最左边的一条小路走进去,这里可以通往阅兵场。在小路的拐弯处见到了一处豪宅,还有保安值守,我们开始还以为这大概是镇政府的办公楼,询问了保安才知道这是一处私宅,看来尼泊尔还是有有钱人的啊,居然在这个小地方都能建造这么奢华的房子。

在豪宅的隔壁也有一家新开的客栈,名字就叫Bandipur Guest House,写这篇文章对照地图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是街口一家客栈的分店。马文上了天台看看不错,就说在这里吃饭吧,我看了下菜单,反正尼泊尔的客栈餐厅菜品都大同小异的,就决定等会在这家吃。


P873:豪宅的装饰吊灯


P874:另一盏装饰吊灯


P875:墙上的仿古装饰


P876:象神浮雕


P877:豪宅,后面就是我们吃午饭的客栈


P878:Bandipur Guest House的分店

沿着此路继续往前,拐过一个弯后,只听前面音乐声热闹非凡,烟雾腾腾,走近一看,原来到了一个硕大的广场,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小,广场上男女老少扎成好几堆人群围坐在一起,像是过节一样,原来这里就是古阅兵场。年轻男人们就着音乐扭动着身子跳着类似我们80年代的迪斯科,女孩们则坐在铺在地上的地毯上吃着零食聊着天,还有些中年妇女在一旁烧着大锅菜,小贩们在大树底下摆着摊卖着东西,好不热闹。


P879:一个美少女拉住秋和瑜伽拍合影


P880:广场上人头传动、炊烟缭绕


P881:大树下摆摊的小贩


P882:生意好像还不错


P883:地上铺了坛子,女孩子们就席地而坐,边上的人们在准备着午餐


P884


P885:一个美女见我在拍她,合掌向我致意


P886


P887


P888


P889:两位妇女在闲聊


P890:另外一堆在准备着午饭


P891


P892

阅兵场的尽头有一家餐厅[P835地图标注17]看上去就是这里最好的,估计也是最贵的。餐厅的一旁有个观景台,是看雪山的好地方,只是现在山下云雾缭绕,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在广场上看了一会当地青年人跳舞,瑜伽还被邀请上去跳了一会,下来后对我们说当地的男孩子都太矮了,跳着实在没劲。我见已经12点了,就招呼大家回去刚才那家客栈吃饭。


P893:广场上还有球门


P894:广场的尽头隐约能见到的红色建筑是一家酒店,估计是本地最贵的


P895:在挑选手镯的两个美女


P896


P897


P898

VIDEO 4:当地男青年在跳迪斯科(720P高清)

VIDEO 5:瑜伽与当地男青年共舞(480P视频)

点完了菜,虽然气温有点冷,但我们还是坐到了天台上,大家拿出了一些零食和泡椒凤爪,边吃边等,等了半天都没动静。秋下去厨房看,原来我们点的东西老板是跑去另外一家(估计就是总店)去做的,在楼下的厨房只是在做汤,秋说那个小妹准备食材的时候是一样一样弄的,先切完了蔬菜胡萝卜什么的,然后再烧水,不会同时进行,这样不慢才怪呢。

等了一个小时,我们的东西终于上来了,汤做得还不错,其他东西么就马马虎虎了。吃完结账,这顿午饭才吃了2300卢比,人均才20多块人民币。


P899:汤先上来,味道不错


P900:天台看到的景色


P901:从天台拍隔壁的豪宅


P902:吃完午饭,对面的山头也从云雾中露了出来


P903:崔和瑜伽在前台结账 

下午一点半,我们上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廓尔喀。下山到杜摩镇后继续沿着普里特维公路往东开了大约有17公里,到达一个叫阿布凯雷尼(Abu Khaireni,LP翻译成阿布卡利尼)的镇,从镇上左拐往北24公里,就是廓尔喀。

廓尔喀是加德满都山谷的征服者和现代尼泊尔的奠基者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的诞生地,沙阿王朝的发祥地。从18世纪统一尼泊尔,直至2008年5月君主制被废除,沙阿王朝的统治一直延续了240年之久。

从16世纪开始尼泊尔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共分立有数十个小王国,其中在尼泊尔西部有22个王国,尼泊尔中部则有24个王国。最终结束这种分裂状态的就是以廓尔喀为据点发展壮大起来的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国王

1769年尼瓦尔人构筑起来的马拉王朝的加德满都、帕坦、巴克塔普尔三王国灭亡,尼泊尔得到了统一。

经历了英尼战争(1814~1816年)之后,尼泊尔一直与英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英勇善战的廓尔喀兵也因此而出名。

注:以上资料来自走遍全球和LP。

廓尔喀城区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以巴士站为中心的新市场(Naya Bazar)区,还有一个是廓尔喀博物馆往前的老市场(Purano)区。我们大约下午三点不到就到达了廓尔喀的新市场区,让司机先把车停在马路旁,我和麦头为一组,崔和瑜伽为另一组下车分头去找住宿的地方,剩下四个就在车上看行李。



P904:廓尔喀地图(扫描自走遍全球,本人做了标注)

我和麦头按照走遍全球上介绍的三家酒店一一看过去。从我们停车的位置往下(后)走,首先看到的是廓尔喀客栈(Gurkha Inn),这是号称廓尔喀最好的酒店,有个美丽的中间庭院,建筑非常具有古都的特点,可惜正在加层中,搭着很多脚手架,房间朝外的还行,朝里的就有一股霉味,热水是用太阳能的,按照这天气肯定是没有热水可以洗澡了,就这样的房间还要开价35美金,后来说可以20美金给我们,我们没有立即答应,还是再去看看别的吧。

沿马路继续往下走,拐了个弯,就看到了书上介绍的第二家——廓尔喀比绍尼(Hotel Gorkha Bisauni),房间比刚才那家还要差点,开价也是20美金。继续往下,找到了第三家喜马拉雅(Himalayan),这家更简陋了,虽然书上说是2009年2月才开业的,但房间里依然透露着一股霉味。

这时对讲机里传来了崔那组的声音,说看了几家小旅馆,也都不满意。我们回头到车子那里与她们汇合后,决定既然住的都不好,还不如找便宜的,于是与她们两个一起去找刚才她们看的其中一家。她们找的方向是与我们相反的,也就是往前去公共汽车站那里,走过汽车站继续往前,一条小街两边倒是有好几家旅馆,见到有挨着两家的,崔也搞不清刚才看的是哪家了,就选了其中一家跟老板说再去看看房间。跟着老板从餐厅穿过,再上了一个狭窄的楼梯,后面倒是别有天地,有一栋两层楼的水泥房子,进去一看,要比我们前面看的所有房间看上去都干净一些,我立即拍板说就住这里了,剩下的就是崔跟老板砍价的事情了,最终崔没有辜负她砍价大师的美名,以1300卢比四间房的价格拿下,没错,1300卢比,约等于108元人民币,四间房哦!在ABC徒步的时候300卢比一间房只有简单的两张床和一个小桌子,而这里325卢比一间房不但房间大,还带卫生间和洗澡,虽然因为天气不好没热水,但也已经天壤之别了。

两间在一楼的男生住,二楼的两间女生住。大家把行李都放到房间后,秋又忙不迭地说要去逛街了。其实我们在找客栈的时候都已经观察过了,这里就像是中国的一个普通小县城,想购物的话实在是乏善可陈。原先我还想当然地以为很著名的廓尔喀军刀在这里一定有很多,可是在街上转的时候没有见到哪怕是一家出售军刀的。秋出去后,我们四个男人就去了汽车站附近转了下,想找找看有没有吃饭的地方,除了汽车站几家小吃店外一无所获,看来要吃晚饭只能去那两家比较大的酒店了。

回来看看时间还早,大家没事干,干脆就在房间里玩嘭嘭,淼淼和秋也一起加入了,这下人多玩起来就更带劲了。玩到6点,可以去吃晚饭了,我说要么就去Gurkha Inn吃吧,大家都没意见。

其实,要不是在装修,Gurkha Inn的环境还是不错的,毕竟有个花园。到了那里,只有两对游客在餐厅门口的小桌子吃饭,里面大厅都是空的,我们在里面坐下,正在点菜的时候,突然断电了,服务生赶紧那了蜡烛上来点上,这倒成了我们的烛光晚宴了,不一会电来了,我们要求服务员不要把蜡烛熄灭,这样才有吃西餐的气氛嘛。


P905:吃的东西还没上,伪军在无聊地翻着走遍全球


P906:麦头在IPAD上玩小鸟,边上服务员在看


P907:餐厅的吊灯


P908:憨笑的伪军

这家餐厅做的东西味道还不错,大家边吃边聊,吃到后面,麦头和瑜伽各自拿出了IPAD,用Tom猫和larry鸟玩起了互相对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到肚子痛。旁边桌子的一对老外夫妻也被我们的气氛感染,在一旁也笑个不停,连服务员也在一旁偷笑。最后这顿饭消费4930卢比,人均50人民币出头点。

吃完大家打着手电散步回家,晚上几乎所有的店面都关门了,发觉这里街上最多的就是银行的ATM机,难道这里的商业很发达么?回到旅馆,七个人一起玩嘭嘭,一个人在边上玩IPAD,一边玩一边喝着马文的威士忌,差不多到12点才结束。


P909:大家一起玩“嘭嘭”

※感谢Jenny崔和淼淼提供部分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