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泊尔游:加都杜巴广场(叶平)

 叶老师YP 2016-05-19
2010年5月1日

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意为王宫广场。加德满都河谷的三座古城(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各有一个杜巴广场,分别是不同时期尼泊尔的政治中心。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是观赏寺庙建筑的好去处。这里囊括了16世纪至19世纪间的古建筑,共有50座以上的寺庙和宫殿。

加都杜巴广场区由三个分散的广场组成。南面的是Basantapur广场。

广场的主区在西面,

聚集着林林总总的寺庙。

东北部是杜巴广场的副区,那里有皇宫旧址的入口。

向东北方向延伸的一片开阔地带叫Makhan街,它曾经是加德满都的交通要道,现在已经成为一条很有名的步行街。

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就是这座三重屋顶、九层台基的Maju Dega神庙,供奉湿婆神,建于1690年马拉王朝时期

印度教中的湿婆神(Shiva)最受尼泊尔人的膜拜,在加都到处可见湿婆神庙或供俸湿婆神及其化身的寺庙。据说,在种姓制度下,湿婆能获得低等民众的广泛信仰,原因之一在于他时常表现出反婆罗门的倾向。

湿婆是三大神之中的毁灭神。这里的毁灭没有任何贬义,因为在印度教里,整个世界、宇宙都是在创造、运行和毁灭的循环中生生不息,而三大神则分别主导三个步骤中的一个。此外,湿婆主张“知识+苦行”就会使人变得强大,与宇宙精神合为一体,获得超越精神本身的力量。

黑贝拉伯(Bhairav),这是湿婆神最可怕的化身之一。

他的这个化身具有一张无比愤怒的脸和六条手臂,各自手持利器或敌人的头颅。据说,这是过去让人对天发誓的地方。

独木庙位于尼泊尔闹市区巴桑特普尔以西的路口中央。原是过往香客和路人歇息的公共房舍,后修筑为寺庙。为塔庙式建筑,两重檐,高约20 米。

独木庙是12 世纪时用一棵树的木料建成,梵语名为加斯德满达普(KasthaMandap),意为美丽的城市;尼泊尔语则为加德满都,意为独木庙。后以此为中心造屋筑城,即成城名,这也是尼泊尔首都名称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公元1世纪,来自北天竺国的李维查人在这里建立了都城。当时称“康提普尔”,意为“光明之城”。相传李维查王朝一位国王曾在此地修建了一个木头大厦,也取名为“独木庙”。

1769年,尼泊尔西部英勇善战的廓尔喀王国迅速崛起,推翻了马拉王朝;尼泊尔从此被置于沙阿王朝治理之下。加德满都便成为统一的尼泊尔首都。时至今日,骠悍勇猛的廓尔喀雇佣兵依然存在,成为尼泊尔仅次于旅游业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而廓尔喀弯刀亦成为尼泊尔著名的旅游纪念品。

湿婆神庙(Shiva Parbati)建筑在一座三梯砖台上,

有两个木制的神像(导游说是国王和王后)居高临下俯瞰广场上的百姓。

最奇特的当属这座活女神庙(Kumari Bahal )。

活女神庙建于1757年,面向宫殿广场,门口有石狮把守。

据传说,杜拉佳(Tulaja)女神喜欢马拉王朝的一位国王,某天却被国王的行为激怒,说她将要转世为释迦族的一个未婚女子。国王为自己的不规行为而懊悔,立即命令法师去寻找释迦族的这个转世未婚女子,并将她当作女神来崇拜。这个活女神被称为库玛丽(Kumari),在尼泊尔语中的意思是“未婚女子”。

事实上,现在庙里居住的“活女神”就是一个从百姓中挑选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小女孩,并长期幽居于此地,直到青春期来临,才可以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院里三层楼的庭院被精工细雕的木制阳台和窗户团团围住。活女神是不允许被照相的,但她不在时,这座庭院允许摄影。

我们的导游叫出了“活女神”,从窗口显身的小姑娘的确很漂亮,但每位游客都必须向供奉箱里投入若干卢比或人民币……

杜巴广场的神庙

奇怪的是,一些神庙上可以看到生殖崇拜的性木雕

大钟建于1797年。

导游说这是一位马拉王朝国王的雕像。

猴神(Hanuman)。印度教的上帝总以猴神的形象出现,且不以真实面目示人,猴神的旁侧就是老王宫。

老王宫(Basantapue)建于1770年。

现在已经成为博物馆。

老王宫

守卫王宫的廓尔喀士兵

加都杜巴广场现在可能是这个城市的居民最理想的休闲场所。广场上,屋檐下,廊柱旁,路边的台阶上,到处都是闲散的当地人。

人们坐在高塔、台阶或屋檐下发呆

静静地看着往来的游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