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书摘

 满船空载月明归 2012-03-17
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不是把儿童的心灵看做一张白纸,而是当做一颗饱满的种子,“儿童文学作家面对一颗种子”不能像面对一张白纸那样,以为可以单方面随心所欲地书写,他要受到制约,必须考虑到要激活这颗种子的潜在生命力所必需的合适的土壤、阳光和养料。

儿童文学作家只能走进儿童的生命群体之中,与儿童携手共同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中。

何为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不是把儿童看作未完成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预设去教训儿童(如历史上的教训主义儿童观),也不是仅从成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如历史上童心主义的儿童观),而是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性中的可贵品质,我将这种形态的儿童观称为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生命体内蕴含着不可替代的珍贵的生命价值。

儿童是漫长的生命发展的根基,人类在走向青年、壮年、老年的过程中,生活只是把一些新的东西注入到儿童这一固有的根基之上。因此,童年时代并不是随着成长就要像旧衣服一样脱去扔掉的一种存在,对人生的整个周期而言,它是永远不能摘下的一环,是一个价值永存的领域。

儿童文学如果以儿童为本位,它将看到儿童期并非仅仅是为了给成年期做准备才存在,而是同时也为了自身而存在,儿童不是匆匆走向成人目标的赶路者,他们在走向成长的路途上总是要慢腾腾地四处游玩、闲逛。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反对为走向成人目标而“缩略童年”的功利行为,而是将“浪费时间”的游玩、闲逛看作是童年期里正当合理的一种生活态度。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给儿童以拥有自己人生的权利,鼓励儿童从容不迫地享受童年的幸福,满足并发展儿童的生命欲求和愿望。

成人作家的生命观大于儿童的生命观。作家作为葆有儿童心性的成熟的“儿童”,其价值观在认同儿童价值观的基础上以儿童的生命为内核为根基,向外扩展。扩展的部分是作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人生的真知灼见,因而能引导者儿童进行生命的自我扩充和超越,以期创造出丰满而健全的人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摆脱压抑,保护人的健康感情,使其走向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自我实现”。

什么是“不可学,不可事”的与生俱来的本性呢?荀子回答,那就是“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辩寒暑疾痒。”(《荣辱》)以及“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礼论》)等属于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的自然本能。他认为自然本能中不仅不存在礼义,而且顺着本能倾向发展,必然产生争夺伤害和**。这就证明人的本性是恶的。

荀子提出的“化性而伪”,就是要以礼义教化扑灭人的天父罪恶倾向。

“言性恶则乞灵于神明,言性善则立于人定”钱钟书

信任儿童的本性。“我们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应得完全满足。凡有违反人性不自然的习惯制度,都应排斥改正”“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其自然之本相”周作人

虐待小动物是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行动力驱使,它与罪恶的欲望无关。“是成长力的一种变异”北原白秋
《蝇王》《麦田的守望者》《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儿童文学的使命:给这个世界再一次带来信仰和希望。

儿童纯真的天性具有向善的能动性。
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与儿童文学无缘。
德国凯斯特纳“在我们当前这个世界里只有对人类持有信心的人才能对少年儿童有所帮助。他们还应当对诸如良知、榜样、家庭、友谊、自由、怀念、想象、幸福与幽默……的价值有所了解。

《白比姆黑耳朵》
信任人性,寄希望于未来。

苦难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人们只知道这生活的半个真实时,他才绝望。

了解人生的全部真实的安徒生深信爱是比痛苦、忧伤更强大的力量,他能创造出人间的一切奇迹。
《两岁至五岁》《吹牛大王历险记》
儿童是人类的原型,成人不过是儿童的变化。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
长长的童年期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长处。
童年的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某些成人身上,保有着另一个自己,童年的自己。如果如此认识童年的价值,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把儿童向成人的成长仅仅看作是丢弃未成熟的东西的过程,是么浅薄的观点。
人类从出生之时起,每个人便被赋予了固有的存在的基础,在童年、青年、壮年等成长的各个阶段,生活将把一些新的东西注入在这一固有的基础上。

在童年期,膜拜知识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里包含一切,推动进步,而知识是有限的。
人的“幼儿”的精神境界,每一时间都是充实的,充满了喜悦。
里尔克“这种存在方式中有着某种朴素天真的本能的东西,它类似那个以欢乐的信心为其特征的未被意识到的最佳时期,即童年时代的那段时期。
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便应该是给儿童带来自由的解放的文学。
童年期并非仅仅是为了给成年期作准备才存在,而是同时也为了自身而存在。
伏尔泰:为了成年而牺牲童年是极为悲惨的,只有傻瓜才会不断地前行,而把一切早期阶段视为后续过程的手段。
人们不能设想比这更为错误的看法:将成熟视为构成生命的进化目标,而是生命的早期阶段只作为手段服务于这一目标。
毋宁说,在生命的本质中就有一种倾向:使每一瞬间都为其价值的丰富性所充实。
童年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

卢梭论述了“浪费时间“的儿童游戏、娱乐具有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提供了一种与儿童自身生命欲求并不矛盾的教育思想,给儿童文学以知音之感。但是,不是着眼于为了“将来的教育”,而是为了“现在”的生活。 
《长腿爸爸》 
给儿童以拥有自己人生的权力,鼓励儿童从容不迫地享受童年的幸福,满足并发展儿童的生命欲求和愿望。 
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是给儿童以快乐的文学。 
周作人:向来中国教育重在所谓经济,后来又肿了实用主义的毒,对儿童讲一句话,眨一眨言,都非含有意义不可,到了现在这种势力依然存在,有许多人还把儿童故事当做诘句譬喻看待。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纽约少年》《蓝色的海豚岛》 

幸福是推迟实现的史前愿望,这就是财富。为什么很少带来幸福的原因—金钱并不是童年时代的愿望。财富本身也并不一定就给成人社会带来幸福。《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颠倒先生》《独船》《我们驶向大海》这本书摘“一句抗争的话都不说,只是听从人心灵的引领,默默去行动,较之夸夸奇谈人生、信念的某些成人更深知生活的真义。” 

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的智慧与哲学的智慧截然不同,小说“这门受上帝笑声启发而诞生的艺术,并不负有宣传、推理的使命,恰恰相反,它像Penelope(佩内洛碧)那样,每晚都把神学家、哲学家精心编制的花毯拆骨扬线。 
文学的认识论与理性哲学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认识论是根本对立的。文学认识论的法则是”我感受,因此我存在“。 

对儿童来说理性的过早灌输只会淹没他们的感性化能力。 

“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使人的各种自然感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或者说是使人贴近他的自然感性状态”。“在没有谁比那些受到许多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了”。--卢梭 

理智这个官能可以说是由其它各种官能综合而成,因此它最难于发展,而且也发展得迟;但是有些人还偏偏要用它去发展其他的官能哩!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十岁的时候长得身高五尺而不愿他有什么判断的能力。事实上,在这种年龄,理性对他有什么用处? 
梦醒这一处理但是对儿童读者的幻想欲求的一个压抑。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警告:想在这个故事中找出主题的人将被流放!想从这个故事中归纳情节梗概的人将被枪毙!” 
《格列佛游记》 

寓言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逐渐衰落,主要是因为它的教训性质。 

童话 感性  童话中说理愈多,愈不能近儿童。 
散文 诗歌  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是感性的文学。感性的儿童文学是推崇情感和想象力,抗拒理性主义。教训主义对儿童心灵进行异化的文学。 
米尔恩 《小熊维尼·噗》《菩角小屋》《彼得·潘》《独里特海上探险》 
“儿童状态”是动态成长的生命形式,儿童内心世界充满了渴望成长的强烈欲求。那么,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就应该是鼓励儿童向前发展,帮助儿童向上成长,与儿童一起直面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各样困难的文学。 

《小妇人》《红发安妮》 

尽管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但是在精神生活方面,家庭却未必总是安全、宁静的港湾。 

有的时候,家庭生活也会给儿童心灵带来压抑,在成人不经意的时候,儿童已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拉蒙娜和妈妈》《保守不住的秘密》《淡绿色的小草》《站在我身旁》(电影) 
“小镇看起来变样了,变小了,少年们对自己生活的小镇的感觉上的骤变,是他们心灵的疆域急剧拓展的结果。” 

自我意识萌芽的四岁左右的幼儿期—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同一性正在确立之中的十三岁左右。《小熊乌夫》要求独立做事,以确立自我的价值,任性淘气或反抗来表现,用不断的淘气来证实自我存在的独特性。 

《我是我》“制造以成人的思想为绝对准绳,以学校的成绩和品行为衡量儿童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思想的社会,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 
劳伦斯《査塔莱夫人的情人》《少年维特的烦恼》小泽正《醒醒吧,虎五郎》--《当心鸵鸟蛋》 
儿童文学是用来欣赏而非“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