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招聘会

 小乔云儿 2012-03-18

感受招聘会 2009-4-8 13:25

前两天到一个大学生就业招聘会现场去,感受一下招聘会的气氛,用“火爆”形容太温柔了,确切一点,应该用“恐怖”。九点开场,八点半左右我到达,门前已是车水马龙,好不容易凭借特殊证件入场,入场后才发现,造势很大的招聘会,真正参加招聘的单位不过二十多个,招收岗位合计也绝对超不过三百人。
    等到到九点时,门前已然排起了求职者的长龙——看过《儒林外史》,读书人对科举考试的期待和对考试结果莫名的恐惧,在求职队伍中这样的神情你不会陌生。
    九点开场,尽管有工作人员引导、控制,但立时已经有太多人涌入,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没有一个词汇是过分的,大城市像样子的单位没有影子,连一个参加招聘的来自基层的朋友投住的中型旅店也来招聘大学生服务员,即使连非常偏远地方的一直为天之骄子们所漠视的学校,招聘台前也人潮涌动:绝大多数来的大学生们放下了自己的架子,不再咨询待遇等问题,而是先向招聘人员介绍自己、推销自己,他们的期望就是人家收下他们的简历,下午给自己一个面试的机会。
    我慨叹:人强不过形势!考不上大学,难;考上了大学,未必不更难!也许,对一些人而言,真的,考研是躲避就业难题的最好选择之一;或者,对一些人而言,根本就不该考学——几年的学杂费,耗费了父母太多的血汗钱,别说光宗耀祖之类,也别说理想抱负,就是养活自己,恐怕也难!
    当然,在考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与个别“寻”职大学生的交谈中,有一些仍然在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只要能在大城市留下,即使有一个临时性的工作也可以,即使专业毫不相干也无所谓。其实,在大城市固然有更多的机会,但是竞争也相应更严酷;留在大城市能够抓住机会而成功的毕竟属于少数,大多数还是沉沦下僚。尤其不得不关注的一点是:留在大城市,薪酬有限,消费又高,如果是女孩子,大多数总要结婚的,但你的工作、经济状况、地位,不能保证你能找到如意郎君,大多数情况下找的是与你境遇相似的人,房租、消费等几乎可以耗尽所有收入,在这样的高压下,想寻求生活的幸福,享受生活,恐怕难之又难!人得现实一些,“洛阳虽好,终非吾土!”
也有大学生依然张狂,其实难掩张狂下的内虚:有啥呀,不就是个破学校么?!果然如此,你来此何干?!
    有些“大” 学生,在参加招聘会时显然没有充分的准备:面对招聘单位,竟然自言自语一般:“准噶尔?准噶尔在哪儿?”表面上装单纯,实际上纯粹无知:初中地理就学过准噶尔盆地,何况现实那里中又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呢!更何况,准噶尔的“噶”读“ga”不读“ge”!这样的大学生,就不了业也罢!我都不知道他怎么上的大学,他的大学都学了点什么东西!
    至于有些女学生,更让人无奈。下午在帮助一个单位面试时,有两个学生刚跨进门,准备迎接面试,我直接就说:你可以走了。她们一定奇怪,心里也许一定恨我连机会都不给,但是,显然,没有在她们身上浪费时间的必要!这样的场合,她穿学生装是可以的,只要大方、得体;穿普通装也可以;穿正装当然更好,可是她那个的穿着,简直就是来自于风花雪月场所!也许有人会说:不能以貌取人。我知道这道理,但是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你又没有表现出出众的才华,不以貌取人又靠什么?何况,一个人连自己都包装不好、包装不了,单位怎么靠你?!要你,才不正常呢。
    还有一个看似很羞怯的女孩非缠着要男朋友陪着进面试场所,她现在的男朋友,可靠么?没了男朋友她就什么也干不了?有一天被男朋友甩了,还工作么?况且,那会不会成为单位拖累、负担啊?她要殉情自杀,单位岂在社会声誉、经济等方面不更麻烦?这样的人怎么敢要?!
    职场如战场,任何人都得明白这道理;就业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选择,甚至比考学更重要。有一段时间宣传北大中文系毕业生卖肉创业,我不以为然,他浪费了北大的一个教育资源!要是卖肉,完全可以不读北大甚至不读大学,范进的岳父就干的比较成功!但是,如果一个人如果不顾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只是一味好高骛远,把留在大城市当做奋斗目标,你的一生注定活得很累,而且很难成功,即使想幸福,恐怕都没有资格与条件!
    我是一个来自基层的人,也是一个老大学毕业生,也可以不谦虚地说是一个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基层,自有基层的优势,这要看你能不能把握,看你有没有这样的头脑。利用好基层,反而会将之转化为优势。
    这样的职场预演,这样的竞争,让人毛骨悚然;但越是这样而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冷静者,就越是容易取得成功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