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业形势严峻?这里却“供不应求”

 轶工坊 2020-12-26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突破800万人。加上之近几年未就业或离职待业的,总数相当庞大。这么多人涌入社会,势必让整个就业局势变得紧张、复杂。

不过,在某些领域、某些高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不久前,西安某大学2018年毕业生招聘会现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一万四千多个职位,超过四千名不同高校毕业生参加。

部分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只是来看看,了解一下就业市场,并没有打算投简历”。

硕士毕业生小邱说,自己早就被一家企业选中,已提前签了。因为从事的是AI领域工作,待遇比较丰厚。他说,身边大部分同学年薪基本上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就是这么高的工资,很多公司还是招不到足够的员工。

另一所高校举办的招聘会上,近两百家单位提供了四千多个岗位,而该校2018年毕业生却不到两千人。据学校负责就业的相关老师介绍,本身有超过四百家企业要到学校来招聘学生,最后筛选了不到两百家企业。大学生小李说“找工作不急,等公务员考试结束,如果没有录取的希望,再找也不迟”。一边是企业迫切的想招合适的人才,一边是不急不慢的大学生毕业生。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人工智能、现代制造业、新型材料业等高新技术人才缺乏。因为“供不应求”,相关企业卯足了劲“争夺”人才。

当然,还是存在不少“就业困难户”。专业冷门、动手能力弱、学校认可度低等都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其实,当大学生遇到“难就业”的情况时,不应一味的埋怨就业形势糟糕,应找找自身的问题,也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解决方式。

一、到基层去、到一线去

“宁在北上广‘漂’,也不愿在小城市稳定下来”,认为大城市会有更好地发展,让一些大学生怀揣梦想在大城市打拼。但现实却很残酷。大城市机会多,要求也高,只有少数人能立足,剩下的,或是痛苦的坚持;或“打道回府”,回到小城市。

笔者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后,跟几个同学一起到上海“闯荡”,他能说会道,很快被一家公司录用,从事销售工作。干了几年,收入是越来越多,但他觉得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辞职换了一家公司。后来的七八年一直在做电子商务工作。

前段时间,他在同学群里说自己辞掉了工作,准备回老家创业。几个老同学都在“劝”:回家可没多少钱拿,仅仅是过个温饱的日子。他说:“外面累,没意思,还是家里舒服。”

如今,大城市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就算是拿高薪,也不见得能过上体面的日子。所以有不少人开始选择“逃离大城市”。

而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岗位招录,到基层去。这既能实现就业,也是在响应国家“到基层去”的号召。

若到企业应聘,可以选择一线岗位。因为很多东西必须在一线才能体会到。如果经过自身的努力,又赶上好机会,走上管理岗位的话,这些“基层经验”绝对会受用终身。

不管怎么说,优秀的人才基本上都是从基层和一线成长起来的。

二、继续深造

部分准备考研的大学生正在做最后的冲刺。选择考研一可以避开当前严峻的就业局面,二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在就业市场,学历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条件。学历越高,就业的路一般就越广,工资待遇一般就越高。

虽然我们听到一些关于“扩招后,研究生‘不值钱’了”的说法,但从公开的数据看,无论在一线城市,还是在三四线城市,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平均工资待遇都比本科学历的大学生高出很多。同时,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更好,职位层次也更高。

三、创业

总体上看,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占比很小。从媒体报道的数据看,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创业的约占总数的2%。虽然比例不高,但也是大学毕业生的选项之一。

不少省份都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比如提供无息贷款、创业基金等等。如果自己有好的项目和充足的创业资源,这条路的确可以尝试。

还可以选择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成为“公职人员”,有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和稳定的饭碗。

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世界那么大,会有自己的舞台!

欢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