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大全

 图书 馆员 2012-03-18
常用中成药简表
常用中成药简表帖出来,大家参考时方便一点.

口疮类:

心脾两虚---导赤丹/牛黄清胃丸/锡类散/冰硼散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      

小儿脾胃积热---小儿消热散
心火上炎---导赤丸    
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参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五迟: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五软:

脾肾两亏---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内伤发热:阴虚发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牙痛:

风火牙痛---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立止牙痛散
胃火牙痛---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

中风: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胶囊/脑血栓片
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

心悸:

心血不足---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枕中丹

水肿:

水湿浸渍---五皮丸;  

脾阳不振---五苓散/参苓白术丸/胃苓丸;
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水痘:

湿毒外袭---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  

毒热炽盛:绿雪/普济回春丹

目赤肿痛:

外感风热---明目蒺藜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
肝经风热---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开光复明丸

目涩:

肺阴不足---养阴清肺膏  
肝肾亏虚---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石斛明目丸/琥珀还睛丸
目痒:风邪外袭---桑菊感冒片  

肝肾阴虚---桑麻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失眠:

肝瘀化火---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  
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阴虚---天王补心丹/神经衰弱丸/安神补心胶囊/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人参琥珀丸

耳鸣耳聋:

肝火上扰---龙胆泻肝丸/通窍耳聋丸  

肾精亏虚---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益气聪明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瘀阻---血府逐瘀口服液

厌食:

脾失健运---曲麦枳术丸  

脾胃气虚---参苓白术丸
汗证:

营卫不和---桂枝合剂  

肺气不固---玉屏风颗粒  

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散

头痛:

风寒外袭---川芎茶调散/都梁丸  
风热上扰---芎菊上清丸/清眩丸(片)  
肝阳上亢--- 降压片/脑立清  
痰浊阻遏---半夏天麻丸  
瘀血阻滞---天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咳嗽:

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秋梨膏/二冬膏/川贝枇杷膏 

痰湿犯肺---二陈丸/橘红丸
肝火犯肺---黛蛤散/清气化痰丸  

肺虚咳嗽---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养阴清肺胶囊
肺火咳嗽---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膏)/除痰止嗽丸/清气化痰丸

(小儿)风寒咳嗽---解肌宁嗽丸/儿童清肺丸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解肌清肺丸
痰热咳嗽---清金理嗽丸
                        
眩晕:

肝阳上亢--脑立清/磁朱丸/杞菊地黄丸  

肾精不足--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亏虚--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半夏天麻丸  
瘀血停留--血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烧伤:

獾油/紫草膏/生肌玉红膏
粉刺:肺胃实热--连翘败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肺益火丸/颠倒散 
湿热蕴结--归参丸/二妙丸/茵陈五苓丸      

脾虚湿蕴--参苓白术丸

痔疮:

湿热夹风,迫血妄行--地榆槐角丸/消痔散/脏连丸/鳖甲消痔胶囊/荣昌肛泰  

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感冒:

风寒感冒--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防风通圣丸/桂枝合剂/通宣理肺丸(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柴黄片/抗胶囊   
气虚感冒--参苏理肺丸/玉屏风颗粒  
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祛暑丸      
感冒(儿):风寒感冒--小儿羌活丸/九保丹    

风热感冒--小儿感冒清热冲剂/妙灵丹  
暑邪感冒--香苏正胃丸           

感冒夹湿--至宝锭/小儿百寿丹  
感冒夹惊--牛黄镇惊丸/琥珀抱龙丸

食积:

乳积停滞--小儿化食丹/小儿化滞丹        

食积停滞--保和丸/大山楂丸  
脾虚夹积--小儿健脾丸/小儿香橘丹

鼻衄:

肺经热盛--清肺抑火丸/荷叶丸          

胃热炽盛--清胃黄连丸/小儿消热散  
肝火上逆--当归龙荟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人参归脾丸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姐妹丸/调经活血片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妇宝金丸/八珍益母丸    

肝肾不足--当归调经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肝七郁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    

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月经先期:气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益气养元丸
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大补阴丸/ /知柏地黄丸/固经丸

月经后期:

寒凝冲任---少腹逐瘀丸               

阳虚内寒---艾附暖宫丸/女金丹
血虚失盈---八珍益母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
气滞血瘀---舒肝保坤丸/七制香附丸

月经过少:

血虚---内补养荣丸/人参养荣丸/八珍丸   

肾虚精亏---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血瘀---益母草膏/少腹逐瘀丸

月经过多:

气虚---定坤丸/补中益气丸/乌鸡白风丸
血热---加味逍遥丸/荷叶丸

不孕症:

阳虚宫冷---暖宫孕子丸/艾附暖宫丸/女金丹/鹿茸粉/调经促孕丸
气血不足---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安坤赞育丸/定坤丹/
肝气郁滞---妇科得生丹/七制香附丸/
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二陈丸/越鞠丸

中成药分类方法

(代表品种)
一、解表类
正胃丸、黄连上清丸、、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颗粒、感冒退热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午时茶颗粒、双黄连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九味羌活丸、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
二、泻下类
麻仁润肠丸、清宁丸、麻仁丸、
三、和解类
清眩丸、芎菊上清丸、防风通圣丸
四、清热类
梅花点舌丹、羚羊角胶囊、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肺消炎丸、清胃黄连丸、利胆排石片、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龙胆泻肝丸、五福化毒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肝炎颗粒、热炎宁颗粒、排石颗粒、穿心莲片、消银片、牛黄解毒片
五、祛暑类
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
六、温里类
 良附丸、附子理中丸、狗皮膏、十香暖脐膏
七、补益类
降糖丸、参茸保胎丸、香砂六君丸、首乌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桂附理中丸、健步丸、调经促孕丸、强阳保肾丸、抗骨增生丸、补中益气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耳聋左慈丸、百合固金丸、五子衍宗丸、十全大补丸、八珍益母丸、人参养荣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参茸固本片、更年安片、刺五加片、益肾灵颗粒、龙牡壮骨颗粒、金水宝胶囊、养血生发胶囊、舒心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生脉饮、养阴清肺膏
八、开窍类
紫雪、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
九、固涩类
玉屏风口服液、锁阳固精丸、四神丸
十、理气类
逍遥丸、香砂养胃丸、冠心苏合丸、舒肝丸、、沉香化气丸、加味逍遥丸、开胸顺气丸、木香顺气丸、九气拈痛丸、猴头健胃灵胶囊、护肝片
十一、理血类
乳癖消片、复方丹参片、独一味片、冠心丹参片、夏天无片、脑得生片、消栓通络片黄杨宁片、舒胸片、愈风宁心片、精制冠心片、脑心通、、中风回春片、地奥心血康胶囊、元胡止痛片、华佗再造丸、大黄庶虫丸、小金丸、十五味沉香丸、前列舒丸、跌打丸、槐角丸
十二、祛湿类
风湿骨痛胶囊、舒筋丸、、疏风定痛丸、豨莶丸、祛风止痛片、昆明山海棠片、国公酒、石淋通片、伤湿止痛膏、壮骨关节丸、天麻丸、木瓜丸、活络丸、
十三、治风类
脑立清丸、清脑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丸、全天麻胶囊
十四、祛痰类
复方川贝精片、、橘红丸、礞石滚痰丸、鹭鸶咯丸、川贝枇杷糖浆
十五、止咳平喘类
牡荆油胶丸、急支糖浆、桂龙咳喘宁胶囊、消咳喘糖浆、通宣理肺丸、蛤蚧定喘丸
十六、消导类
健脾丸、槟榔四消丸、前列康、保和丸、洁白丸、化积口服液、六味安消散、大山楂丸
十七、清喉利咽类
复方草珊瑚含片、桂林西瓜霜、黄氏响声丸、清喉利咽颗粒、清音丸、利咽解毒颗粒、青果丸、西瓜霜润喉片、冰硼散
十八、明目类
珍视明滴眼液、拨云退翳丸、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杞菊地黄丸
十九、宣窍通鼻类
藿胆丸、千柏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鼻炎片
二十、调经止带类
定坤丹、断血流片、痛经宝、乌鸡白凤丸、艾附暖宫丸、妇炎净胶囊、女金丸、益母草膏
二十一、治疡类
肿节风片、烧伤灵酊、复方沙棘籽油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二十二、急症必备用
胃肠安丸、复方丹参滴丸、清开灵口服液、新清宁片、癃清片、麝香保心丸、乐脉颗粒

中成药分类方法

1、补益类
(1)温阳补肾
(2)滋阴补肾
(4)气血双补
2.安神类
(1)镇心安神
(2)养心安神
3.心脑血管
(1)活血化淤
(2)高血脂用药
(3)清心安神,头晕头痛
(4)高血压用药
(5)冠心病、心绞痛用药
(6)心律失常
4.感冒用药
(1)风寒感冒
(3)风热感冒
5.呼吸系统用药
(1)镇咳平喘
(3)止咳化痰
(4)补肾益肺
(5)上呼吸道感染
6.肠胃用药
(1)肠炎、结肠炎
(2)温胃养胃
(3)健胃消积
(4)通便排毒
(5)胃炎胃溃疡
7.泌尿生殖
(1)尿路感染
(2)泌尿结石
(3)肾病用药
8.妇科用药
(1)栓剂
(2)洗液
(3)妇科炎症用药
(4)止痛调经
(5)乳腺增生
(6)产前产后用药
9.骨伤科用药
(1)骨质增生
(2)舒筋活络
(3)跌打损伤
10.祛风湿药
(1)舒筋活络
(2)膏药类
11.肝胆胰药
(1)舒肝利胆
(2)舒肝理气
12.糖尿病用药
13.眼科用药
(1)清肝明目
(2)缓解疲劳
(3)白内障用药
14.咽喉口腔牙科
(1)咽喉炎症
(2)润喉含片
(3)牙痛用药
(4)扁桃体用药
15.清热解毒
(1)清热泻火
(2)解毒消炎
16.皮肤用药
(1)润燥止痒
(2)银屑病、玫瑰糠疹、药疹
17.驱虫药
18.宣通鼻窍类药

中成药分类方法
抗感染中成药
抗寄生虫病中成药
解热镇痛药
主用于神经系统的药
主用于呼吸系统的药
主用于消化系统的药
主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
主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
主用于泌尿系统的药
类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
抗肿瘤中成药
专科用药
补益药
其它类中成药
  

 中成药近万种 学会合理选用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目前中成药品种数约近万种,批准文号达数万个,且大量是非处方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众多的中成药,如何正确、合理使用,使之安全、有效、经济,已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辨证用药才能产生疗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精髓。辨证是正确使用中成药的前提,是选用药物的主要依据。例如,根据辨证,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鉴别症状:恶寒重、发热轻,肢体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打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风热感冒——鉴别症状: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暑热感冒——鉴别症状:因受暑引起的头晕、烦闷、口渴、呕吐或腹泻,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等。

风寒感冒宜用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等辛温解表剂。风热感冒宜用银翘解毒片、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退热颗粒等辛凉解表剂。如果前后二者颠倒,风寒感冒用了辛凉解表剂,风热感冒用了辛温解表剂,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至于暑热感冒则应该用祛暑解表剂,如藿香正气丸、保济丸、六合定中丸、十滴水等。因此依据辨证的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如治疗表证用汗法,热证用清法,寒证用温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等,依此才能有的放矢选用中成药。

辨病用药不能仅凭西医诊断

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必须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气候变化、药物功效等诸方面因素之后才能选择药物。所以亦会出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现象。例如同为呕吐,若病因是暑季着凉而致者,可选藿香正气散;若因食积内停者,可选用保和丸。

剂型不同功效会有不同

同一种药物,剂型不同,其药性特点甚至功效会有不同。在现代中成药中,一方多种剂型的例子众多,有些可能差别不大,但有些是有差异的。例如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水,虽都是口服液体制剂,但前者是属于合剂,作用相当于汤剂;而后者是属于酊剂,含有酒精。二者作用可能与原传统剂型藿香正气散相仿,但如果让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服用藿香正气水,则存在安全隐患。

“有毒”中成药严控使用剂量

凡中成药都标有常用剂量,因此无论医生处方用药或患者自我药疗,都应按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千万不要有“中药没有毒性,多吃、少吃不碍事”的观念。特别是近年来中成药逐渐用于治疗急危重症,如中风痰迷、热病神昏、肺热喘咳、风湿顽痹、胸痹心痛、良恶性肿瘤等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使用药物范围逐渐扩大,一些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也被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对含有砷、汞、铅及斑蝥、蟾蜍、马钱子、乌头、巴豆等成分的中成药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不可过服,且不宜连续长期用药,以免引起过量或蓄积中毒。

对于特殊用药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更要注意用药剂量,如确实因治疗需要使用中成药,应以减小剂量为宜。

依据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已改变了原先中药成方制剂以口服、外贴为主的给药方式,现代中成药几乎涵盖了药剂学范畴的所有给药途径,除口服、外用外,还有黏膜给药、注射给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普及,甚至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其使用安全性已受到社会的关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显示了其疗效和特点,也受到了医生患者的欢迎。但由于相对于其他中药给药途径而言,中药注射剂是一个新的事物,缺少传统的、可以借鉴的用药经验。另外,对中药注射剂的基础性研究尚不完善。因此,合理选择给药途径的原则是: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给药。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为了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增强药效的需要,对某些疾病治疗方法上的需要和抑制偏性、降低毒性、确保用药安全的需要,中成药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常常需要采取配伍联合应用的用药形式,主要包括中成药与中成药、中成药与药引子、中成药与汤剂的配伍应用,以及目前常见的中成药与化学药制剂(西药)的配伍应用。

中成药联用注意配伍禁忌

中成药之间配伍应符合“七情”配伍规律。如附子理中丸与四神丸“相须”合用,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以增强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功效。又如,以乌鸡白凤丸为主治疗妇女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配以香砂六君丸为辅,“相使”为用,开气血生化之源,增强乌鸡白凤丸养血调经之功。“相畏”、“相杀”配伍以一种药物抑制或消除另一种成药的偏性或毒副作用。如用金匮肾气丸补火助阳、纳气平喘功效治疗肾虚作喘;若久治不愈,阳损及阴,兼有咽干烦躁者,又应当配以麦味地黄丸或生脉散防止金匮肾气丸燥烈伤阴。

药物联用,必有宜忌。中成药联用也要注意配伍禁忌问题。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同属气滞血淤型胸痹用药,其处方组成与功效基本相似,在临床应用中选择其一即可。该类药物往往含有冰片,由于冰片药性寒凉,过量服用易伤人脾胃,导致胃寒胃痛。因此在中成药联用或中成药与汤药联用中应注意同种药味的“增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使用时避开禁忌

注意证候禁忌: 证候禁忌,又称病证禁忌,是指某类或某种中药不适用于某类或某种证候,使用时应予以避忌。每类药或每种药皆有各自的药性,或寒或热、或升或降、或补或泻、或散或收等。用之得当,其偏性纠正疾病的病理偏向,达到减轻或治愈疾病的目的;用之不当,其偏性反伤机体,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导致死亡。

注意妊娠禁忌: 妊娠禁忌药有毒性大小、性能峻缓之别,对胎儿及母体影响程度也有差别,将其分为妊娠禁用药和妊娠慎用药两大类。凡禁用的中成药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中成药虽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在没有特殊需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

注意饮食禁忌: 患者在服药或用药期间,对某些食物不宜同时进服,要有所禁忌,即通常所说的忌口。具体来说,是在服药期间不宜吃与药性相反或影响治疗的食物。

一些文献指出:“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脍,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荽、生姜、诸果、诸滑滞之物。”指出了在服药期间一般都要忌生冷、腥膻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品。药品说明书也有类似的或更详尽的表述,要注意参照。

 肚脐是中医养生要穴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肚脐是中医养生要穴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肚脐是中医养生要穴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肚脐是中医养生要穴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中成药应用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脾肾两亏--------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内伤发热--------阴虚发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参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牙痛风火牙痛-----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立止牙痛散

胃火牙痛--------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

中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胶囊、脑血栓片气虚血瘀,

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

心悸---------心血不足-------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枕中丹

水肿---------五皮丸; 脾阳不振-------五苓散、参苓白术丸、胃苓丸、

阳衰微---------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水痘--------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 毒热炽盛-------绿雪、普济回春丹

目赤肿痛---------热-------明目蒺藜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

肝经风热--------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开光复明丸

目涩--------足--------养阴清肺膏

肝肾亏虚---------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石斛明目丸、琥珀还睛丸

目痒---------袭--------桑菊感冒片

肝肾阴虚桑麻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失眠:肝瘀化火---------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

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阴虚---------天王补心丹、神经衰弱丸、安神补心胶囊、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人参琥珀丸

耳鸣耳聋 龙胆泻肝丸、通窍耳聋丸

肾精亏虚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益气聪明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瘀阻血府逐瘀口服液

厌食:脾失健运曲麦枳术丸

脾胃气虚--------参苓白术丸

汗证-------和-------桂枝合剂

肺气不固玉屏风颗粒

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散

头痛---------川芎茶调散、都梁丸

风热上扰芎菊上清丸、清眩丸(片)

肝阳上亢降压片、脑立清

痰浊阻遏---------半夏天麻丸

瘀血阻滞天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咳嗽: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秋梨膏、二冬膏、川贝枇杷膏

痰湿犯肺二陈丸、橘红丸

肝火犯肺黛蛤散、清气化痰丸

肺虚咳嗽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养阴清肺胶囊

肺火咳嗽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膏)、除痰止嗽丸、清气化痰丸

(小儿)风寒咳嗽---------解肌宁嗽丸、儿童清肺丸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解肌清肺丸

痰热咳嗽清金理嗽丸

眩晕--------亢------脑立清、磁朱丸、杞菊地黄丸

肾精不足-------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亏虚-------八珍丸、十全大补、

痰浊中阻-------半夏天麻丸 瘀血停留-------血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烧伤--------紫草膏、生肌玉红膏

粉刺-------热-------连翘败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肺益火丸、颠倒散

湿热蕴结--------参丸、二妙丸、茵陈五苓丸

脾虚湿蕴------参苓白术丸

痔疮------风,迫血妄行------地榆槐角丸、止红肠辟(?)丸、消痔散、脏连丸、鳖甲消痔胶囊、荣昌肛泰

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感冒------冒-----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防风通圣丸、桂枝合剂、通宣理肺丸(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柴**、抗胶囊

气虚感冒--------参苏理肺丸、玉屏风颗粒 、

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祛暑丸

感冒(儿)-------冒------小儿羌活丸、九保丹

风热感冒--------小儿感冒清热冲剂、妙灵丹

暑邪感冒香苏正胃丸

感冒夹湿--------至宝锭、小儿百寿丹

感冒夹惊--------牛黄镇惊丸、琥珀抱龙丸

食积--------滞------小儿化食丹、小儿化滞丹、

食积停滞保和丸、大山楂丸

脾虚夹积小儿健脾丸、小儿香橘丹

鼻衄-------盛--------清肺抑火丸、荷叶丸、

胃热炽盛清胃黄连丸、小儿消热散

肝火上逆当归龙荟丸 、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人参归脾丸

痛经--------瘀------调经姐妹丸、调经活血片、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妇宝金丸、八珍益母丸

肝肾不足---------当归调经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肝七郁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

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月经先期:气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益气养元丸

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固经丸

月经后期:寒凝冲任---------少腹逐瘀丸

阳虚内寒艾附暖宫丸、女金丹

血虚失盈八珍益母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

气滞血瘀舒肝保坤丸、七制香附丸

月经过少:血虚--------内补养荣丸、人参养荣丸、八珍丸

肾虚精亏---------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血瘀益母草膏、少腹逐瘀丸

月经过多--------定坤丸、补中益气丸、乌鸡白风丸

血热--------加味逍遥丸、荷叶丸

不孕症:阳虚宫冷-------暖宫孕子丸、艾附暖宫丸、女金丹、鹿茸粉、调经促孕丸

气血不足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安坤赞育丸、定坤丹、

肝气郁滞妇科得生丹、七制香附丸

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二陈丸、越鞠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