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的特质

 优雅a 2012-03-19

哲学的特质

 (一)偏宣言

比起其他学科(比如说化学),哲学的最大特质体现在它的彻底性。彻底,意味着彻底的追问和彻底的论证。什么叫彻底?就是说,要把你的观点,建立在绝对自明性基础上,就如数学命题最终要建立在不证自明的公理基础上。这也就是说,你要为你的观点,寻找一个绝对无疑问的基础,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理性地、融贯地建立起你的哲学大厦。彻底性观念的最明显代表是笛卡尔和胡塞尔。但我要强调,这个观念并不专属于笛卡尔和胡塞尔,而是一切可称为哲学学问的共同理念。

 

后世哲学大多放弃了建构宏大理论的梦想,而更多地表现为解构。但彻底性这一风格还是留存下来了。之所以要解构,正是因为在哲学理性彻底的追问下,理论暴露出了虚假的面目。我坚信,哲学还会一步一步走向更深入的彻底。正是这种彻底的求索,才使哲学具有前瞻性和永久普适性。一方面哲学往往成为急先锋,成熟的工作留给科学,哲学则继续开山引路;另一方面哲学确实也处理着科学很难插足的课题,比如说对正义、自由的理解,比如说对美和宗教的研究。当几套相互冲突的命题显得同样合理时,当研究对象不在时空之中时,当概念开始混乱时,哲学的威力就显现了。

 

不断地开始,不断地重头再来,这就是哲学的枯燥与魅力所在。哲学家不使用没被自己充分理解(证实)的东西,哲学家对似是而非的命题、理论不感兴趣。哲学家是极度自我的,他要求他启用的证据必须经过他自己充分验证,他要求他启用的是知识,而非意见。但我们不应该误解哲学家的极度自我,这不是说哲学家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是说,哲学家要求所有的命题都要经过自己的验证;也不是说经过哲学家自己认同的命题哲学家就启用了,哲学家都有交互主体性的诉求,他要求他认同的命题必须是客观有效的,是经得起经验考证的,是经得他人同意的,而非仅仅私人的。

 

哲学有彻底性的诉求,这不是说哲学一开始就是彻底的。开始总是混沌懵懂的,要是一开始就彻底,也就没有开始的必要了。事实上绝对的彻底是不存在的,彻底性是一个理念,一个永恒的志业。哲学总是在一定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自我批判与向外求索,才逐渐彻底起来的。越来越彻底,更加彻底。这就是哲学学习的路线。但我要说,任何想成为合格哲学家的人,务必使自己在走向彻底的路上保持清晰,行文清晰,思路清晰。依我看,一个话都说得不明不白,混混沌沌,逻辑混乱的人不可能成为合格哲学家。无奈这样的不合格哲学家在中国不在少数。

 

对哲学有没有一种所谓的第三人称视角?没有。哲学总得从第一人称出发,从哲学家自己出发。但我愿再次强调,从自己出发,这并不意味着唯我主义,而是意味着一种彻底性的追求,一种为自己所说出的命题负全责的态度,一种彻底自身负责的态度。唯我主义不可能成为哲学家,因为哲学不是私语,而是有着最大的普遍性愿望。哲学家不是个人,而是交互主体性主体。在哲学家身上,体现的是普遍性,而非个人性。打从一个人准备做哲学家那天起,他就绝非仅仅一个人了,而是普遍理性共同体的代表。

 

 

(二)偏历史

哲学的特质是什么?哲学的特质当然不止一种,我们问,哲学最为根本的特质是什么?但这个问题依赖于对哲学是什么的回答。无疑,后者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如所周知,philosophia一词在古希腊那里,意思是爱智慧(aophia)”。听说爱智慧是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来的。那时的希腊人敬神,认为真正的智慧要神才有,作为人的哲学家则不可能拥有真的智慧,但可以无限地追求智慧,这就是。所谓智慧,则不是日常的机巧,而是对宇宙人生的探悟和醒达,是超越于实用价值的。所以爱智慧是一种纯粹的追求。追求的动力,则是惊异。所谓的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惊异。惊异而后求索,求索而目标永无法达到,故而求索就是一种永恒的过程。

 

在这种爱智慧的追求中,在这种哲学中,已很强烈地体现着我所说的彻底性风格。智慧是一个永恒超越的目标,智慧体现为对宇宙人生来龙去脉的明察,一句话,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哲学表现出一种对根据的热爱。所谓彻底,就是把为什么(为何如此,如何如此)这个问题进行到底。

 

爱智慧的学问,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演化为关于第一根据的学问。这个演化无须仔细打量,实在是顺理成章的。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智慧的间距被拉得越来越短了。在说了自知无知的苏格拉底之后,哲学的谦逊品格逐渐沦丧了,哲学家们越来越觉得掌握着智慧与真理本身。自亚里士多德使,哲学变成了一个门类,叫物理学之后,也就是形而上学。从此哲学成了一种依赖于严格论证的科学,关于第一根据的科学。从而哲学不仅具有追问彻底性的风格,而且还具备了论证彻底性的风格。

 

亚里士多德的路数越演越烈地发展下来,直到尼采那里,才遇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尼采根本性地质疑了两件事:第一、根据(本体)和现象的根本区分的合法性;第二、哲学论证(逻各斯)的合法性。从尼采的书写风格我们可以看出,它用格言式的行文对抗和代替传统的论证风格。在主题上,则表现出了对传统二元性(现象和根据)的抛弃。

 

尼采之后,应该说传统二元性哲学主题已走向末路了。如今谁也不会信任作为第一根据的超越性存在者的威力,但我要说,哲学的彻底性风格还是保留下来了。

 

在如今的欧洲大陆,追问的彻底性风格较为明显。传统式第一性存在者固然已无人相信,但明显出现了一些替代者,比如说海德格尔的本成此在。总之,大陆哲学总体上还是相信宇宙人生有着根本性的真理和真相。

 

英美分析哲学则显著地体现为论证的彻底性。分析哲学家大多认为,通过论证的彻底性,可以根本地解决哲学问题。分析哲学的核心信条是认为通过语言的澄清能达到对思想的澄清,认为思想总要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混乱体现在语言的混乱。从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分析哲学家对论证的严格性(彻底性)要求,因为哲学的混乱,就是语言的混乱,而语言的混乱则体现在论证的混乱(概念不清,不遵从逻辑……)。

 

所以,我认为哲学的最根本特质就是彻底性。有两种彻底性:论证的彻底性和追问的彻底性。这两种彻底性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本质相关的。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相互促进或相互牵制那么单纯,毋宁说,有时相互促进有时相互牵制。

 

你的第三个问题:(一个)哲学家,何以可能以其个体性或你所说的个人性体现(?)普遍性呢

 

个人性当然不能被划归成普遍性,哲学家的沉思主题往往也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等相关。但哲学肯定不同于文学,伟大的文学都要通过特殊的生活情态表现普遍的公共的情怀,哲学就更有普遍性的要求了。要是你的看法只是独白和私语,只是个人的生活感受,那肯定不能算哲学。哲学必须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你要把你的东西当成全人类都会认同的东西来写,必须要有这种追求,要不然就不算哲学家。当然,你的东西是否具有普遍性,这另当别论。但可以说,普遍性越高,你的东西含金量就越高。

 

之所以能达到普遍性,因为人本身就是两面的,一方面体现为个人性,一方面体现为普遍性。长相声腔,就很个人;但所用的语言相较而言,就更具普遍性。人是社会的存在,总得和外界、他人打交道。人本身就不仅仅是自己,而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又个性又普遍的单子。所以个人当然能达到普遍性,因为个人本身就是体现着普遍性的存在。如何达到普遍性?把你的话当成别人也会认同的话去说就行了。认同度越高,普遍性就越高。但也不能误解这个认同度,并不是说认同的人数越多认同度就越高。认同度在我看来有两个标准:一是主体间认同的程度;二是符合经验事实。

 

这两个标准是相互联系的。符合经验,当然就搏得了更多人同意。搏得了越多人同意,自然越符合经验现实。比如对于一个国家,真正民主决定出来的政策或目标,要比少数人甚至私人,作出的集权式的决定靠谱得多。但也不能唯人数论。比如,选秀中,两个专家的意见可能比一百个人众共同的意见更有见地,更为靠谱。也就是说,人确实如尼采所说的具有等级性的,在某些方面,有些人确实更为突出。那么,怎么处理认同度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两个标准联系着考虑。一百零二个人意见的优劣,我们不止要看信众多寡,而且要仔细审查事情本身。容易看出,社会人文类事件更依仗主体间性;自然科学类事件则更信赖经验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