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贵港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情况的视察报告

 欢政文辛 2012-03-20

关于贵港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情况的视察报告

 

驻贵自治区政协委员、贵港市政协委员视察团

200812月)

 

根据自治区政协办公厅、贵港市政协关于2008年度政协委员视察活动的有关精神,1145日,以市政协副主席梁镇、刘杰清、胡朝汛、黄一红、凌榜雄为五个分团团长的驻贵自治区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视察团一行共290多人,分别到三区两县市,对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情况进行视察。视察期间,委员们听取了各县市区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的情况汇报,并深入到桂平市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金田营盘、黄埔军校燕塘分校遗址桂山中楼、麻垌镇白石山;平南县的辛亥革命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畅岩山、大安镇古建筑群;港北区的大圩镇龙岩、港北区政府旧址、贵城镇登龙桥、中共广西一大旧址;港南区的木格镇云垌村君子垌客家围屋、江南办事处南江村古城遗址;覃塘区的福寿寺、陈培仁烈士墓、樟木乡黄龙村文化院、古风岩风景区等实地视察;各视察分团还分别与三区两县市党政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换意见提出建议。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这次视察活动,周密安排了视察日程,视察活动结束后,组织召开了视察总结会,提出撰写视察报告的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基本情况

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发掘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一)文化底蕴丰厚,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发掘价值。

贵港市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新城,是新兴的内河港口城市,位于广西东南部、珠江水系上游西江的郁江、浔江河段。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桂林郡,汉武帝时改桂林郡为郁林郡,唐贞观9年改称贵州,明改州为县,后至更名贵港市前一直沿称贵县。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在这里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曾是中共广西省工委早期革命活动的根据地。贵港各族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是历史的沉积,也是我们这个地方不可多得和不可再生的无法估价的文化遗产。

我市文物以古建筑、古遗址、古石刻、古墓葬等为主,是历史上某阶段贵港群众生活、民间信仰和政治斗争的实物见证。文物保护单位众多,全市共有260多个文物点,其中位于桂平市金田镇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平西山、平南县黄花岗起义平南殉国烈士纪念塔、六陈登塘西汉炼铁遗址、大安大王庙古建筑群、南山寺石刻、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贵县古墓葬群等15处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泊湾宝塔、大南门城楼、南山寺、节孝牌坊等118处被列为市、县(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收藏在市博物馆和桂平市、平南县博物馆登记在文物总帐的各类文物7475件,其中已经定为三级以上文物的有1750件。

我市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采,源远流长,反映出贵港人们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经过各级部门调研整理,我市发掘出来的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化(口头文学)、民间美术、戏曲、民间手工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多个门类共144项。发掘出了桂平的《杖头木偶戏》、《紫荆“瑶族婚礼”八音》;港北的《哭嫁歌》、《起声歌》、《佛教道》;港南的《木格龙凤麒麟舞》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格彩灯》、《麟驹舞》、《师公戏》、《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等一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各级重视,措施有力,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及发掘。

一是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专业机构。市、县(市)区两级政府都成立有文化遗产和发掘工作领导小组,全市除了港南区尚未设有文物保护机构和专业队伍外,桂平市、平南县、港北区、覃塘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落实专门工作人员,拨付专项经费,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发掘。

二是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文化遗产。历年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相继颁布了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文件精神,目前,三区两县市正组织力量开展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得到有效保护,1976年就成立了遗址管理所,1980年建好陈列馆,1990年在金田营盘树立了洪秀全雕像;1999年编印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简介》,并录制了光碟;近年来,共投入1200万元修建了遗址环城道、步行道、围栏、护坡墙等。为打造“太平天国”文化品牌,更有效保护文物遗址,市政府除了在莲花山修建了贵港籍著名学者、太平天国史学研究一代宗师罗尔纲墓和塑像外,去年又划拨专款由市政协牵头建起了罗尔纲纪念馆以及举办中国首届罗尔纲学术研讨会;专门成立了金田起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同时拨出专款,落实具体负责人员,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着手启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国建设网络电视台《时空对话》摄制组还摄制《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保护与利用宣传片》,通过历史资料、遗址现场视频素材、《太平天国》电视剧部分场景、领导专家及太平天国人物后代访谈视频的整合编辑,重点表现遗址的现状及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19987月,贵港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贵港市城区古墓葬群保护和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古墓群分布范围,提出了管理要求。200710月,贵港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公布贵港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将罗泊湾宝塔、大南门城楼、翼王亭、南山寺、大圩龙岩摩崖石刻、福寿寺门楼、节孝牌坊7处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依法予以保护。同时,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市博物馆和桂平市、平南县博物馆对馆藏的文物均建有档案资料,文物分室分类分柜保管,帐物分人管理,文物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平南县博物馆编写了《平南文物》、《平南大事记》、《平南古诗抄》等资料。

三是依法开展文物抢救工作。近年来,我市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法》积极开展文物抢救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6年至2007年,桂平市文物工作者配合区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寻旺乡大塘城遗址、上塔村遗址、石咀长冲根遗址、江口龙门滩遗址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0多平方米,清理古墓9座,出土珍贵文物一批。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或叠压在唐宋和宋的文化层下,或与汉墓相邻,或出现窑穴、用火遗迹、柱洞、灰坑、房址等,对研究浔江流域文化发展序列和桂平历史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19944月,平南县人民政府牵头召集有关单位就大王庙古建筑群管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管理办法,提出从大安烟厂收回物权,由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前身)和大安镇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使这个古建筑群得以更好的保护。20076月到今年5月底,市博物馆先后在“贵县古墓群”保护范围内,抢救性地挖掘了5座汉古墓、1座晋墓、1处汉至民国的古建筑遗址,出土墓葬文物近百件,出土古建筑文物或标本几百件。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许多在贵港乃至广西均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我市悠久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目前由广西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织发掘的港北区政府旧址,出土的文物为破解史学界上汉代桂林郡郡址所在地,即“布山悬案”的谜团提供了可能,其意义尤为深远  

四是抓好重点文物的维修工作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全市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认真贯切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大力维修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五年来,市博物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筹集维修文物专项资金30多万元,维修南江村牌坊、罗泊湾一号汉墓复原室、南山围墙以及南江村古码头,使这些文物得以有效保护。桂平市筹集160万元对太平军前军指挥部遗址三界庙、东塔、南木宾山寺、弩滩甘王庙、马皮万安寨等重点文物进行维修。平南县通过多渠道对辛亥黄花岗起义平南殉国烈士纪念碑等重点文物进行修建。三区政府对辖区内的重点文物也拨出一定经费进行维修。
   五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各县市区积极组织人员深入乡村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写和拍摄音像资料,组织业务骨干对各门类项目进行筛选和整理。桂平市已经普查、发掘出29个门类、72个项目,并已经全部入编成册,一批项目还配制了音像资料。如《杖头木偶戏》、《紫荆“瑶族婚礼”八音》、《西山佛教音乐》、《紫荆“瑶族经书”》、《中沙南乡南权》、《油麻有理采茶》、《弩滩甘王庙会》等;平南县整理和普查了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掘出了《牛歌戏》、《三利小刀锻制工艺》、《大安消防节》等;港北区发掘出了《哭嫁歌》等6个门类、9个项目;以及覃塘发掘的《东龙彩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舞蹈、民间习俗、民间传说、岁时节令等。

()品牌价值高,社会影响大,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市旅游事业发展起到较大作用。

在我市的文化遗产中,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大、旅游价值高、文化品牌响的重点文物景点。如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震惊中外的桂平金田起义,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游览和进行学术研究,著名史学家罗尔纲、胡绳等都曾到此进行过学术考察;桂平西山是我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也是全国七大佛教圣地之一。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西山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圣”而闻名于世,人称西山“五绝”。每年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被誉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的“天南福地”——“罗丛岩月” ,座北朝南,状若履舟,是桂平八景之一;白石山为中国道家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宋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寺观,明代以后成为旅游胜地,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写下了《白石游记》;岭南名刹南山寺,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宋真宗以宋太宗墨迹赐天下名山,南山寺获赐太宗御书224轴,并建御书阁安奉。宋仁宗于景元年(公元1034),大力整顿寺宇,亲书“景禅寺”匾额赐给南山寺,自此,南山寺声名远播,成为岭南名刹,慕名来游者,络绎不绝。我市除了这些“风景名胜”外,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成为我市吸引外来游客、打响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

二、目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最可珍惜的宝贵财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保持我们的文化基础,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对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少数地方、部门和个人将保护文物视为现代化、城市化的阻碍,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了文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长远功能。因此,当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出现矛盾时,多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拆除、损毁文物现象时有发生,文物消失数量惊人。

(二)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文物保护设施简陋。不少从事文化遗产和保护工作的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知识,大部分文物工作人员对文化遗产的种类和如何保护等只有粗浅片面的认识,业务知识缺乏,保护方式单一落后,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现有文管人员中,有专业知识的人太少,无法有效地履行职责。如平南畅岩山只是由当地村委会管理,无法做到对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三)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支持旅游发展的人文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人文精神塑造方面缺乏深入的挖掘,切入点也未找准。没有用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

(四)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紧缺。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投入经费相对不足。平南粤东会馆因无经费维护只好租给一个宗教机构使用。这使文物没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如,贵港城区的师公戏、平南的牛歌戏、桂平的杖头木偶戏,以及各地的山歌、民间传说、手工艺等,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有的已经失传,有的也只剩下几个年纪已老的艺人,出现了传承的断代问题。

三、视察团的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文化遗产,不但是历史,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发掘工作,上下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的紧迫感,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列入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以及城乡规划中去,成立文物保护专门机构,健全文保专业人员队伍,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打造一批贵港文化品牌。特别是突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桂平西山宗教文化和广西早期革命活动等文人、历史、自然景观的发掘。港北区旧政府遗址是一个十分值得保护的景观,目前这个景观因房地开发和防洪工程已受到破坏,亟需加以保护。政府要成立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领导小组,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发掘中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发掘工作;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发掘工作。

(二)加大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市民的遗产保护意识。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对立起来,是文物遭到损毁和破坏的根本原因。我们要用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武器,提高市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走法制化文化遗产保护道路。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场合,广泛宣传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让市民知道、遵守文化遗产法律法规。

(三)加强文物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保护人员素质。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素质较高、业务强、能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要划拨一定的经费,作为培养传承人、扶持地方非物质文化“申遗”的经费开支。
   
(四)大力争取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有计划地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将文物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证。积极向中央和自治区争取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和利用投资融资新渠道,可考虑引进外资或民间资本来开发保护,发挥文物支持旅游的人文核心作用。形成文物保护与土地开发、生态保护、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互动格局。

(五)深入研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间文化(口头文学)、民间美术、戏曲、民间手工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发掘出来,积极申报自治区、市“非遗”保护名录,真正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六)加紧开工建设贵港市博物馆。修缮平南、桂平博物馆,使之达到文物保护的标准,以便更好地将我市散落于民间和外地的文物收藏起来,供市民和外地游客参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