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易激综合症

 胃肠解惑 2012-03-20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工作的紧张程度大幅度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中青年人有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化验检查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教授表示,如果有了上述症状,又查不出器质性的毛病,要考虑到是否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紧张脑力劳动者易高发张声生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流行病,老人和小孩都可能得这种病。一般情况下,患者以20~40 岁多见,女性多见,其发病与男性之比约为2∶1。其中有很多人因为忽视这些症状,没有及时有效地治疗或者随便到药店买些药,临时对付而错过了早期最好的治疗时机,影响了正常生活。

  据专家介绍,肠易激综合征又称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等,是一个以动力异常和感觉异常为根本病理生理特点的功能性疾病。肠易激通俗地理解为肠道容易激动,只要一激动,就容易出现腹痛,以及大便性状的改变,比如腹泻和便秘,粪便中可带有黏液、便后不爽感。而且这种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和其他类型的肠道疾病症状可以非常类似,因此很多患者容易被误诊。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症状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腹痛或不适与排便相关或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及排便异常,往往伴有两个极端,一是腹泻,二是便秘。

  心理、饮食、环境等因素促使肠胃闹“情绪”

  专家认为,目前此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肠道感染、食物因素、药物因素、内脏感觉异常、胃肠动力学障碍、胃肠道激素调节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