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成功发现〝贪食基因〞或有望解决人类肥胖问题

 东篱南山图书馆 2012-03-20

科学家成功发现"贪食基因" 或有望解决人类肥胖

http://www. 2012-03-20 10:10:57 腾讯科学  发表评论


科学家成功找到贪食基因

  据国外媒体报道,保持身材苗条的秘密可能都取决于你的基因,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贪食基因”,该基因不会将饱腹信息传递至大脑。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的突变将错误地向身体部位发送信息,导致不断地进食,从而使体重快速增加

  在对老鼠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一种基因的突变将错误地向身体部位发送信息,导致不断地进食,从而使体重快速增加。但好的消息是,他们希望进一步鉴别这种基因,从而帮助肥胖者减肥。据称,英国近四分之一男性遭受着身体肥胖所带来的身体影响。

  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员对老鼠的Bdnf基因突变进行了研究,人类也拥有这种基因,它与人体肥胖有着直接联系,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基因是如何工作的。

  在进食之后,Bdnf基因的活跃性将传达化学信息先到达脑细胞链,再抵达下丘脑。下丘脑可以接收Bdnf基因的活跃信息,并完全抑制食欲。然而,在实验中老鼠的Bdnf基因出现突变,瘦蛋白和胰岛素等化学物质将无法传到下丘脑,老鼠所吃的食物是未出现Bdnf基因食量的两倍多。

  这项研究负责人许保基(音译)博士说:“这项发现将开启一种奇特的策略,能够帮助大脑有效地控制体重。”他带领的一支研究小组发现在子宫胚胎早期阶段Bdnf基因存在着较短和较长的类型。

  较长的Bdnf基因通过抵达下丘脑的大脑神经“超级高速公路”可以成功地发送化学信息表达“我已饱腹”;然而较短的Bdnf基因所发送的化学信息可以抵达大脑细胞,但不能被大脑树枝状“神经树”所采集,无法将信息传递至正确的区域。

  许保基博士说:“如果Bdnf基因存在问题,大脑神经则无法彼此间进行沟通,瘦蛋白和胰岛素信号则无效,饱腹的信号无法传递至大脑。”下丘脑与学习和记忆能力相关,之前的研究显示不具备较长Bdnf基因的老鼠个体也存在着记忆能力缺陷。

  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制是否这种错误信息传递可以进行修正,从而帮助预防和治疗肥胖症。这项研究报告现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许保基博士称,药物可以刺激大脑Bdnf基因的活跃性,这将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我们现已打开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一条新途径,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3月17日,国家肥胖论坛发言人泰姆-弗莱(Tam Fry)称,目前研究人员正处在“正确的轨道”上,并认为将瘦蛋白信息发送至大脑将是抑制食欲的重要因素。但是他表示,这一相同研究轨道的其他方法将有望发现不可思议的治疗效果,从而预防或治疗肥胖。即使当前仅处于老鼠实验阶段,但未来几年有望基于这项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类肥胖现象。(悠悠/编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