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江红——词牌研究(四)

 yiyidaodao 2012-03-20

满江红——词牌研究(四)

(2009-03-27 17:10:18)
标签:

文化

满江红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  ·       △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  ·    △  · ·     △ · ·     ·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平仄格式初以柳永例词为定格,后人渐渐融入对仗句法。
  上阕第二、第三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五、六句常用对仗。第七句为“上三下五”句式,或看成八字句,首字领格,引领一个七言句。
  下阕前两组三字句常用对仗。第五句首字领格,引领后面两个四言句;或把第五句看作九字句,使用“上五下四”句式,“上五”首字多为领格,也有不领格者采用“三二”节奏。第七、八句常用对仗。第九句为“上三下五”句式,或看成八字句,首字领格,引领一个七言句。
  上下阕后四句平仄格式同。
  本调亦有平韵格,或平仄韵互用者,如姜夔、刘克庄等,其余格式不变。
  
  过去曾有人强调于此调中严格使用入声韵,未免故弄玄虚,不足取。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 例词参考 ○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南宋〕岳飞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殊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騎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兵提锐旅,一
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叙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元〕萨都剌


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
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
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满江红〔宋〕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
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
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满江红 〔宋〕张 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
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
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满江红 〔宋〕刘克庄

题范尉梅谷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骨冷肌清偏要月,
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宁委涧,嫌金屋;宁映水,羞银烛。叹出群风韵,背时装束。竞爱东邻姬傅粉,谁
怜空谷人如玉。笑林逋、何逊漫为诗,无人读。
 


满江红 〔宋〕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
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
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 〔宋〕姜 夔

  姜词自序云:《满江红》旧词用仄韵,多不叶律。如周邦周邦彦词“无心扑”句,
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祝曰:
“得一席风,当以平韵《满江红》为神姥寿。”言讫,风与帆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
“闻佩环”,则叶律矣。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与、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
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应笑英雄无好手,一
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江楼,帘影间。

 


·




·
 

  本词牌双调,九十三字,上阕八句四仄韵,下阕十句五仄韵。上阕第五、六句常用对仗。下阕前两组三字句常用对仗,后阕第七、八句也常用对仗。当然也有不对仗者,如柳永例词。过去曾有人于此调中严格强调使用入声韵,未免故弄玄虚,不足取。
  相关资料: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今以柳词为正体,其余各以类列,《乐章集》注仙吕调,高栻词注南吕调;平韵词,只有姜词一体,宋元人俱如此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