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恐惧感?该如何自处与对抗

 yagi1 2012-03-21

恐惧感?该如何自处与对抗

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

恐惧感这东西的成因,恐怕要一路追寻到人类的上古时代。在那时候,人类相较于其他生物,其实是相对弱小的多。所以为了延续生命,在本能的层面,一些程序自然的被编译进我们的DNA中。人类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学习要避开黑暗、居住高处、群体行动以躲避风险。并在草丛发出声音时,低头躲避、或拔腿就跑。

这样的程序就算在已经24小时灯火通明、马路上没有豺狼与老虎的现代,也还是深深的留在我们DNA中。 所以当有任何被大脑判读是危险的讯号时,我们立刻开始觉得头脑慌乱、血往上冲、脸颊与胃部抽蓄、背脊冷汗冒地如同有一堆小虫爬着。

这时候,生理会直觉配合做出有两个反应:

一是逃走;二是抓紧

逃走应不难理解,也就不多做解释。 至于抓紧指的是当无法逃走,或逃走的代价似乎很高时,人会反而用力抓紧手边既有的东西。 比方说,在树上攀得更牢;或是溺水者会紧抓住救援者不放,甚至把对方拖下水也时由所闻。

比较值得探讨的,倒是到底何时人会选择逃走,又何时会选择紧抓呢? 毕竟这两者是决然不同的反应的。

这其实也是有标准模式可以参考。 如果当危险还有段距离,只是主观上有「危险」的感觉时,人会选择立刻逃走。 但若已经确定身陷危险之中时,人反而会紧抓住身边的依附、或是选择继续保留在现况上。

这样的生理反应,也是深值在我们DNA之中、是人脑的标准作业程序。 这样的SOP一开始是为了对抗大自然中,人类的各类天敌与危险所产生。 但随着时代进化,人类的天敌已经不是飞鸟走兽,恐惧的事物也往往从「物理性质」的伤害,转移到「情绪性质的」伤害,如考试、面试、演讲、恋爱、升迁、赔钱、关系建立这类事情上。

但在这类情绪性质的事情上,如果一旦面临恐惧感时,立刻顺从潜意识选择这两个反应时,那通常结果都不会太好的。

这就很有趣也很讽刺啦! 因为处在这时代的我们很不幸,虽然物质伤害消失了;但我们也因此,再不能随意相信自己潜意识对于恐惧的判断了!

可以从恋爱关系上来举个例子。男生可能都有类似的经验,小时候当喜欢班上的女同学,可能好不容易辗转要到她的电话,但却不敢打去。晚上拿着电话度来走去,手上写着号码的纸条都被汗水弄湿了,还是不知道打去该说甚么。

想了两三晚,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开始按起号码。但边拨号、心越跳越快、胃觉得在抽筋、口干的要死、头皮都发麻了起来。 开始听到接拨声后,心跳的更快。 响了一声、响了两声都没人接,实在忍不住了、赶快把电话挂断。一边喘着气,一边跟自己讲说:「我打了,是她没接的。」 然后,再也没勇气再打一次。

你看,恐惧感能否控制,大概就是人生胜利组跟失败组的差异了。不是吗? 

至于感情走不下去却又死抓着不放的也都是典型在恐惧感中对于现况不愿意放手的实例。只是在那情境中的人,会用很多复杂的情绪掩盖了真相。 如不甘心、自尊心、爱情、别人不可能对他如我一样、或是任何类似的心理因素,都会把我们的恐惧感包裹成一个高尚又利他的心理暗示。 但是追本溯源,其实就只是恐惧罢了 – 因为我们不知道离开安适区后会怎么样,所以就算眼睁睁看着安适区要垮了,还是宁愿与之共进退。

但握住安适区不愿放手的心情,不也就是人生胜利组与失败组的关键差异吗?

所以可以很明显看出,恐惧感驱使的行为其实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若再以职场关系的案例上来看,不安全感,会让人做很多不必要的控制手段。工程师会担心别人学去他的功夫(虽然很可能那其实根本不是甚么了不起的东西)。管理者会担心不知道大家在干嘛,背后搞阴谋,强化控制机制,多做一些无意义的管理行为。无论做甚么,最后其实都只是想用力抓着一个职位不放手。 但上班族该努力的事其实该是要像岛耕作一样出人头地(从课长当到社长了),若一辈子只是抓着现有的不放,那有甚么用呢?

所以,我自己从很多年前就意识到,在现在这个已经没有猛兽与老虎的时代,你必须要去调适、修正、甚至要控制你主观的恐惧感。 就算完全控制太难,最少你也要能辨识出自身的甚么判断是来自于理性、甚么则是来自于恐惧感。 如果某个「很想做的事情」是因为恐惧感的抗拒,那你就得再用理智整理过一遍。否则,跟着直觉走,反而就刚好让你踏入人生的失败组去。

那这里还想多谈一个有趣的东西。

在于很多人的人生的判断逻辑,其实潜意识是建构在「害怕悔恨」、以及害怕与他人不同这件事情上。

所谓害怕悔恨,在于抱持一种现在不做将来就没有的心情,所以争先恐后往那边靠拢。这也属于逃走。

比方说结婚就是一个例子。 有些人并非是因为想结需要结而结婚,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所以到了对的年纪就也照着做。 他们害怕与别人不同,或是害怕选择跟别人不一样的路途而造成落差的心理,而做类似选择。 其它如生小孩、买房子、念书、找工作,都有类似的影子。 许多人做这些事,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 一部分是思维捷径;一部分就是害怕跟别人不一样。 那这也是一种不这么直观,但可以分类在恐惧感的行为。

好,那接下来就要谈谈,恐惧感该如何自处与面对?

对于恐惧感这东西,你必须要花很多的心力去了解、探索、并对抗它。 因为只要一不小心,你的决策就可能受其主导,并让我们偏离客观上较为合适的方向。

大概可以分成下面五个点的训练,顺序按照难易度来排列。

自我探索,了解何时恐惧感接手了决策
    自我强化,降低人生的依附性
    增加流动,避免心理上的沉淀心理
    情境转换,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哲学探索,学习思维的自主性

自我探索:了解何时恐惧感接手了决策

第一个可以自我训练的方向,在于自我了解。 了解自身在深陷恐惧感时,会有甚么生理面以及心理面的征兆。 并在那时候提高警觉,不要让「直觉」接手了你内心的决策机制。

但这部分必须自己去探寻。 虽然大部分人在「极度」恐惧时,反应会很类似,如发抖、胃抽蓄、冒冷汗、或背上如蚂蚁在爬;这类可以在任何小说中找到的形容词。 但在没有「这么极度」的状态时,反应可能也就没这么激烈了;甚至有时候这征兆是微小到我们自身都没察觉都说不定。 但这部分却是我们最应该要去了解,因为也是最会不知不觉影响我们决策的关键要素。

最简单的例子,拿旅行团来讲就好。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类经验,到了外地旅游时,会在那些卖纪念品的小摊买很多雕像、钥匙圈、明信片、豆干、饼干、腌菜等纪念品。 可是真的买回来了,你又发现毫无用途、不过尔尔,最后只是堆在家里的角落生灰尘。 另一个类似的案例,是卖场的跳楼大拍卖。 「只有一件、卖完就没、今天打三折。」很多人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买了很多「便宜、但却怎么样也不知道用来干嘛的东西。」

这些都是「恐惧感」驱使的行为决策。

你在当下会觉得「我大老远地来到这里,要是不把握机会买这些纪念品,我日后再也买不到了。」 或是「喔!这东西只有一件,而且还打三折,不买日后再也没机会了!」

就是这个「再也没有」的思维,触发了你的恐惧感,并让你做了采购的决策(也就是紧握这件事)。 但事后来看,你会发现这常常不是正确的决定。 可是当下次人又处在那样的氛围时,你一样还是会买。

这就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通常不会去探究自己当下的心情,也就会一直重复自身决策的错误。 因为这种恐惧感并不明显,不会如同在深夜碰到长发白衣女子,让人突然一惊并背脊如爬满虫一般的生理反应。 所以大部分人会忽略那些小细节。

要抗拒恐惧感的驱使。你得先做两件事情:

1. 对于所有你事后觉得不理性的决策,分析做决策当时的依据是啥? 是错估情势? 还是因为恐惧感?

    2. 如果是恐惧感。 那你得回想一下自己在那样的情境中,到底有出现那些生理上的征兆

这些征兆可能不明显,但其实都还是有。如果你能透过这样的反思了解自己心理对生理的连动,那其实将能提升你决策的理性面。 因为当下次你察觉到某个相同的生理反应时(如手冒冷汗、心情烦躁、甚至心情兴奋),你会能退一步,用他者的角度来重新检视自己;甚至能在第一时间,就辨识出恐惧感是甚么,并让理性接手你后续的决策。 这其实也是所有后端训练的关键起点,因为若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何时你在恐惧,你又如何能压抑恐惧呢

但当然,还有另一个同步可以进行的事情,就是降低恐惧感的发生机率。 而这可以透过降低人生的依附性来达成。

自我强化,降低人生的依附性

失败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太晚停损,太早放弃

如果你在明明还没事的状况下却因为压力或害怕选择放弃,那就是让恐惧感的逃走指令控制了你(太早放弃);但如果明明祸乱就在眼前了,却选择视而不见或是祈祷奇迹,那就是抓紧的指令控制了你(太晚停损)

这样要能不往人生的失败组靠拢,那可还真需要超多的好运才行。

很多人会最后让恐惧感控制自己,原因通常在于「没有筹码」。

举例而言,很多朋友都会说「工作做得不愉快,想要离职、想要自己创业。」 但无论我如何鼓励,最后他们还是缩回去了。为何? 因为口袋没有太多积蓄,一想到万一接下来三个月、五个月没有进帐,那房贷、车贷、学费、还有生活费该怎么办呢? 所以就算不快乐、甚至痛苦的要死、每天听他抱怨公司多烂,他还是选择「紧抓」住既有的安适区中。

但这在实际上是个恶性循环。 你无法离开某个安适区,就会更被那环境的人轻贱,最后只会让状况越来越糟。

这经验是从顾问生涯中学会的。 也就是你得不让任何一个客户占据你营收极大的比重,这样你就不会害怕说真话、也不会害怕任何的变动。 因为任何客户占的营收比重均等,你就能摸着你的良心与信念给予建议。 但这就得建立在你无所畏惧上,而无所畏惧的根源,则来自于不依附在任何东西上

有人误以为我们所谓成功指的是赚很多钱,或是得到名利与权力。 然后都会提出一个观点问说:「我又没大志,慵懒或是随兴的活着有甚么不好?」

这确实没甚么不好。 唯一的问题仅在于:「当你人生的前段不多花心力累积筹码时,越后面就越容易让自己受恐惧感牵制。」

只让自己勉强过活的情况,就是在万一有变动发生时,自己少了自由与徐余。 因为没有多,自然较难对抗变动。 也会在面对变动时选择更用力地抓住既有的状况,而不敢作任何变动。 这就会是选择「不作为要付出的一个代价」。

成功的定义,并非是要大家去赚大钱或是当到甚么很高的职位。而是要小心规划我们的人生,降低变动对我们实质以及心智上的震摄。 若你能不断累积筹码,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认知与方法面对世界,而世界将完全不能拿你怎么样。 但要达成这一点,需要的根源基础是无惧。 而无惧的根源基础则是无所谓

无所谓又有两种,一种是不在意;另一种则是对他人的不依赖。

举例而言,你不需要仰赖某份工作,你就不怕失去。 你不需要另一个人爱情的滋养,你就能平等的跟对方相处。 当你在职或离职都可以养活一家老小时,你就可以更宏观的评估你的人生。而更特别的是,当你能不怕失去时,你通常也不会失去。

以工作而言,若你有能力,到处有人要挖你时,你老板会随便放你走吗?

以恋爱而言,你优秀到人人都来追时,你的男朋友会不担心不小心呵护吗?

所以不怕,你就不会失去;而要不怕,你就得自我强化。

但这是需要时间,也需要耕耘的。

增加流动,避免心理上的沉淀心理

人一旦对某个环境或状态开始觉得安适,那日后若面对可能失去「安适状态」时,就会产生高度的抗拒力。

比方说,当你有一份习惯的工作后。 这时候叫你远渡他乡、学新技能、从基层做起,虽然薪水可能加个3% - 5%,但很多人其实是会选择不要变动的。这是因为既有的一切都已熟悉,就算目前工作有些甚么不愉快或麻烦的事情,最少都在认知范围内。但新工作可能有很多「新的」、「未知的」部分,虽然这些「未知」很可能其实代表有趣、代表挑战性、代表充实;但当然也可能代表麻烦、困难、或是辛苦。 所以在权衡之下,很多人会选择保留已知避免未知 – 也就是一动不如一静。 但说穿了,这也是一种恐惧感阻碍了我们执行力的变形。

所以呢,一个每天可能都要保持警觉的议题,就是要试着增加自己「心理上的流动性」,不要让自己在任何事物上沉淀下来。 换句话说,避免自己对任何环境、状态、关系产生安适感。 这样一来你随时有危机意识,会想不断进步、学习更多、自我成长与充实,这样会增加自己对于环境变动的「抵抗力」(也就是前篇第一点提到的);另一方面,你也避免自己把任何状态变成「习惯」。

因为一旦某个事情变成习惯后,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感。 当然,要人不要习惯生活,这也是不切实际的。 但最少在心理上,要努力避免依赖感。 因为一旦在生活中需要做选择时,如果心理上过度偏好「已知」(或过度偏好安稳时),对于未知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并进而把这选择排除在思考路径上。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在感情走得很痛苦的原因。一些人的情人可能有着让人难以忍受的恶习,可是当事人一旦考虑到重新建构一段新关系需要时间、换人的未知很大,就会裹足不前。所以只要对方还没有烂到不可思议(或是第三者没有好到不可思议),其实都很难当事人下定决心离开既有关系。可是这其实是个很不妥当的决策。 因为最终你可能还是没办法忍受、最终也可能还是会分开,可是你却因此牺牲了更多的时间,只是因为当下害怕而已。

当然,知道这件事情也表示你可以反过来利用恐惧感控制别人()。 比方说,当你能跟一个人建构起恋爱关系后,你最好努力强化,让对方产生习惯性与依赖性,藉此增加对方的沉没成本。 如此,大部分的对手将会越来越没有勇气离开。 这也是长期关系容易介入,但难以取代的原因。 这部分的论点之前好几篇有写过了。

概念虽然不难理解,心理的强化(增加心理流动性)却往往很难简单处理。

但原则上大家该试着把握的,就是尽量不要让自己过度安适下来。 不要让自己太容易对事物习以为常,随时都要试着让自己从生活中、工作中、或是关系中探索新的可能性。 比方说,每个月底,试着问自己,目前的工作自己还能做些、或学些甚么事情。 一旦发现目前已经到达一个完美状态时,比方说好像已经没任何还需要学,却也能轻松顺利完成既有工作时,就得勉强自己去打破这个平衡。 比方说去争取多一些的责任,试着多去参与一些其他角色的工作、甚至请调部门。

因为唯有让自己随时习惯微小的变动,才可以广泛的增加自己面对日后「真正大变动」的实力。 当你累积了各类角色该有的能力后,日后无论是主动转职或是被动碰到生涯变动时,一来你已经「习惯变动」,二来你也具备变动的能力,自然就能降低自己面对各类变动时的恐惧感。

换言之,让自己不要沉淀,习惯流动性,那当浪头来时,你也就不觉得那是甚么了不起的问题了。

情境转换,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所谓情境转换,指的是当碰到问题时,先压抑住自己的冲动,并说服自己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

大部分的时候,放任自己听取直觉的代价其实都相对的高。 不过呢,若无法有效的压抑自己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就没办法容易察觉为此付出的代价有多高。

但所谓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指的是甚么呢?

这指的是,当你一心想逃走时,眼里先不要考虑轻松(对,逃走通常是为了心情轻松),而要考虑逃走的代价。 换言之,放弃在现在这时间点到底有多大的必要呢?

至于当危险很明确时,若自己却因直觉想抓紧不动时,你则该先不要去考虑丧失的痛苦感(因为直觉这时候会想抓紧现况,是因害怕失去),而要去思考留下所需承担的代价为何? 换言之,现在还继续紧抓不放,等于是对后续更严重的问题「束手无策」。 那这「束手无策」到底之后还会让你因此牺牲多少?

大部分人之所以决策错误,在于常常把眼下的问题给予过高的决策权重。 但大家得知道,人生其实是长时间微小决策的累积。 很多时候,把机会做给下一次,或是做给将来,才会是理智与客观的决定。

换言之,若我们不把任何选择当成结局,而是把人生当成一种体验 一种追求极致过程的旅途,那很多时候我们就有办法在遭遇恐惧袭击时,用另一个角度来解读问题。

因为只要我们不被「要实时把握的心情」控制,很多时候,事情其实就变得没甚么大不了的。 完全是一个心情转念的问题。

这样讲若是太抽象,可以再拿一个上一篇举过的例子 – 也就是旅行时买纪念品这件事。 很多时候,很多人平时很节俭,但一出门旅行,什么无聊的马克杯或钥匙圈之类的东西会买一堆回来。 那也是一个源自于恐惧感的决策。 因为一般人会觉得:「喔,我难得来一趟巴黎,这艾菲尔铁塔的纪念钥匙圈,全世界就只有这里有耶! 我大老远来到这里,怎么能不买呢?」

但说真的,对大部分人而言,家里有没有艾菲尔铁塔的钥匙圈,又有甚么特别影响呢?

但人在当下时,会把「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到了」这议题过度放大,并给予较高的决策权重。 然后就会冲动的买下一堆 (因为不单单买给自己,还会把所有可能想要的亲戚朋友名单都算过一轮)

但你若能在那冲动的瞬间制止自己,并要求自己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这件事。 你会发现,那些纪念品买不买其实没甚么大不了。 你的朋友与亲戚很可能根本不喜欢或不在意艾菲尔造型的钥匙圈。 甚至你其实省下来,下一个景点还可以买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如红酒、或名牌包)。 好吧,再退一百步来想,巴黎有真的很远吗? 也不过搭飞机十几小时罢了,要是日后冷静后发现自己还是真的很喜欢(其实机率很低),下一次不也还是可以再来买。

这样想一轮,你就发现其实一切根本没甚么大不了的。 你也就不会再因为恐惧感的冲动,而把当下的问题过度放大。

换言之,只要不让恐惧驱使,就可以沉稳与随遇而安。 不然,很多人规划复杂的旅行行程,赶来跑去就怕有甚么东西没看到。到了知名景点,拍照、买纪念品、证明我来了、证明自己「充实」的处理这次行程、并很划算的用到每分钱。可是吵吵闹闹,走马看花、买了一堆纪念品,反而没能好好的享受旅程、感受当下。

这虽然表面上看似跟恐惧好像无关,但根源概念是一样的。 这除了旅行上,在人生很多面向的决策上也是如此。 大家把当下看得太过重要,以至于会把为此牺牲的东西看的太轻微。 但若能在决策时反过来,事情往往就不同了。

所以呢,别忘了时时提醒自己,任何状态都尚不是人生的终点,而仅仅是过程。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尽量以长期目标来客观决策了!

哲学探索,学习思维的自主性

老子于道德经中这么写道:

「天 长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久 者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久 .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 以 其 无 私, 故 能 成 其 私 」

「无执」恐怕是控制恐惧感最终的方法。无所求、无所得,自然也无所失、也就无所恐惧了。

我们对于事物「拥有」的关键,其实常常未必是来自于直接的求取;而是在于你不为「目的」而努力下,自然而然的一个结果。

一开始就立志想当伟人的很难最终成为伟人。

积极想快速改善社会的,通常最后其实都是社会结构的破坏者(比方说爱的教育)。 

唯有不抱持过度的梦想而出发者,最后才会感动周围的人,而带入深化的变动。 

唯有不报目的的与他人构筑关系,才能建构稳定的关系。

所以老子说,无私、故能成其私。

但这跟恐惧感有甚么关系呢? 或许有人会问。

恐惧感的最终对抗模式跟这概念是一样的。唯有你放弃东西(或关系)拥有权的幻觉下,你最终才有一天能不恐惧。而当那时候来临时,所有东西自然又会靠近你、并为你所得。

举例而言,我们都害怕关系的失去。 可是若我们从来不觉得我们拥有别人,并不以拥有与否作为我们与他人互动的关键时,那你其实有很高的机率能让别人更喜欢你,并更希望待在你身边。 但若是斤斤计较公平与否、头衔(男女朋友)、或是对方反应,并时时恐惧关系的稳固时,反而会把对方吓跑。 这大概就是无私、故能成其私的意思了。

结论

人其实很多决策是被恐惧驱使的。 我们为了眼下的东西,而常直觉做出错误的反应,甚至可能因此错失了将来更远大的机会。

所以,当面对恐惧时,你要记得人是为了过程与快乐生活,不是为了满足恐惧感。也千万不要屈服或顺从了你直觉的反应。

你得探索,并了解自己面对恐惧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并在恐惧发生时,提醒自己冷静,以理性的态度选择一条长期有价值的路,而非走一个能让自己立刻不害怕的路(如逃跑)

毕竟很多时候,长期的快乐与幸福,是会面临短期的不确定性以及精神上的波动,也就是所谓艰难的路。 换言之,过程的恐惧,是必须压抑及忍耐的过程。 所以,若你认清这东西,很多事情一转念,其实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让当下的害怕大幅减轻。

理性思维、与自我控制,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恐惧感议题的追加篇 – 外在强化的极限

其实背负着恨意活下来也好,或是推动自己变强也好,我始终觉得那都仅是把负面经验暂时转移。 因为若只是靠外力或靠恨意自我改善的话,就算让自己变的多强多厉害、或是能靠外在价值到达了社会顶端,我们的心理本质上还是脆弱的。

「持续的自省」始终才是最重要也最有价值的东西 ——尤其在自己被人欺侮时还能持续自省。

首先,力量的成长很容易让我们一直处在力量争夺的轮回中 ——你欺负我。好!等我变强、变壮、变有钱、变有地位时,我能威吓你时,我就将再反过来震摄住你....

这样只是活在一个无解的威吓循环中,人更将一直生活在恐惧中。 因为要不断的保持自己的力量,保持自己能威吓别人的条件,这是辛苦的。 也需要一直不断的对外强调这些条件,以避免新的挑衅,所以我们将永远不会获得解脱。毕竟力量提升终有上限,也终有无以为继的一天。 如此只是自己做了另一个更深层的「恐惧的笼牢」,把自己跟更多他人都困在其中。 而且靠力量的炫耀,其实只会激起更多别人的厌恶,以及会诱发别人更多的反弹。

再来,透过让自己变强而期待别人不敢欺侮我们,这其实只是用外在的手段「暂时的」隔绝了别人欺侮我们的那道机会,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心智上的软弱有获得对应的改善。独处时,可能还是会猜疑别人会否排挤、会否讨厌自己,也可能担心自己失去优势时别人会一拥而上... 这时候,很容易草木皆兵;看到其他人咬耳朵,或是一个有深意的眼神都不免让人疑神疑鬼起来,随时会疑虑别人到底是怎么看我们的、以及他们到底是否真正值得信赖。目前做朋友的这个人,到底是真的朋友,还是只是屈服于自己的力量罢了? 这样,就算力量强大了、有钱了、获得权势与地位了,我们内心一样难以平静。

反过来,若要能真的解脱。 依靠外在的加强就绝非长远之策。 虽然这方法短期很有效,但长期而言,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演变起。了解我自己是谁、了解我要甚么、了解我自己寻求怎么样的人际关系、了解哪部分的自己会让别人看了碍眼、甚至会遭受别人敌视。 更重要的,得了解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特质到底对我自身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最后,决定哪些特质我该隐藏、或该修正、或淡化以便融入人群、或该特立独行。

所以,真正的强者,是能透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到自己的本质。 并能这样透过他者的眼光,体会别人看到自己时可能带有的误解、恐惧、厌恶、与忌妒(毕竟欺侮一般的来源也是这些),并藉此做出正确的修正与融入,并让别人感受到安心与理解,才能根源的解决掉别人敌视我们的一切来源。

这样的转换才是超越恐惧的做法。 因为若我们都能随着环境调整并调适自己,那你与他人共有的恐惧感能在发生前就尽早消弭,那冲突就能化解于无形了。 毕竟别人的欺侮或挑衅其实常常也是源自于对我们的恐惧或不信任(或厌恶),只是他先出手罢了。 所以若我们能提供一种安心的观感给我们周围的任何人,我们将能有效的预防任何形式的恐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