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子参连作障碍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研究

 zjx一粒尘 2012-03-21
  • 摘要10-13
  • Abstract13-18
  • 引言18-19
  • 第一章 研究综述19-28
  • 1 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19-20
  • 1.1 化感作用19
  • 1.2 连作障碍19-20
  • 2 植物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研究近况20-25
  • 2.1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近况20-21
  • 2.2 连作障碍研究近况21-25
  • 2.2.1 中药材连作障碍表现的研究21-22
  • 2.2.2 化感作用物质的分离与鉴定22-24
  • 2.2.3 根际土壤微生物的调查分析24
  • 2.2.4 连作障碍克服的研究24-25
  • 3 连作障碍研究存在的问题25-27
  • 3.1 连作障碍分子机理研究方面25
  • 3.2 自毒物质提取分离方面25-26
  • 3.3 连作障碍中土壤微生物调查分析方面26
  • 3.4 连作障碍研究的总体思路方面26-27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7-28
  • 第二章 太子参连作的自毒作用研究28-50
  • 1 太子参根际土壤生物毒性测试28-38
  • 1.1 材料与方法28-30
  • 1.1.1 材料28
  • 1.1.2 试验方法28-30
  • 1.1.2.1 自毒物质(Autotoxins)粗提取28-29
  • 1.1.2.2 自毒物质提取与纯化29
  • 1.1.2.3 生测29
  • 1.1.2.4 太子参盆栽自毒测试29-30
  • 1.1.2.5 统计分析30
  • 1.2 结果与分析30-34
  • 1.2.1 太子参根际土壤粗提物的生测结果与分析30-33
  • 1.2.2 太子参根际土壤提取纯化物生测结果与分析33
  • 1.2.3 根际土壤提取纯化物对太子参光合作用系统的毒害作用33-34
  • 1.3 讨论34-38
  • 1.3.1 太子参根际土壤物质的化感作用34-36
  • 1.3.2 太子参光合作用参数与化感自毒作用36-38
  • 2 连作对太子参光合作用系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38-45
  • 2.1 材料与方法38-41
  • 2.1.1 试验地确定38
  • 2.1.2 试验材料38
  • 2.1.3 盆栽模拟连作与光合及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38-39
  • 2.1.4 大田试验与产量测定39
  • 2.1.5 太子参品质测定39-41
  • 2.1.5.1 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40
  • 2.1.5.2 多糖含量测定40-41
  • 2.2 结果与分析41-43
  • 2.2.1 连作对太子参光合作用系统的影响41
  • 2.2.2 连作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41
  • 2.2.3 连作对太子参品质的影响41-43
  • 2.3 讨论43-45
  • 2.3.1 光合作用系统与连作障碍43-44
  • 2.3.2 连作与产量及品质44-45
  • 3 连作对太子参根和叶显微结构的影响45-49
  • 3.1 材料与方法45-46
  • 3.1.1 材料45
  • 3.1.2 方法45-46
  • 3.1.2.1 盆栽试验45
  • 3.1.2.2 石蜡包埋切片制作步骤45-46
  • 3.1.3 显微拍摄46
  • 3.2 结果与分析46-48
  • 3.2.1 连作对太子参叶的显微结构的影响46-48
  • 3.2.2 连作对太子参根的显微结构的影响48
  • 3.3 讨论48-49
  • 3.3.1 石蜡包埋切片技术的应用与生态学研究48
  • 3.3.2 植物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与连作障碍48-49
  • 4 本章小结49-50
  • 第三章 太子参连作障碍的叶片差异蛋白质表达分析50-67
  • 1 材料与方法51-54
  • 1.1 材料51
  • 1.2 方法51-54
  • 1.2.1 蛋白质提取51-52
  • 1.2.2 蛋白裂解52
  • 1.2.3 蛋白质浓度测定52
  • 1.2.4 蛋白质双向电泳52-53
  • 1.2.4.1 第一向[等电聚焦(IEF)]电泳52
  • 1.2.4.2 第二向电泳(SDS-PAGE)52-53
  • 1.2.5 银染53
  • 1.2.6 蛋白质图谱和差异蛋白质点的确定53
  • 1.2.7 差异蛋白质点质谱分析53
  • 1.2.8 质谱结果查询和差异蛋白质鉴定53-54
  • 2 结果与分析54-62
  • 2.1 盆栽模拟水旱轮作与连作太子参叶片蛋白质图谱的构建与差异比较54-55
  • 2.2 模拟连作与水旱轮作太子参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55-62
  • 3 讨论62-65
  • 3.1 光合相关蛋白与太子参连作障碍62
  • 3.2 抗性相关蛋白与太子参连作障碍62-63
  • 3.3 植物病害或衰老相关蛋白与太子参连作障碍63-64
  • 3.4 植物能量、细胞分裂等代谢相关蛋白与太子参连作障碍64-65
  • 4 本章小结65-67
  • 第四章 太子参根际土壤物质提取、分离与鉴定67-78
  • 1 材料与方法67-68
  • 1.1 材料67
  • 1.2 土壤物质提取与纯化67-68
  • 1.3 GC-MS 分析68
  • 2 结果与分析68-69
  • 2.1 太子参根际土壤物质成份68
  • 2.2 对照土壤物质成份68
  • 2.3 太子参根际土壤与对照成份比较68-69
  • 3 讨论69-77
  • 3.1 化感作用物质及其作用机理69-75
  • 3.2 化感作用物质的收集、分离和鉴定75-77
  • 4 本章小结77-78
  • 第五章 太子参连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研究78-109
  • 1 太子参连作对根际土壤可培养性微生物区系变化趋势的影响78-87
  • 1.1 材料与方法78-83
  • 1.1.1 材料78
  • 1.1.2 试验地点78-79
  • 1.1.3 实验步骤79
  • 1.1.3.1 根际土壤采集79
  • 1.1.3.2 根际土壤悬液的配制79
  • 1.1.3.3 烘干土样79
  • 1.1.3.4 制备土壤稀释液79
  • 1.1.4 微生物的分离计数与培养79-81
  • 1.1.4.1 细菌的测定80
  • 1.1.4.2 放线菌的测定80
  • 1.1.4.3 真菌的测定80-81
  • 1.1.5 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测定81-82
  • 1.1.5.1 微生物计数方法81-82
  • 1.1.5.2 阳性判断表82
  • 1.1.5.3 测定方法82
  • 1.1.6 数据分析82-83
  • 1.2 结果与分析83-84
  • 1.2.1 太子参连作根际土壤中三类微生物的数量变化83
  • 1.2.2 太子参连作根际土壤生理性微生物数量变化83-84
  • 1.3 讨论84-87
  • 1.3.1 连作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84-86
  • 1.3.2 连作与土壤生理性微生物类群86-87
  • 2 应用t-RFLP 技术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调查研究87-108
  • 2.1 材料与方法87-90
  • 2.1.1 土壤87-88
  • 2.1.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t-RFLP 分析88-90
  • 2.1.2.1 土壤微生物总DNA 的提取和纯化88
  • 2.1.2.2 细菌 16S rDNA 的 PCR 扩增与酶切88
  • 2.1.2.3 真菌ITS 区的扩增和酶切88-89
  • 2.1.2.4 t-RFLP 图谱的产生89
  • 2.1.2.5 土壤微生物类群的获得89-90
  • 2.1.2.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90
  • 2.1.2.7 太子参根际土壤细菌种属与土壤毒性关系的主成份分析90
  • 2.2 结果与分析90-101
  • 2.2.1 土壤总DNA90
  • 2.2.2 细菌16S rDNA 的扩增产物和真菌ITS 区的扩增产物90-91
  • 2.2.3 细菌和真菌的酶切产物91-94
  • 2.2.4 t-RFLP 图谱分析94-100
  • 2.2.4.1 大田试验细菌HaeIII 和MspI 的t-RFLP 图谱分析94-95
  • 2.2.4.2 盆栽试验细菌HaeIII 和MspI 的t-RFLP 图谱分析95-97
  • 2.2.4.3 大田试验土壤真菌HinfⅠ酶切的t-RFLP 图谱分析97-99
  • 2.2.4.4 盆栽试验土壤真菌HinfⅠ酶切的t-RFLP 图谱分析99-100
  • 2.2.5 引起太子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土壤细菌种类100-101
  • 2.3 讨论101-108
  • 2.3.1 t-RFLP 技术与太子参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环境研究101-106
  • 2.3.2 主成份分析方法与太子参连作障碍研究106-108
  • 3 本章小结108-109
  • 第六章 太子参根际与对照土壤差异蛋白质分析109-119
  • 1 材料与方法109-110
  • 1.1 材料109
  • 1.1.1 土壤109
  • 1.1.2 试剂109
  • 1.2 土壤蛋白质提取方法109-110
  • 1.3 土壤蛋白质裂解及浓度测定110
  • 1.4 土壤蛋白质双向电泳110
  • 1.5 银染110
  • 1.6 蛋白质图谱和差异蛋白质点的确定110
  • 1.7 土壤差异蛋白质点质谱分析110
  • 1.8 质谱结果查询和差异蛋白质鉴定110
  • 2 结果与分析110-111
  • 2.1 太子参根际与对照土壤差异蛋白质图谱构建与差异比较110-111
  • 2.2 太子参根际与对照土壤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111
  • 3 讨论111-117
  • 3.1 土壤中营养相关蛋白与太子参连作障碍111-116
  • 3.2 细胞分裂、蛋白质合成等相关的土壤蛋白与太子参连作障碍116
  • 3.3 抗性相关土壤蛋白与太子参种植116-117
  • 3.4 其他类土壤蛋白与太子参种植117
  • 4 本章小结117-119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119-124
  • 1 结论119-120
  • 2 问题与展望120-122
  • 3 本文的创新点122-124
  • 参考文献124-138
  • 发表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138-139
  • 致谢1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