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中的鸟类之三:鹳鸟家族中的“黑白双姝”(2006年6期《野生动物》)

 jybgs 2012-03-21

邮票中的鸟类之三:鹳鸟家族中的“黑白双姝”(2006年6期《野生动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11-25 04:21:49 / 个人分类:方寸撷羽

鹳鸟家族中的“黑白双姝”

162650   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   康国文

鹳,属大型涉禽,泛指鹳形目鹳科中的诸种鹳鸟。全世界共有5属19种鹳,我国产有彩鹳、黑鹳、白鹳、东方白鹳、秃鹳等5种。在所有的鹳种中,黑鹳和白鹳以其超群拨俗、雍容大雅、仪态万方的天生丽质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我国,黑鹳和白鹳较为常见,属候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同时又都属于世界濒危鸟类,因此被人们誉为鹳鸟家族中的“黑白双姝”。1992年2月20日,为了宣传保护珍贵动物的意义,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鹳(1992-2T)》特种邮票,全套 2 枚。世界上也有很多国家发行过以黑鹳和白鹳为图案的邮票。现将其中一部分展示于此,供大家一起欣赏。

我国1992年发行的邮票,2枚图案的中心画面采用的就是在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黑鹳(图1)和白鹳(图2)两个珍稀鹳种。两枚邮票色彩形成了一种鲜明对比;票幅采用竖式,将鹳呈 S 形的优美的身体曲线勾勒于画面中心,既表现出了鹳的修长体态特征,显得落落大方,又突出了鹳的高大形象,洋溢着一种潇洒气势。在这2枚邮票的图案设计中,作者刻意追求一种对称美,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从鹳种看,一只黑鹳,一只白鹳,刚好黑、白对称;在衬底的着色上,一枚偏棕黄,一枚偏灰绿,形成明暗、冷暖对比;在构图上,黑鹳双腿着地,悠然自得,慢踱方步,羽毛整洁,而白鹳单腿伫立,垂首略作小憩,羽毛未及梳理,仿佛刚从湖中嬉水而出,两鹳动、静姿态对称;若把2枚邮票排列一起,则一鹳朝东,一鹳朝西,相互呼应。在国名、票名、面值等文字的布局上,2枚邮票也是相互对应、平稳得体。

黑鹳,又叫“乌鹳”、“锅鹳”,学名为 Ciconia nigra。我国发行的黑鹳邮票以碧波荡漾的水面为背景,表现了黑鹳生活的典型环境:它栖息于河流、沼泽等湿地,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这种鸟觅食的水域,要求水质清澈见底,环境不受污染,因此被生态学家列为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志性动物,在生态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蒙古、波兰、刚果、拉脱维亚、前苏联、直布罗陀等国发行的鹳鸟邮票则与我国的邮票形成黑鹳生活、生态知识的互补。蒙古发行的黑鹳邮票(图3),65*25.5mm的超长邮票条幅,给黑鹳展现优美身姿创造了良好的空间:长喙、长颈、长腿,突出了涉禽的“三长”特征;乌黑的背羽如锅倒扣,为其别名“乌鹳”、“锅鹳”做了很好地诠释;雪白的腹羽与背羽、颈羽泾渭分明,赤色的长喙、修腿,在黑与白间探出,加之淡黄底色、草绿衬景,显得特别和谐。波兰发行的邮票(图4)展示了黑鹳单脚站立的形态,嘴长而粗壮,黑胸黑翅黑背,泛有紫绿光泽,眼周裸皮红色,红喙朱脚,只有腹羽雪白,脖颈收缩成驼背状,正是黑鹳休息时的典型形态特征。刚果发行的邮票(图5)中,雄鸟守护在雌鸟的身边,双双提右足休憩;拉脱维亚发行的邮票(图6),双鹳立于林中树下,一守一憩;两枚展现双鹳图景的邮票,让我们不由得想到每年春天恋爱中的黑鹳成双成对地在高空中盘旋嬉戏、相互追逐、频频鸣叫或用喙亲吻表达相互间的爱慕之情的场景和共同筑巢、共同孵卵、夫妻恩爱、紧密相随的恩爱情景。前苏联1969年黑鹳邮票(图7),一只亲鸟与4只雏鸟在巢间共享天伦之乐:似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鹳雏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而亲鸟正在娓娓地讲述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又似乎亲鸟觅食而归,鹳雏们正嗷嗷待哺,急切地渴盼着美味佳肴;方寸之间,充满情致,非常好地体现出创造过程中设计家的人文关怀理念。直布罗陀发行的邮票(图8),图案中的黑鹳不仅体态优美,而且看似活动敏捷、性情机警凶悍,给人一种威严感;在淡黄色背景的映衬下,体羽展现出变幻多端的绿、紫和青铜色金属光泽;据资料介绍,在欧洲繁殖的黑鹳种群,几乎全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或者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地中海东端迁往非洲越冬,因此由直布罗陀发行黑鹳邮票则更具科学意义。

白鹳,也叫“老鹳”,学名Ciconia ciconia,广泛分布于欧洲、北非和中亚浅水湖泊、水塘、沼泽、水渠和流速缓慢的溪流,在非洲和印度越冬。白鹳在欧洲是非常有名的鸟,常常在屋顶或烟囱上筑巢,在传说中白鹳还会将婴儿送到家中,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也被德国列为国鸟。除我国外,匈牙利、印度、白俄罗斯、日本、朝鲜、前苏联等国家都曾经发行过白鹳邮票。匈牙利1976年邮票(图9)中的白鹳,一只悠然行进,一只昂首飞行,45*36.5mm的巨大票幅全景式地展示了白鹳的优雅身姿:全身大部白色如雪,翅上大覆羽则乌黑如墨,飞羽闪着铜绿光泽;近端白鹳似呆立等待饵物,前颈下部呈披针形长羽条条分明,应该是求偶炫耀时候的形态特征;远端白鹳头向前伸,脚极力后蹬与身体成一条直线,振翅徐缓,翱翔天际;一立一翔、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俄罗斯邮票(图10-11)一套两枚,在清晰可感的景深下,以宽银幕景式分别通过近焦、远焦推出白鹳栖、翔的生活特征:一枚以村庄、远山为背景,一对白鹳筑巢于屋顶,一只站立极目远眺,一只卧巢振翅而鸣,其形卓荦,其巢庞然,邮票似乎是对我国三国时期陆玑所载“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短翅;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杯”的诠注;另一枚邮票,白鹳展翅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俯视大地,群山茫远连绵,绿树覆地如锦,河水如带如镜,表现出了高远的意境。白俄罗斯邮票(图12)背景为蓝天白云,高栖的白鹳把用树枝和芦苇建成的粗糙的窝巢搭建在天幕之下,一只亲鸟肃容玉立,似休整以暇,三只雏鸟则在饱食之后恬然休憩,愉快地唱着甜美的鹳歌,左下角的英文说明文字“BridLife”更使邮票增添了生活情趣。匈牙利1968年邮票(图13),票面主图选择两只成年白鹳,双双伫立在水塘岸边沼泽草地,性情温文而雅,活动沉默无声;每脚四趾在同一水平线,一只单足站立,一只脖颈回缩成S形;也许这正是设计家想表现其休息时常有的姿态,同时又向人们展示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在默默体验甜美的爱情印度邮票(图14),水草丰美的湿地中,大片的芦苇绵延无际,清澈的水流宛如鸟类的生命之水,两只宁静而机警的鹳鸟漫步在水边的浅水处,身形交错,一东一西、一前一后、一立一行,通体洁白,红喙朱腿,形似鹤似鹭,又超出白鹭之飘逸,远胜仙鹤之贵丽,步履轻盈,游荡鹄立于水潭,更显其温和机灵、秀雅朴倔。而日本2004年书信日邮票(图15),则将白鹳设计成孩子们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圆形票面展示了一只眼睛炯炯有神、体羽洁白无瑕、神态倜傥不羁、高视阔步、富有精气神的白鹳形象;边纸则是其身体和生活环境的延伸,飞羽如墨,为其绰约多姿的体态增添了几许端庄,凸显出一份健康和慈爱;长胫浑然赤色,一立一屈,在绿地背景烘托下,闲适中又多了几点生机,更让人平添三分喜爱。

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与白鹳非常相似,以前曾经被列为白鹳的亚种,其与白鹳最明显的区别是嘴为黑色而非红色。日本、朝鲜、前苏联发行的白鹳邮票确切地说应该是东方白鹳。日本邮票(图16)将身姿优美的漫步着的白鹳置于绿树、鲜菊背景之下,更凸显了它的婉约风姿:通身羽毛澍白,唯两翅边缘乌黑,白得一尘不染,黑得泾渭分明,加之暗红色的修长细腿,基部红色黑褐如匕的强健长喙,不由让人嫉妒造物主对它的偏爱。朝鲜邮票(图17)中的白鹳长脚尖喙,体羽洁白,尾部黑色,样子的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如宰相巡游;金红色的眼睛斜视他物,竟高傲得如同公主;背景中鹳鸟脚下为青青绿草,应该是繁殖期间栖息的主要生态环境。前苏联1982年邮票(图18)选取的是不多见的鹳鸟飞翔的图案,白鹳在天空上空展翅翱翔,头颈前伸,双腿后掠,远突出于尾外,用力煽动两翅,尾羽展开呈扇状,初级飞羽散开,上下交错,既似鼓翼飞翔,又象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姿态轻快而优美,显得强健而有力。东方白鹳没有亚种分化,繁殖地主要在俄罗斯的东南部,用国家的名片——邮票展示东方白鹳飞翔时的形态,也同样表现了俄罗斯民族对于鹳鸟的喜爱。

鹳鸟家族中的“黑白双姝”——黑鹳和白鹳,过去曾在世界各地广泛生存,但是由于繁殖地生境条件的严重恶化,数量已越来越少。我们希望能够经常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看到真实的鹳鸟,而不希望它将来成为仅能在邮票上看到的动物。为了这美丽的鸟类的繁衍生息,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认识、了解、热爱和保护它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