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崔湜对付女上司很有一套

 莲城清风 2012-03-22

    男下属遇到女上司,会出现什么情形?多了去了。有的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有的说,穿越到春秋---当周人(走人),省的憋屈自己;有的说,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配合;还有的说,怕啥?见招拆招,征服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见无论是在官场混,还是在职场拼,遭遇女上司,对男下属而言,确乎是件不太美妙的事儿。

    那么,女上司真的很难搞掂吗?我看也不见得。有的时候,千万别把性别鸿沟看得跟老虎似的,你就把她当一个普通的头儿,充分了解她的性格、秉性、专长、喜好,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再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一些小技巧,把她们弄得服服帖帖其实不难。这方面,唐代著名小白脸诗人崔湜,是男下属们学习的好榜样。

    崔湜跟上官婉儿的风流故事,被野史轶闻炒的沸沸扬扬,是真是假,咱也不去计较了,多半是假的,赵炎在以前的文章里曾分析过,在此就不罗嗦了。但是,上官婉儿是崔湜的上司,这一点绝对是真的。

    官场上,婉儿素有“巾帼宰相”之名,掌管宫中制诰,崔湜“附之”,当了男下属;文坛上,婉儿是诗歌擂台赛的发起人、主持人兼首席裁判官,而崔湜呢,只有“倾伏”的份儿,又是男下属的身份。崔湜感觉郁闷吗?肯定郁闷透了,一大老爷们成天随着女上司的指挥棒蹦来蹦去的,焉能不郁闷?郁闷归郁闷,现实是现实,改变不了被女上司领导的现实,那就得适应现实,征服女上司。卷铺盖走人,那不叫好汉。看崔湜如何征服上官婉儿的?

    第一印象很重要。

    崔湜进入官场,并未通过科举考试,而是凭借才名,被朝廷“擢进士第”,授了一个叫“左补阙”的虚职。谢恩的时候,没见着上官婉儿,后在长宁公主府上见着了。崔湜原本就是一美男子,风度翩翩,气质优雅,诗也写得好,这些都是他的个人优势。

    在预先知道“巾帼宰相”可能会出现在公主府,崔湜临出门前,在衣冠上做了一番精心修饰,既不显奢华,又整洁利落。另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叫《喜入长安》:“云日能催晓,风光不惜年。赖逢征客尽,归在落花前。”准备献给女上司。果然,崔湜的功夫没有白费,给婉儿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借问何为者,山中有逸人”。

    初次跟女上司见面,应尽量彰显自己最阳光的一面,风度、才华、干练、谦逊、减少肢体语言等,都是最佳的印象选择,而这些选择又都是中性的,是个人都会喜欢,女上司也不例外。你这么做了,女上司会感觉你是在尊重她、心眼里有她,这是获得女上司信任的第一步。崔湜做到了,所以,在婉儿的极力推荐下,很快补了实缺,当上考功员外郎这个官虽然不大,却是个“清要”(要害)部门,升迁快。

    赞美需要讲分寸。

    每个人都要面子,爱听好听的话,不要面子的人,那是没皮没脸的滚刀肉。女上司上官婉儿亦是好面子之人,喜欢被别人赞美,比如她把额头上的刺伤点缀成著名的“红梅妆”,说明她爱美,女人爱美,说白了就是好面子。

    自从做了考功员外郎,崔湜跟女上司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遇到事情要汇报,写个材料要呈送,如果每次见面都严肃认真,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婉儿估计以后不会再升他的官了。崔湜的做法是,大献殷勤,多多赞美婉儿,“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把婉儿的办公室比喻为“凤楼”,还赞美说,每次跟您交流,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女上司一般而言都比较敏感,对你说话的真实性大多判断准确。因此,崔湜有时候也实话实说,注意分寸,以防给女上司留下“耍心机”的印象,如“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就是一句赞美婉儿“举重若轻”的大实话,当时朝野均认为婉儿有秉国理政之才,崔湜的话不虚妄。

    上官婉儿被崔湜真真假假地夸得喜笑颜开,崔湜的官运随即开始亨通起来,“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一个“骤”字说明其速度之快。中书舍人,是中书令的属官,或者称为机要官,兵部侍郎,是兵部的二把手,副部级

    本职工作要做好,让女上司省心。

    崔湜的本职工作是什么?先是编修《三教珠英》一书,完成得很好;婉儿举办赛诗会,他也从旁襄助,不但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还带头参加比赛,经常写出一些高质量的作品让婉儿品评,对婉儿“开一代文风”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另外,在政治利益上,因为婉儿前期是与武三思是绑在一起的,因此,崔湜在其中充当了耳目角色,揭发桓敬之谋,并建议武三思杀了李姓五个王,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小集团的利益。

    可以说,由于崔湜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婉儿确实省了不少心。试问,哪个女人不希望轻轻松松地过日子?女上司也是女人,也希望自己的情绪能够始终保持在稳定愉快的状态上,有了这样的男下属,省心的女上司,自然会继续升他的官。很快,崔湜就“俄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上不是中书令,其实权力比中书令还大。

    对女上司要细心、幽默,还要忍受挨骂。

    上官婉儿是一个精明干练、遇事沉稳、专业精通、经验丰富,还有些独断专行的女上司,崔湜能在这样的女上司麾下工作,压力肯定是有的,拐弯抹角、耍耍心机、糊弄糊弄,恐怕都不行。他在一首诗里表明了这种无所适从的心态:“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当时名臣张说是中书令,而崔湜跟张说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婉儿作为主政者,当然希望他们能够和睦相处。在如何缓和跟张说的关系上,崔湜的表现很让婉儿感觉心细如发。比如,有御史弹劾崔湜不务正业,生活腐化,于是,有人就猜测说,是张说指使人诬陷崔湜。上官婉儿就征询崔湜的看法,崔湜说,张说为人虽疏放,但德行高洁,绝不会做这种事。

    像这样的罪名,赵炎以为,在中唐官员身上其实寻常得很,但婉儿依然就生活腐化之罪,严肃批评了崔湜,而崔湜则用诗表示接受:“丹心恒恋阙,白首更辞亲”。一方面承认错误,一方面又说,舍不得离开您这么好的女上司。言下之意,如果有机会,我还希望在您的领导之下继续工作。

    韦后执政时,婉儿走了安乐公主的后门,把崔湜从江州司马任上改调襄州刺史,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于当了宰相。有一次,婉儿举行赛诗会,有个名叫张嘉真的中书舍人也来参加。这个张嘉真,是崔湜的下属,崔湜经常幽默地叫他“张底”。婉儿问其故,崔湜说:“知否张底乃我辈一般人,此终是其坐处。”把婉儿逗得大笑。也就是说,他的“底”迟早要“张”的,以后肯定受到朝廷重用。果然不出崔湜所料,他死后十余年,张嘉真就做了中书令。

    男下属心细,女上司会感觉你体贴周到;男下属幽默,女上司会认为你具有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而不是你单枪匹马的业绩;男下属能够忍受挨骂,女上司会认为你善解人意。为啥?因为女人发火大多是情绪化的,只是发泄一下而已,火气消了,自然也就万事大吉。如果此时和她较劲,绝对两败俱伤。比较聪明的办法是,先承认错误,等她住嘴后,自然她自己会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略显温柔不是错。

    女上司毕竟不是老婆或者情人,如果男下属过度对其温柔,就显得暧昧了,彼此会感觉尴尬,甚至可能会引起女上司的反感和恶心。女人对于温柔和呵护虽然是多多益善,但女上司毕竟要特殊一些,她会给你一个明媚春风的微笑,但转过脸去可能就会变成寺庙里愤怒的本尊神。如果男下属在显示温柔上处理不当,结果够喝一壶的。

    许多野史轶闻之所以热炒崔湜跟上官婉儿、安乐公主、甚至还有太平公主之间不清不楚,恐怕跟崔湜善于温柔呵护女上司以顺仕途不无关系。他在别人面前确实能吹:“吾之门地及出身历官,未尝不为第一。丈夫当先据要路以制人,岂能默默受制于人”!但在婉儿面前,他从不这样飞扬跋扈,而是非常温柔。

    他曾写《相和歌辞》给婉儿:“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枕席临窗晓,帏屏向月空。年年后庭树,荣落在深宫”。读来令人感动!这一份温柔的相知,会让女上司强横的心立刻软化。需要说明的是,温柔的分寸,当以“不是爱情”为底线,越过这个底线,男下属会死的很难看。

    崔湜的女上司,似乎不止婉儿一个,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及韦后,在不同时期都做过他的女上司,而崔湜无一例外地全部把她们搞掂,成功地周旋于数个女上司之间,“但使将军能百战,不须天子筑长城”,只要把女上司们个个征服得服服帖帖,则天下太平矣。

    唐玄宗搞政变,崔湜的诸多女上司个个成为玄宗的刀下鬼,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崔湜被流放,随即赐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