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越赚钱,我们越悲伤

 sN飞雪 2012-03-22
经营企业,当然是以赚钱为目的。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困境之下,当国内的更多实体企业遭遇发展问题时,国内的银行业却取得惊人的发展,取得巨额的利润,如此成就,非但无法让人欣喜,却让人心痛!
   
一组公开的数据:去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前三个季度共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人均利润不到4万元。而同期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竟然高达8173亿元,人均利润近40万元。
   
银行的人均净利润竟然是工业企业的12倍!是国内的银行业汇聚了国内的各路精英、人才,并且,各商业银行都经营有道?应该不只是这样的因素。果若此,这不是对银行的褒奖,而是对国内实体企业的侮辱。
   
国内银行业的巨额利润究竟来自哪里?不妨看看这样的数据:其一、我国的16家上市银行,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 80%”;其二、去年8月,12家上市银行公布了2011年的上半年业绩,共实现净利润4244.47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就有2057.43 亿元
   
如此数据足以表明,银行业的巨额利润,并非来自其的经营有道。而是主要来自公开的存贷款利差和层出不穷的各种服务收费。对于前者,公开的利差收入, 系由国家规定。而后者,名义上是市场行为,但在实际上,却是由政策支持下的银行说了算(如《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显示,国内银行业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这两者,公众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爱用不用,实际上,银行业的暴利,就是来自其垄断的地位。正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所言,银行业不是说谁想开就能开的,牌照并没有放开,准入 门槛非常高……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高,达到70%80%,而且几大国有银行在调整银行收费价格的时候,相互之间一沟通,消费者只能是被绑架,只能接受被动服务……”
   
现有的金融制度下,公众可以去协商存贷款利率么?公众可以对那些花样繁多的银行收费项目说么?
   
可以反证的,比如最近的吴英案。绕开垄断的金融行业,吴英以较高的利率从民间吸纳资金并用于经营,不管其经营成败,这种纯粹的民间借贷关系,却最终演变成了刑事犯罪。而吴英还因此处了极刑!
   
不可否认,银行业的存在于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公众资产管理及生活,贡献良多。但这样地垄断经营并得到暴利,不仅违背市场经济的公正理念,也是对社会财富的公开、合法地劫掠,甚至,还影响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一方面,银行业居于垄断地位,为维系并攫取更多的利益,一定会竭力阻碍其他参与者参与竞争;另一方面,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对更多的公众而言,到银行存钱”,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对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意味着其财富不断贬值、缩水。而品种繁多的银行收费项目,也在不断地从公众的口袋里掏钱。而对国内的许多实体企业而言,逼仄的融资渠道中,企业要想获得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只能通过银行并支付较高的贷款利率,必须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甚至,影响到企业之生存;不仅如此,银行业轻松获得取得巨额利润,既造成了其与国内其他行业间的悬殊收入差距,也容易滋生相应的腐败及违法犯罪行为。
   
几家欢乐万家愁,这样的银行业之繁荣,还是不要也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