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传染的误区
世界上 约20亿人 感染过 HBV 约 4亿 慢性HBV感染者75% 为亚洲人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人类死亡原因的第7位 其中50-85%为中国人 我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表面抗原 澄清对传播途径认识的误区 1、 HBV并不经口途径传播。依据是: § HBV不随粪便排出,除非有消化道出血者。 § 试验证明:污染HBsAg阳性血液的粪便保存数日后HBsAg即转阴。 § 未见有经水、食物污染而引起的乙肝暴发流行。 2、蚊、臭虫等吸血昆虫在HBV传播中的作用尚无确实的证据。 3、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 发生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 v 日夜操勞 v 經常熬夜 v 喝酒拼酒 v 濫用藥物(降血壓,消炎藥,止痛藥,精神病,甲狀腺藥物,….) v 飲食衛生習慣不良 v 常使用加工食品,罐頭,醬菜 v 打針,輸血,紋身,針灸,穿耳洞處理不當 主要传播途径及方式: 1、经血和血制品传播:对献血员筛查HBsAg后显著降低 2、母婴传播:围生 (产) 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3、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静脉内滥用毒品 修足、纹身、扎耳环孔 4、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 5、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 6性接触传播:多个性伴侣者,HBV感染危险性增高 易感染的高危人群 v 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 v 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 v 吸毒者 v 监狱犯人 v 性传播疾病病人 v 血液透析病人 v 医护人员 不同年龄组HBV传播途径 年龄组 感染途径 新生儿 母婴传播 (围产期) 儿童期 家庭传播 (皮肤不完整) 青春期/成人 性接触 所有年龄 注射吸毒的器具,危险注射 其他与卫生保健相关的因素 职业暴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