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代谢发生紊乱。尿酸是人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一种废物。在正常情况下,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相当,血中尿酸值维持在正常范围。而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尿酸的生成和排泄量不平衡所致,即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
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炎性反应诱发痛风,也是一种关节炎。而且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肥胖、某些药物的使用、外伤及感染等是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对于与饮食有关的疾病,如痛风患者来说,却与“病从口入”密切相关。如何来控制饮食,哪些食物含嘌呤高,可能升高血尿酸,哪些能够降低血尿酸,了解清楚,以调整饮食结构,就可避免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多种饮食与血尿酸的增高和降低都有密切关系,为了有效防治高尿酸血症,避免痛风病形成,本文提出一些措施供大家参照。
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食物及拒绝不良生活方式:
很多尿酸增高者都喜爱吃含嘌呤较多的食物,及酗酒的习惯。因此,饮食控制的首要是严控高嘌呤饮食和禁酒。患者应严格限饮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这是因为,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尿酸和血乳酸增高,反过
来刺激嘌呤增加。加上饮酒者常食高嘌呤食物,酒又加快嘌呤的代谢,导致体内血尿酸水平增高,从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避免和进食高嘌呤食物,限制嘌呤食物摄入量,减少外源性核蛋白,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可增加尿酸的排出。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因此,要预防肥胖及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是非常必要的,有研究表明,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取,可使血尿酸水平下降10-15%,并有效控制痛风的发作。对于痛风发作及有尿酸结石的患者应鼓励多饮水,建议每天2升以上,应用枸橼酸钾碱化尿液,可以有效控制尿酸结石的形成。另外,在自我防护方面,冷敷是有效控制急性症状的辅助方法,还应避免关节创伤及剧烈运动。后者常常是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的诱因。
除饮食控制外,肾功能正常者应多饮水(5-8杯),以利尿酸的排出。肥胖患者应减少高热量食品的摄取,降低体重。宜多选择新鲜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特别是含钾高、钠低的碱性蔬菜,既有利尿作用,又能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泄。
海鲜、肉类及奶制品饮食与血尿酸的关系密切:
海鲜、肉类、奶制品及蔬菜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食物,它们对血尿酸的影响有多大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不同食物中所含嘌呤种类不同,不同嘌呤的生物利用度也不同。如核糖核酸(RNA)的生物利用度大于脱氧核糖核酸(DNA),腺嘌呤生物利用度大于鸟嘌呤。所以海鲜、肉类、奶制品和蔬菜等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就不尽相同。
根据食物中含嘌呤的毫克数,大致可将日常生活食品,概括为4大类:
1、高嘌呤类食品:如动物内脏、凤尾鱼、沙丁鱼、以及肉汤、浓鸡汤、啤酒等,每100克中含嘌呤物质超过100毫克,它们属于富含嘌呤的食物。
2、多嘌呤类食品:如绝大部分鱼类、贝壳类、肉、禽类食品,每100克中所含嘌呤物质约在50-100毫克之间,它们属于多含嘌呤的食物。
3、较多嘌呤类食品:如青鱼、鲑鱼等,牛、羊、鸡肉类,虾、蟹及芦笋、菜花、四季豆、菜豆、菠菜、芹菜、蘑菇、花生等蔬菜,每100克中所含嘌呤物质在25-50毫克之间,属于较多嘌呤的食物。
4、低嘌呤类食品:就是奶、蛋、米、面制品和大部分蔬菜类及植物油,每100克这些食物中所含嘌呤物质均低于25毫克,属于少含或不含嘌呤的食物。
控制饮酒,酒的种类不同,影响也不同:
长期大量饮酒或酗酒者,酒精可以促进尿酸生成及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和血乳酸升高,刺激嘌呤增加。此外,饮酒时常进食高嘌呤食物,酒又加快嘌呤的代谢,导致体内血尿酸水平升高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一项为期1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对5万名健康男性追踪观察12年,每日摄入酒精10.0-14.9克的人群发生痛风的相对危险性是禁酒人群相对危险性的1.32倍,而每日摄入酒精50克的人群则增至2.53倍。
研究显示,酒精可减少尿酸的排泄,还可以增加尿酸的合成,从而引起血尿酸增高。另外,含酒精的饮品中,可能还存在引起尿酸增高的其他非酒精物质,如嘌呤。啤酒中含有大量的鸟嘌呤,此嘌呤成分较容易被吸收,且可解释为什么啤酒对血尿酸的影响最为突出。红酒中富含抗氧化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凝刺激物等,因此,可减轻酒精对血尿酸的影响。
那么,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尤其应避免啤酒摄入。
减少含果糖饮料的摄入,避免升高血尿酸:
含果糖的饮料,如含糖汽水和橙汁,虽然不含有嘌呤,但其中丰富的果糖,却是唯一会使血中尿酸浓度升高的饮料,过多地饮用这种含糖饮料与1个月内含糖苏打水摄入量低于1份的人相比,每天饮用1份含糖苏打水的女性痛风发病风险增加了74%,每天饮用2份或更多的女性,患痛风的风险增加139%。
美国波士顿医学院Hyon Choi等开展的一项随访期长达22年(1984年-2006年)的研究显示,饮用富含果糖的饮料如含糖汽水和橙汁会升高血中尿酸浓度,增加女性痛风风险。因果糖通过加速降解嘌呤核苷酸并增加嘌呤的合成,增加血尿酸水平。因此,减少对果糖的摄入,尤其是对于高龄、伴有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的女性的极为重要。
维生素C可降低血尿酸的水平:
加拿大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吸取足够的维生素C,可使男性痛风症状的几率降低。常吃维生素C可降低尿酸水平,对预防痛风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维生素,但为何维生素C能够降低血尿酸水平呢?
研究显示维生素C可通过近端肾小管阴离子交换系统,作用于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URAT1)或钠依赖性阴离子共转运器,竞争性抑制肾脏重吸收,另外摄入大量维生素C可增加肾血流率和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动脉压。
维生素C还具有强抗氧化作用,降低氧化应激作用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抑制尿酸合成。
咖啡饮料可降低血尿酸:
咖啡可降血尿酸,但并非是咖啡因的作用,咖啡因和茶对血尿酸无影响。咖啡降低血尿酸水平的原因,可能与咖啡可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有关。胰岛素抵抗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同时胰岛素可减少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饮用咖啡可适当降低血尿酸水平。
总之,饮食与血尿酸水平密切关系。肉类、海鲜及浓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食品,含有大量嘌呤成份会导致尿酸增高。多吃蔬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少吃饭,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降脂减肥。而吃葡萄、苹果、橘子、山楂、番茄、咖啡、茶、奶、蛋、海藻类等低嘌呤,偏碱性食物等,对血尿酸无影响,动植物蛋白对血尿酸影响不大。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应忌食高嘌呤食物,如:酵母、浓缩肉汁、肉脯、沙丁鱼、凤尾鱼、动物内脏、胰脏等,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适当饮用红酒可轻微降低血尿酸水平。但人们关注的维生素C可轻微降血尿酸,奶制品也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饮食的研究,对防治痛风有重要的意义,但生活水平提高,日常饮食越来越复杂,如何更合理地调配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对于痛风的防治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