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病异治话瘾疹

 昵称9256382 2012-03-23

“瘾疹”一证在现代医学称之为荨麻疹,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有食物(鱼虾、蛋、奶类等)、药物(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细菌(扁桃体炎、鼻旁窦炎等)、病毒(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寄生虫及真菌感染、精神因素(如情绪紧张),动物及植物因素(如吸入动物之皮屑、羽毛、花粉等)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机械刺激或某些化学物质)以及患某些皮肤或全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均可引起荨麻疹的发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阳明有余,病皮痹瘾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瘙瘾疹候》“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笔者在临床上见到的瘾疹患者不下数百例,现将特殊几例瘾疹治验报道如下。

1 胃火郁热,血热生风。

患者,男,17岁,学生。患瘾疹反复发作已有数年,发作大多与洗热水澡有关,洗后不久则全身瘙痒,起风团,泛散全身,苦不堪言,以致惧怕洗澡,来时身上尚有数处有红斑,风团,色鲜红,自述有口臭、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稍数。证属:胃火郁热,血热生风。法:清泻胃火、凉血祛风。方:清胃散和玉女煎加减。药:升麻10g,川连10g,石膏20g,知母10g,麦冬10g,牛膝10g,虫退10g,防风6g,荆芥10g,丹皮10g,当归10g,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瘾疹发作明显减轻,原来全身泛发,现只散在二、三处,有小风团,瘙痒也明显减轻。上方加赤芍10g,继服7剂,患者母亲前来告之,多年瘾疹全部消失,口臭也愈。

按:瘾疹,常以风寒束表、风热犯表、血虚风燥三型多见,而胃火郁热,血热生风,则在临床少见,该患者平素喜食辛辣,胃火渐生,久而灼伤阴血,血热生风,故而产生瘾疹,《证治准绳·瘾疹》云:“……热结不散则成赤疹……热搏于血分,其邪并发于表则赤。”用清胃散合玉女煎加减。方中以川连、石膏、知母、麦冬、当归、丹皮,清热泻火,滋阴养血,升麻散郁火,牛膝导热下行,虫退、荆芥、防风、祛风止痒,全方合用可清胃泻火,祛风止痒,故而显效。

2 表热里实,内有蕴热

患者,男,19岁,患瘾疹4年余,反复发作,原因不明,发时全身头面及躯干四肢无处不发,起风团,色鲜红,瘙痒较剧,父母带其多处就诊,上至省城,下至民间,初时服药见效1~2周,过后又复如初,索其处方观之多以凉血清热,祛风止痒为主,或兼以重镇安神,或兼以清热泻火,均无建树,来时,手腕及上腹部可见数处风团,大的3cm×2cm大小,小的0.5cm×0.3cm大小,色红,不高出皮肤,素有白癜风病史,颜面粉刺较多,大便秘结,平素喜食煎炸之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证为脾胃蕴热,表里皆实之证。法:解表通里,疏风清热。方:防风通圣散加减。药:薄荷10g,荆芥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白术10g,连翘10g,栀子10g,条芩10g,大黄10g,芒硝6g,石膏30g,滑石10g,虫退10g,蜈蚣1条,僵蚕10g,甘草3g。方中:栀子、条芩、连翘、石膏,清泻胃热;荆芥、防风、薄荷、虫退、僵蚕、蜈蚣,疏风解表;当归、赤芍、川芎,养血和血祛风。大黄、芒硝、滑石,通利二便使里热从二便排出。全方合用,从而达到汗不伤表,下不伤里,表里双解,疏风清热之功。服上方7剂后,大便每天2~3次,瘾疹未再发作,颜面粉刺明显减少,药已对症,效不更方,继服上方7剂而愈。

3 卫表不固,营卫不和

患儿,男,14岁,自述皮肤瘙痒已数年,反复发作,发皮 疹时有一特点,因家在农村,每天早上要去放牧,回来时接触草地露水之处既起皮疹,皮疹色淡红,逐渐泛发全身,平素身体较瘦弱,面色少华,易于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证属:卫表不固,营卫失和。法:补气固表,调和营卫,兼以疏风止痒。方:玉屏风散合桂枝汤。药:白术10g,黄芪30g,防风10g,桂枝10g,白芍10g,虫退10g,荆芥10g,生姜4片,大枣5枚,生甘草3g。

按《医宗金鉴》说:“此症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此患者正是表虚之人,腠理疏松,易被风邪入侵肌肤,导致瘾疹泛发堆累成片。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荆芥、虫退、祛风止痒;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调和营卫。全方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祛风止痒之功。服上药5剂后,皮疹未再发,再进5剂,多年顽疾皆失,随访1年未再复发。

作者单位:344000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