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总结的律所就业资料

 昵称503199 2012-03-24

[转载]律所就业资料

半生不熟

Rank: 3

主楼 发表于 10-1-30 10:26  只看该作者

个人总结的律所就业资料(给大二大三的同学)已更新(三)申个精吧~

一、从法律英语说起

一些大所在招人的时候,习惯性要提交雅思、托福的分数,因为法律英语首先是英语,跟客户打电话、回邮件,都是基础的英语功底。至于专业的法律英语,就是会熟练用法律英语阅读合同,撰些简单的调查报告、法律意见书,至于更高境界,基本没有经过长年留学或是外所多年摧残,很难修成正果。(实际上,直接雇佣英语专业牛人。我知道的某大所雇佣的牛人是美国的PHD,但不是法学专业的,专门的英语顾问)但无疑,法大的法律英语教学是落后的,让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抢占高端职位的时候相对不利,现在学校的同学使用的法律英语教材(小黄本)太学术了,跟实务有区别。在此,推荐以下电子书,靠谱的中国人写的靠谱的中国式法律英语(非西方式法律英语),熟读之后,基本阅读英文合同没有问题。此外,还有文档二《how to write a DD report》,尽职报告,几乎是最常见的法律英语文书,学会了,就可以在简历里添加“good at dd report”这个比其他应届生有竞争力的简历词汇。我们法律英语追求的境界绝对不是英语牛人,而是simple but correct。

在招聘中,第一关笔试,经常是简单的商法法条的中英互译,或者简单法律文书的翻译。我问了一个考外经贸法学院的朋友,他推荐了我CISG、还有中国进入世贸协议书,还有外经贸孙万飙写的法律英语汉英、法律英语英汉翻译,我有电子版,不过没放家里,稍后献上。至于某老师推荐的《民法通则-AAA译本》,实在太难了,违背了我说的simple but correct的原则,我们不是要当法律英语专家!!

附:

环球的招人条件:


要求:著名大学法学院已毕业或2010年即将毕业,录用后能够很快安排2-3个月以上实习或试用,专业基础扎实,英语佳,能以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熟悉知识产权或WTO专业知识,或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者优先。

简历请发邮件至:george_niu@globallawoffice.com.cn(请在邮件题目中注明“应聘”字样)请在简历中说明是否通过司法考试,如参加过托福等外语考试亦请说明成绩。”



海问的招人条件:

我们建议个人简历包括申请人的下述信息:(1)在本科和/或研究生期间的年度学习成绩以及排名,(2)英语等级考试及其他英语能力考试的成绩,(3)司法考试通过情况,(4)获得奖学金的情况,(5)课外和社会活动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助于证明申请人优秀品质和才干的信息,(6)实习或工作经历,以及(7)您认为有助于申请的其它信息。





累了,今天难得周末,吃火锅了。。。














二、外资所、北京比较好内资所介绍(选摘自:《法律人的就业途径分析》)

重点说说欧美top律所吧,我觉得对于一个想把法律进行到底,又想过富裕生活的法学院学生来说,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现在比较好又在招人的律所,比如说clifford chance, freshfields, Baker & McKenzie,lovells,DLA&PARTNERS等等,工资从8k到15k不等,比如cc和ff月薪差不多都是15k,lovells大概是8k。这些律所招人还是比较少的,一般也比较少通过校园宣讲会的方式招人,很多律所在校园设奖学金,有的需要写文章,大家如果想进去的话,这是比较好的机会。当然去这些律所首先要英语很好,至于好到何种程度,呵呵,向native speaker看齐吧,至少翻译的功夫要比较好,不然怎么写memo阿。去这些外资律所还是很困难的,每个院校每年去的人数一般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如果死心塌地想去这些律所的话,不妨先在好的内资律所干一两年,然后再跳过去,还是那句话,重点还是要把英语搞定。当然去这些外资律所的坏处在于和去其他外企一样的天花板问题,另外这些外资律所是铁定不解决户口的,如果你care户口的话,这应当算是一个disadvantage。


(笔者注:我听说过的外所实习的,除了极个别是通过自己竞争进去的,大部分还是老师、前辈介绍进去的。听我一个在CC实习的朋友说,进了所,有人告诉他,你居然是政法的,你们政法不是都奔公务员去了么?罕见罕见。我汗。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外经贸的网站吧,据说他们的BBS都是CC赞助的。)




然后说一说内资律所吧。国内比较好的内资律所,比如说君合、海问、方达、金杜等,稍差一点儿的还有中伦金通、通商等等。君合、海问规模比较小,是北大人的大本营,但是对于法硕的歧视却是近乎赤裸裸的,甚至不如外资所能接受法硕,君合和海问都比较保守,比如海问到现在合伙人的数量也不过二十几个。金杜是律所中比较另类的,发展的比较快,比较具有规模效应,所以招人比较多,质量上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进国内好所的首要前提还是英语要好,另外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当然如果两者只能选择其一的话,我可以明确地说英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当然如果司法考试没有通过的话,可能简历无法通过。律所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仁者见仁的问题,但是我看见很多牛人同时拿到上面律所的offer和国家公务员或四大国有银行总行的offer的时候,多数人还是不太犹豫地拒掉律所的offer而直奔国家的怀抱。律所的缺点比较明显,首先从收入上看,并不是很高,君合和海问的entry level大概6-7k,而金杜大概是5.5k,劳动强度比较大,而且基本上没有加班费。另外就是除了金杜、海问能解决一部分户口外(进去的人不是都能解决,我是俗人,又提到了户口),其他律所几乎不能解决,原因是法律专业不是北京紧缺专业,所以人事局控制的比较严(从这一点上还是可以看出金杜的规模效应还是有好处的)。另外很多家长还是希望自己子女去官办的地方,律所毕竟是私人的,很多老观念的人还是比较排斥的。但是律所的好处也比较显而易见,首先专业技能上成长比较快,至少在翻译能力上提高比较明显(呵呵,我在律所实习后的感受),其次从长线收入上看,还是比较可观的。当然,如果是女生的话,去当公务员可能的确是更好的选择


笔者注:真的想当律师的同学,多关注一下http:/// 这个网站吧。北京版、上海版都很活跃,很多大所的小律师在里面混,信息非常对称。

下面分享的这份材料,包含外资所、内资所、国有银行、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投资银行、外企、国有垄断企业、地产公司可行性分析
注意:1、作者是硕士,选择面相对比较广;2、作者是法律硕士,本科不是学法的。3、作者很有可能是北大的,因为里面有政法同学作为民生银行业务员客串过。

三、沧海上小小桃师兄的著名文章:来当律师吧

应时光师弟的要求,写毕业一年多来的工作心得。(写于2005年)

一、关于自己
去年通过司法考试,年初拿到职业资格,经历三个城市:北京、佛山和广州,两个律所:广东天伦和广东君信,都算是本地比较有名的中大型律所,前者成立8年主要基地在广东佛山,律师50人左右,分所5个,后者成立11年主要基地在广州,律师30人左右,分所2个,两所的年收入均在3000-4000万。现在服务于广东君信,实习律师中,归属负责国内某大型国有投资公司破产清算组部门,等待明年7月后拿正式的执业证。以下是一个以律师为职业目标家伙的工作心得。

二、关于考研和工作
跟工作后的兄弟聊天,说到读研和工作的选择,大都觉得工作比读书要正确,用一个兄弟的话说:当三年后那些读研的家伙们跟我们去年一样为找工作四处奔波的时候,我们过的是至少年薪10万的生活了。不后悔出来工作,毕业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做律师,于是朝这个目标努力中。体会是生活一定要有目标,知道自己的目的所在,比如为什么去考研,是因为就业压力,想进一步学更多的东西,还是人家考自己也考或者是父母的要求,总之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都成年了应该自己考虑问题了,懂得自己考虑自己的人生。(题外话)
个人觉得如果是因为就业压力而读研,不如早点出来面对竞争,因为这是人生总要迈出的一步,躲不掉的,今天读研的师哥师姐们就业形势已经出现惨淡的迹象了,难以想像随着扩招三年后的人才市场是什么样子;如果决定出来工作了,给自己做一个规划吧,弄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做什么职业,有一个3-5年中长期的计划,不要每天漫无目的的上班下班,混日子。

三、关于司法考试
如果你决定做律师了,个人意见是争取在毕业后第一年通过司法考试,即便放弃当前的工作也要先通过考试,除非你现在已经在比较大的律所工作,诸如中伦金通、君合、金杜等等,但现实是这些中大型的律所都已经把通过司法考试当做基本的要求。另外,即便是招聘的时候不考虑通过司法考试,往往在工作中是否资格证,所做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有资格证的话至少给你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法律事务,而没有资格证的话琐碎的事情就更多了,甚至不给你专业锻炼的机会。而且一边上班一边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少之又少,一拖就是两三年,一转眼跟你同时工作的人已经是律师而你还是助理,收入比别人差一大截,差距就出来了。所以,决定做律师的话,先过司法考试比什么都重要。没有证纵使你有多牛,人家连机会都不给你。

四、关于律所的现状
出来混一定要知道江湖的规矩,国内的成规模、管理正规的大所很少,在国内有10个律师以上的律所算是不错的了,北京也就那么几家。大多都是几个律师一起合伙,名为公司化专业化,实际是自己请助理、自己拉案源自己做,律师的收入以提成为主,几个人挂名在一起办公而已,这样的所律师都是自己招人,工资很低没有保险、没有福利,更重要的是没有培训机制,除非老板真心对你很好,这样的所不是长久之计。有同学在一个小所呆了一年,根本没有律师执业意识,不知道质量控制……当然小所招人的要求不高,但相应的待遇会压到很低(1500以下,我见过的最低600最高1800)。

大所,我说的是那种有管理的成规模的律所,公司化运营并有成熟的制度,律师的收入以固定的工资为主,当然也有一套职业培训体制,同样的,大所的招人都严格,对新人的待遇在2000-6000之间,大多在2500左右,同时各种福利也会有(除非你外语很牛,达到可以当工作语言的程度或者有什么其他的特殊才能,才能拿到6000,正常人不要做这个梦),这样的所会在你正式执业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训练,而且在执业后为你提供固定的工资收入,起码不象小所那样,为案源发愁,你可以在大所里待上一两年,专心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不用发愁饿肚子。

个人觉得作为新人,在大所里学到的东西最多,能够接触到的锻炼也最多,从大所里出来的人,做出的东西是不一样,至少在案件质量控制上大所培训出来的人做得非常好,而且固定的工资制是发展的趋势和国际惯例,国内不少所开始往着方面转型。

还有,公司法务的工资会高点,但一般要求三年的工作经验,而且个人觉得如果打算吃法律这行饭,毕业后在律所锻炼几年是很重要的,没有经过律所大量的诉讼业务的经验,做公司法务根本做不开。

总的说来,法律行业除入门的门槛高外,也不是一进来就有可观收入和体面的生活,一切都需要你从头开始慢慢积累。但可以预期的是,在律所工作3-5年的人,在市场上的价格比在机关里或者一般公司里工作同样时间的人是高很多的。

五、关于待遇
做律师一开始的时候待遇是很低的,第一年能够保证自己亏损收支平衡就不错了,助理的工资前面说过了,但律师的工资增长也是比较快的,完成实习取得正式执业证后,工资在3500-6000每个月,一般在4000-5000的样子(相当或稍高于于广东省的公务员的收入),做得好一两年就翻番,有4-5年的工作经验的律师年收入甚至可以到20-30万之间,这样就比你同年的公务员要高很多了。但也要知道律师不是赚大钱的职业,你只能比普通的上班族过得体面一点的中产而已,不会发大财的,想发财趁早离开律师这行。

但开始的时候不要指望着太高的收入,市场给我们的价值就是1500-2000,事实也是如此,想当初进入律所工作是一碰到问题就两眼抓瞎,根本不可能给人家创造什么效益,人家凭什么给你开高工资?曾经有人跟我说低于3500的工作不会去,甚至开价8000的,唉,我权当幼稚的小孩子的笑话……当然也有开很高工资的所了,像金杜,比如会计中的毕马威华振、普华永道,还有一些外资所,但相应的工资高压力也会很大(天天加班累死人那种),如果你有机会去,希望你坚持下来,这是上天给的磨练的机会和事业的平台。

其实可以这么想,做律师开始的3年,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和积累的,这段时间就当自己读一个研究生了,要求自己不饿死就可以啦,别指望过金领的生活。

六、关于职业规划
做律师,一开始很苦很累,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毕业之后就有着年薪10万、体面悠闲的工作。有个老律师跟我说过成为一个合格的律师至少需要3-5年的锻炼,也就是说毕业之后你的耕耘才刚刚开始,而不是收获的时候。所以给自己一个规划,3年、5年、10年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律师,自己的专业方向等等。还有刚开始的时候,尽可能接触诉讼事务,诉讼是律师的基本素质,做不好诉讼业务非诉业务等于纸上谈兵。充实自己,多看书,认识的大部分律师都是很好学的,平时有空就读书,砖研专业,不像公务员那样唱K、打牌、喝茶聊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如果你热爱法律,就做律师吧,别在公务员里浪费自己的青春的消磨自己的锐气!公务员的环境就是温水里的青蛙,虽然开始的时候比你那些在外面闯荡的同学要稳定、收入也高,可过3、5年差距就出来了,在机关待上3、5年可以说你的一生就算是这样成型了,而别人的天地却越走越广阔。

七、关于吃苦
记得手里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对自己锻炼,哪怕是端茶倒水抹桌子,整理材料,跑腿提包等等。年轻人吃点亏多做事情不会累死的,勤快的做好每个人给你的事情,也许很多人觉得琐碎的事情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但是只有这些琐碎的事情才能锻炼自己的耐心和磨练自己的意志,做事情的条理。不要让自己闲着,主动要求工作,记得你的勤快会有人看在眼里,你的付出会有应得的回报的。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可是轮到自己去体验的时候,不见得每个人都能低下心态。一路走来见过太多眼高手低的毕业生了,心态高高在上,不愿从小事做起,受不了领导的气……
做律师,真正的收获是在30岁以后、甚至是40以后,我们现在不是讲享受的时候。

八、关于户口和其他
做律师,户口无所谓的,只要你现在不买房子不生孩子,那对你就是废纸。大家眼光放远点,过两三年,以你的经济能力还有即将放宽的户口政策,那会是个问题么?

九、最后的话
   相信老天是公平的,你的付出总会在最适当的时候给你最适当的回报。努力、辛苦,尽人事以待天命。与师弟师妹们共勉。

四、关于外所和LLM的一点感性认识(转自沧海harlem师兄)

以前法大的BBS叫lawsir 不知道怎么现在改成这个网站了。。anyway,因为现在不忙随便上来讲讲自己这几年的所感。。。

我是法学院98级的 毕业后在一个中资所工作了三年 后来去美国密歇根大学读了个LLM LLM是个和MBA比较像的学位一般是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 回来北京后加盟了jones day,一家当时还名声显赫的美国所感觉外所做事情比较规范 但相对也比较程式化缺乏内所那种很灵活的机制自己感觉一下子成了颗螺丝钉。。。。而且我那年没有我之后毕业的那届幸运(戏称“黄金一代”,因为他们拿的薪水确实比较扎眼),在北京过得压力很大。毕竟读个LLM花掉我三年的所有积蓄,而且家里还有补贴。去年年底在经济全面衰退之前跳了一次槽涨了点薪水,感觉LLM确实没有学到太多东西 毕竟只有十个月的时间 开始还要去适应英语教学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找工作就基本没戏了。。。我在我们毕业那届算考的好的,不过学得非常辛苦。。。。对于准备申请LLM的朋友我的建议是至少先工作两年争取对法律这个行业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再去考虑是不是要一直走下去。而且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学习起来没什么“方向感”,毕竟英美法讲究“经验大于理性”。。。。做法律这一行确实比较辛苦  尤其当你在独自带项目的时候以前做助理钱是少不过没什么压力。而且非诉业务工作时间太长,现在要常常忍受你老婆/老公的抱怨(这也是我们所有同事都头疼的一个问题)  以前在jones day的时候 主要做M&A, FDI, IP,基本晚上10点过回家现在跳槽后虽然薪水有涨做证券发行业务 每天几乎没有12点以前下班的。。。。

现在在上海的恒隆 北京的国贸 香港的中环大把的lawyer们都比较闲  除了永远都很BT的那几家。。。。。我们老板说了今年和明年都绝对不招人了不过应该不会裁人。我老婆在法大读完研究生后在一家国际投行做in-house,说是投行现在人心惶惶,裁人裁得很狠  虽然比起美国那边今天几百个明天砍几百个的情况好得多。有师妹问我是不是今年申请我的建议是除非真的是对投入的五十万不在意把去美国当成一种经历否则绝对不要在经济的谷底的时候去  否则回来工作的问题难解决。。我们那年有个清华研究生最后也只是找到了一个美国所上海办公室的paralegal职位很划不来。因为paralegal和associate基本是两个track 你要在那个职位待很久才能升到associate  莫不如等到经济好了以后出去读回来直接是associate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在国内充分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这个对你以后回来找工作和发展自己的事业非常有益。。现在的情况非常不好 如果明年申请 情况会好很多

关于申请的经验 我的感觉是只要托福高 GPA过得去 有2年工作经验 又是法大毕业的 混个TOP 14是没啥问题的。。。。而且我们法大的学术水平在国外也是认可度不错 和北大清华人大差不多。

[ 本帖最后由 一粟放牛 于 10-2-17 01:0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大四师兄如是对小朋友说:
http://bbs./viewthread.php?tid=218945
网申要从娃娃抓起(给大一大二的童鞋):
http://bbs./viewthread.php?tid=269197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