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你千年的尘埃——湖田窑传奇 DM

 天德元宝 2012-03-24
去你千年的尘埃——湖田窑传奇
作者:赵抗援 陈米欧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2010-4-22 11:41:11     字体:

高波有一个小罐,从不轻易示人,可见过它的古陶瓷专家,比如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院、北京文物局的研究人员,无不啧啧称奇。

其实小罐并不完整,它由37块残片修复而成,高7厘米,腹径11厘米,通体胎薄如纸,似吹弹得破,最薄处仅有0.7毫米,却暗刻着繁复精美、玲珑剔透的婴戏图纹,将灯光打进去,天青釉色的胎壁上4个胖娃娃憨态可掬,栩栩如生。

高波是江西省历史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几年前他花1万元从古玩商人手中买下的这包瓷器碎片,之所以奉为至宝,其原因就在于它历经千年的神秘身世——湖田窑。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方郊外,保护面积40万平方米,依山傍水,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瓷土矿。湖田窑烧造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在700多年历史中一直是景德镇的制瓷中心。在宋代,湖田窑是全国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所烧造的素有“饶玉”美称的青白瓷,由于瓷胎洁白,釉料薄处为白色,积釉处透青,白中闪青,青中泛白,青白淡雅,色质如玉,又被人唤作“影青瓷”,很快为世人接受并成为十分畅销的商品,精品更是成为皇家贡瓷。其烧造技术,影响整个制陶业,迅速传播到江西境内的十余个县市。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区的一些窑场也相继仿烧,形成了一个以湖田窑为代表的青白瓷烧造体系,产品一度风靡于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还远销日本、高丽、东南亚各国和中东、非洲等地区,开创了以湖田窑为领军的青白瓷时代。有文献论证认为,“任何一个宋代瓷窑产品,都远远不及景德镇青白瓷流通区域广泛。”

然而就是这个无论影响力,还是艺术精美程度都不亚于宋代五大名窑的著名窑口,千年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翻开宋、元、明、清的文献记载,凡论宋窑,必谈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而提及湖田窑,往往寥寥数笔,语焉不详。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里,在国内外顶级艺术品拍卖会上,在收藏家的心目中,五大名窑的瓷器被捧到遥不可及的高处,湖田窑精品却摆不上显要位置。这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引起了古陶瓷研究领域的关注与思考。到上个世纪80年代,湖田窑古窑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外才渐渐兴起了湖田窑研究的热潮。

在南昌滕王阁旁古玩城的五楼,有一间不起眼的斗室。3年前,20多名来自大专院校、机关、文化单位的人士,因为志同道合,聚集在这里,成立了江西省历史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自费开始了对江西高古陶瓷的研究。

学会领头人曹柯平是江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系主任,他认为,我省高古瓷尤其是湖田窑影青瓷研究发掘,远远滞后于世界和全国,很多领域都是空白,也没有相关部门来抓,以至于真正的湖田窑至今鲜为人所知。成立学会就是想弥补考古发现之外的东西,规范学术研究讨论。最近,他们从会员个人收藏的湖田窑珍品中,遴选出200多件有代表性的精妙器物,打算大家凑钱出版一本《湖田窑青白瓷图录》,对五代、北宋、南宋各历史时段的青白瓷作科学分期,以澄清学术界、收藏界对湖田窑研究鉴定上的误区和争论。学会副主任赵荣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长期在文博系统工作,现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谈起文物外流他痛心疾首,湖田窑精品目前大量流失到港、台等地甚至国外,留在本省的已经很少了,作为一个民间组织,不能做到亡羊补牢,至少也要尽绵薄之力,弘扬我省古陶瓷文化,还其历史真实面目。

随着世人对湖田窑认识的加深,湖田窑在收藏界的地位也日趋提高。学会副主任毛小龙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在福建邵武,一位古玩商朋友拿出一只纹饰精美的双鹤纹青白瓷盘,并介绍说是宋湖田窑精品。毛小龙仔细看后确认为景德镇湘湖窑,这位古玩商朋友坚持说:“只要是青白瓷精品,都叫湖田!”可见世人心目中的湖田窑已成为今天青白瓷精品的代名词,其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得到学术界和古玩市场的公认。

“湖田窑研究最有学术价值,最有争议也最具挑战性的课题,还在于它与传说中柴窑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身为江西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毛小龙对湖田窑青白瓷的艺术造诣尤为推崇。

熟悉中国陶瓷史的人都知道,宋代五大名窑原本为柴、汝、官、哥、定,并无钧瓷。相传柴窑是为五代后周皇帝柴荣烧造御瓷的窑口,当时这位皇帝用两句诗对釉色提出标准:“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千百年来这梦幻般的天青色瓷器倾倒了无数热爱陶瓷的人,也成为古陶瓷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早在北宋年前,柴窑器就有“片瓦值千金”之说,当时“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自宋以降历代文献记载,人们公认柴窑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大特征,将柴窑推崇至诸窑之首。人们不停地探求柴窑的产地,寻觅柴窑的器物,但柴窑至今神龙见首不见尾。

去年,日本一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在北京称,他在日本发现了绝迹千年的中国古代名窑柴窑瓷器,这件青百合花瓶高29厘米,釉面莹润光泽,瓶口留下了30多处修补过的痕迹。中国文物部门对此尚未有定论。近年来各地发现柴窑器物的消息时有耳闻,就连窑址归属也开始争夺不休,国内至少有四五个地方声称发现了柴窑遗址。某地甚至请来大电视台拍摄专题,凭几块残片说事,坚称当地为五代窑口,比湖田窑早,非柴窑莫属。而最接近柴窑的湖田窑,至今依然沉寂。

毛小龙分析古文献和窑址后得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柴窑”不是一座窑,而是一种技术标准。“柴窑”很有可能是指达到了某种标准的瓷器,而称其“柴窑”就是因为这个标准由柴世宗而来,这是有迹可寻的。柴世宗仅仅在位五年半,一个成熟陶瓷产品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创烧、成熟、消亡的过程,且查遍文献都说宋代五大名窑为柴、汝、官、哥、定,足以说明柴窑是宋瓷。如果真是这样,则所谓的“柴窑器”就很可能出自当时多个创烧比较成功的不同窑口,除定窑外,汝、官、哥、钧其实都不同程度的在追求“青如天”等柴窑的效果,而最成功的无疑是湖田窑。

从色、光、型、声四大标准,只有湖田窑青白瓷精品才完全符合柴窑特征,仅仅是“薄如纸”这一条,国内除了湖田窑,就没有任何一个窑口达得到。著名陶瓷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赵自强先生认为,宋代景德镇湖田窑极有可能就是柴窑。他在《柴窑与湖田窑》一书中写道,我们现今所见到的湖田窑器物,其胎骨的超薄度、釉色的光洁莹润、形制的精巧典雅,可以说达到了巧夺天工的高超水平。湖田窑与柴窑关系非常密切,其烧制贡瓷的地方应是史称柴窑的所在地。由于千百年战争破坏,像这样“薄如纸”的作品保存极难,传世罕见,因而未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识。今天,随着湖田窑器物不断出土问世,我们给予其艺术成就以正确评价正当其时。

在4月的霏霏细雨中,我们又一次来到湖田窑遗址探访。走在雾霭氤氲的山路上,仿佛能感受到千年窑火的余温。拨开不起眼的小山包下茂密灌木枝条,一座座有待发掘的五代、宋、元朝古窑址隐约可见,默默述说着往日的故事。蜿蜒小径的泥土下,不经意间就可以挖出依然闪烁着古韵的瓷片。踏在这亘古的古陶瓷堆积层上,憧憬着去拼接那些历史的碎片,直教人心智空灵,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景德镇市文化局局长江华告诉我们,这片数十万平方米的土地,以湖田村为中心,分布着12处古窑址群,大量的古代龙窑、葫芦窑、马蹄窑以及制瓷作坊遗迹,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博物馆。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陶瓷史学研究者、陶瓷工艺美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随着将来陆续发掘,湖田窑的魅力必将倾倒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