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炼车间职工,在煮糖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一个春秋,她爱岗敬业,为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07/08榨季生产结束后,被厂授予光荣称号。
她叫xxx,今年xx岁,xx年参加工作,分配在煮炼车间为煮糖工,她虚心地向老师傅学习煮糖技术,不断的的摸索和钻研学习煮好糖羔的技术,在她的努力下很快的掌握煮糖技术,从学徒到师傅,又从师傅带徒弟,把煮糖的技术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新手。07/08年榨季,为提高生产质量,车间领导决定安排有丰富经验的她负责煮制三班糖糕种子,这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又比较辛苦的工作,每锅糖糕种子的质量好坏,决定着甲、乙、丙糖糕在煮炼中能否吸收的又快、又好以及回收率的高低和白糖质量好坏。对于这项艰巨的任务,她爽快的接受了领导的安排,为提高种子的质量,要完成种子纯度控制在60—70度之间,丙糕颗粒大小在0.25—0.30毫米之间的技术指标,她精心操作,无论白、中、夜班,需要糖糕种时,她做到随叫随到,正常倒班是八小时制,而她的岗位没有规律,每天超过10个小时,但她从不计较,心里只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党员就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不仅搞好自己的岗位,无论车间那一班出现故障,她都会主动协助维修。在车间和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07/08榨季实现总收回率和煮炼收回率两项指标创厂近二十年来的最好成绩,出糖率和生产安全率创历史新高。
糖厂每年进行机器设备检修,要更换很多机器设备的零配件,如果采购新的所需材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降成本、增效益,于93年安排了她和一批共有9人的学员到修配厂学习开车床,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她认真学习,反复操作,掌握这项要求精细的工作,两年后,她通过考试取得了高级车工证书,由于这项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同去的学员因为种种原因都放弃了这项技术,她成了唯一能学以致用的技术骨干,榨季生产期回到煮糖岗位,检修期到机修间工作,无论厂里需要什么加工件,为按质按量完成加工件,她从上班上车床站到下班,常常汗流浃背、眼睛酸涨也顾不上,手被铁渣轧破也麻木了,加班加点工作也习以为常。为了节约,她利用废旧材料,重新制作成所需的加工件,为厂里降低了成本,创造了效益。由于长期在车床和煮炼设备的轰鸣声中工作,她的听力越来越差,但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从未改变。
多年的磨炼,她不仅是煮糖的好手,制作加工件的能手,还掌握了电焊、氧焊、氧割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和“半边天”,她是我们女职工的骄傲和学习的榜样,无论放在那里,她都会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闪烁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