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家族典故、趣事: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 欧阳氏族人因有欧阳修这位顶级名人,有些人便以姓欧阳 而自夸,招摇过市。吉州有一位士子,叫欧阳伯乐。 他在赴省参加考试时,自持是欧阳修的同乡,写了“庐陵魁选 欧阳伯乐”的名条,到处张扬。 人们对这种借名人来抬高自己的行为很不以为然。 有人写了一首讽刺诗,来讥讽他:有客遥来自吉州,姓名挑在 担竿头。 虽知汝是欧阳后,毕竟从来不识修。最后一个“修”字与“羞”是 偕音。这个故事是说借同乡来抬高自己。 另一个故事同这个故事有相似的地方。欧阳修遇到一位秀才。 这位秀才说自己认识欧阳修,经常一起作诗,并受到欧阳修多 次赞赏。于是便和欧阳修边走边对起诗来。 看见一棵大树,秀才吟道:“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杈。”欧阳 修和道:“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走到湖边,见到一群 鹅。 秀才又吟:“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欧阳修和道:“白翼 分清水,红掌踏绿波。”乘船时,秀才又吟:“诗人同登舟,又 访欧阳修。”欧阳修对这位诗文不足而自夸的人不客气地讽刺 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 欧阳修巧妙解题 由于北宋初期不以经义取士,而以文章诗赋考取人才的影响,士子们的历史知识比较贫乏。 欧阳修主张恢复汉唐文风,要求参加考试的人要改变那种浮华没有内容的骈体文。 为此考试时有个规定:士子有问题,可以询问。考官一整天都 在答复那些士子唠唠叨叨的问题,到了傍晚,才得以清静。 欧阳修正与主考人员在一起饮酒作诗,忽然有一位士子来问: 许多士子写文章想用尧、舜的事,不知这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 这样简单的事也成了问题,使听的人都哄然大笑。欧阳修却不动声色地说: “像这样有疑问的事,确实怕错了的话,就不要用了。” 欧阳修与酒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 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 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 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http://tw.myblog.yahoo.com/x293985/article?mid=302&prev=377&next=177&l=f&fid=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