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德的欧阳家庙

 金朝陽宮 2012-03-24

五德的欧阳家庙

澎湖欧阳复姓改姓欧 缘于日据时

 

由沙港、潭边、五德的欧阳家庙,即可左证欧阳姓氏时代背景的历史。(宋国正摄)

 

(记者宋国正报导)台澎姓氏多源于中国大陆,但日据时期为了区分日本国民及台湾住民,同时由于日本国旗为太阳旗,因此将澎湖的欧阳复姓改为欧氏。

 

欧阳后裔在台湾光复后,想恢复祖先姓氏,却碍于我国户籍法规定无法如愿。

 

仅有澎湖五德里部份民众及旅外乡亲,透过政治请愿才成功,不少恢复本姓的欧阳家族,干脆将下一代取名欧阳,配上单字,以迂回方式恢复本姓

 

现在活跃于澎湖县政坛的议员欧阳洲,就是以此命名,湖西乡沙港村也有许多新一代,也是以此种方式让后代恢复本姓。

保留较多中原古风的澎湖村里,多以同姓宗族形成聚落为主。

 

复姓欧阳的宗族,大都集中在马公市五德里、案山里、湖西乡太武村、沙港村及潭边村,另在湖西乡林投村、龙门村及白沙离岛吉贝等地

 

也有散居的欧阳宗亲,但仅有马公市五德的欧姓民众,在台湾光复后顺利恢复欧阳姓氏,其它欧阳宗亲村里则仍是维持欧姓,根据五德的欧阳后裔考证,澎湖姓欧的都是复姓欧阳。

因此在五德、沙港及潭边都兴建欧阳家庙,就可以左证这段时代背景的历史。

根据五德欧阳宗亲表示,光复后出生的五德欧姓子弟,原本在户籍上登记为欧阳姓氏,并没有问题,但下一代出生后,前往户籍事务所登记新生儿姓氏,户籍员却以祖父姓欧,要求全家都要改姓,因此一度改姓为欧,但透过旅外高雄宗亲,联合立委、国代向内政部请命,经过两年的努力,才终于恢复本姓

 

但有些人担心改姓后需要更动太多数据,因此没有办理,其它村里欧阳宗亲则因没有讯息或怕改姓后造成许多数据登记的麻烦,也未进行正名。

出身于湖西沙港村的现任澎湖县议员欧阳洲,父兄都姓欧,其父亲欧山白虽曾努力恢复本姓,但因碍于户籍法规定无法如愿。

 

因此将么子取名欧阳、单字洲,表达不忘本,家乡欧氏宗亲也纷纷起而效尤,以此方式让下一代认祖归宗。

 

同时沙港村的欧阳家庙,镌印在庙内的大事纪,也都以欧阳称呼,而老家供奉的祖先牌位,也是供奉欧阳,但为尊重改姓欧的祖先,因此也有并列供奉,期让下一代了解自己的祖先出处。

另外根据考证,欧阳最早出现在历史上,为大禹分封子孙在欧余山之阳(现在的中国浙江),也就是春秋越国属地,外传为勾践七世孙。

 

同时为现在中国最大复姓家族,到了秦汉年代实施郡国制,则受封在渤海郡(现在中国河北北京南面),因此以渤海为堂号。

 

至于欧姓的堂号则是平阳郡,五德的欧阳则已传承十五代,太武、潭边都差不多时期迁入澎湖,沙港则由太武迁入,案山则晚了近百年。

http://tw.myblog.yahoo.com/x293985/article?mid=177&prev=302&next=181&l=f&fid=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