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

 Leon的资料库 2012-03-25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
王凯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10095
摘 要:本文是课题专项研究的一个成果。作者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是综合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农业产业链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具有较高的产业链运行效率,并已建立起高效的价值链、信息链、组织链、物流链管理系统。本文最后就如何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字:农业产业链 基本特征 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产业的具体组织形式。现代农业产业链具有垂直链条结构和垂直协调机制。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由各个农产品的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组织链等组成,贯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方式。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1)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还要参与国际性大市场的竞争。仅靠单个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力量来应对整个市场变化是不够的,必须将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战略联盟,才能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运作效率。(2)通过产业链整合获取加工增值和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利润。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农业产业链中单个环节的利润在下降,实践证明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整合,从农业产业体系的整体运作中争取高利润回报。(3) “农业是一个道德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特别是名牌农业产业链可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以保障食品安全。(4) 紧密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在寻求企业与农户分工协作的结合点和利益的平衡点时,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使农户成为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与农民真正成为互为依存、共生共荣的“共生体”,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同时也为我国目前转型期农业发展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答案。(5) 农业产业链组织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快速反应机制。影响农产品交易效率最大的障碍是农产品供需信息的不确定性。由于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别,特别是分散农户的生产经营,使农产品交
本文研究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20307014)“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研究成果一部分。本文还是2005年度江苏农村发展论坛入选论文,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1-
http://www.
易成本高,交易效率极低,大部分农产品以集贸市场和现货交易为主。农业产业链为农产品供需对接提供了一个有效通道。
一、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由各个农产品的价值链、信息链、组织链、物流链等所组成的产业链条。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是综合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农业产业链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具有较高的产业链运行效率。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饱含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的价值链管理系统。在农业产业链管理中,价值链是其中一个有目的使农产品价值增值链接组合,其基本原则是在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有效管理,使产品尽可能地增值。在农产品的价值核算中有二种方法:一是各环节单独核算其投入成本的多少和产出的价值是多少,其差价即为该环节对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产业链整体核算法,即从制种开始到销售出产品的全部成本费用与该产品作为消费品价值的差额即为整个产业链对该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系统更加强调后一种成本价值核算方法,并把农产品是否能卖出去和得到价值回报作为农产品价值管理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2.高效的信息链管理系统。要求该系统能有效地捕捉市场需求信息,反向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提出相应要求,产业链的各参与者通过分工与协作迅速向市场提供所需求的产品。因而信息链是农业产业链中组织链、价值链、物流链的指示器。农产品信息链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3.高效的组织链管理系统。这里的组织链不同于农业产业链组织,这里的组织链是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具体的组织行为和组织机构及组织者,他们构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是在大的产业链组织框架下的有机组织系统。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组织与协调、企业与农户的组织与协调、企业与企业的组织与协调以及企业与市场的组织与协调,构成了农产品组织链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这里有产业链及内部组织的规章制度,有人际关系的协调、有各环节的利益分配、有公共关系活动组织等一系列内容。整个产业链的办事效率及协调性如何是考察组织链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4.高效的物流链管理系统。农产品从种到收再到市场上销售过程始终伴随着物流过程,要求对不同的农产品设计出相应物流管理系统。如有的要求冷藏保
-2-
http://www.
鲜、有的要求轻拿轻放、有的要求人工操作,有的要求机械化作业等等。但建立农产品物流链管理系统的思路不外二条,一是在产业链中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并加强管理,二是采用第三方物流系统进行物流外包并加强管理。哪一种办法省钱、省力、有效就采用哪一种办法。物流的安全、快捷、省钱就是考察农产品物流链管理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不同农产品的物流管理还要设计出具体的物流系统。如在超市销售的鲜奶、冻肉等产品需要建立起专门的冷链物流系统。因此,加强物流链管理就是根据具体农产品链建立相应的物流链系统,降低损耗,保障农产品物流畅通。
二、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方兴未艾,其强大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对克服农业风险、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农民收入都有显著效果,因而受到了农民、农业关联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欢迎。总体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探讨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战略与对策,以期正确引导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总的战略思路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链组织,规范提高农业产业链管理水平。
(一)、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等缺点困挠着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期间,我国也尝试通过合作社、人民公社等组织形式来改变我国农业发展的弱项,但都因这些组织“太大”、“太公”而未能如愿。究其根本原因有二:其一,农民等个体参加任何经济组织都是以劳动、财产等私有(含所有权或使用权)为前提,农民将自己拥有的含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组织就要索取相应的回报,否则就是违背了经济规律。其二,任何经济组织的形成应以自愿参加为基础。强迫农民等个体参加某一经济组织将会事与愿违。反而推之,如果某一经济组织很有效率和效果,农民等个体就会勇跃参加。
农业产业链组织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国家得到快速的成长壮大是有其深刻原因的:(1).农业加强与工业、商业等二、三产业的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农业为主的社会里,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距离很短,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运到集市上售给消费者就完成了生产—消费转化过程,有
-3-
http://www.
的农产品也仅仅需要简单的作坊式加工就可消费,农业产业链接环节很少。在目前信息化、网络化、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变得多种多样、丰富快捷,传统的农业、农民等个体已不再胜任这种供给职责,转而由第一、二、三产业联手分工协作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农业产业链组织应运而生:农业产业链组织是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的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产品价值增值的经济组织1。(2).农民等个体加入到农业产业链组织之后,不再是单个完成农产品“由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而是云集第一、二、三产业的众多个体进行分工协作,各自发挥所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农业产业链组织从整体上不仅满足了多种多样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而且带来了高于个体的效率和效益。(3).这些国家的市场经济已是供大于需,农民等个体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入农业产业链组织。就是农业产业链组织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不得不讲究信誉和名牌,要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才能在市场上打败其他同类产业链。可见,在现代市场中,竞争者已不再是以单个对单个竞争为主,而是以不同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为主。
在我国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总的原则仍然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使参加者投入的含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生产要素能得到回报。在此总原则下,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
1.由松散到紧密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这种产业链组织形式:是依据产业链中各经济主体之间联系结合的紧密程度来划分的。如一般公司+农户模式即属于松散型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这类经济主体之间的链接一般是通过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或订单来维系的,而另有一些公司则彻底将农民(农户)吸纳进了公司,形成了一种紧密型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如南京超大有限公司将农民吸纳进公司作为农业工人,将农民的土地有偿吸纳为公司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再将公司生产的农产品作为品牌直销到居民社区或其他市场。同样,采用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形式的农业产业链组织也有松散与紧密之分。
2.由生产为主到销售为主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这种产业链组织的划分是依据链中的主导者及其业务范围来划分的。如在荷兰花卉产业链中就是以花卉拍卖组织为主导形成了由制种到零售的完整农业产业链组织。产业链的主导者往往被称为“龙头企业”或“龙头组织”。这些龙头企业或龙头组织的形成是因时因地
1 参见:王凯、韩纪琴:“农业产业链管理初探”,《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5期
-4-
http://www.
而有所不同的。
3.由单一到综合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农业产业链组织经营的产品项目可多可少,有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只经营单一产品的产销过程,如只经营花卉的花卉产业链,只经营水果的水果产业链等。还有的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经营产品种类很多,农、林、牧、副、渔等业都有所涉猎,这就形成了综合型的农业产业链组织。
4.由短到长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这是根据农业产业链组织中各产业环节的多少来划分的。如只有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的产业链组织是一种短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而有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活动范围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前的种子供应到产品生产、加工、储运、批发、外贸、零售等等,这类组织即为长的农业产业链组织。
5.由小到大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这是按照农业产业链组织可动员的生产要素等投入或产出规模大小不同而加以划分的。小有小的存在道理,大有大的生存理由。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并能获取盈利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即为有效的组织。这也是因时、因地、因管理水平不同而定的。
6.由内到外的农业产业链组织。这是按农业产业链组织涉及的市场不同而加以区分的。即划分为在国内市场活动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和在国际市场活动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活动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应运而生,其前途也将不可限量。
上述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链组织中尚有一些中间状态的组织,需强调的是:农业产业链组织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以上各种类型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统计、调查和跟踪研究则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凝聚农业产业链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
概言之,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在于效率和效益。即在组织多样化、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的农产品生产与供给时,农业产业链组织比一般的农户个体有效率,并由此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这种内在动力的形成并不是天然的,需要农业产业链组织的不断凝聚和积累而成。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1.发展名牌农产品链。目前,我国农产品基本上是供大于求,如食品,人们追求的已由“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在工业企业中倡导品牌战略,是因为名牌的背后包含着高质量、好信誉、优服务。同理,在农业产业链组织中,也应倡导品牌战略,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为什么贴有商标和防伪标识的西瓜、大米、水果等逐渐增多的原因。其中有些农产品已成为区域、国内或国际
-5-
http://www.
知名的名牌,让人看到了“名牌农业”的希望。
2.发展特色农产品链。“人无我有”即为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各种特色农产品枚不胜举。仅以盐水鸭为例,南京的“桂花牌”盐水鸭系列产品已形成了特色农产品链。
3.发展竞争优势农产品链。“人有我优”即为优势,仅此还不够,好的产品还要会宣传、会服务,形成和壮大自己的顾客群体,才能成为“竞争优势产品”。例如,全国很多地区都生产辣椒,但贵州的“老干妈”牌辣椒系列产品已形成竞争优势,农产品链已延伸到了国内各大超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三)、为农业产业链发展创造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法律和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而由于农业产业链管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对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还未来得及研究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现阶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农业产业链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来支持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
1.制定一系列涉及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关法律的制定将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提供基本的法律准绳和保障。其中对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定义、规范、设立、解除,以及农业及农业关联企业中经济交往关系的基本规范和有关土地进入农业产业链权属与利得等问题都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农民进入农业产业链组织,将发生农民与产业链组织之间的联系及权利与义务的划分,以及产业链中各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划分,都需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如农业关联企业法、农业产业链组织信贷法、农业产业链组织市场竞争法等。
2.制定向农业产业链组织倾斜的相关信贷政策。农民、农业企业和农业关联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挠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分散、规范小、效益不高等都是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因有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经营风险考虑,对其信贷不可强求。而作为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应留出专项信贷资金,对农业产业链组织和经营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和政策倾斜。鼓励商业银行向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提供信贷。
3.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发展。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以小型、松散联合的形式为多,因此,在注册、登记、资本要求、经营范围等方面很难达到现有企业法人登记注册要求。能达到企业集团注册要求的更是少而甚
-6-
http://www.
少。对此类企业的注册应降低门槛,鼓励注册经营发展。对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政府也应制定出相应的政策,给予登记、注册和法人资格。
4.我国已加入WTO,实行对农业产业链组织特殊的保护政策,支持和保护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发展必然要符合WTO的相关规定和准则。这里所说的“特殊保护政策”,是指在WTO相关条款要求范围以内,侧重对有关农业产业链发展基础的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支持力度,要把WTO中对农业的有关优惠条款用足用好。特别要支持和保护好外向型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5.变单独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为既支持“龙头企业”又支持整个农业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政策。目前,政府已梳理出若干国家级、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了特殊支持。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代表方面上,这类农业龙头企业还很少,今后还应多多发展。另一方面,仅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是不够的,一条农产品链的竞争实力还表现在农业产业链内部的协调性如何及产业链内部各环节的配合度如何。因而,国家还应选择一些典型农业产业链组织,分层次、分力度对其进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凯,韩纪琴:农业产业链管理初探,《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5期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新华文摘》2002年第九期,P199。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新华日报》2002年10月报3日B2版)。
2.王凯等著:《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4月。
3、王凯、方成等著:《中国加入WTO和市场改革对棉花产业的影响》,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6月。
4、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5、胡少华、陈超:“温氏模式”--寻求企业与农户分工协作的结合点和利益分享的平衡点”,《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