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冬至将到,向大家推介一个百年老方,扶阳强正汤

 lvzhifeng 2012-03-25
【转】 冬至将到,向大家推介一个百年老方,扶阳强正汤
2011-01-01 9:50

【转】 冬至将到,向大家推介一个百年老方,扶阳强正汤
2010-12-30 10:36
转载自 银一针转载自:<淡定的百合518的空间>http://hi.baidu.com/%B5%AD%B6%A8%B5%C4%B0%D9%BA%CF518/home
最终编辑 zhenye09

大雪刚过,冬至还有十来天就到。今天本博向大家推荐一个食疗方,其养生效果非常明显,这是四川火神派名医卢铸之、卢永定家族传下的,有兴趣者不妨一试:附子生姜羊肉汤 百年老方,扶阳强正汤制附片60克(漂洗2小时),核桃仁50克,枸杞35克,当归20克,黄芪40克,党参30克,生姜50克,大枣7枚(或小枣11枚),羊肉1000/500克。放十多碗水(约5000毫升)用瓦煲煲3个小时,早晚各服一碗,饭前饭后一小时服用。 

山上悟空

附卢崇汉文章供参考  

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卢崇汉

       

    损阳者,生冷食物和苦寒药物                                                                    卢崇汉

       大家知道阳气的重要性,似乎扶阳很简单,可实际上生活中却总是在不知不觉地损耗阳气。
       生冷食物就是损耗阳气的,提到吃水果,水果应该吃常温下的水果,而不是冰冻的。正常人吃冰冻水果都会损耗阳气,病人就更加不宜了。例如西瓜,春季本来不是西瓜出产的季节,而如今到处都能看到西瓜,这种人为的反季节水果是不好的。因为西瓜本身就是寒凉的。

        特别提醒处于发育时期的女孩不要吃生冷食物,因为10多岁的小姑娘正处于月经形成的时候,吃生冷食物就会导致痛经的出现,不能在月经前和月经期间吃生冷食物。因为阴寒会阻止经络的运行造成经血不畅。

        对于苦寒药物,基本分两种,一种是中成药,一种是西药,尤其是抗生素。稍微有点不舒服去看医生,医生就会告诉他身体湿热,开了一些中成药清热去湿,卢崇汉说这种思路是不对的。实际是阳气不足身体运作不畅,导致湿气的积聚,出现“热”。实际只要抓住阳气这个“本”,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古代医家说宁食温补,不食苦寒

       从中医的角度,抗生素是属苦寒。西方人把滥用抗生素看作20世纪的最大损失。抗生素对阳气损耗是很大的。

     预防感冒的药方,药方如下生姜20克,桔皮一个,红糖10克,葱白3个。

       百年老方,扶阳强正汤制附片60克(漂洗2小时),核桃仁50克,宁枸杞35克,晋归身20克,黄芪40克,潞党参30克,生姜50克,大枣7枚(或小枣11枚),羊肉1000克。放十多碗水(约5000毫升)用瓦煲煲3个小时,早晚各服一碗,饭前饭后一小时服用。

       汤适合在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前后10多天饮用,养生效果非常明显。需要注意的是,药方里的制附片需特别处理,制附片买回来放在盘里,拧开水龙头用小量的流水冲洗它,至少两个小时,直到用舌头舔没有涩和苦的味道。

        如果说一盏灯比喻生命之火,喝扶阳强正汤就像往灯里添油。

        阳气足,肾精才能好,阳是主宰肾精的。“道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始终把握这个“一”,就是以扶阳为纲

        临床用药为什么要大剂量的使用姜桂附

        在临床上用一年的病例,共开出了20076张处方。用生姜的处方,包括干姜,煨姜,还包括了筠姜(就是湖北筠县的一种姜),用姜的处方,全年只有60张处方没有用生姜。
        用桂枝,包括用肉桂,官桂,一共是19852张处方,包括了桂枝、官桂同时使用使用。
        在用量上,生姜的用量在30克到200克之间,干姜的用量在25克到90克之间。桂枝的用量15克到75克之间。肉桂或者官桂的用量在15克到30克之间。
        制附片,制附片包括了天雄片,黄附片,黑附片,熟附块,它都属于制附片。在全年的处方里面,占了96.8%。制附片的用量在60克到250克之间。

        附子(辛温大热,有毒),很多资料上都有记载。有的谈到,如果是长期大剂量的使用附子,可能会耗气,伤血,甚至于燥伤肾阴,所以就告诫后人,只能够短暂的使用,不能够长期的服用,并且提出了“非身凉,四肢厥则不可用”“非危证不用”。这实际上就限制了对附子的广泛性的使用了。因为前人有这个告诫。

     但是郑钦安先生,卢铸之先生,他们连续行医一百多年以来,是大剂量的,长期的在使用附子,使用桂,姜。所以,当时都称“姜附先生”,称其为“火神”。但是,从钦安的《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对于中医基础理论这方面来讲,为什么要这样用,没有明确的把它说透。

       在《周易》里面,明确谈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能统天。”在论述坤元的时候,提出了“乃顺承天”。强调了“阳”在万物的生命活动中,居主导地位。“阴”是从属地位。并且在《乾凿度》里面提到了“气者生之充也。”“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这说明阳气是构成我们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动力。如果没有阳气,也就不能够温煦化育,如果没有阳气的温煦化育,阴也就不能够独立存在。

        在《内经》里面,《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人生的目的,就是保存真阳之气,才能够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说明了阳气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比如,心没有阳,血就不能正常地运;脾没有阳,水谷就不化;肝没有阳,就不能正常地疏泄,不能正常地藏血;肺没有阳,宣降的功能就会失常;肾没有阳,就可以导致浊阴凝闭。

         阳与阴,就是阴阳的升降之理,阳升,阴才能正常地降;阳降,阴才能正常地升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因为机体的阳气的虚损、郁结,或者邪气伤阳。
      郑钦安的《医法圆通》:“仲景立四逆,此方不独单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得知此(如果能够悟得这个道理,那么对姜附的运用,就能够运用自如。)”当然他也提出来由于不知道“立极之要”(不知道姜附的功用),所以并不是他不懂用,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用,为什么要用。在他的《医法圆通》里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他进一步提出了,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余非爱姜附也,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了。

    钦安的弟子卢铸之,也就是我祖父,也谈到“人之生存,纯在天地之中。阴阳之立,五行之间。一切动静都随阴阳之机而转。业医者,须识得《内经》说的‘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随日月昼出夜入,昼作夜息,为养生治病之一大纲领。”

       在阴阳的动态平衡的、阴平阳秘的状态也是以阳为主导的阴阳的动态平衡,以阳为主导的阴平阳秘。在人体的生理方面,阴阳二者的关系始终应该是阳气占主导地位。而在病理方面,阳气为主导地位的阴阳二者关系遭到破坏了,而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在临证上的阴虚,本质仍然是阳的不足。

        姜桂附,对于阴虚病人,只要配伍适当,不但不禁用,反而还能起到辅助协同的作用。不但它不会伤津耗液,而且它还能够促进津液回生,从而起到阳生阴长的作用。
       治病立法应当以扶阳为核心。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所用的药都是以姜桂附为主的药。

    几个病案,一般不应该用姜桂附,为什么要用?
      前列腺增生,这是常见病。中医叫“癃闭”。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往往小便次数多,小便量少,小便量细,排尿等待,尿不干净。临床上,很简单的把它归到膀胱湿热的这个范畴。因为它出现的症状确实象教科书上所学的,就是膀胱湿热。用八正散,用导赤散等等这一类的方剂,但是往往效果不理想,不持久。

        原来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面,就认为,与气虚,血虚有关,与痰,与风痹,与湿热都有很大关系的论述。并且提出了气虚,用参,耆,升麻;血虚用四物汤;痰多用二陈汤。

       明代的张景岳,把小便不通,也就是癃闭的病因归纳为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这是一种类型,再一种,由于败精,槁血,阻塞了水道;再一种就是由于真阳的下涸,气虚不化;以及肝强气热,膀胱闭阻。分四种类型。

        郑钦安他在《伤寒恒论》里面:“少阴腹痛,小便不利者,寒结于下,不能化下焦之阴也。”原文呢,是主真武汤。这是在伤寒论的第82条。以及《伤寒恒论》里面的21条。(学生谨按:见于《伤寒恒论》少阴上篇15条,《伤寒论》原文316条下。)都谈到了真武汤。

        用真武汤的目的?是重寒水阻滞而设。是寒水阻滞了。所以他提出来,告诫学者啊:“学者不可固执,总在扶阳驱阴为要。”这看起来很简单。就这两句话。

       前列腺的肥大,前列腺的增生,它之所以多出现在中老年,说明了这个病,它是人到了中年老年以后,体内的阳气衰减了,因为体内的阳气衰减,气化不及所导致。由于气化不及,这样就可以导致水湿的停滞,可以循少阳三焦下注前阴,可以潴留和凝聚,最终导致前列腺的增生,肿大。因为中医没有前列腺这个器官的名称。因为肿大夹塞尿路,这就造成了小便的困难,严重的可以闭塞不通,导致癃闭。
        从标与本来看,肾阳的虚衰,气化不足应是本,而尿路的受压,阻塞不通味其标。抓住本,应温阳化气,利水泄浊。真武汤是仲景为少阴阳虚,水湿内停而设的。用在中老年的前列腺肥大,效果往往很理想,效果很好。
       在临床上,我常常用真武汤之意去进行化裁。改白术,而用仙灵脾(也就是淫羊藿),因为这个方剂,用辛温大热的附子,壮肾阳,能够扶腾肾水,能够使真阳之气旺盛,这样呢,气化行,而浊阴才能消,浊阴才能制匿;用生姜,可以温胃散水;用白术可以运脾除湿,脾的运湿的功能得到改善,使其水才能得到正常的制约,生姜它还能够开宣肺气(生姜的作用很大),能够启上闸,从而达到开水源的目的。(“肺为水之上源。”)用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这样可以导浊外出。用仙灵脾(也就是用淫羊藿),可以引阳入阴,可以启阴交阳,可以通利血脉,可以解除筋束的挛急,从而达到畅通水道。这样的一种组合,使其五脏的功能都能得到确实的调整,并且又重在壮气化之阳,启气化之机。由于壮阳之力更专,所以匿浊之效就更宏。

       对于前列腺增生,如果在对这个病的辩证上,如何判定它属于少阴阳虚所导致的呢?可以从舌、苔、脉这三者来确定。如果舌体胖,舌质淡,有齿痕,舌苔滑,舌苔腻,舌苔白,或者是白苔做底,面燥黄苔。从脉象上来看,脉象以沉迟,沉缓,沉阻,都可以判定出少阴阳虚。
 
       因为体内的气血精津是流动不息的,气血充足,我们的舌,我们的苔,我们的脉就应该很正常。舌体的变化就不可能很大,也不可能变大。如果水液、浊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化解,最容易潴留壅滞于舌表现出来,所以舌往往有齿痕。一旦舌有齿痕,更能够判定它是水湿壅滞的一个铁的指征舌苔的白滑,可以说,它是由于阳虚,失于真阳温化的一个表现。舌苔的白腻,也可以说它是阳虚寒湿阻滞于下焦的一个表现。舌苔的燥黄,就是白苔做底,面燥黄腻苔,往往提示这是由于素郁日久所导致的化热,虽然化热,它的本质仍是阳虚不足,这一点在临证上,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脉沉,这很好分辨,是由于阳虚所导致的。如果这些都存在,从舌,从苔,从脉,能够判定它是阳虚湿滞的病机,这样完全能够成立。

        这个例子是1988年看的一个病人,是日本人,叫江藤,58岁,患了前列腺的增生,肥大。小便的排泄困难已经有6年的时间了,近两三年来加重,这种加重他自己形容,到下午就不得了了,上午还好一点,到下午(这个喊做公务的时候),憋不住,频繁的上洗手间,晚上好办一点,但是晚上他上洗手间的时间也太频繁了,一个晚上要上十五六次,基本上无法正常地睡眠了,小腹表现是膨胀的,每一次小便,这个上个洗手间,起码得花三五分钟,很困难。当时看了这个病过后,从外观上来看,也看不出他有多大病的人,但是从舌,苔,脉这三点上,舌呢,胖。舌质呢,淡。舌边呢,明显的齿痕。舌苔呢,白,滑腻。(这么一个苔)。脉呢,沉缓,但是重取无力。所以我认为他就是肾阳虚衰,水湿留滞。治疗的方法就是温阳,行水,利水。就是用真武汤。

        当时开的方子是:制附片75克,生白术15克,茯苓25克,淫羊藿20克,生姜60克。
       吃了第一副,他就感觉到尿量增加了,次数就减少了,并且解起来通畅一些了。三副药过后,整个尿量很通利,夜尿呢,起来一天尿两次,但是仍然还是感觉到排尿的力度还欠佳。二诊,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用桂枝25克,用了第二方过后,排尿的力度增加了。第三诊,加砂仁15克,这样起到了纳五脏之气归肾。整个的治疗,后面虽然还看了好几次,基本上治疗的方药就这些。不到三十副,整个情况完全改善。

        再一个,是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剂很简单,就三样药。我在临床上应用呢,是称其为麻黄附子细辛法,把它化裁了来使用。这个方它出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症并治,原“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而使用。这张方,它是用来治疗阳气虚,还有感受外邪者,就是在阳气虚的状态下,感受到寒邪,出现了邪正相争而导致的发热,以及阳虚出现的脉沉,脉紧的症候。全方就三样药,就麻黄,附子,细辛。

      用麻黄,辛温发热,能够表散风寒,能够开宣肺气;用附子,能够壮元阳,补命火,它能够收逐深陷的寒邪;用细辛,能够走经窜络,细辛为“胎原始”,能够入髓透骨,启闭开窍,既可助麻黄用于表散风寒,能够开通上焦的清窍,还有助于附子去温暖命门,去拨动肾中机窍。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极其强大的宣肺散寒,温通肺阳,开窍启闭的功力。用来治疗寒邪困阻肾阳,窒塞清窍而引起的疾病。往往起到极好的疗效。

     暴哑就是病来得很突然,说不出话来了,一点声都发不出来了。在88年的12月7号,接到了一个从汶川,从我们四川汶川,也就是都江堰还要朝里面走100公里左右,这个山里面,这个大山咯,阿坝藏族自治区的病人,他是一个56岁的男性教师,由于两个月前,突然降大雪,因为这个地方十月份就开始降雪了,当时他穿的衣服穿得很少,受寒了,就没有做准备,出现了这些表证,头痛,项强,恶寒,他当时又没有其他的一些医疗手段,有解热镇痛片,所以当时他就超剂量的,开始服了一片没有用,后来就连续服了三片,就是剂量很大,服下去过后,就出大汗,汗一出,头痛减轻了,但是第二天,说不出话来了。声音完全哑了。当然就惊慌了,马上到医院去,第二天到医院去,但是治疗没有好转。所以到成都。当时我见到这个人,块头(就是身体啊)还比较大,比我个子还高,很壮实,但是由于这个疾病折腾了他三个礼拜了,人感觉得很疲倦,人有倦容,讲话,由于他听不见,所以讲话的时候就讲得相当大声,想讲大,又讲不出来,就很费力的想讲,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听到他讲话,就呵哈咯呵哈的,最后就改用写,他是怎么怎么情况,他写的症状呢,头痛,项强,身痛,微微恶寒(恶寒有点),咽痛,舌质是淡红色,舌苔是白、润的一个苔,脉沉紧。

        当时从临床的症状看,以及舌脉来看,当时认为,是由于寒中太少二阴所导致的暴哑,治疗的方法,就用宣肺、温肾、暖脾。用药呢,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当时用:
       制附片75克(当然制附片一定要先煎两小时,要去其麻,要煎熟,煎透,由于它如果没有煎熟,煎好,会含有乌头碱),麻黄15克,辽细辛15克,生姜60克。
        
吃了一副,出大汗,头痛,项强,身痛,恶寒明显的减轻了,声音能够发出来一点点了。两剂药,吃完过后,头痛,项强,身痛,恶寒完全消失了,声音恢复正常了。但是微微感到乏力,有乏力现象,所以在原方,这已经不叫原方咯,去麻黄,去掉细辛,加桂枝30克(生),淫羊藿20克,砂仁15克。又吃了两副,体力完全恢复了。一共四副药。在成都呆了5天。完全好了,回汶川。
        这个病案,就患者本人身体虽然看起来还是很强盛,但是他毕竟已过中年,阳气逐渐逐渐衰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突受其寒,所以由太阳而直达少阴,加之他又过服了发汗的药物,所以这就使其阳气更损,肺窍就更加闭塞,声音的哑就更严重。它的病机核心就是少阴经脉凝闭而导致暴哑。

      暴聋95年的1月14号,接待一个女性病人,王某,36岁,成都人,由于双耳突然听力障碍,听不见了,发病经过是在一个星期以前,洗全家的衣服,结果在洗的过程当中呢,停电了,改用手洗了,由于洗的相当多,所以时间也长,又是在隆冬,在冷水当中浸泡了将近3个多小时,到下午,她就开始恶寒,发热,出现耳鸣,甚至耳鸣如哨音一样,但是这个耳鸣的声音一旦停止了,听力减退了。到第二天早晨,她的两只耳朵都听不见了。那么马上就到了华西医科大学的耳鼻喉科,后头又看神经科,治疗了一个多星期,没得效果。

        当时我见到这个病人的时候,看到她身体本身就比较瘦弱,精神也比较差,目光,黯淡,面色呢?青灰,听力基本上没有,跟她讲话完全听不到,也是靠写。当时唯一临床症状就是她微微感到有点恶寒,身痛,但是都不明显。嘴唇略略发紫。舌质略略绛。苔白,薄腻苔。脉,沉紧脉。根据她的临床的表现,也是属于寒邪直中太少二阴,治疗的方法仍然是温肾,宣肺,佐气,暖脾。

       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制附片90克,麻黄15克,辽细辛15克,生姜75克。
       吃了一副药过后,出汗,她自己描述,突然的,觉得这个耳朵就突然一声硬响,嘣的一声响,不到3秒钟,一下声音就听得到了。第二剂药过后,恶寒,身痛就完全消失了,但是精神还不足,还乏力,也是还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肺气已宣,肾气已通,脾阳上越,所以用了附子理中汤。吃了三副药,得到恢复。
        这一个病案,当时正是隆冬,因为3个多小时在冷水当中,导致了大寒袭虚的一种局面,导致寒邪直接中太少二阴,伤伐脾,肺,肾这三脏的阳气,所以导致凝闭经隧,发为暴聋。就耳本身来讲,耳为肾窍,肾气不能够上通于耳,这样就会使其气滞窍闭,这样就会导致聪明顿失,就耳失聪了。但是它的病机核心是什么呢?这个病的病机核心仍然还是寒凝窍闭,经气憋阻,所以在治法上仍然宗温通为法,仍然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

       暴盲在南京,75年的1月25号,干部,男性,43岁,他实际上在元旦到公园去,游玄湖,救一个落水的儿童,那时南京是零下七八度,他讲,在25天以前,因为救一落水儿童,全身湿尽了,上岸过后,虽然有很多人给他准备了更换的衣服,但是他始终感觉寒冷浸骨。回家以后马上就拥被而卧,但是一直没有温暖过来。所以就导致彻夜不寐。彻夜不暖。到第二天感觉两个眼睛怎么就昏黑了呢?仅仅存的是光感。并且还出现了头痛,一身的疼痛,恶寒。当时他就很惊吓了,惊吓不在于一身痛,是在于两个眼睛看不见了。住医院,治了一个多星期过后,没有一点改善,照样的双眼失明。后头就予用中药,用中药呢,有中医眼科。用一些补肾填精的一些药物,也没有效果。这样就一直拖,到20多天。经人介绍,当时看这个人,精神比较差,面色也欠红润,面色有点青白相间,有一种气不足的一种面色。自己讲全身就是不灵活的感觉,恶寒呢?又不明显。总觉得一身不灵活,不自如。两眼仅仅有光感,连手指都看不见。当时从他的舌苔来看呢,舌是淡而润,苔呢,是白腻苔,脉呢,沉细,略紧。虽然看病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寒的症状,但他仍然属于寒邪直中少阴所导致的这种暴盲。用宣肺温肾的方法。

        也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姜。用:制附片90克,麻黄15克,辽细辛15克,生姜95克。
       吃完一副过后,感觉身上有汗出,但是汗很少,不灵活的感觉,不舒服的感觉一下就没有了,两眼睛的光感增强了。第二副过后,能够辨清在一米以内的人了。在原方5剂过后,双眼的视力恢复到正常。
        由于严冬入水,受寒相当重,使其寒邪能够直中,从而伤伐肾阳,闭阻肾气,导致整个机体出现紊乱。因为肾,是元气之根,它受藏五脏六腑,受藏五脏六腑什么呢?受藏五脏六腑之精。肾气闭阻,这样就能够导致元气就不能够正常的通行,所以五脏六腑之精这样就不能够上输于目而为之精,所以他的视力会发生严重的障碍,会出现两眼盲而无所见。这个病证的病机核心同样的,它仍然是寒凝闭窍。

        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考虑是由于精血亏少所导致的,决不要去用一些滋腻填塞的药物。仍然应该以温通为法。如果滥用滋腻,反而真气闭阻。
如果精血亏少,它应该属虚;如果是邪阻气遏,它应该属实。实证发病往往是比较急剧的,
虚证呢,发病往往比较缓慢暴聋,暴哑,暴盲,从它的发病来看,它应该属于实证只是从发病的这个角度,它应该是实证。
        因为手太阴肺经,它到部,喉是肺的门户,肺又能主气,是音声之源。所以暴哑多责之于六淫犯肺,肺失宣发。那么采用开宣肺气,这是一种治疗方法。
        足少阳胆经,它循后,入耳中,出耳前,所以暴聋一般也责之于六淫邪气的闭阻。胆经气机的滞塞,往往在临床上多用清利,疏通少阳的法来治。
        肝,开窍于,经脉上连目系,所以暴盲啊,多责之于肝经火郁、气遏、血闭、血瘀,那么采取的方法,大多数都采用疏肝、清肝的法则。
        用这一些方法,来治疗这几种病。可以说,去针对一般的外感病人,一般的清窍闭阻,它应该有效果。但是对于重证,就伤寒重证来讲,往往很难于取效。
        这几例,我使用这种法则去治,从其它的生理来看,从肾的这个角度来看,肾藏五脏六腑之精,而五脏六腑之精呢,它又都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肾又开窍于耳;经脉呢,它穿膈、入肺、循喉咙,到舌根,与发音,与听力,与视力,都实际上有密切的关系。再加之这几例病,它都有一个前因,就是都为寒邪所伤。它有一个前因。寒为阴邪,它最能损伤人体的阳气,重寒,大寒这样侵袭人往往能够长驱直入,直中三阴。伤太阴,就会出现吐,逆;伤厥阴,就能够导致挛痹,寒疝;伤少阴,就可能会出现失音,耳聋,目盲。
        从这几者来看,都是因为寒邪中人导致经气的收引凝固,闭阻了人的关窍而导致发病。因为暴聋,暴哑,暴盲在临证当中,都属于寒邪直中少阴,上滞窍虚,下闭肾元,所以往往要伤伐肾阳的病机是最常见的。所以提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进行治疗。这就是我说从麻黄附子细辛汤,实际上也涉及得到姜桂附。
        如果是,这种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是用量再减轻,用量少,会不会有这种效果,没有去试过。附片用15克;细辛用3克,用5克;麻黄用10克。那么到底会不会有这个效果,有没有这么立竿见影,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试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